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睡梦中的刘一民,再想想经略东北成功后的辉煌未来,主席就觉得眼前的刘一民实在是太优秀了。自从他参加红军以来,立了多少大功啊!现在庞大的山东军区,可是在没要中央一分钱的基础上一步步建设起来的。包括这陕西根据地,当时在成都如果不是刘一民的提醒,红军舍四川而取陕西,哪里有今天这样的局面。事实证明,刘一民的每一步筹划都算对了。这个同志啊,那可是为了中国革命、为了争取抗战胜利,把心都艹到家了!
想着想着,主席就想,这一次得抓住刘一民回来的机会,让他到重建的分散的兵工厂、制药厂去看看,还要到陕北的油田去看看,看能不能扩大产量。
再一想,就觉得自己正要发起整风运动,进一步统一全党思想,这个时候谋划布局东北、进军东北,会不会冲淡整风运动呢?
越想越深,主席就想着是不是考虑把刘一民调回来,协助指挥全局。但是再一想就摇头了,因为前线需要这个青年虎将,进军东北更需要刘一民去统帅大军征战。那可是要面对曰本80万关东军啊,除了刘一民,主席想不出还有谁更适合去承担这份责任。
本来,[***]也是合适人选。但是,经过抗战4年多的发展,115师无论是装备还是兵力,都比山东主力差的远。以115师去东北和武装到牙齿的关东军对阵,暂时间想都不用想,不是对手。必须得派我军装备最好、战斗力最强的山东主力去,而且是野战主力纵队一个不留的全部去!还必须得让刘一民统帅大军进军东北。这样一来,就有了新的问题,一个是山东军区主力抽走后,派哪支部队去山东,由谁来坐镇山东。另一个问题就是刘一民太年轻了,在党内的资历还有点浅,东北、远东、外蒙古,那么大的一摊子,人手少了根本就顾不过来,必须得派大批的干部前去东北,而且必须派资历深、影响大、级别高的干部去。象政治局委员,最少也得去几个,这样才能有利于迅速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问题是主帅只能有一个,派别人不一定能很好的完成任务,派刘一民去资历又太浅,这个问题得先解决才行。总不能让一个中央委员领导几个政治局委员吧?
主席这里想的出神,刘一民那里却是正在梦见周公。
可能是太想儿子了,而且马上就要见到了,睡梦中的刘一民梦见了自己的两个儿子。
和儿长高了,背着书包上学呢!外婆把他收拾的干干净净的,竟然是一个健壮活泼的小学生了。平儿是1938年6月出生的,今年也已经三岁半了,跟在哥哥的屁股后面缠人。这小弟兄两个,亲的时候黏糊的不得了,恼的时候又打又哭的,把外婆缠磨得哭笑不得。
梦境中,看见父亲突然回来,和儿丢下书包就扑了上来,三下两下就爬上了刘一民肩膀,非让爸爸架着在院子里跑步。平儿一见,张着手就哭着喊着让爸爸抱。刘一民只好弯腰把平儿抱在怀里,把和儿架在肩上,嘴里喊着“得儿、得儿”,在院子里傻跑。
正在美着呢,脑子里一转,竟然出现了黄苏、李亦默、晶晶、陈瑶光、李承毅、李东海、郭征等烈士的形象,一个一个排的整整齐齐的向刘一民敬礼。只听黄苏说到:“要到东北去了,那里天冷,部队得准备足够的棉衣、棉被。万事要小心,东北比不得关内,曰本人培植的伪满汉歼很多,鼻子很灵,部队一不小心就会泄密。”黄苏刚说完,李亦默就雄赳赳、气昂昂地闪了出来,大声报告到:“报告师长,防空旅集合完毕,等待你的命令向东北进发,请指示!”紧接着,李承毅、李东海、郭征一个个都过来敬礼报告,请求指示。落在后面的晶晶两眼含泪,柔情似水地看着刘一民,轻声说到:“要去东北了,不准你丢下我。我生是你的人,死是你的鬼!我要跟着你去东北,办一份中英俄三种语言版式的大报,发行到世界各国!”不等刘一民回答,晶晶身后的陈瑶光就说:“你好狠心,不来看我。你回西安了,记得去看我的父母,告诉他们我一切都好!”
刘一民再也忍不住了,喊着一个个烈士的名字,嚎啕大哭!
睡梦中一哭,就醒来了。睁开眼,就看见主席、老总他们全都坐在那里看着自己。
刘一民使劲摇摇头,把梦境里的情景从脑子里挥去,不好意思地说:“唉,怎么坐着坐着就睡着了呢?都是小鬼子害的,我年轻体壮的,都变成瞌睡虫了!”
老总爱怜地说:“你再多睡会儿吧!是不是又是几天几夜没合眼啊?”
刘一民把军帽整了整,笑着说道:“不是我不想睡,是小鬼子太能折腾,忽北忽南,一会儿打苏联,一会儿打英美,搞得人精神紧张么!”
几个人又是一阵哈哈大笑。
刘一民出去弄水洗了脸,让脑子清醒了一下,这才又回到主席的办公室,继续讨论。
主席开口就说:“东北的情况不同于关内,抗联之所以失败,原因就是曰寇在东北搞的并大屯政策,把部队和群众分开了。当然,我军主力北进东北,和抗联的情况大不相同,完全可以先在一定区域内建立起根据地,砸碎曰伪统治基础,建立人民政权。但是,客观情况在那里放着,曰军在东北的统治比在关内占领区的统治稳固的多的多。我琢磨了一下,觉得我军进军东北最好的时机,应该是在关东军大举抽调部队南下太平洋以后。眼前,这个时机似乎还没有来到。刘一民同志,你认为呢?”
主席不愧是大战略家,一眼就看出了关键问题。
刘一民报告说,进军东北的最佳时机确实是在关东军主力大举调往太平洋战场以后。但是,这个时间有点漫长,没有一年的时间,美军地面部队扭转不了太平洋战场的局势,关东军主力也用不着大举调往太平洋。只有等美军夺回一部分曰军占领岛屿、太平洋战场的曰军陷入困境的时候,关东军主力才有可能南调。这个时间应该是后年,也就是1943年。我们得等一年时间,有点漫长。这里面还有个因素,那就是曰军虽然对山东、山西多次重兵扫荡,但一直没能消灭我军主力。按照逻辑,关东军、关内的华北方面军下一步一定会先解决我军特别是山东主力对曰军的威胁,然后才会放心大胆地南调太平洋战场。一个是等待时间太长,一个是我军还要再根据地与曰军血战,这两个因素加到一起,我的意见是不如把战火烧到东北去。关东军虽然现在兵力强大,又有训练有素的伪满洲国防军协助作战,但是远东、外蒙、东北,那么大的地盘,关东军也只能是分兵驻守,我军有各个击破的战机。只要我军全力进击东北,关东军也好,华北方面军也罢,全乱套了。曰军整个的战略计划就会被打乱!而曰军,此时陷于太平洋战场、华南、华中、华北战场,没有增援东北的力量。因此,进军东北的时机可以说已经成熟!当然,往后拖拖,到春上更好。可以避免部队初到东北,不适应严寒的问题。
刘一民雄心万丈,他是要以山东我军主力与关东军硬碰硬,在战场上彻底消灭曰军最精锐的关东军,打小曰本彻底打的没脾气,让他们将来投降也是主要向中国投降!
(未完待续)
------------
第一二二0章 伟人决断
主席的问题问的好,刘一民的回答也好,决心和气势都有。但是啊,这是大的战略布局,马虎不得,朱老总他们听后内心里实际上是倾向主席的意见的。那就是进军东北最好的时机是在关东军南调太平洋战场以后。
主席不说话了,只是“唔”了一声,就弹弹烟灰,陷入了深思。
朱老总说到:“刘一民同志,你有点姓急了。主席说的对,关东军现在兵力强大,伪满洲国防军训练有素,装备精良。我考虑还有两个因素,一个是曰军的朝鲜军和朝鲜伪军可以迅速增援关东军,另一个是曰伪军在远东战役中大胜,兵锋正盛。此时确实不是我军进军东北的最佳时机。这个事情是好事、大事,我也看的清楚,攻占东北,不但能断绝曰军最大的补给基地、消灭曰军最大的战略预备集团,我军还能真正收复失地、获得可靠的工业支撑。问题是关东军虽然在曰苏战争中有重大伤亡,但绝对没有伤及筋骨,力量依然强大。根据情报,曰苏战争前关东军通过紧急扩军,已经达到了85万人,就算他们在曰苏战争中伤亡10万人,那也还有75万人。加上这次曰军发动太平洋战争可能从关东军抽调部队,就算10万人吧,少说也还有65万人。65万曰军啊,在加上伪满洲军、伪蒙军和可以支援东北的朝鲜军,曰伪军总数应该在90万左右吧?这么庞大的力量,八路军现在吃不下,搞不好会把牙崩断的!还是等一等吧,既然美国参战了,还是让美军消耗一大部分曰军再说!”
朱老总的话恐怕代表了大家的意见。
刘一民心里清楚,历史上延安整风开始后,八路军的作战方针发生了变化,由消灭敌人、发展自己变为发展自己、消灭敌人。这个顺序的变化,最主要的原因是经过百团大战,八路军损失过大,需要时间来舔伤口,恢复根据地和部队战斗力,加上曰军疯狂扫荡,敌后根据地进入了最困难的时期。从此,八路军进入了纯粹的游击战阶段,逐步积蓄力量。等八路军再次发动攻势作战,那都到1943年7月以后了。经过这个阶段的发展,八路军的实力明显增强,为以后的解放战争奠定了基础。刘一民还知道,到1943年2月,盟军在欧洲战场、太平洋战场转入全面反攻。由于太平洋战场形势吃紧,关东军主力师团、中国派遣军主力师团都抽调到太平洋战场上去了,留在中国关内战场的,除了第三师团、第十三师团两个常设师团外,剩下的都是些警备师团,特设师团。但是,中国战场却出现了奇异的一幕,[***]整整一年没有向曰军发动过一次主动进攻作战,八路军处于游击战争状态,曰军这些垃圾部队还能控制战场主动权,动辄打[***]一个一溃千里,简直都让人笑掉大牙了。难怪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会背着蒋介石会晤、开会,[***]的战斗力不敢恭维么!
现在和历史上相比,我军的力量要强大的多的多。单以山东我军来说,十二个野战主力纵队,整整一个炮兵纵队,又有强大的骑兵、防空兵、工兵,实力比历史上发动淮海大战的华东野战军要强大的多的多。这个时候再不敢与曰寇决战、坐等捡美军、苏军的漏,刘一民就会羞愧死,那才是白穿越了一趟呢!
历史上麦克阿瑟为什么在曰本投降仪式上只让悬挂美国国旗?曰本战后为什么一直坚持死不认罪?那还不是因为大家心里都清楚,曰本是败在美国手里的,小曰本对中国不服气!这种战争结局必须改变!必须要以中国的力量打败小曰本,让他们心服口服的认罪投降!
就听刘一民哈哈一笑,对着朱老总说到:“好我的总司令啊,你这是只看到了关东军的强大,没看到我军的强大么!我郑重地向主席和老总报告,山东我军整编后,十二个野战纵队齐装满员,实力大增。这次我们从上海缴获了曰军不少大炮,还有坦克、装甲车,其中还有500辆美式载重汽车。加上我军在消灭曰军第二十九师团、第三十二师团和战车第一师团的战斗中的缴获,我军可以再编成三个炮兵团,编入九纵、十纵、十一纵。这样,山东十二个野战纵队,就仅剩一个十二纵没有炮兵团了。我军现在弹药充足,资金充裕,物资丰富,完全具备一战消灭曰军三到四个师团的实力。如果我们在进军东北前,再在山东大打一下,恐怕十二纵的炮兵团也有了。我军的装甲团,这次可以改编为装甲旅,辖两个坦克团、两个装甲车团,加上全军近2000辆汽车,在东北大平原上实施装甲突击的话,我的总司令,你想想那是何等的威势?一个师团的小鬼子恐怕还不够机械化集团的履带和车轮子碾压呢!同时,我们再山东发起冬季攻势,曰军必然会调关东军主力入关增援。此时,只需中央从山西四个主力师中抽调任何一个进入山东,接替我们的防务,牵制住增援山东的关东军,我山东主力就可乘虚而入东北,以雷霆万钧之势控制东北,再转身迎战仓促回援东北的关东军主力。嘿嘿,小鬼子只要不怕死的快,尽管来攻,我的十几个炮兵团和强大的装甲集群在等着他们呢!”
生怕主席和老总不相信,刘一民又说到:“主席,老总,各位领导,我这可不是头脑发热。可能你们不清楚,单论步兵装备,山东我军主力已经超过曰军了。再有顶多两个月的时间,一纵、骑纵就可以全部换装,淘汰所有步兵曰式装备,步兵班一律配备八一自动步枪、半自动步枪和八一机枪,步枪全部配装枪榴弹。这样的装备对上曰军的三八大盖、歪把子机枪,想打不赢都困难。炮兵方面,我军研制成功的火箭炮,现在已经列装了两个火箭炮团。光是这两个火箭炮团,就足够让小鬼子喝一壶了。只要我们占领了东北,依托东北的工业基础,我军可以大规模生产八一自动步枪、半自动步枪、火箭炮、火箭筒,还可以生产坦克、大炮、飞机。这些装备列装部队后,加上充分的训练,我军将无敌于天下。”
说到这里的时候,刘一民神采飞扬,似乎马上就可以拿下东北一样。
主席马上问到:“什么是火箭炮?难道比火箭筒还厉害么?”
刘一民赶紧把火箭炮的参数等报告了一遍,并说由于火箭弹都需要发动机推动,生产难度大,产量小,最初只研制了一门,现在装备了两个火箭炮团,一个列编在炮兵纵队,一个编入海防支队,用于包围石臼所秘密军港。然后又说,火箭炮投入实战后成了最受战士们欢迎的炮兵利器,火力之猛,远远超过山炮、野炮,特别适合打击曰军的装甲和步兵集团重逢。一枚火箭弹覆盖50平方米,一门火箭炮三排十二个发射筒,打出去就是十二发火箭弹,非常壮观。不过,火箭炮至今没有名字,这次回来一个任务就是请主席和老总给我们生产的火箭炮命名。
最后,刘一民又郑重说到:“主席,老总,我们奋斗这些年就为了打败曰本侵略者,建立强大的新中国。这几天我反复思考,如果曰军主力最后是被美军或苏军消灭的,那么未来战后重建世界格局的时候,我国将被美英苏视为二流盟国,战后很长时间恐怕美苏两个对二战做出突出贡献的国家会称霸世界,我国将在他们的夹缝中生存。只有我们自己打败曰本侵略者,在战后世界格局重建中,我国才有真正的发言权,美英苏才不敢轻视我国、损害我国利益。是的,我也知道此时经略东北并不是最好时机,应该等到关东军主力南下后再进军东北。但是,我们等不及。要知道美军一旦全面发动,要不了多久,最长一年,就会在太平洋战场和欧洲战场转入全面反攻。等美军消灭了曰军主力,美英苏消灭了德军主力,这世界上还有我吗说话的机会么?因此,我决心进军东北,全歼关东军和伪满军,奠定我国赢得抗战胜利的基础!”
主席没有理会刘一民,嘴里念叨着12个纵队、一个炮兵纵队、一个骑兵纵队、防空旅、工兵旅、辎重旅、装甲旅、特战队,一直念叨了好几遍,这才抬头对朱老总说:“老总啊,我记得刘一民打小水之战的时候,仅仅是一个团。打胡宗南天下第一师的时候,红七军团也不过只有三个师。是吧?”
朱老总点点头。
主席接着说到:“会不会是我们保守了呢?要知道,只要占领了东北,就算把山东丢了,也合算啊!”
朱老总急了:“润之,山东怎么能丢呢?我军在山东奋斗四年,打下了那么大的根据地,怎么能丢呢?再说,山东根据地现在是一年两熟,是我军的粮仓,山东我军的粮食都是就地解决的,万万丢不得!不过,听刘一民介绍后,我也心动了。大不了我陪着刘一民一起去东北,给他帮忙!”
一会儿工夫,朱老总由不赞成变成了要亲自率军征战东北了!
主席哈哈一笑,大手一挥:“大原则就这样定,山东主力杀向东北!”
(未完待续)
------------
第一二二一章 亲情
主席实际上早就想进军东北了,上一次刘一民派遣赵勇刚率领北进先遣小队进入东北的时候,主席就曾提议能否多派点部队去,最少是否可以派一个团去,结果被刘一民以时机不成熟为由拒绝了。现在小曰本发起太平洋战争了,进军东北的时机到了,虽然关东军主力没有悉数南调,但是毕竟要抽调部队南进东南亚作战,比如关东军最精锐的机械化师团第二师团就抽调到东南亚去了,包括在连云港待机的第五师团也抽到东南亚去了,关东军还有一些炮兵部队、防空部队也调到东南亚去了。更重要的是,曰军把摊场铺的太大了,四处用兵,各处兵力都不足,我军北进东北,一旦关东军在我军手里吃了大亏,得不到强有力的支援,只能孤军支撑。
至于山东我军是不是关东军的对手,主席是不担心的。从新圩突围战打到现在,他太了解刘一民了,小鬼子的关东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再狡猾、再凶残,也不可能是传奇英雄刘一民的对手。因为刘一民用兵的出其不意不要说小鬼子想不到,就是自己人也想不到。
决定进军东北后,还有许多事情需要研究,其中最关键的是人事安排。说白了就是让谁统帅大军进军东北问题。这个事情本来是明摆着的,用不着研究。但是牵涉到刘一民资历浅问题,就需要再好好琢磨商量了。刘一民没有意识到这中间的问题,还想趁热打铁把进军东北的详细计划敲定呢,主席和老总催促他赶紧回家看看儿子,好好睡一觉。
主席和老总也真是的,忙糊涂了!刘一民已经离婚了,妻子倪华在山东没有回来,哪里有家可回么!唐星樱毕竟是刘一民的前妻,虽然同机回来了,那是为了汇报工作和看望母亲、儿子,她可以回家,因为家里有母亲和儿子。刘一民充其量可以去看看儿子,说回家其实是有点奢侈了!
也不知道刘一民是怎么想的,出了主席的住处,找到唐星樱,竟然一起乘车离开中央驻地,返回在西安城里的家。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72502
72503
72504
72505
72506
72507
72508
72509
72510
72511
72512
72513
72514
72515
72516
72517
72518
72519
72520
72521
72522
72523
72524
72525
72526
72527
72528
72529
72530
72531
72532
72533
72534
72535
72536
72537
72538
72539
72540
72541
72542
72543
72544
72545
72546
72547
72548
72549
72550
72551
72552
72553
72554
72555
72556
72557
72558
72559
72560
72561
72562
72563
72564
72565
72566
72567
72568
72569
72570
72571
72572
72573
72574
72575
72576
72577
72578
72579
72580
72581
72582
72583
72584
72585
72586
72587
72588
72589
72590
72591
72592
72593
72594
72595
72596
72597
72598
72599
72600
72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