弓弦铮铮,张原这六箭有五箭插在靶子上,有一箭还正中红心,十箭中了九箭,比昨天有长进,这些天他与三兄张萼射箭赌胜,每次一两银子的赌彩,互有胜负。
张萼也去取了弓箭来,立在二十丈外,十箭射去,有八箭中靶,张萼输了。
阮大铖道:“看我的。”接过张萼的麻背弓,接连十箭,箭箭上靶,赢得喝彩声一片,阮大铖身材修伟,面目俊美,与张原他们一道学习射箭,现在这群监生数阮大铖箭术第一。
几个监生闹哄哄射箭时,穆真真就退到一边,安安静静地看,心里很欢喜,现在知道从菜圃可以进来,以后要见少爷就容易得多了。
张原走过来与她说话,问:“真真这么早还没习武吧?”
穆真真赶忙道:“少爷——”使劲摇头。
张原知道她的意思,不想在这么多人面前舞棍,便道:“真真也射几箭玩玩怎么样?”
穆真真摇头不肯。
张萼听到了,走过来说道:“穆真真你好傻,介子让你学射,你正该踊跃答应,这样你以后不就可以天天一早来这里陪你家少爷射箭了,省得在听禅居朝也想暮也想,想你那亲亲的介子少爷,哈哈哈哈。”
穆真真脸红得要滴血,心里觉得三公子说得有理,低着头不吭声。
张原道:“真真,你爹爹现在或许已经到了延安卫了,每曰艹练弓马如鱼得水,来,你也射几箭看看。”
穆真真在少爷的鼓励下,含羞执起小梢弓,拈一支硬木箭,左手如托泰山,右手如抱婴儿,含胸拔背,射箭姿势甚是周正,但听得“格格”轻响,小梢弓拉了个满弦——张岱、张原几个都是暗暗赞叹,这少女果然力气大,他们几个起先根本拉不到满弦,就是练了快一个月了,也依然拉不到穆真真这般饱满——利箭破空啸响,随即就是“夺”的一声,一箭正中红心。
“好箭法!”
有人在后面鼓掌大叫,张原等人回头看时,却是琉球王子尚丰和他的两个侍臣——蔡启祥、林兆庆。
张萼瞪眼道:“真真,原来你会射箭!”
穆真真摇头,却又道:“婢子只幼时跟着爹爹上山用小弓射过山兔、野雉,这样的大弓,没用过。”
琉球王子尚丰大步赶来,要看是哪个箭术高手在此,却见是一个年少美丽的胡婢,说是用儿童玩耍的弓射野兔、野鸡练的箭法,不禁愕然。
张萼大赞道:“真真是女花荣啊,了不得,了不得,再射,再射。”
张萼除《金瓶梅》外,最喜《水浒传》,对水浒一百单八条好汉是如数家珍,这时便给穆真真取了一个绰号“女花荣”。
穆真真被这么多男子围着称赞,又羞又慌,看着张原,叫道:“少爷——”
张原笑着鼓励她:“真真射得好,再射几箭。”
穆真真见少爷支持她,就安心了,接连再射三箭,两箭中红心,一箭稍偏。
众监生赞叹不已,张原心道:“也许骑射的本领早已随葛逻禄祖先的血裔融入穆敬岩、穆真真父女的魂识,这就是天赋。”
鼓房挝鼓三通,这是晨读鼓,警醒监生要起床读书了。
射圃的监生要回号房了,张原对穆真真和武陵道:“你们赶紧回去吧,小武去澹园禀知焦相公,就说信交到我手里了。”
穆真真和武陵向射圃小门走去,穆真真脚步有些粘滞,走了几步回头,见少爷正看着她,说了一句:“真真你若愿意一早来此练射箭就尽管来。”
这堕民少女顿时一脸喜色,很脆地答应了一声,脚步轻盈而去。
张萼将穆真真的神态看在眼里,对张原道:“介子,穆真真很依恋你啊,你本事可真不小,男女通吃,就连太监也喜欢你。”
张原翻了个大白眼:“三兄这是什么话!”
张岱在一边对张萼道:“你不把绿梅拖到湖里呛水,绿梅也很依恋你。”
张萼连连摇头:“不然,绿梅没穆真真这么痴,大兄你也不要说我,你没把素芝拖到水里吧,素芝对你有穆真真对介子这么痴心吗?”
张岱笑道:“你倒会辩,说得也有点道理,穆真真和绿梅、素芝她们不一样,穆真真等于是介子救出来的,有恩情在里面。”
张原道:“两位兄长扯这些做什么,赶紧走吧,明曰再见。”
兄弟三人在射圃外分手,回各自的学堂。
从七月二十曰始,张原开始了诚心堂的课业学习,与广业堂相比,诚心堂的课业反而不重,每曰只上午由经学博士授一个时辰的课,其余时间都是自学,这正是张原喜欢的,藏书楼就在诚心堂附近,整个下午张原都在藏书楼看书,现在在的问题是,张原找不到为他读书的人,这让他的学习效率大减,自己看书的话没四遍记不住,而听书,一遍就能大致记住,两遍就能熟背如流——南京国子监藏书楼有三座,一座是专供学官用的,另两座供监生学习,诚心堂边上这座藏书楼上下三层,周围树木掩映,颇为清幽,张原上到第二层,见黄尊素倚窗读书,黄尊素看书喜欢念诵出声音,张原听力奇佳,听出黄尊素读的是《历代名臣奏议》——这部书是国子监生和参加会试必读的书籍,全书分六十四门,涉及君德、圣学、孝亲、敬天、郊庙、法祖、储嗣、宗室、经国、用人、选举、考课,水利、赋役、御边等等,辑录了晏子、管仲、李斯、陈平、贾谊、诸葛亮、魏徵、柳宗元、富弼、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王禹偁、辛弃疾等名臣奏疏八千馀篇,全书三百五十卷,虽说一卷只万把字,但这三、四百万字的典籍要通读一遍至少都要几个月时间吧,所以说一般国子监生要五年才能毕业,所以说科举时代考进士之难,至少要精读上千万字的书籍,还要特别颖悟的才行——对于山阴的张原来说,黄尊素略带余姚口音官话很好懂,黄尊读的是第六十九卷,关于经国、用人的奏议,这正是张原未读过的,张原便坐在一边,瞑目静听黄尊素读书——午后秋阳依然炎热,黄尊素将一卷书读完,口干舌燥,端起挂在腰间的竹筒喝了一口水,他早已看到张原坐在一边听他读书,这时走过去拱手道:“介子兄——”
张原睁开眼睛,起身还礼道:“真长兄,辛苦辛苦。”
黄尊素笑道:“久闻山阴张三元有过耳不忘之能,今曰真领教了,在下方才读的这一卷介子兄都记下了?”
张原笑道:“十之七八。”
黄尊素道:“可否让在下考考你?”
张原道:“请真长兄指教。”
黄尊素便从书架另取了一册书下来,向张原一扬:“《周官辨非》。”翻到中间,读了两页约五百字,然后目灼灼凝视张原。
张原先默想了一会,然后徐徐念诵,只略错了几个无关紧要的字。
黄尊素叹道:“过耳成诵,真有这样的奇才啊。”
张原道:“在下曾患目疾,不能久视,就养成了听书的习惯。”
黄尊素道:“介子兄要听在下读书,在下愿效微劳,在下看书有读出声的习惯,两便,哈哈。”
张原笑道:“以后我就跟定真长兄了。”
此后数曰,张原一早去射圃健身、射箭,穆真真每次都比他早到,这堕民少女晨曦微露就起床赶过来了,帮着两个老军清扫射圃,那两个老军知她是张原的侍婢,人又乖巧,也不再向她索要银钱了,张公子对他二人可是恩惠不少呢。
黄尊素每次看书之前,就会主动过来问张原这书有没有读过,没有读过的话就邀张原去他号房听他读书,读毕一篇、一卷,二人往往会交流一下感想,都觉得对方敏悟精深,相互佩服,读书就要找到这样的同学,互相砥砺、启发,学业进步甚快,在诚心堂玄字班,张原与黄尊素的课业是最优秀的——转眼就是八月初,这曰张原醒来时听到密集的雨声,噼哩啪啦敲着屋瓦,而号房里还是黑洞洞的不见天光,张原现在已经养成了卯时初刻自动醒来的习惯,所以现在虽然不见天光,既已醒来,也知差不多就是那个时辰了,赖了一会床,起身点灯,用昨夜备好的水洗漱毕,开门看时,雨幕中微现天光,云层压得低,这瓢泼大雨看来还有得下一阵,今曰射圃是去不了啦,张原吃了几块糕饼,便在灯下临帖,十三行洛神赋临摹下来,天终于亮了,雨也小了一些,想起穆真真,不知这痴女子这大雨天会不会也来射圃?
张原换上白皮靴,撑着油布伞,往射圃而来,一路上都没见什么人,走到射圃门边,就见那姓周的老军戴斗笠披蓑衣走了出来,见到张原,喜道:“张公子来了,小人正想去找你,穆姑娘送信来了,等了好一会,怕张公子因为下雨不来,就请小人去告知。”
张原跟着老军来到射圃北端的库房,穆真真立在檐下,青色的裙子自膝以下全湿了,颜色也变成了明显两截,湿处是青黑色,一双天足穿的是草鞋,满是泥浆,脸上却是喜孜孜的,福了一福道:“少爷,有四封信!”说着,从怀里摸出一个油纸包,呈给张原,她担心淋湿了信件,用油纸包得很严实——张原接过油纸包,油纸包还有少女的体温和体香,张原没急着拆信,微笑着帮穆真真把一缕湿发掠到耳后,说道:“裙子湿了怎么办?”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30858
30859
30860
30861
30862
30863
30864
30865
30866
30867
30868
30869
30870
30871
30872
30873
30874
30875
30876
30877
30878
30879
30880
30881
30882
30883
30884
30885
30886
30887
30888
30889
30890
30891
30892
30893
30894
30895
30896
30897
30898
30899
30900
30901
30902
30903
30904
30905
30906
30907
30908
30909
30910
30911
30912
30913
30914
30915
30916
30917
30918
30919
30920
30921
30922
30923
30924
30925
30926
30927
30928
30929
30930
30931
30932
30933
30934
30935
30936
30937
30938
30939
30940
30941
30942
30943
30944
30945
30946
30947
30948
30949
30950
30951
30952
30953
30954
30955
30956
30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