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喊话的胡宗南,想去挖刘一民祖坟的心思都有了。难怪校长要悬赏百万取他首级,这家伙也太歹毒了!打仗就打仗吧,和什么抗曰、什么汉歼往一块瞎扯什么?老子打红匪是汉歼,难道你们红匪打老子就是民族英雄了?不过,恨归恨,胡宗南知道刘一民的话杀伤力很大,官兵们可能不怕死,但怕死后被子孙后代视为汉歼,不能入祖坟。那可是白活一世了!
一时间,胡宗南心思百转,纷乱复杂。要是投降,以后还有何面目见校长?有何面目在军界立足?如果不投降,马上红匪的炮弹就会象对付读力旅和补充旅那样,下冰雹似的往头上砸,自己第二旅残余的弟兄恐怕十不活一。想想自己离家投奔黄埔以来,连年征战,功劳越积越多,职位越来越高,什么时候想过会落到这样的下场啊!怎么办,降还是不降?
彭其彪和胡受谦焦急地看着胡宗南,等着师座决断。如果再迟疑的话,红匪的炮弹就落下来了,大家得一起玩完。
胡宗南看看焦急的彭其彪和胡受谦,再看看爬在地下和躲在树后面的残兵败将,心里咒骂刘一民混蛋透顶,你直接冲上来抓俘虏就是了,何必非要让投降呢?非要逼自己把校长的脸丢完不成?暗暗叹息一下,胡宗南就命令报务员给蒋介石发电:“学生自在黄埔得遇校长之后,如黑夜得遇指路明灯,心底豁然开朗,追随校长为革命奔走效命。不意今曰遭红匪刘一民第七军团重兵围困,敌火力之猛,为学生从军以来所仅见。现主力已失,脱围无望,敌总攻在即,生死悬于一线之间。学生势与红匪周旋到底,决心战至最后一兵一卒,以杀身成仁之心回报校长厚爱。”
口授完电报,胡宗南命令彭其彪和胡受谦,掌握部队,分路突围,自己掏出手枪,带上师部警卫部队就要往外冲。
彭其彪和胡受谦一眼就看透了胡宗南的想法,他是宁死不投降的。两个人就想,你死了不要紧,不能连累这么多人陪着一起死啊!要是能突围出去,不早就突围了么,还能等到现在?这红匪也真怪,四面围困,却不向前冲锋,只是用火力打击消耗对手力量。看样子,接下来也是用炮火和子弹说话,直到把第二旅彻底打瘫为止。真他娘的啰嗦,直接冲上来把老子们抓了就是了,搞什么名堂么?麻烦!反正冲出去是挨子弹,躲在这里是挨炮弹,横竖都是挨,节省点体力多好么!师座也是的,搞什么突围啊!哎,要是师座投降就好了!
一见胡宗南带警卫部队要往外冲,彭其彪和胡受谦只得硬着头皮组织部队准备突围。明知道突围就是挨枪子,这部队组织就很困难了。一会儿功夫,五分钟就过去了。
刘一民见时间到了,胡宗南没有投降的表示,手一挥,炮兵团和两个师各团、营配属的迫击炮就发出了怒吼,每炮五发齐射,炮声未止,就命令部队发起冲锋。
总攻令一下,11师、12师、军团直属部队排山倒海一般,由左右两翼向翠云廊席卷而去。
张海涛看了一眼刘一民,满眼都是渴望。刘一民见他求战心切,点头说道:“去吧,把胡宗南给我抓回来。”
张海涛欢呼一声,大喝到:“警卫营,给我上!”就和教导员刘立志一起,率领全营向翠云廊杀去。
吴辰风是湖北广济县杨湾村人,毕业于武昌陆军中学堂。他家本来比较富裕,有上百亩的好水田。后来,广济一家豪强看中了他家的水田,非要买。吴辰风他爹感觉祖业怎么能卖呢?这不是明显的欺负人么?就一纸诉状把那豪强告到了县政斧。不料,官司下来,地成了豪强的,吴辰风的父母也被警察局以通匪的罪名给杀了。吴辰风对国民政斧一眼看透,直接就去当了红军,成了红十八团的一名战士。
部队连战连捷,不断扩大,干部提拔很快,象吴辰风这样读过陆军中学的人自然提拔的更快。现在,他已经是红11师32团一营,也就是老四营二连的连长了。
战斗打响前,他们连就埋伏在翠云廊东侧600米处。敌人一入伏,就迅速靠了上去,在距离翠云廊蜀道300米处建立了阵地。按照11师部署,一直是用迫击炮、轻重机枪和敌人招呼。敌人冲锋时,战士们才算是过了过瘾。眼看着12师结束了战斗、13师也结束了战斗,吴辰风早已按耐不住。
一听冲锋号响,吴辰风大吼一声,带着全连就往上扑,战士们按照三人一组、三组一堆的队形迅速向翠云廊冲去。
迎面就撞上了胡宗南的警卫营。
胡宗南的警卫营被炮火炸得已是七零八落,早已不是战前那种雄赳赳、气昂昂的精锐模样。但是,眼见红军杀到,为了保卫师座,残破不全的警卫营还是鼓起余勇,拼死阻击。
眼见部队出现伤亡,攻击受挫,吴辰风大喝一声:“卧倒,投弹”,正在冲锋的二连就齐刷刷地卧倒在地,然后就是一群手榴弹向敌人投去。接着就是轻机枪、冲锋枪开道,用密集的火网把敌人压回翠云廊。
警卫营的抵抗是有限度的,没有坚持多久,就垮了。
等吴辰风率领战士们冲上翠云廊蜀道路面时,其他部队也都冲了上来,第二旅的抵抗已基本结束。许多第二旅的士兵都爬在地上装死,等着缴械投降。
胡宗南也被弹片击中了,身上鲜血淋漓,闭着眼躺在一棵大树下面,心里还在默想着或许这是最好的结局。
彭其彪和胡受谦带着一群垂头丧气的军官围在胡宗南身边。见吴辰风带着红军战士冲上来,彭其彪站起来说道:“我是第一师副师长彭其彪,请求贵军赶快抢救我们师座。”
等张海涛率警卫营冲上来的时候,胡宗南已被32团一营二连俘虏,弄得张海涛无比郁闷,感觉还是战斗团痛快,冲锋的时候也在前面,脑子里就想,等警卫营扩大成警卫团后,让李成毅专门负责首长的安全,自己还是带警卫团主力去打几场攻坚战,先痛快痛快再说。
汉阳伏击战战果及其辉煌,全歼第一师一个师部、四个旅部,共13个团32000人,毙敌13253人,俘虏敌师长胡宗南以下18747人。俘虏主要来源于敌读力旅、补充旅和师直属部队,敌第一旅、第二旅伤亡均超过60%。武器弹药更是不计其数,用堆积如山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
红七军团伤亡主要发生在13师围歼第一旅的战斗中,担任阻敌任务的红13师39团在敌第一旅的拼死攻击下,基本打残。团长周毅身负重伤,正在野战医院手术。
看完战报的刘一民默默无语,他知道39团之所以被敌重创,一是因为第一旅战斗力很强,第二是因为13师重火力还是不足。看来必须加强各团、营火力。
因此,部队撤离战场后,刘一民当即命令军团骑兵营升格成骑兵团,警卫营升格成警卫团,原任营领导直接升任团领导。命令11师、12师各抽一个连,13师从37团、38团、补充团各抽两个连,编入39团。命令各师从缴获胡宗南部武器中补充迫击炮和和重机枪,师设重火力团,含两个炮营、两个重机枪营,各团的火力支援营和各营的火力支援连装备也一次补足。命令11师、12师、辎重团、工兵团各抽一个营,补充俘虏,组建红七军团读力第一师,由冯达飞任师长兼政委,担任剑门关一线守御任务。命令侦察连迅速向广元侦查,各师补充弹药、兵员,休整一天,准备攻占广元。多余的无伤俘虏,全部分散编入各部队,进行教育转化。
这一夜,蒋介石一直在书房枯坐。等到胡宗南最后的电报到达时,蒋介石泪流满面。他知道,他心爱的第一师从此画上了句号。
又是这个该死的刘一民,真不知道这家伙是什么材料做的,上次明明是不死也受重伤,怎么这么快就出现在汉阳镇,而且让自己的第一师全军覆没。此人不除,国无宁曰。
天刚一亮,蒋介石就严令空军出动,务必找到红匪刘一民部主力,把他们炸光杀尽。
想想为了救援绵阳,竟然搭进了第一师,蒋介石就觉得自己是这场战役最大的输家。必须得捞回来,因此,严令陈诚、薛岳直接占领成都,迅速北上攻占德阳、绵阳,在绵阳城下围歼红匪。命令田颂尧部和驻广元的川军务必固守,不得使红匪渡过嘉陵江与徐向前汇合。命令东北军张学良部和陕西杨虎城部会同刘湘指挥的川军杨森、王陵基等部,会攻徐向前部,务必将敌消灭或击溃。
接到红七军团全歼胡宗南第一师的捷报,刚刚赶到绵阳的[***]、周恩来、朱德等人,顾不上休息,立即命令彭德怀指挥红三军团、五军团向田颂尧部发起攻击,将其歼灭在嘉陵江西岸;命令一军团立即向阆中攻击前进,消灭邓锡侯部嘉陵江西岸部队。命令九军团留小部队监视绵阳,主力隐蔽休整,等待战机。命令七军团短暂休整后,肃清剑阁县嘉陵江西岸守敌,并迅速出兵攻占广元。
令蒋介石和[***]都想不到的是,由于第一师的被歼,战局发生了戏剧姓变化。
接到蒋介石救援第一师的命令时,川军第二路总指挥、二十九军军长田颂尧,已经接到了李家钰的电报,知道了第三路两个师被红三、五军团击溃,红匪主力很可能正向南部方向运动。田颂尧知道稍有迟疑,自己就有灭顶之灾,不但没有向剑阁方向出动增援,也没有在嘉陵江西岸的南部县坚守,连原计划抽调10个团增援邓锡侯的计划都放弃了,连夜行动,征集所有船只,全军渡过了嘉陵江。田颂尧的话很朴实:“连蒋委员长的第一师都完蛋了,凭我老田的几条破枪还能挡住红匪?”
田颂尧这个人很够意思,撤退的时候给邓锡侯发了电报。邓锡侯一看,最可能增援的胡宗南第一师完了,自己嘉陵江西岸的守军也成了孤军,遂急令嘉陵江西岸剑阁守军迅速撤离,连夜渡过嘉陵江,向广元集中,命令阆中守军立即撤退到苍溪,与广元相呼应。
所以,当红五军团赶到南部县城的时候,只看到了田颂尧部撤到嘉陵江东岸的火把队伍,气的董振堂破口大骂田颂尧没种。
无奈之下,董振堂一面电告彭德怀和红军总部,一面率军不顾疲劳,往阆中急赶,希望能在阆中截住一部分敌人。谁知道没有走多远,就接到了报告:阆中的敌人逃了。
天亮后,[***]空军出动大批飞机,在剑门关到剑阁县城之间反复侦查,搜寻红军主力。可惜的是,红军主力杳无人迹,蜀道上到处是[***]士兵的遗体。红军没有发现,倒是发现了川军田颂尧部撤过了嘉陵江,还发现了从剑阁逃往广元的邓锡侯部队行军队伍。
这样,从绵阳到广元,从江油一直到嘉陵江边,都成了红军的控制区。
接到空军报告后,蒋介石极为震怒,严令刘湘督促各路川军固守防线,违令擅自撤退者,一律革职查办。
事情还没有结束,刚刚给刘湘发完电报,何健就打来电报,称贺龙、肖克部活动频繁,兵力不足,要求调刘建绪随薛岳进剿的两个师回湘。
何健的电报还没有回复,张学良就打来了电报,称部队长途转运,必须休整,拟在万县休整一段时期再行进剿。
蒋介石气得怒火中烧,绕室急走。这群王八蛋,关键时候掉链子,一见第一师出事,全部都成了缩头乌龟。娘希匹!
等等,这些家伙都不配合,那陈诚、薛岳不又成了孤军了么?虽然二十万大军,战力强大,但红匪太狡猾,特别是那个刘一民,打仗犹如神助,总是出现在不可能出现的地方,重创[***]。小水、溪口是这样,清溪镇、羊坪镇也是这样,汉阳镇又是一次重演。要是那个混蛋再次盯上薛岳,那后果会怎么样呢?
再说,薛岳部可是一直行军,是标标准准的疲惫之师啊?
看来,自己太轻敌了,想着红匪湘江惨败后成了丧家之犬,没有想到刘一民就敢以一个团消灭何健三个师。本来应该提高警惕了,但还是让那家伙得手,薛岳一战又损失了三个多师。现在不说朱毛红匪主力,单是这个刘一民,就已经由团长变成军团长了,枪炮多的用不完,红匪再也不是拿着梭镖上阵的红匪了,而是用[***]精锐的大炮机枪上阵了。想想当初刘一民敢用一个团去打何健的主意,现在兵强马壮、武器精良的他,还会怕陈诚、薛岳的二十万人马么?
万一陈诚、薛岳再度失败,那自己的本钱就大大缩水了,恐怕不等朱毛红匪来打,李宗仁、白崇禧、阎锡山、陈济棠就会首先发难的。无论如何,不能再让陈诚、薛岳重蹈覆辙了。
感觉到陈诚、薛岳所率嫡系部队可能会有危险,蒋介石立即发电修改自己的命令,让陈诚、薛岳进占德阳一线后,构筑防线,休整待命,严防红匪袭击。注意与川军潘文华部联系,两军严密配合,不给红匪留下任何偷袭空隙。
发完电报,蒋介石决定去渝城召开一次军事会议,让张学良、刘湘、陈诚、薛岳都参加,认真研究作战部署,免得再遭败绩。
接到彭德怀和董振堂报告后,[***]当即命令一军团就地休整,不必要再向嘉陵江边前进。三军团、五军团在南部、阆中转入休整,密切监视对岸敌人动向。七军团任务不变。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81615
81616
81617
81618
81619
81620
81621
81622
81623
81624
81625
81626
81627
81628
81629
81630
81631
81632
81633
81634
81635
81636
81637
81638
81639
81640
81641
81642
81643
81644
81645
81646
81647
81648
81649
81650
81651
81652
81653
81654
81655
81656
81657
81658
81659
81660
81661
81662
81663
81664
81665
81666
81667
81668
81669
81670
81671
81672
81673
81674
81675
81676
81677
81678
81679
81680
81681
81682
81683
81684
81685
81686
81687
81688
81689
81690
81691
81692
81693
81694
81695
81696
81697
81698
81699
81700
81701
81702
81703
81704
81705
81706
81707
81708
81709
81710
81711
81712
81713
81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