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双将一个炭火红红的火盆搬到西楼书房,就摆在书桌下面,张原临摹小楷时双脚就踩在火盆两侧,两腿一暖,全身都暖,一边练字,偶尔抬头看看门外,那雪密集得看不到天井另一侧的南楼,呵气如云卷云舒――这几天穆真真没有过来,不知她去买了暖靴穿没有,上回张原给了她三钱银子让她自己去鞋铺定制,想想那天穆真真在井边濯足脚丫通红的样子,张原至今都觉得两脚发冷――雪紧一阵慢一阵,断断续续下到第二天午后,后园积雪竟有两尺厚,张母吕氏道:“这么大的雪我也是第一次见到,这还没到腊月呢。”
未时末,雪终于停了,武陵、兔亭与石头兄弟在后园堆雪人玩耍,张原在书房里烤火、作八股、写古文,八股文题目很多,尽可以作,代圣贤立言,尽可以扯,古文却不知道写什么,要有感而发,两天一篇也颇为难,前世倒是有点阅历,可不能写,想了想,还是写策论吧,类似贾谊《过秦论》、苏轼《留侯论》,这也是古文之一体,正能发挥自己的识见,也可借古讽今,针砭时弊――小丫头兔亭也许被伊亭教训过,别顾着贪玩,要侍候好少爷,所以玩了一阵就回来在书房门边探出双丫髻的脑袋,问:“少爷,有什么吩咐吗?”听张原说“没事”,就又跑回去玩,过个大约两刻时又会探出脑袋来问这么一声。
这一次,脚步声又响起了,张原心道:“怎么问得这么勤,我还没写几个字呢。”头也不抬道:“没事,玩你的去。”
却听穆真真含羞的声音道:“少爷――”
张原抬起头,就见穆真真立在门外,头裹青帕,身穿青色绢布狭领长袄和长裙,一身青,映着身后天井皑皑白雪,明晰如画。
张原招手道:“真真进来。”
穆真真进了书房,张原看她双足,穿了一双灰黑色毡靴,大明服饰制度,官员和生员以上有功名者才能穿皮靴,庶民只许穿皮扎或者毡靴,但嘉靖以来,这些等级规定已形同虚设,庶民、商贾都穿直缝皮靴,张萼、张原也没功名,照穿白皮靴不误,但堕民毕竟地位最低,没见敢穿皮靴的,毡靴可以穿,毡靴是蒙古人传到中原的,没皮靴好看,但防寒更佳――张原见穆真真脚上这双毡靴纤尘不染、也不见湿痕,便问:“真真你是飞过来的吗,那么厚的雪竟能不湿鞋?”疑心这堕民少女又是穿草鞋过来到这里才换上的,口气便有些不悦。
穆真真忙道:“少爷,小婢在毡靴外又穿了我爹爹的草鞋,这才不湿靴。”
张原道:“没骗我?”
穆真真道:“没有,小婢不敢,雪这么大,小婢又不是不知冷热的傻子。”说着,摸出一钱银子放在书案一角,说道:“少爷,制毡靴花了两钱银子,还剩一钱银。”
张原也懒得和她计较,放下笔,说道:“一起去后园玩雪吧,读书写字也累了。”
雪后的后园完全两样了,厚雪如毡,一踩一个雪窟窿,武陵和石头兄弟堆起了五尺高的大雪人,雪人脑袋只比身子小一点点,愣坐在那里,兔亭对那雪人左看右看,向张原和穆真真道:“少爷、真真姐,雪人脑袋歪了。”
张原俯身捏起一团雪对着雪人脑袋就是一下,笑道:“这是桀骜不驯呢,教训它。”
武陵、石头兄弟纷纷捏起雪团打雪人,雪人岿然不动,任打,打雪人没意思,武陵他们就互打,一时热闹无比。
张原见穆真真笑笑的站在一边,不去玩,便捏起雪团冲她道:“真真,看打。”轻轻丢过雪团。
穆真真却没躲,雪团正中其左胸,脸顿时红了,她也没料到少爷打得这么准,刚好就打中那里。
张原“呃”的一声,天地良心,他不是故意的,只是歪打正着。
这时,石双从水井那边踩雪过来,叫道:“少爷,西张的能柱来了,有事告知少爷。”
张原赶紧去见能柱,免得穆真真太害羞。
(未完待续)
------------
第一百零九章 龙山雪月
能柱见到张原,叉手唱诺道:“介子少爷,我家三公子说雪停了,请介子少爷准备一下,今晚就上龙山赏雪。”
张原问:“需要准备一些什么?”
能柱挠头道:“三公子没说准备什么。”
张原笑问:“那大约几时出发?”
能柱道:“晚饭后就出发。”
张原打发能柱回去,他去禀知母亲,张母吕氏道:“天冷甚,夜间如何能上山,山路都让雪给封了,而且山风一吹容易冻着。”
张原道:“宗子大兄和三兄他们既说要上山赏雪,总会有准备的,儿子穿厚实点就行,王老师让儿子学作古文,儿子正愁无事可写,去龙山看雪就能写上一篇了。”
张母吕氏笑道:“由你,记得早点下山,莫在山上久待。”
这时穆真真进来向主母和少爷辞行,她要回三埭街了,张母吕氏道:“怎么才来就走,就在这里过夜嘛,雪这么厚。”
穆真真是因为好几曰没过来了,所以一看雪停了就赶紧来,看到了少爷,还被少爷打中了一下,不好意思再待下去,说道:“婢子还要回去给爹爹做饭,爹爹这几曰并没有出去听差。”
张母吕氏道:“那就让厨下早点开饭,张原要夜上龙山,正要早一些用晚餐,真真在这里用了饭再回去,也带一些吃食给你爹爹,回去再热一下就行。”
穆真真还待婉辞,张原道:“不差你父女一口饭,明年我去松江府,还要依仗你父女随行保护呢。”
张原回到书房,又临摹了小半个时辰《灵飞经》,兔亭来请少爷去用晚饭,除了逢年过节图喜庆热闹,婢仆是不能与主人同桌用饭的,张原与母亲二人的饭菜自然要比其他人丰盛美味,有鱼有肉,有鲜汤一品和花白米饭,仆人们则是青菜萝卜和黄糙米饭,每月初一和十五会有两次肉食――用罢晚餐,翠姑用两张洗净的枯荷叶包了两碗米饭和四个馒头让穆真真带回去,穆真真将她爹爹的大草鞋穿在毡靴外面,走到竹篱门边感觉有异,回头一看,少爷立在大门边看着她,顿时脸就一阵发烫――见穆真真回头,张原微笑道:“嗯,真真这样草鞋外穿不错,能防滑,等下我上龙山也这样穿。”
穆真真道:“那少爷上下山小心,婢子去了。”
太阳雪藏了一天,这傍晚时却显露了出来,来一个夕阳无限好,映得皑皑白雪有一层淡淡红晕,好似这堕民少女含羞的脸。
张原看着穆真真走远,便让石双找双草鞋出来,他要穿在牛皮靴外面,又找了几块皮扎,将小腿全部包裹起来,山上积雪肯定没膝,不这样包裹起来可不行,武陵是要跟着少爷去了,也学少爷这样穿草鞋、裹皮扎,收拾停当,夕阳就沉下去了,暮色慑于雪色,一时下不来。
张原和武陵又回房各加了一件衬袄,就听到张萼的鸭公嗓子前厅叫了:“介子,出发了,兵发龙山去者。”
张母吕氏赶出来叮嘱早点回来,莫在山上待太久,张萼道:“五伯母放心,我们不会在山上待太久,就是图个新鲜,显示不俗。”
张原带着武陵出门一看,除张岱、张卓如外,可餐班的王可餐、潘小妃、马小卿、高眉生、李畹生一伙人都冬装重裹要一起上山,李畹生还带着他的洞箫,另有十几个健朴各执笤帚、竹杈、木棍,这是开路的。
龙山就是卧龙山,从学署后面一直延伸到庞公池这边,山不高但风景颇佳,是山阴城内游玩的好去处,中秋赏月、重阳登高都是人满为患,但在这样积雪数尺的寒冬登山的实在是绝无仅有,山阴人一看那架势,就知道张家的纨绔们又出动了,也只有张家的纨绔会这么玩,张汝霖的儿子是这样,孙子也这样――一行数十人来到龙山脚下,这时天已经暗下来,但四下里雪光映照依然明如白昼,只是积雪臃臃平平,几乎辨不出山道位置,能柱和冯虎持竹杈在前探路,竹杈插下去,好深一截,能柱叫道:“这雪有三尺深。”
张岱兴致勃勃道:“有这么深吗?”走过去一踩,刚好踩到一个聚雪的凹处,整个人差点没陷进雪里。
张萼叫道:“先锋官除雪开道。”
那群健仆便要上前清理山道上的雪,张原道:“这要清理掉雪再上山那天都要亮了,每人用一根木棍或竹杈支撑,慢慢上去。”
能柱和冯虎两个健仆在前,找准山道位置,一步一个脚印往山上攀登,张岱、张萼、张原、张卓如跟在后面,相扶相帮,笑语不断,从山脚到半山城隍庙不过三百步距离,竟走了两刻时,守城隍庙的老庙祝吃了晚饭就已经躺到被窝里,听到外面人语喧哗,不知发生了什么事,这大雪天山路都封了,怎么会有这么多人来,是山精?还是木怪?
老庙祝缩在厚衾中发抖,听到拍门声也不敢答应。
张萼道:“那庙祝耳朵有些聋,我们破门而入吧。”
张岱朝山顶看了看,说道:“时候还早,我们上到山巅星宿阁去坐着赏月看雪如何?”
一行人又慢慢攀登,到了蓬莱岗,再往上已经辨不清山道了,而且山道一侧就是悬崖,张原道:“不能再上了,太危险,这一滑下去肯定没命。”
蓬莱岗只有树木山石,没有楼阁建筑可以歇脚,众人又回到城隍庙,让大嗓门的健仆喊道:“老庙祝,开门,状元第的公子夜游赏雪到此。”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35513
35514
35515
35516
35517
35518
35519
35520
35521
35522
35523
35524
35525
35526
35527
35528
35529
35530
35531
35532
35533
35534
35535
35536
35537
35538
35539
35540
35541
35542
35543
35544
35545
35546
35547
35548
35549
35550
35551
35552
35553
35554
35555
35556
35557
35558
35559
35560
35561
35562
35563
35564
35565
35566
35567
35568
35569
35570
35571
35572
35573
35574
35575
35576
35577
35578
35579
35580
35581
35582
35583
35584
35585
35586
35587
35588
35589
35590
35591
35592
35593
35594
35595
35596
35597
35598
35599
35600
35601
35602
35603
35604
35605
35606
35607
35608
35609
35610
35611
35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