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一民又说道:“事实胜于雄辩,我军所到之处,人民莫不欢欣鼓舞,军民关系如同鱼水一般,中国五千年历史上,从没有如此受老百姓拥护、爱戴、支持的军队。”
说到这里,刘一民听了一下:“我可以告诉大家一件小事,我军进入川南的时候,在一个镇子上遇见一个饭店刚蒸好肉包子,老板不了解红军,一见部队到来,扔下刚出笼的包子就跑了。热腾腾、香喷喷的肉包子啊!而我们的部队是连续行军,战士们都已经饥肠辘辘,这又是没人要的包子,先生们,如果当时你们在那里,会怎么做啊?”
一个戴眼睛的记者文质彬彬地说:“长官,如果是我,一定要吃饱肚子。再说那饭馆老板也跑了,无主的东西,谁见到是谁的么!”
刘一民笑笑:“我们红军是工农的武装,是保护老百姓的,怎么能随便吃老百姓的东西呢?我告诉你,我们数万大军都从那个地方经过,没有一个战士拿包子。部队还专门派出两个战士站在包子锅前,提醒大家饭馆老板不在,不能吃。”
还是那个记者,又说道:“事急从权么,这也太认真了吧!”
刘一民看了看那个记者,说道:“这位先生,我可以再向你提供一条秘闻。不知道你有兴趣没有?”
那个记者忙说:“长官请讲!”
刘一民说:“我先纠正你的说法,我们红军不叫长官,叫同志。所谓同志,就是志同道合之士。我们红军战士都是为民族求解放、争自由的,我们的奋斗目标就是建立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平等、富强、明煮、文明的新中国。所以我们相互之间称同志。以后请叫我刘一民同志。言归正传,我要告诉你的秘闻,来自于国民政斧的蒋委员长。上次战斗中,我们从俘虏身上搜到了一纸蒋委员长发来的电文抄件,上面说,老百姓不怕赤匪而怕[***],可见[***]纪律是何等废弛,责令各部整肃军纪,不得轻易扰民。大家看看,连蒋某人都承认老百姓怕[***]掠夺,而不怕红军。这个是不是有很高的新闻价值啊?”
那记者说:“没有想到,没有想到。”
刘一民说:“我再给大家通报个情况,我军撤离贵州遵义后,[***]几十万大军涌进了遵义。结果,就是你们的川军,在遵义纵兵抢掠,洗劫百姓,引发了火并,死伤了几千人。遵义的老百姓都逃了出来,追上我军后,哀求我军返回遵义,赶走[***]土匪,保护遵义百姓。大家说,这[***]还是军队么?我看纯粹是一帮土匪。大家可以想一下,如果让这样的军队进驻繁华的成都,会发生什么事呢?我不敢想。”
一个年轻的女记者站了起来,提问道:“我是新新新闻记者晶晶,我想请问刘一民同志,你们刚才说要北上抗曰,我对此非常拥护。我家就是北平的,现在北平与曰寇近在咫尺,我很担心哪一天曰寇会突然攻打北平。我的问题是,国民政斧已经与曰寇签订了停战协定,你们还要提北上抗曰,国民政斧会不会用武力制止你们啊?”
刘一民点点头:“这位晶晶记者问得好,事实上国民政斧不是武力制止,而是天上有飞机,地上有大军,围追堵截,直欲消灭红军而后快。大家想一下,曰寇侵占了我们那么多的领土,几千万人民沦落为曰寇的奴隶。作为泱泱中华大国的国民政斧,不思如何团结带领全民族奋起抗战,把侵略者赶出中国去,反而与曰寇妥协,签订停战协定。这样的政斧还能代表中国人民的利益么?这样的协定中国人民会认可么?”
刘一民喝了一口水,继续说道:“国民政斧执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对曰妥协,对内疯狂镇压要求抗曰的十九路军和长城抗战部队,现在又穷举国之力,要消灭北上抗曰的红军。国民政斧的所作所为简直就是谁抗曰打谁,谁不想当亡国奴打谁。请问,这样的政斧与卖国政斧何异?这样的政策与通敌、资敌何异?这样的行为与汉歼行为何异?我敢断言,蒋介石和南京国民政斧如不改弦更张,领导全民族团结抗战,那么,他必将为全民族所唾弃,必将被扫尽历史的垃圾堆!”
晶晶又问道:“如果[***]继续追击红军,你们会不会奋起抗争,和他们继续交战啊?”
刘一民笑着说:“如果现在曰本人站在我面前,把刀架在我脖子上要往下砍,你说我会怎么办?”
晶晶说:“那还用说,打死他!”
刘一民说:“对头,我不打死他,曰本鬼子就要打死我。同理,我们要北上抗曰,凡是我华夏儿女都应该支持自己的子弟兵上前线。那些阻挠破坏红军北上抗曰的,就是汉歼。[***]也好、地方军阀部队也好,只要敢向红军开枪,那他就是汉歼。对于汉歼,人人得而诛之,不管他是[***]、还是军阀和土匪。这样看,我们就不是和[***]、地方军阀作战,而是消灭汉歼。来多少,消灭多少,一个都不放过。当然,我们希望蒋介石能站在民族危亡的高度,正确的检查自己的政策。如果他能改正错误,停止剿共,带领全民族团结抗战,我们是真诚欢迎的。”
晶晶又问:“曰本国力强盛,武器先进,号称我国装备最好的30万东北军都一枪不放逃跑了,红军装备简陋,人数又少,请问刘一民同志,你对击败曰本鬼子有信心么?”
刘一民又喝了口水,然后说道:“中国历史上,曾经多次遭到外族入侵,但中国还是中国,那些入侵的外族现在都到哪里去了呢?当然,我不否认曰本的科技确实比我们先进,军队也确实训练有素,但是他们的指导思想是极端落后、极端反动的。现在是什么时候,各民族都在争解放、争自由、争读力,而曰本却逆潮流而动,妄图吞并人口、面积都比它大了许多倍的中国,搞不得人心的侵略和殖明煮义,再先进的科技、再精锐的军队一旦被落后反动的思想控制,就必然注定要失败。何况我国国土面积大,人口资源多,具有广阔的战略空间,只要充分发动民众,四万万人齐努力,何愁抗战不胜?关于你说的我们红军人少装备差的问题,我不否认。我们就是要做民族抗战先锋,以我们的牺牲来唤醒民众,团结抗战。我坚信,人民支持我们,红军抗战必胜!至于你说的东北军的问题,这都是军阀遗风,宁肯背千古骂名,也不忘保存实力。蒋介石、张学良,不愧是一对结拜弟兄。我要是张汉卿,早就羞愧得拿根绳子上吊去了,那里还能苟活活世上丢人现眼!”
看看天色不早了,唐星樱就说:“现在还可以提两个问题,那位戴眼睛的先生,你请说!”
戴眼镜的记者又站了起来:“我是新民报的记者,请问刘一民同志,你们要北上抗曰,也就是说在成都只是短期停留,我的问题是你们准备在成都停留多常时间?会不会影响成都市民的生活?”
刘一民说:“你的问题是两个问题。关于第一个问题,涉及军事机密,无可奉告。关于第二个问题,我刚才说了,红军是工农的队伍,是为劳苦大众谋利益的。无论我们在成都停留多长时间,甚至永远占领,我们都会以发展民生为己任,努力改善人民生活。不但不会影响市民正常生活,反而会让大家有一种扬眉吐气、当家作主的自豪感。市民的生活质量会有所提高的。”
刘一民回答完后,唐星樱说道:“还有最后一个提问机会,哪位朋友提问?”
一个记者举起了手。
唐星樱点点头:“好,这位先生请提问。”
那个记者用手凑了凑眼镜架:“我是国民公报的记者,刚才刘一民同志的回答,妙语连珠,犀利无比,我很佩服。今天晚上,我要加班赶稿,一定写出一篇自己最满意、读者最爱看的稿子。我的问题是替我们在坐的一个记者问的,那就是请问刘一民同志,以你的才华和人才,一定不乏追求者。能否告诉我们,你有爱人没有?”
刘一民哈哈大笑,一旁的蔡中等也哈哈大笑。
那个记者弄得手足无措,诚惶诚恐地问:“请问,我问错了么?”
刘一民笑完了,回答说:“你没有问错,不过这是我个人**,请恕我不能回答。”
那记者说:“什么是个人**啊?”
刘一民看了看他,笑着说:“个人**就是我不能告诉你、你也无权知道的我本人的私生活秘密。”
(未完待续)
------------
第九十一章 成都风云(五)
记者见面会后,刘一民心想到成都后还没有上过街呢,应该去看看这个时代的成都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听听川剧,泡泡茶馆,吃吃火锅,彻底放松一下。
刘一民毕竟来自于21世纪中国繁荣发展的时代,有休闲享受的经验。这放松自己的念头一起,就遏制不住了,和蔡中、冯达飞打了个招呼,交待他们坐镇卫戍司令部后,就带着李成毅悄悄地走出了卫戍司令部大门。
出门不久,刘一民就感觉身后有人,回头一看,警卫一连一个排的战士远远的跟在身后,不用想就知道是蔡中和警卫营长张海涛派来的。
刘一民停住脚步,要李成毅去让战士们回去。
李成毅老大不愿意,嘟囔说:“成都这么大,天又要黑了,还是让战士们跟着安全。”
刘一民心想,老子是想休闲放松,又不是去打仗,要什么警卫么?要不是怕蔡中他们不放心,我连你都不想带。就对李成毅说:“满街都是我们执勤的战士,怕什么?去,让他们回去,不要打扰我的兴致。不然,你也回去。”
李成毅只好跑过去命令战士们回卫戍司令部,回来的时候,却带回了跟在警卫排后面的唐星樱和赵小曼。刘一民想发火,但是看见唐星樱撅起的嘴巴和赵小曼脸上的笑意,想想就算了,让她们也跟着逛逛吧!
几个人也没有向导,在街上随便走,一会儿就拐进了胡同里。走不远,就见一队人挑着木桶往各家各户送水。
刘一民一看,送水的人都是赤脚,就感觉非常可怜,这大冷的天,连鞋子都不穿,那还不把脚冻坏啊?忙拦住一个送完水的工人,让李成毅拿点钱给他,要他去买双鞋子,哪怕是草鞋也行,莫把脚冻坏了。
那送水工脸有愠色,不接李成毅的钱,匆匆地走了。弄得刘一民几个面面相觑,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路边一个男的说:“这位红军长官莫怪,你们不是成都人,不知道这里的风俗。我们成都城里光是挑水送水的就有一、两千人,个个一年四季都是赤脚,不是买不起鞋子,而是行规。他们天天给人送水,都是到锦江江心里挑水。赤脚表明他们挑的水都是走到江心里挑的,不是打的井水,也不是在江边挑的,让用水的人家放心。实际上挑水虽然出力,但收入还是稳定的。他们每送一担水,就在用户的水缸上用粉笔或木炭化一道,一月一结账,方便的很。”
刘一民这才知道自己闹笑话了。
正要在问成都还有什么风俗,远远地就闻见一股臭味,唐星樱和赵小曼都捂住了嘴。
刘一民想起来了,此时的成都还没有自来水,这一定是公共厕所的臭味。谁知却是几个人拉着车在收粪,边走边喊。只见胡同里走出一个个都捂着鼻子提着马桶的妇女,来到拉粪车旁,交给收粪的农民,倒入粪车后,又捂着鼻子匆忙离去。
刘一民什么时候见过这种场景啊,穿越前家里的厕所、学校的厕所都是很干净的水冲式厕所,甚至燕京街上的厕所都修成了五星级,可以住人了。穿越后部队无论到什么地方,都要挖茅坑,走时还要填上。这一看见女人们提着马桶的样子,就感觉很好笑,想想再漂亮的女人,如果天天端着个屎尿盆子,恐怕也会让人避之不及。想着就忍不住往唐星樱、赵小曼脸上直瞅。
唐星樱被刘一民看得不好意思,扭过脸去不理他。赵小曼不一样了,一感觉刘一民带着坏笑在瞧她,就知道军团长准是想到了提马桶的妇女,在联想自己,羞恼地“哼”了一声。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46555
46556
46557
46558
46559
46560
46561
46562
46563
46564
46565
46566
46567
46568
46569
46570
46571
46572
46573
46574
46575
46576
46577
46578
46579
46580
46581
46582
46583
46584
46585
46586
46587
46588
46589
46590
46591
46592
46593
46594
46595
46596
46597
46598
46599
46600
46601
46602
46603
46604
46605
46606
46607
46608
46609
46610
46611
46612
46613
46614
46615
46616
46617
46618
46619
46620
46621
46622
46623
46624
46625
46626
46627
46628
46629
46630
46631
46632
46633
46634
46635
46636
46637
46638
46639
46640
46641
46642
46643
46644
46645
46646
46647
46648
46649
46650
46651
46652
46653
46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