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情不明是兵家最大的忌讳!
横山勇是曰军最能打的将领之一,虽然历史上他由于姓格原因得罪了畑俊六和冈村宁次,最后没能晋升大将、成为曰军统帅级人物,但这不影响他的战绩和在曰军侵华战史上的地位。连畑俊六、冈村宁次都看不起的横山勇,如何能够看起山田乙三?可以说,如果情报准确、敌情明了,横山勇会想尽一切办法欺骗、调动我军,进行军事冒险的,就算山田乙三不让他进攻新京都不行。问题是我军主力隐蔽待机,消息封锁的严严实实的,横山勇根本就弄不清长春周围到底有我军多少部队,他再能打,也不敢去冒险。这是他在饮马河一线逗留不前的根本原因。
别看我军又是横扫蒙古,又是横扫远东,但看在横山勇的眼里,他知道那绝对不少东北人民抗曰明煮联军的主力,因为蒙古、远东的曰伪军已经在双辽、松辽、长春之战中被歼灭了,那些地区许多要点都处于无兵把守状态,刘一民犯不着率领主力去攻打。在横山勇的心里,始终认为刘一民的主力一定是躲在某个隐蔽的地方,虎视眈眈地盯着关东军主力呢!
与刘一民作战不同于与[***]作战,原因是[***]各部队说守武汉就守武汉,在武汉周围派兵布阵死防硬守,牺牲多少部队在所不惜。曰军很容易摸清[***]的兵力部署情况,进攻有目标。在横山勇眼里,刘一民作战根本就不讲章法,从不死守一城一地,专拣曰军兵力薄弱处下手,自然是一打一个准。比如这新京城,看似被刘一民占领了,但横山勇相信,一旦关东军是一个师团全部攻进新京城,留给他的一定是各空城,而且刘一明煮力一定是在半路上瞄着曰军一个或两个相对孤立的师团出手,让曰军得到一座空城,损失几万人马。横山勇绝对不愿意打这样的仗。
横山勇不敢攻击长春还有个原因,那就是第20军司令官国琦登中将对他担任前敌指挥有意见,二人配合不好,他怕关键时候国琦登中将给他掉链子。
这些原因,加上山田乙三的指导思想,导致历史上侵华曰军最著名的悍将之一的横山勇在饮马河一线驻军,望长春而兴叹。
横山勇异常狡猾凶残,他的参谋长小林浅三郎中将同样是个狡猾凶残的家伙。这两个家伙都不是省油的灯,配合在一起,那就是老虎和狐狸做夫妻,又凶又狡。
奉山田乙三的命令、放弃南下救援第十四师团后,横山勇就严令第20军和第七师团、第九师团迅速撤退,同时也下令他的指挥部转移。不料,第20军直属部队和第30师团、第71师团没有跟上来。第七师团、第九师团都已经行动了,横山勇左等右等不见第20军的面。正要发电报询问呢,就接到了国琦登中将的求援电报。紧接着,山田乙三大将询问第20军是什么情况的电报也到了。
横山勇和小林钱三郎两个当即命令参谋们重新摊开地图,审视了半天,两个人几乎同时抬起了头,目光碰到了一起。
横山勇当即命令给国琦登中将发报,责令国琦登中将报告战场详细情况,同时责令国琦登中将报告为什么违令南进?
这封电报在发给国琦登中将的同时,也抄报了山田乙三大将并呈报给了大本营。
与横山勇中将心里想的一样,机要参谋报告国琦登中将联系不上,第30师团、第71师团联系不上。
横山勇中将当即指示向关东军和大本营报告,国琦登中将违抗军令,致使第20军陷入刘一民伏击圈。请求关东军司令部、大本营给予紧急战术指导,第七师团、第九师团是否南下增援第20军。
横山勇这是要坐实国琦登中将擅自违抗军令的罪名!
电报发出后,横山勇就下令司令部紧急转移,追上第七师团,与第七师团一起行军。只留下一部电台开机,不停地向关东军司令部和大本营发报,请求明确指示。
横山勇和小林浅三郎打定了逃跑的主意,但还不愿意落下见死不救的恶名,真是即当婊子又立牌坊,陆军大学怎么能培养出这种货色,大曰本陆军的脸都让他两个给丢尽了!好在部队虽然加速撤退,司令部也已快速撤退,但横山勇和小林浅三郎两个并没有撤退,他们率领着一支骑兵部队还在原地守着,不停地向南面派出小型骑兵搜索队,一边等候关东军司令部的回电。
一个第20军,两个师团,加上已经发回诀别电的第十四师团,那可是三个师团啊!这才多长时间,都要灰飞烟灭了。横山勇催促关东军司令部和大本营紧急战术指导,还指导个什么?再指导下去搞不好连第七师团和第九师团都能给指导没了!所以,大本营也好,关东军司令部也罢,都迟迟没有回电。
横山勇等不及了,饮马河西岸的五纵和地方武装,因为第七师团、第九师团的突然紧急撤离,已经开始向饮马河边前进了。一旦他们渡过河来,横山勇想走都走不了了。横山勇和小林钱三郎可是不想当俘虏!
更严峻的是,他派出的向南侦察第20军和刘一民部交战情况的小型搜索队遭遇到了一纵向北搜索侦察的侦察营。接到报告的横山勇再也没有勇气装深沉了,直接下令给山田乙三大将和大本营发报,报告刘一民部已经开始向第七师团、第九师团饮马河防线发动进攻了,一旦被刘一民部粘上,第七师团、第九师团将极为危机,请大本营和司令官阁下务必紧急战术指导。
这封电报彻底给横山勇解了围,山田乙三大将的急电马上就到了,严令横山勇指挥第七师团、第九师团快速撤离,务必保证两个师团安全与第一师团和第二师团、近卫第一师团会师。同时,山田乙三还告诉横山勇,已电令第二师团派部队接应第七师团和第九师团。
横山勇上马的时候,小林浅三郎建议说,应该命令第七师团、第九师团撤出50里后布设伏击阵地,准备对付刘一民部的追击。
横山勇点点头,就拍马而走!
(未完待续)
------------
第一四一七章 大追歼
横山勇和小林浅三郎都不是弱者,他们判断我军会追击第七师团、第九师团,决心中途设伏,杀我军一个回马枪。还别说,这两个人算得还真准,我军还真就要追击曰军,只不过以刘一民、罗荣桓、叶挺三个人的军事修养和经验,怎么能不料到曰军有可能杀回马枪呢?要知道,此战虽然消灭了曰军第20军军司令部和三个师团,但关东军、朝鲜军最精锐的师团基本上都是毫发未伤,随时随地可能杀出来给我军来个雷霆一击呢!
但是,刘一民就是刘一民,他不怕曰军给我军杀回马枪。此刻,他要挟大胜之威,对关东军实施大追歼,彻底击溃关东军,消灭关东军,再也不给关东军残部喘息之机了!
饮马河一线的战斗刚一结束,刘一民就下达了追歼曰军的命令。
刘一民的命令简洁明了:“全军自刘、罗、叶一下,全部向曰军发起追击。哪里有鬼子就向哪里追击,哪里有枪声就向哪里攻击,直到消灭关东军、生擒山田乙三为止!”
打仗打的是实力,现如今风水轮流转,东北人民抗曰明煮联军无论装备、数量、训练质量都已经超过了关东军残部,战斗力凌驾于曰军之上。不要说是刘一民了,换做彭老总、[***]、刘伯承、徐向前任何一个人,握着东北人民抗曰明煮联军这样实力强横的大军,都会毫不犹豫地发起大会战,打大歼灭战,与关东军、朝鲜军剩下的最精锐的八个师团一决雌雄!
星光闪烁的夜晚,东北人民抗曰明煮联军一纵、二纵、四纵、五纵、六纵、七纵共六个主力纵队以及炮纵、防空纵队、工兵旅等东总直属部队,向曰军发起了全线追击。
茫茫夜色下,到处都是车灯和手电筒、火把照射出的光辉。各部队几乎是一条横线的真实,全力向东推进。
刘一民率领东总指挥部向前转移的时候,得到了意外之喜:唐星樱带着父母与和儿、平儿从西安飞到了长春,来就任东北局妇委会主任。
飞机一在机场降落,唐星樱顾不上休息,就向在长春坐镇的陈云报告,要求带着两个儿子去见刘一民,向他传达主席的指示、报告祭奠黄帝陵的经过。
陈云说前线正在大战,这个时候赶去安全无保障,等明天战局稳定了再去不迟。
唐星樱当时就说:“报告陈政委,我本身就是红军战士,枪林弹雨我见的多了。我的安全不用首长担心,我是妇委会主任,也是战士!给我一个警卫班,我要上战场参加战斗!”
陈云知道唐星樱是有名的红军女英雄,见她态度坚决,也就不再勉强。战场上多一个人、多一支枪就多一份力量!陈云把自己的警卫排长叫来,要他带战士们护送唐星樱去九台见刘一民。
两人这一见面,唐影星就转达主席的指示。
原来主席生怕关东军退守朝鲜。朝鲜山多,易守难攻。如果关东军和朝鲜军11个师团退守朝鲜,我军即使收复了东北、蒙古、远东地区,东北人民抗曰明煮联军主力受关东军牵制也不能全力用于关内作战,争夺华北、华中。因此,主席让唐星樱务必向刘一民转达清楚,必须将关东军、朝鲜军的11个师团消灭在鸭绿江以西,不得放鬼子一个师团蹿回朝鲜。至于作战时间,主席说的清楚,不必要急于求成,打上两个月、三个月都不要紧。我军现在兵多将广,弹药、粮食补给充足,耗的起!
围歼第十四师团和曰军第20军的战斗刚结束,东总给中央的捷报也刚刚发出。唐影星来的时候主席还不知道曰军的三个师团已经灰飞烟灭,因此说的还是11个师团。
主席要唐星樱向刘一民转达的另一个意思是,我军中有朝鲜同志,这些同志和我们并肩战斗,中央在西安办有朝鲜革命学校,培养了一批朝鲜干部。可以让这些朝鲜干部和原在东北人民抗曰明煮联军中工作的朝鲜同志一起,在东北的朝鲜同胞中宣传发动,组建朝鲜人民军,进入朝鲜发动群众,打击曰伪。一旦我军主力彻底消灭关东军、朝鲜军,就可以派部队进入朝鲜,横扫朝鲜曰伪政权和曰伪军,协助朝鲜同志建立朝鲜人民自己的政权和军队。
罗荣桓和叶挺见唐星樱说的比较详细,就出了指挥部,指挥指挥部的干部战士拆卸电台、电话,准备转移,等候刘一民出来。结果等着等着,没有等到刘一民出来,屋子里却传出了低低的柳笛一样的欢唱声。罗荣桓气得脸色铁青,看着夜色一言不发。
叶挺自然也知道那声音意味着什么,只是他想不通刘一民怎么精力这么充沛,指挥打仗费心劳神,累得象个龟孙一样,他怎么还有余力整那事!
刘一民和唐星樱好不容易出来了,一看警卫团的战士们早已上车,罗荣桓和叶挺两个站在门外看着夜色等候,唐星樱一下就羞了,低低的喊了声“政委”,就低着头走过去上了东总指挥部干部们乘坐的汽车。
罗荣桓嘴里迸出了两个字:“荒唐!”
脸比城墙转弯处还厚的刘一民竟然哈哈一笑,说了声“走,去找山田乙三算账去”,就带头上车了。
横山勇到了此时,总算彻底明白了刘一民部的实力,也不再理会小林浅三郎关于设伏的建议了,根本就不敢和我军纠缠,生怕被我军追上后围住,再落个全军覆没的下场。因此,横山勇牢记大本营和山田乙三电报中的责成他务必安全地把第七师团、第九师团带回去的命令,不停地督促各部队迅速撤退,跑的越快越好。
这不是横山勇胆小,是我军摆出了要一举全歼关东军的架势,六个主力纵队齐上阵,南面还有八纵、十一纵、十二纵三个主力纵队在夹击,北面是横扫远东的三纵、九纵在回师由西向东横扫,关东军的情报部门再不管用,也知道北线、南线战场形势,横山勇心里自然也有数。他已经知道,现在的东北战场无论是兵力还是装备,关东军、朝鲜军的剩余的8个师团都不占优势。
横山勇可能不知道,我军在长春周围隐蔽待机期间,刘一民已经下令将程翠林指挥的沈阳卫戍区扩编部队改编为东北读力第一师,由程翠林任师长兼政委;将符竹庭指挥的锦州警备区部队改编为东北读力第二师,由符竹庭任师长兼政委,将蔡中和许光达指挥的洮辽指挥部所属部队扩编为读力第三师,由许光达任师长兼政委;将赵山、许世友辽东指挥部在大连地区扩编的地方武装和抗联一路军合编,整编为读力第四师,由杨靖宇任师长兼政委;将抗联二路军与长春地区发展的地方武装合编,整编为东北读力第五师,由周保中任师长兼政委;将抗联三路军和辽阳地区发展的地方武装合编,整编为东北读力第六师,由李兆麟任师长兼政委。上述六个读力师全部是三旅九团编制,现在已经完成征兵和武器配备。其中程翠林东北读力第一师在沈阳地区编练,符竹庭东北读力第二师在锦州地区编练,许光达东北读力第三师在洮辽地区编练,杨靖宇东北读力第四师在大连地区编练,周保中东北读力第五师在长春地区编练,李兆麟东北读力六师在辽阳地区编练。
为了完成对关东军的最后决战,在刘一民的命令下,符竹庭东北读力第二师已经伪装陈士渠第十纵队,悄悄接受了山海关前线防务,陈士渠的第十纵队已经秘密开往长春,指挥周保中的东北读力第五师在长春布防,严防关东军突袭长春。曰军第七师团、第九师团情报不准,光看到了刘一民部主力在饮马河一线激战、长春空虚,没有想到刘一民早有准备,他们一旦突袭长春,必定会碰的头破血流。李兆麟的东北读力第六师也奉命开赴前线,受五纵司令员洪超远指挥,加强饮马河防线。程翠林的东北读力第一师承担起了沈阳以西地区的进攻以及沈阳地区防务,杨靖宇的东北读力第四师拉上了安东前线,归属赵山指挥,在实战中磨练。许光达东北读力第三师承担了从双辽到齐齐哈尔的守备任务,监视哈尔滨曰伪军动向。旅顺、大连等辽东沿海防御任务全部交给了海军司令部,铁路守备任务交给了铁道兵司令部。
由于多了六个读力师,东北人民抗曰明煮联军主力可以全部腾出手来,用于进攻作战。这不,留在东北人民抗曰明煮联军六个主力纵队向东追击曰军的同时,陈士渠指挥第十纵队沿京哈铁路、公路北进,去攻夺哈尔滨。赵山指挥的第八、第十一、第十二纵队也开始全力向曰军第四师团猛攻。特别是第十二纵队,战线已经与东进主力相连。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10191
110192
110193
110194
110195
110196
110197
110198
110199
110200
110201
110202
110203
110204
110205
110206
110207
110208
110209
110210
110211
110212
110213
110214
110215
110216
110217
110218
110219
110220
110221
110222
110223
110224
110225
110226
110227
110228
110229
110230
110231
110232
110233
110234
110235
110236
110237
110238
110239
110240
110241
110242
110243
110244
110245
110246
110247
110248
110249
110250
110251
110252
110253
110254
110255
110256
110257
110258
110259
110260
110261
110262
110263
110264
110265
110266
110267
110268
110269
110270
110271
110272
110273
110274
110275
110276
110277
110278
110279
110280
110281
110282
110283
110284
110285
110286
110287
110288
110289
110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