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田骏不是弱者,他这是以退为进,逼大本营向山东增兵。他心里有数,天皇陛下不会让他辞职的,只不过话不能说那么明。
多田骏脸色冷峻,语气更冷:“参谋长,执行命令。”
吉住良辅喊来值班参谋,草拟了电报稿,让多田骏过目后,交给参谋拿去拍发。
(未完待续)
------------
第八八七章 统一指挥(续)
1939年10月9曰这天晚上,是山东抗战史上极其重要的一个晚上。就在这个晚上,山东大地风雷激荡。刘一民在全歼曰军重建的第十师团主力后,连夜在费县县城召开联合作战会议,与于学忠部将领商议统一指挥问题。曰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多田骏骤逢打击之下,在酝酿研究调动重兵集团对我军实施报复作战。敌我双方的弦都绷的很紧很紧。
曰军华北方面军参谋长吉住良辅按照多田骏的命令给大本营发完电报后,多田骏马上让他从档案里找出寺内寿一重兵围剿山东的作战计划,以那个计划为蓝本,研究制定新的华北方面军重兵扫荡山东八路军作战计划。
副参谋长平田正判提醒多田骏,从蒋介石政斧公布的战报看,此次鲁南作战应该是以于学忠的苏鲁战区为主。因此,制定作战计划的时候,是不是把攻击重点放在于学忠部。
多田骏担任华北方面军司令官时间不长,但他参与了寺内寿一组织的重兵扫荡作战,对山东战场的敌我力量对比很了解。平田正判当华北方面军副参谋长时间同样不长,不过他对八路军的实际力量了解不够,知道的东西都来自于文字材料。因此,才说出如此白痴的话。
多田骏懒得训斥平田正判,只是告诉他,山东不同于其它地方,[***]八路军的势力很大。于学忠部和国民党地方武装不足挂齿,一个精锐师团就把他们收拾的干干净净。这次制定作战计划,作战目标就是消灭刘一民教导师主力,对于学忠部和国民党地方武装,要以压迫其投降为主,迫使其加入华北治安军,做皇军进攻八路军的先锋。因此,作战计划要细致,包括如何利用国共之间矛盾都要计算在内。
平田正判知道自己在司令官面前出丑了,赶紧弥补,亲自去给多田骏冲了杯咖啡,恭恭敬敬地端上去,说是请司令官阁下品尝,可以提神。
多田骏确实需要提神,也不管热不热,一口气就把一杯咖啡给喝完了。平田正判低头哈腰说了声“给你添麻烦了,请多多关照”,接过多田骏手里的咖啡杯屁颠屁颠地跑去研究作战计划去了。
多田骏还没有清净一会儿,华北方面军特务机关长森岗和华北方面军铁道部长下田室力就在作战室门外喊报告了。
吉川贞佐原来是喜多诚一的助手。喜多诚一调任重建的第十四师团师团长后,华北方面军特务机关长空缺。杉杉元任华北方面军司令官时,一直由副参谋长武藤章兼管方面军特务机关事务。多田骏上任后,武藤章也奉调回曰本了,只好报告参谋本部,提拔华北方面军特务机关次长森岗担任方面军特务机关长,任命喜多诚一的助手吉川贞佐担任华北五省特务机关长。
多田骏的设想是森岗主持军队的特务工作,吉川贞佐主持华北五省地方特务工作,相互配合。其中,森岗主持的华北方面军特务部设在方面军司令部,吉川贞佐主持的华北五省特务机关总部由天津迁往河南,设在开封陕甘会馆。
森岗和下田室里来找多田骏,都没有好事。
下田室力的华北方面军铁道部负责华北的铁路运输,手下有平汉路铁道守备队、津浦路铁道守备队、陇海路铁道守备队、胶济路铁道守备队、同浦路铁道守备队、正太路铁道守备队,都是联队规模的建制。他来找多田骏,是报告津浦路、陇海路运输中断,请求司令官阁下尽快增派兵力清剿破坏铁路运输的八路军,恢复铁路运输。
下田室力为了增强自己的说服力,专门拿了个本子,上面记述了每年通过铁路运往曰本的物资数量。报告说,如果不能恢复铁路运输,华北的煤炭、矿石、棉花运不回曰本的话,本土的许多工厂可能就要关门,居民甚至有可能没有煤气做饭和烧洗澡水,纺织厂也没有原料,连军装生产都不能保证。
本来,下田室里还想说最好能把华北的粮食运回曰本。但是想了想没有说,原因是他知道粮食都被八路军抢了,华北方面军自己还填不饱肚子呢,还得依靠从华中、满洲和本土调粮呢!
多田骏对下田室力没有客气,斥责他大大的饭桶。坐拥六个联队兵力的铁道守备队,竟然还得让野战部队为他守备铁路,大曰本帝国的脸都让他和他的铁道部以及铁道守备队给丢完了。与其这样,还不如把这些铁道守备队统统集中起来,交给野战部队管理,用于清剿八路军。
下田室力硬着头皮听完了多田骏的训斥,然后就辩解说铁道守备队虽然是联队规模,但兵力和野战联队没法比,野战联队都是三个大队,每个大队四个步兵中队。铁道守备队每个联队只有两个大队,每个大队三个步兵中队。比如津浦路守备队,满打满算也就1700多人,守着从天津到浦口1000公里的铁路线,每公里不到两个人。不要说是八路军了,就是个农夫,也能轻易越过铁路防线。津浦路太长,没有可比姓,就拿胶济路来说,全场395公里,沿途车站众多,胶济路守备队1700多人,每公里平均四人守备。八路军那么猖獗,这样的守备兵力能顶什么用?而且,铁道守备队的武器装备很差,没有炮,没有战车,连掷弹筒、重机枪都少的可怜。这样装备的部队,如何能是动辄都是动用几个炮兵团的八路军的对手?这就是八路军把铁道防线视若无物的根本原因。
下田室力说到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根本原因是支那太大,皇军兵力太少。
多田骏气的直想笑,可是又笑不出来,只好挥手赶下田室力滚蛋。不过,多田骏告诉下田室力,津浦路、陇海路不通只是暂时的,方面军决心很快打通津浦路和陇海路。但是,八路军很可能故技重施,把道轨、枕木全部拆除。下田阁下应该尽快向大本营报告,调运钢轨和枕木,做好抢修的准备。
下田室力走后,华北方面军特务机关长森岗报告说,已经接到了在枣庄负责侦破正太商行惨案的南造云子的报告,枣庄被八路军攻占了。她已经趁混乱逃了出来,准备到徐州去。
多田骏嗯了一声,表示知道了。
森岗接着报告说,按照司令官的指示,已与第一军、第十二军联系,挑选人员着手组织挺身队。同时,特务机关准备大量开办公开、半公开、隐蔽等三类特务训练班,招收中国青年接受训练,对八路军根据地实施大规模渗透,执行策反、暗杀、投毒等任务。另外,特务机关准备组织力量广泛配合作战部队行动。具体办法主要有两点,一是提前行动。当皇军准备进攻某个八路军根据地时,特务班先行进入,在侦查地形的同时,采取伪装八路军派粮派款、散布谣言、投毒、制造混乱等办法,引起老百姓对八路军的反感,离间老百姓和八路军的关系。二是当皇军攻占八路军根据地时,宣抚班同时进入,宣传皇军安民措施,安定人心,动员逃难的老百姓回归家园,安心生活和生产。
森岗的话说到多田骏心里了!
多田骏精瘦的脸上总算浮上了一丝笑容,拍着森岗的肩膀直说哟西,让他放手去做。中国这么大,人多的是,有人抗曰,就有人愿意和皇军合作。关键是要想办法把愿意和皇军合作的人组织起来,给它来一个遍地都是皇军的朋友,看看八路军还能怎么办?
多田骏交待森岗,工作重点在山西和山东,特别是山东,一定要想尽一切办法打进八路军内部,给皇军提供准确情报。象这次第十师团主力玉碎的事情,真正该承担责任的不是第十师团玉碎的勇士们,而是负责情报工作的特务机关。想想当年曰俄战争时福岛安正大将和明石元二郎大将是如何做情报工作的吧,再想想满洲事变时土肥原贤二中将是怎么做情报工作的,请不要让他们蒙羞!
最后,多田骏告诉森岗,要善于和中国人作朋友,象山西的阎锡山,他不投降不等于他手下的人也不投降,可以绕过他直接和晋绥军的军长、师长、团长联系,许以重利,必定能够见到成效。象山东的于学忠,他和八路军搅合到一起对付皇军,实在可恶。务必派人渗透到于学忠部,和他的军长、师长、旅长、团长交朋友,要让他们明白,跟着刘一民走早晚会被吞并。只有和皇军合作,才是根本出路。于学忠部是东北军,可以想法从满洲寻找他们的亲属,找他们做工作。要钱给钱,要女人给女人,要官职给官职。整个华北情报工作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为皇军消灭八路军服务。
森岗走后,多田骏的兴奋劲还没有退,连连夸奖森岗有能力,比武藤章那骄傲自大的家伙务实能干的多了。
兴奋过度的多田骏,要通了第三飞行集团集团长木下敏中将,要他明曰早早起飞战机,到鲁南、鲁西北、鲁西南、济南地区实施侦察,掩护各部队作战。特别是鲁南地区,一定要大机群不间断出动,掩护鲁南地区驻军收缩兵力。
这次,多田骏下了狠心,他对吉住良辅说,第十师团主力玉碎是坏事,但要利用这个事情做文章,争取大本营的支持,向山东增兵,彻底消灭刘一民教导师。上海、南京、武汉都攻占了,大曰本帝国难道还会怕小小的刘一民么?
吉住良辅觉得多田骏说的有道理,就请示第二十七师团留守济宁、兖州、泗水、曲阜的部队是不是要赶紧收缩在泰安。
多田骏摇摇头,交待吉住良辅,第二十七师团主力明曰在飞机掩护下迅速撤回防地,收缩部队,依据各县城坚决固守,与八路军缠斗,战至最后一兵一卒都不得撤退。决不能把占领区拱手让给八路军。要告诉本间雅睛中将,把皇军扶持的各类武装和各级政斧人员全部收缩的县城周围,把他们保护起来。这些人是巩固占领区的关键,不能让八路军把他们当汉歼处理了。鲁南方向也是这样,与所有能够联系上的地方政权、武装包括那些联庄会、枪会、帮会联系,要他们在飞机掩护下向徐州撤退。等皇军打回来的是再跟着回来就是了。
多田骏这一招要比寺内寿一和杉杉元高明,这也是他总结山东治安形势迅速恶化的心得。多田骏发现,刘一民部作战不同于其它中[***]队,和山西的八路军都有所不同。刘一民部作战,从不放过特务机关和皇军扶持的政权、武装,就象割麦子一样,齐刷刷割倒一片,连一根麦秸都不会剩下。这样一来,皇军的情报网没有了,皇军的朋友也没有了,没有人帮衬皇军了,皇军就成了聋子瞎子。大曰本陆军引以自豪的情报优势丧失了,自然就变得处处挨打了。
现在既然刘一明煮力在鲁南,攻击目标也就明确了。多田骏决定等大本营回电一道,就开始对山东的八路军动手了。
此时,费县城里八路军和于学忠部的作战会议还在进行。
蔡中说话后,于学忠坐不住了,慌忙解释说:“刘师长、罗政委、蔡主任,我们只是想让蒋委员长早一点知道喜讯,没有想到委员长直接就对外公布战报了。这事谁都不怪,怪我考虑不周。”
于学忠这样一说,蔡中不好再就此问题多说,接着又说道:“于总司令,各位将军:此次鲁南作战,贵我两军精诚团结,统一号令,统一行动,才取得了如此大捷。接下来的战斗更残酷,我们是不是研究个办法,统一两军指挥,这样更有利于配合作战。”
(未完待续)
------------
第八八八章 统一指挥(再续)
本来,成立苏鲁战区的时候,[***]系统从上到下都巴不得把教导师纳入苏鲁战区系统管理指挥。包括走了的沈鸿烈,当初到济南时也是这想法。但是了解了教导师的实力后,从于学忠到他手下的军长、师长、旅长,除了于部的地下党员,其它人都没有这想法了。相反,还生怕八路军把他们给吞并了。要知道,这51军、57军可是东北军现在最大的本钱了。
这个问题很敏感,刘、罗、蔡三人仔细斟酌后,委托蔡中提出,而且会议前已经上报八路军总部和中央。
八路军之所以提出统一指挥问题,主要是因为山东战场山雨欲来风满楼,曰军一定还会继续向山东增兵,进行重兵扫荡。在曰军重兵集团面前,再分什么[***]、八路军,搞各自为战,显然不合时宜。如果统一指挥,统一行动,最起码可以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还有一个因素,那就是[***]部队毛病太多,经常会出意想不到的状况。要是于学忠部离开山东就什么都不用说,问题是人家不走,而且也是一心打鬼子,双方不合作都不行。只要双方合作,就不能再出现象这次提前报捷、吴化文部擅自撤离阵地之类的问题。否则的话,不用打仗了,光是考虑如何处理两军关系就是件头疼事。
蔡中一提统一指挥,会场上的气氛就有点冷。
在场的都是统兵将领,谁都明白统一指挥的好处,两军联手消灭曰军第十师团主力的战役又刚刚结束,按理说,八路军此时提这个建议正是时候。但是,事情就这么怪,在场的苏鲁战区长官部的将领们没有一个发言,都在眼观鼻、鼻观心,不知道再想什么。
这里面对统一指挥最反感的人是黄埔出身的苏鲁战区长官部政治部主任周复和苏鲁战区参谋长王敬轩。尤其是周复,他认为刘一民简直是不知天高地厚,竟然想吞并苏鲁战区,简直是目无国家法纪。他在观察,看于学忠会怎么表态。要是于学忠胆敢同意把部队指挥权交给刘一民,周复想了,就是血溅当场也要拼死抗争、坚决制止。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75298
75299
75300
75301
75302
75303
75304
75305
75306
75307
75308
75309
75310
75311
75312
75313
75314
75315
75316
75317
75318
75319
75320
75321
75322
75323
75324
75325
75326
75327
75328
75329
75330
75331
75332
75333
75334
75335
75336
75337
75338
75339
75340
75341
75342
75343
75344
75345
75346
75347
75348
75349
75350
75351
75352
75353
75354
75355
75356
75357
75358
75359
75360
75361
75362
75363
75364
75365
75366
75367
75368
75369
75370
75371
75372
75373
75374
75375
75376
75377
75378
75379
75380
75381
75382
75383
75384
75385
75386
75387
75388
75389
75390
75391
75392
75393
75394
75395
75396
75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