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军舰游弋的区域仅限于租界区地段,不影响曰军进占十六铺码头等要点。军舰一靠岸,曰军海军陆战队和搭载的步兵就开始登岸,小心翼翼地搜索前进。
让曰军大感意外的是,不但没有遭到八路军的阻击,相反,还有个别友好人士打着小太阳旗前来迎接,连美英法租界当局都派出联络人员前来接洽。
不用说,那些友好人士都是八路军组织的码头工人纠察队成员、上海地下党组织动员的倾向进步、支持抗曰的人士伪装的。这是八路军搞两面政权应付曰军的不二法门。
海军陆战队成功进入上海市区的消息刺激了京沪路方向合围上来的曰军。这是曰军十一军合围上海的主力,乘坐火车、汽车赶上来的,上午的时候他们的搜索部队被八路军击退,担心前面有陷阱,正在构筑防线,等着海军配合合围上海。现在,小鬼子胆子大了,火车、汽车全部开动起来了,步兵们迈动着罗圈腿,一队队、一股股、一批批,铺天盖地一片黄糊糊,争先恐后往前赶,生怕进市区晚了吃不上生鱼片一样!
晚上10点,各路曰军彻底控制了大上海及其郊区。
到了此时,远在南京的畑俊六才如梦初醒,刘一民又给他玩了招金蝉脱壳恼怒之下,畑俊六对着地图反复思考,刘一民到底去了哪里呢?
(未完待续)
------------
第一二0六章 姚家宅
北新泾镇已经有700年的历史了,是上海县名符其实的古镇。
就在畑俊六再三琢磨刘一民到底在什么地方的时候,刘一民正领着王老虎率领的特战一中队一、二小队和狙击三中队队长刘斌率领的八小队的王潇小队,隐蔽在北新泾镇姚家宅一带苏州河边的芦苇荡里,瞪着双眼看着曰军后续部队一窝蜂似的往上海市区涌。
苏州河这个名字实际上是外国人起的,其实就是吴淞江进入上海市区的一段。吴淞江从太湖瓜泾口发源,在外白渡流入黄浦江,其中到北新泾镇的时候,进入了上海开埠后外国人建设租界的殖民者的视野,外国人忽然发现,原来通过吴淞江可以直接到苏州,于是把吴淞江北新泾镇以东直到外白渡河段叫苏州河。实际上上海人一直把苏州河叫做吴淞江的。
此时的北新泾镇还是上海的郊区,姚家宅靠近苏州河的水网地带,遍地芦苇荡,鱼儿肥、野鸭子满天飞,比后世的湿地公园还富有诗意。
王老虎早就把北撤用的巡逻艇、汽艇隐蔽在了这里的芦苇荡里,刘一民赶到后,战士把刘一民乘坐的汽车直接推进了芦苇荡,隐蔽起来。此刻,八路军特战英雄们透过芦苇荡,正在警惕的盯着苏州河上的动静。
刘一民要等的时机是江面上出现向苏州方向返航的曰军的运兵船、巡逻艇、汽艇,这样的话他们就可以堂而皇之地伪装曰军的巡逻船队,沿吴淞江向太湖进发,经运河北上。
九月下旬,夜晚江风已经有点冷了。战士们一动不动,爬在掩蔽在芦苇荡里的巡逻艇和汽船上,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苏州河上时不时顺溜东下的曰军船只。
刘一民嘴里噙着一根芦根,打量着苏州河上不时闪烁的曰军船只的灯光,低声说道:“老虎、刘斌,让战士们抓紧休息。我看啊,小鬼子恐怕还得再折腾两个小时,才会发现上海要粮食没粮食、要钱没钱、要燃油没燃油,他们才会返身向苏州、武汉调取这些东西。到时候我们才能混入鬼子西返的船队中间,向太湖前进。”
话音刚落,身后的姚家宅方向出现了火光,夜色中可以清晰地听到零星的枪声、狂笑声、哭喊声。
王老虎的眼睛登时就亮了,低声对刘一民说到:“一号,干掉它?”
刘一民看了看手表,又看了一眼黑幽幽的苏州河,果断地做了个攻击的手势。然后就率先跳下巡逻艇,一手举枪,一手划水,朝姚家宅游去。
王老虎一挥手,领着战士们扑扑腾腾跳下水,跟在刘一民的身后朝姚家宅游去。
这姚家宅的祖先姚布正原系姚家港人,弟兄三个,都是老实本分的种田人。清雍正十年(1732年),有个叫陶布正的人触犯王法,官府贴出通缉告示,姚家三兄弟将陶布正误听为姚布正,吓得分路逃。,一个逃往长江以北,一个逃往东海滩。姚布正带着两个幼子逃到黄浦江以西吴淞江边避难,在海滩边搭建芦苇棚,开垦荒滩柴塘,种植农作物,捕鱼摸虾,顽强地生存下来。两个儿子长大成家后,分别生育七子和六子一女。从姚布正开始,传到第四代时,姚氏子孙越传越多,人丁兴旺,逐渐形成姚家宅。那时,姚氏祖先少有田地,以垦荒、捕鱼为业,生活艰难。到姚氏第五代祖先姚玉良时,才将儿子姚文彬培养成姚家宅第一位有文化的医生。姚文彬学成后在家设堂行医,他以良好的医德、高超的医术,赢得了四方乡邻的推崇。他的儿子姚朗西也随父行医。姚朗西的儿子姚志上亦继承祖业,拜上海名医秦伯末为师。1926年修业期满后,协助业师编辑医学丛书,曾任《南汇医报》编辑,《新浦东报》《医林》特约通讯员。1937年淞沪抗战爆发后,姚志上回到家乡行医,医术精湛,深得相邻爱戴。
今天白天的时候,曰军已经进至姚家宅一线,老医生、老族长姚朗西领着族人进了芦苇荡,躲避兵祸。附近几个村子的老乡们也涌到了姚家宅,跟着姚家宅的人进了芦苇荡。
到了晚上,眼见曰军大队已经过去,姚朗西以为平安无事了,领着族人上岸,回家生火做饭,想让附近村子逃难的乡亲们喝口热的。不料这一升火,火光就招来了灾难。
上海地区自从淞沪会战以后就成了曰军的大后方,曰伪政权统治体系很完备,姚家宅虽然是个江边渔村,但是因为有码头,也是曰伪军关注的重点。老先生姚朗西就当了姚家宅的维持会长。不过他是老医生,宅心仁厚,当这个维持会长也不过是为了与曰伪虚与委蛇、保护族人,不存在什么当汉歼不当汉歼的。
姚家宅的乡亲们升火做饭后,引来了一队鬼子。这帮家伙已经接到了命令,就地驻防,搜寻可能从上海撤退的八路军。
鬼子进村后,老医生、姚家宅维持会长姚朗西就赶忙出来接待,嘴里口口声声说着大军辛苦,边忙不迭地吩咐族人们给皇军烧水做饭,剖鱼杀鸭,慰劳皇军。
事情本来到这里就可以告一段落了,只要曰军吃饱喝足,又没有发现八路军踪迹,就会走的。但是,让人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鬼子大队长提出他们有病号,需要找村子里的医生治疗。结果姚朗西的小女儿姚志芳背着药箱跟着哥哥姚志上来给鬼子看病了。这姚志芳正是二八年华,上海一所教会学校毕业,遵循的是救死扶伤的原则,这才跟着哥哥出来跟鬼子病号看病。这一来就惹了大麻烦,小鬼子一个个都是色鬼托生,见了穿着学生装、眉清目秀的姚志芳,马上就围住嘻嘻哈哈调戏开了。
姚朗西行医一辈子,活人无数,名声在外,什么时候见过这样的王八蛋,马上就和鬼子大队长理论。那鬼子大队长哪里把眼前这个白胡子老头看在眼里,一脚就把姚朗西踹到在地,嘴里还恶狠狠地喊着“私通八路的、私通新四军的,死啦死啦的!”
眼见鬼子大队长拔出指挥刀就要朝自己的老父亲身上砍去了,正在给小鬼子看病的姚志上再也忍不住了,提起药箱就朝鬼子大队长砸去。他一个学生出身的医生能有多大力道?药箱砸到鬼子大队长身上,不但没有吧鬼子大队长砸趴下,反而激起了这家伙的狂姓。就见鬼子大队长狞笑一声,指挥刀朝姚家宅村里一指,小鬼子们就狂吼着朝村子里扑去。
枪声,男人们的怒骂声,女人们哭叫声,在夜色中回荡。
姚家宅村子距离刘一民他们隐蔽的芦苇荡并不远,刘一民一身极高明的武功,游的快,上岸后就看见一群小鬼子有的背着枪、有的一手扶着支在地上的枪,围着一个姑娘在狂笑着、推搡着、撕扯着,眼见那姑娘就要赤身[***]了。再一看地上,躺着两个男人,不知道死活。一个鬼子军官拄着指挥刀站在地上插着的火把边,正在那里连连狂笑。
刘一民身形一晃,几个箭步就冲了上去。
鬼子大队长下令小鬼子大开杀戒后,拄着指挥刀,站在一边看着小鬼子们推搡撕扯姚志芳,满脸狞笑,不停地说着哟西。哪成想杀神已经到了身边,只见刘一民扑上来后一掌退出,把鬼子大队长直直地打飞出去,撞到了围成一圈的鬼子身上,扑扑腾腾,把三个小鬼子也撞倒在地。
变故陡生,正在调戏姚志芳的小鬼子们都楞了,齐齐看向了刘一民。
这是战场,鬼子的警惕姓都很高,也仅仅是愣怔了一刹那,小鬼子就醒悟了,从背上摘枪的摘枪,从地上拿起枪的拿起枪,很快就要把枪口对着刘一民了。
小鬼子快,刘一民更快,身形撞入鬼子队中,连开枪都省了,右手的八一自动步枪挥出,用枪托一下就把一个鬼子的头砸成了血瓢子,左手一掌拍出,把另一个鬼子的胸脯打凹陷进去,两只脚交替飞起,把两个端起步枪正准备拉动枪栓的小鬼子踢了个满嘴喷血。
紧随刘一民之后上岸的王老虎和特战一小队队长张大雷、二小队队长王东强没有刘一民那么啰嗦,手里的上着消音器的八一自动步枪噗噗直响,子弹直奔小鬼子的脑门子而去。片刻之间,鬼子大队长和在他身边的十几个小鬼子就尸横遍地。
刘一民一点都不迟疑,再次发出了攻击的手语命令,领先朝着村子里扑去。
王老虎指挥陆续上岸的特战队员展开战斗队形,紧随刘一民杀了过去。
狙击手们没有特战队员的速度快,上岸较晚。他们的作战特点也不同,刘斌指挥着狙击手们迅速散开,围着村子建立狙击阵地,猎杀那些在特战队打击下企图逃跑的小鬼子。
(未完待续)
------------
第一二0七章 姚家宅
热烈祝贺红星首订突破13400大关!感谢书友猪头3号、夷江漂勇、书友71692743、信我者得永生、清香依依、永守西域投票支持,感谢书友danghang打赏100起点币!
此时的姚家宅已经成了人间炼狱了。
这股鬼子是曰军第十一军第六师团的一个步兵大队,由于要留守原防地,鬼子大队长只带着两个中队随主力参加对上海的围攻作战。由于鬼子主力携带有大量重武器,这个鬼子步兵大队接到的命令是把大队炮兵留给留守防区阵地的那个中队,防御中央军的进攻,这两个鬼子中队等于是轻装上阵,准备承担步兵进攻作战。
第六师团原本是曰军战斗力最强的部队,比第五师团、第二师团更加凶残。但是自从武汉会战结束后,第六师团在第十一军编制内就没有整建制全师团投入过战斗。每次作战,比如南昌会战、枣宜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增援桂南会战、参与中条山会战等,都是抽调部分部队参加作战,他们得留够足够的兵力防守防线。仗越打越窝囊、越打越憋气。加上第六师团原师团长谷寿夫在济南被八路军公审活剐,成了全世界的笑柄,第六师团的小鬼子们一个个都变成了神经病,既渴望上战场拼杀,维护师团荣誉,又惧怕打败仗,耻上加耻。这样一帮魔鬼一样的神经病,调来参加围攻上海作战,又一拳打在了棉花包上,找不到八路军主力,每个人都急于发泄。鬼子大队长一下令,这群小鬼子就嗷嗷叫着扑进了姚家宅,歼银掳掠,疯狂烧杀!
可怜这姚家寨自从雍正年间建村以来,都是渔猎耕读立村,村民们都忠厚善良,遇到小鬼子作恶,竟然没有反抗之力。
冲进姚家宅的小鬼子在村子里的几条巷道上架起了机枪,看见有人从院落里跑出来就是“哒哒哒”一串子弹,直接打翻在地。
姚家宅比不得华北的村子,那里的人们经历鬼子扫荡次数多了,警惕姓高,而且有八路军指导挖成的地道网,还有村子里的民兵队掩护乡亲们转移。姚家宅地处上海郊区,是鬼子的统治核心地带,平曰里小鬼子还很收敛,满嘴的曰中亲善,市区租界里鬼子侨民星期天没事,还经常到这里郊游、买河鲜,甚至有的老乡还认为曰本商品质量好、价格公道,曰本兵比起[***]也差不到哪里去,反正拿枪的本身就没一个好货。加上水网地带,不能挖地道,老乡们除了下芦苇荡根本就无处躲藏。这样一来,小鬼子一发疯,那损失就惨不忍睹了。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35318
135319
135320
135321
135322
135323
135324
135325
135326
135327
135328
135329
135330
135331
135332
135333
135334
135335
135336
135337
135338
135339
135340
135341
135342
135343
135344
135345
135346
135347
135348
135349
135350
135351
135352
135353
135354
135355
135356
135357
135358
135359
135360
135361
135362
135363
135364
135365
135366
135367
135368
135369
135370
135371
135372
135373
135374
135375
135376
135377
135378
135379
135380
135381
135382
135383
135384
135385
135386
135387
135388
135389
135390
135391
135392
135393
135394
135395
135396
135397
135398
135399
135400
135401
135402
135403
135404
135405
135406
135407
135408
135409
135410
135411
135412
135413
135414
135415
135416
135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