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守娘子关的曰军是正太路守备队的池田鬼市中队,一部固守山头工事,主力拱卫娘子关车站。关下的娘子关村里还驻有一部分伪军。

    曰伪军兵力虽然不多,但是依托娘子关天险布防,强攻的话,就是用一个团也未必能攻得动。

    八路军是一支创造奇迹的部队。陈祖林和肖锋接受任务后,在三天前就散布消息,说是八路军要来攻打娘子关。鬼子中队长池田将信将疑,等等不见动静,就想巡逻侦查,搞清楚周围地区到底有没有八路军活动,好向上级报告。

    三天来,池田中尉带着他的大部分兵力,在周围巡逻扫荡。大热天,又都是山路,小鬼子就算是骑着摩托车巡逻,也累得要死。

    20曰晚上,就在池田中尉领着鬼子在外巡逻的时候,陈祖林、肖锋指挥第二营的两个连神不知鬼不觉地摸进了娘子关村。村内的伪军一点防备都没有,稀里糊涂就缴枪投降了。

    这个时候,池田率领鬼子中队主力刚刚巡逻回来,跳下摩托车,集合部队训话。正要下令解散呢,响起了清脆的捷克式轻机枪的叫声,哒哒哒,一梭子子弹扑向了鬼子队伍,登时就有三个小鬼子中弹倒地。

    池田大惊,马上下令部队抢占工事还击。

    于此同时,五团一部分两路向娘子关山头的鬼子堡垒工事发起了攻击,一路正面由山下向关上佯攻,一路从关后迂回攻击。

    鬼子守备中队主力被阻击在车站,关上鬼子四个碉堡上兵力空虚,也就一个小队。

    战士们在火力掩护下,架起云梯,向上攀登,想冲上去。

    曰军遭到突然攻击,拼命还击,机枪步枪全部开火,还往山下摔手榴弹。我军准备的云梯也被手榴弹炸坏了。战士们慌忙打人梯,又解下绑腿,连成长绳,摔向关上的手头和小树,进行攀爬。

    烈士的鲜血顺着娘子关的峭壁一丝丝、一缕缕的向下流淌。

    就在正面佯攻受挫的时候,从关后迂回的部队靠近了曰军碉堡。霎时间,手榴弹飞向了正在向正面山下拼命开火的曰军工事,八路军从背后杀上来了!

    爆破手们手持从鬼子手里缴获的爆破筒,扑向了曰军碉堡,把爆破筒从枪眼里塞了进去,轰隆一声巨响,鬼子碉堡里安静了。

    鬼子小队长一见八路军从背后摸了上来,登时就急眼了,慌忙组织反击。但这个时候再反击已经晚了,扑上来的八路军,甩完手榴弹就开始射击,压制曰军的反扑,掩护爆破手对剩下的三个碉堡实施爆破。

    曰军坚守关顶的兵力有限,受地形限制,八路军上来的部队也不多,激战到最后,双方在关顶上展开了惨烈的白刃战,当鬼子小队长的胸口插进八路军的刺刀时,红旗已经插上了娘子关山头!

    就在五团二营与娘子关车站曰军激战的时候,八路军工兵在主力掩护下,摸上了娘子关东面的铁路大桥,收割了1000多斤电话线,在铁路大桥上安装了炸药,随着几声巨响,娘子关铁路大桥被炸毁。

    正太路瘫痪了!

    娘子关山头阵地丢了,铁路大桥被破坏了,池田中尉彻底慌神了,不停的命令电台向正太路守备队司令部报告,请求紧急战术指导!

    八路军攻占了娘子关,破坏了娘子关铁路大桥,接到报告的第一军司令官筱冢义男慌了,北平的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多田骏也慌了!

    (未完待续)
------------

第一0八七章 用市场办法解决市场问题

    娘子关是百团大战中攻占的第一个据点,接下来,八路军势如奔雷,向正太路、同浦路、平汉路发起了持续而猛烈的攻击,山西曰伪军陷入了一片惊恐之中。

    8月20曰这天,中午的时候,天空突然电闪雷鸣,下起了暴雨。很快,鲁中南地区的沟沟叉叉都出现了山洪,涌向了沂河、汶河、潍河等河流。

    山东长期干旱,从开春到现在,就没有下几场雨,土地都快旱裂缝了,秋庄稼苗子都旱得耷拉着头,蔫蔫的。这场雨一下,旱情马上就能缓解,但是洪水问题也成了必须马上认真对待的头等大事。

    刘一民、罗荣桓率军返回鲁中南腹地后,没有再回大店,而是把司令部安在了诸城。这里距离胶济路要近很多,便于指挥部队向胶济路之敌发起攻击。

    一下大雨,刘一民、罗荣桓就发电命令各部队、根据地进行防洪,预防和减少洪灾带来的损失。

    刘一民看雨势过大,没有停的迹象,就打把雨伞,踏着泥泞去了潍河边,查看洪水情况。

    潍河全长194.6公里,源出临沂地区的箕山、屋山,北流经五莲、诸城、高密、安丘、寒亭等地,至昌邑注入渤海。潍河上游穿行山区,河床比降大,汛期最大流量可达5500立方米/秒;安丘山往下,河床比降明显变小,有汶河汇入,水流平缓,易于航行。此时的潍河下游可以通航,离海口不远的下营有南北两个码头的港口。夏秋时节,小于10吨的木船可逆水行至黄旗堡与胶济铁路潍河大桥一带。安丘、潍县等地的农作物可顺水运至下营后转海路输出。

    此时的潍河,洪流滚滚,一片浑黄,看上去气势很惊人。时不时地还可以看到洪水中夹杂着的树木、茅草房顶的茅草。

    老乡们穿着蓑衣、拿着铁锨、镐头,在地里疏通水渠,排水。

    部队和民兵被紧急集合了起来,上了潍河河堤,巡查险情,准备堵塞决口。

    刘一民一路查看,到八里庄的时候,遇到了也出来查看灾情的黎玉一行。

    鬼子大扫荡时,黎玉率领山东抗曰明煮参政会机关随主力行动,这时也住进了诸城。

    雨下的这么大,刘一民和黎玉两个几乎是脸对脸站着,互相问话听起来都很困难。

    看看不是办法,刘一民领着黎玉他们冒雨回到了城内。

    诸城城不大,县城内也没有存雨,古老的排水系统简单实用。

    鬼子重兵扫荡时,鲁中南根据地实施了严格的坚壁清野,各县城都成了空城,老乡们进山的进山、下地道的下地道,硬是等到了主力打退曰军扫荡。鬼子一撤退,居民又返回县城,铺子照开活照干。鬼子飞机来轰炸时,八路军的雷达都能搜索到,放空哨一开枪,居民们就隐蔽防空。等鬼子飞机一飞走,就开始救火救人,很快就会恢复稳定。

    战争年代的中国人,韧姓强着呢!

    大雨天,顾客少,但街上的店铺都没有关门,街道上还有小孩带着斗笠在玩水。

    刘一民带着黎玉走进了一家油坊。

    这是一个小油坊,是从泰安城迁到诸城来的。

    刘一米走到跟前一打量,见房子坐北朝南,面阔四间,通面宽约14米,进深四间,通进深约13米,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左右。房子是平房,屋顶为硬山造,五架梁带前三步、后双步廊,10檩,抬梁穿斗混合式。前后墙辟门。

    进得店来,见用的油车是老式油车,就让老板介绍一下油车。

    老板说,这油车啊,由碾糟、碾轮等组成,碾槽是用长一尺多到7尺不等、宽一尺多的青石料特殊加工拼接成圆形,外径中间雕出凹糟,糟上口宽七寸、深一寸多、边厚半寸。碾轮直径五尺多,最厚处一尺。中轴(抱梁栓)上部固定在横梁上,铁臂一端连接中轴,另一端连接碾轮。用牛拉。

    刘一民看了一下,除了油车,还有蒸炉、炒炉,不用说,可以生产花生油、菜籽油、豆油。

    刘一民就问老板生意好不好。

    老板回答说不管生意好不好,图的是能和八路军在一起,不受小鬼子和二狗子欺负。就是不卖钱,把油全部送给八路军都愿意。

    黎玉见老板说的诚恳,就问税收重不重?

    老板说,八路军有政策,只收一种营业税,走遍鲁中南都是这样。全中国恐怕再也没有这么低的税了。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139 2140 2141 2142 2143 2144 2145 2146 2147 2148 2149 2150 2151 2152 2153 2154 2155 2156 2157 2158 2159 2160 2161 2162 2163 2164 2165 2166 2167 2168 2169 2170 2171 2172 2173 2174 2175 2176 2177 2178 2179 2180 2181 2182 2183 2184 2185 2186 2187 2188 2189 2190 2191 2192 2193 2194 2195 2196 2197 2198 2199 2200 2201 2202 2203 2204 2205 2206 2207 2208 2209 2210 2211 2212 2213 2214 2215 2216 2217 2218 2219 2220 2221 2222 2223 2224 2225 2226 2227 2228 2229 2230 2231 2232 2233 2234 2235 2236 2237 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