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一民的手艺比李韵强多了,每一次他下厨,都能让一家人吃的乐呵呵的。李韵也就不再坚持,开始给刘一民打下手,洗菜剥葱。

    忙活着,李韵就忍不住数落刘一民心狠,千不看万不看,看在两个牛犊子一样的宝贝疙瘩儿子面上,也该早点回来看看。虽说是离婚了,已经不再是夫妻了,但闺女的心思在那里放着,是个傻傻都明白,难道刘一民就看不出来?再说了,闺女为啥主动提出离婚?那还不是为了救女婿?可怜闺女实诚,没有一点的心眼,一心扑在女婿身上,生了两个儿子不说,还千山万水的跟着,打仗上战场,象个男人一样立功杀敌,休整时候还得忙工作,艹不完的心,受不完的累。她这都是为了谁?还不是为了帮衬自己的男人?种田的农夫都知道一夜夫妻百曰恩,百曰夫妻似海深,女婿那么高深的学问,统率千军万马的统帅,难道连个种田的农夫都不如,硬生生地把闺女闪到半路边了?

    李韵在有一搭没一搭的唠叨、数落,刘一民一声不吭,让李小帅把鱼洗净拿进来,叮叮咣咣忙个不停,然后就开始煎炸烹熘炖,厨房里刺刺啦啦响声不断,香味一阵阵向外飘,馋的平儿拉着刘一民的裤子一步不离,小眼珠滴溜溜转个不停,馋猫一样看着一盘盘端进餐厅的菜肴。

    唐星樱回来的时候,刘一民正在厨房里做麻婆豆腐,麻辣香味直往鼻子里钻。唐星樱身子一软,就靠在了厨房的门框上,只低低地唤了一声“一民”,眼泪一下子就流了出来。

    等唐海晏和和儿回来的时候,饭菜已经全都摆在餐厅的桌上了。

    李小帅和几个警卫员与唐星樱的警卫班一起吃饭,在另一间餐厅里摆了两桌。

    唐星樱的警卫班长苏华不停地给李小帅夹菜,说是感谢李营长。李小帅莫名其妙,问感谢他什么?苏华说感谢李营长护送一号回家来看首长,以后最好多护送一号来几次,免得首长天天挂念。

    李小帅那么机灵,苏华的意思他自然是清楚的。只不过他哪里敢管一号的家事,那是不想当警卫营长了。

    苏华自然也很机灵,知道说多了就是错,也不再多说,只是殷勤地给刘一民的几个警卫员夹菜,劝他们多吃点。

    这么好的菜,几个警卫员又都是身强力壮的小伙子,不用苏华劝,就都吃的额头冒汗。

    苏华不经意间就说首长很辛苦,打完仗回来就扑到了工作中,回家的时候还得辅导两个孩子。偏偏孩子慢慢大了,经常哭着喊着要爸爸,娘们三个经常抱头痛哭,看的人眼窝窝里都是酸酸的。这么好的人,咋就遭这种罪呢!这下好了,一号回来了,一家子团圆了。听听,那边小餐厅里都是笑声,多好啊!哎,要是一号能经常回来看看,这家人该多幸福、多让人高兴啊!

    李小帅不接苏华的话茬,但是还是忍不住深深的叹了口气,骂了句“该死的小鬼子”!

    苏华说的不错,那边小餐厅里确实是有说有笑,温馨的很!

    和儿大了,开始懂事了,放学回来见父亲回来了,还做了一桌子好吃的,洗洗手,就开始缠刘一民了。吃饭前,非拉着父亲看他这几天的作业,然后又打了一套武当内家拳,让刘一民指点。好不容易坐到饭桌上了,又颠颠儿地给刘一民打饭、夹菜,把刘一民喜得啊眉开眼笑的,忍不住就把和儿抱过来,坐到自己腿上,给儿子碗里夹菜,还不停的说这是糖醋里脊,这是清蒸鲟鱼,多吃点,慢慢品尝,将来你大了就知道了,再过20年想吃这种鱼就很困难了,会成国宝级的珍品的。这是松鼠桂鱼,是江苏菜的名品,代表菜种,可惜今天没有番茄酱,做不出这道菜的品味。等以后打败了小鬼子,爸爸好好给你露一手,保证让和儿吃了还想再吃。

    正在招呼和儿呢,平儿就不愿意了,跑过来喊着爸爸,拉刘一民的胳膊。刘一民没办法,只能放下和儿,把平儿抱起来,拿过他的小碗,喂平儿吃饭。

    这情景,喜得唐海晏和李韵一腔的愁思都化为了欢喜,吃着饭还不停地交待刘一民多注意安全,打完仗就回来看看孩子,老两口啥也不图,就图着你们能多打胜仗多报平安,图着能把和儿、平儿拉扯大,看着孩子们娶媳妇过曰子。

    吃完饭,唐海晏去上班,顺路送和儿去上学。和儿走的时候缠着刘一民,非要刘一民把他送到学校门口,让同学们都看看和儿的爸爸来送和儿了。

    这一说,把刘一民说的心酸的不行,抱着儿子走到院门口,这才放下来,告诉和儿爸爸有事,等爸爸打完仗,赶走小鬼子,一定接送和儿上学,看着儿子取当读书郎。

    好不容易哄的和儿坐上了外公的自行车走了,刘一民下表,觉得时间不早了,抬脚就要走,就听一声带着哭腔的呼唤:“一民!”

    刘一民扭回头一看,唐星樱抱着平儿依靠在小楼门口,满眼都是泪。

    刘一民只好让李小帅回去见罗荣桓,做好出发准备,秘密进行,不准泄露刘、罗还在长春和即将离开长春的消息。

    这里是长春,东北局、东野司令部驻地,也是东北公安总队驻地,而且唐星樱的警卫班和赵小曼的警卫班一样,都是从警卫团派出去的,原来都属于警卫团部队,刘一民的安全没有问题。因此,李小帅敬礼后,留下几个警卫员在这里警卫,自己赶回司令部去见政委去了。

    刘一民重新回到小楼后,李韵把平儿抱走了,带到东花园里玩去了。唐星樱在前,刘一民在后,上楼进了唐星樱的卧室。

    一进门,唐星樱就哽咽着问:“是不是你要走了?是不是要入关作战了?是不是你要把我们娘们三个扔到这里?是不是要走了才想起来回来看看?”

    唐星樱是红军女英雄,历经沙场,斗争经验丰富。接到母亲的电话,得知刘一民回家了,她马上就意识到刘一民要挥师入关了。他这是出发前放心不下自己娘们三个,专门抽空回来看望的。

    对于唐星樱,刘一民不需要保密,点点头,然后说到:“星樱,我让你受委屈了,吃苦了。”

    这话一出口,刘一民就后悔的不行,知道自己勾起唐星樱的伤心事了。果然,原来就是泪眼婆娑的唐星樱一下子就控制不住了,扑到刘一民怀里就嚎啕大哭开了。

    这个刚强的女人,原想着在大雁塔下和刘一民决绝地分别后,今生再也不见他了。想不到自己的心没有想象中那么刚强,竟然还是柔丝万丈,天天想着他。接到刘一民在辽东半岛登陆后发挥的让她带着儿子取黄帝陵前祭告的电报,唐星樱终于彻底想明白了,这辈子她就算刘一民的女人、刘一民儿子的母亲。刘一民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待承她的,其他同志也都是这样看的。因此,唐星樱二话不说,带着和儿,向中央警卫团要了一辆卡车,就去了黄帝陵,在中华民族人文始祖轩辕黄帝面前,以刘一民的名义向黄帝祭告,我东北人民抗曰明煮联军主力成功登陆辽东半岛,拉开了消灭关东军、实施战略反攻的序幕。

    从黄帝陵回来后,唐星樱就不再坚持不到东北工作的要求了,开始自觉不自觉地交卸手头工作。等到东北局催促她上任的电报一到,就带着孩子和母亲赶到长春来了。刚到长春,就遇上了饮马河之战,在饮马河边见了刘一民,**,当时就烧到了一起。紧接着,唐星樱就跟着刘一民,从饮马河一直打到了朝鲜。

    满心指望着刘一民回到长春能够多过来看看,没想到刘一民回来后天天忙,除了工作就是守着倪华,好不容易盼来一次,还是又一次分别。这让唐星樱如何能不伤心?

    等唐星樱哭够了,刘一民才告诉她,他这次率军入关作战,一般情况下,抗战胜利前不可能再回长春了。昨天和陈云同志说,让唐星樱就留在东北局工作,住在长春,孩子们也在这里上学。但是晚上又想,长春距离太远了,不方便,想着等拿下北平后,如果中央机关迁到北平,还是让唐星樱带着孩子到北平定居,在中央机关工作,以后就安顿下来了,再也不用颠簸流离了。他想问问唐星樱是什么意见。

    没想到唐星樱回答的很干脆:“走,跟着主力走,今晚就走。跟着部队解放北平,这样将来住在北平心里踏实,不怕别人说三道四。”

    刘一民劝唐星樱不必这么执拗,和儿得上学,平儿还需要照顾。

    唐星樱脸一扬:“爸爸妈妈和孩子们留下,我跟着你走!死也要死一起!”

    刘一民知道唐星樱的姓格,加上自己也想把唐星樱母子带到北平去安家,就点点头,算是同意了,让她回头去找吴征,协助吴征工作。

    这下,唐星樱高兴了,进洗浴间洗了脸,这才走出来,站到刘一民面前,脸泛红晕,伸出双手,抱着刘一民的头,轻轻的亲吻开了,边亲边说:“你就是个负心贼,回来这么久,为什么今天才回家?”

    这是情不自禁的示爱,刘一民哪里还能忍得住,闷吼一声,抱起唐星樱就滚到了床上,开始亲开了。

    青年男女,原来就是恩爱夫妻,这里又是唐星樱的卧室,院门外岗哨森严,刘一民算是彻底放开了,轻怜蜜意,花开并蒂,一次次的轻抽猛送,一次次的吟唱欢叫,让唐星樱只觉得自己就像一只大海里漂浮的船,在浪尖上冲浪,美不可言。

    刘一民从酣睡中醒来后,唐星樱早已起床下楼去了。刘一民洗漱好,才发现上衣不在,只好穿着衬衣和内裤下楼。

    这一下楼,就看见唐星樱坐在客厅里,身边放着个煤火炉子,手里捧着他的上衣,正在煤火炉子上烤呢。不用说,唐星樱把他的衣服洗了,嫌晾晒来得慢,直接放火上烘烤。

    刘一民一下子就痴了,深深的叹息了一声。

    (未完待续)
------------

第一四七九章 挥师入关

    6月9曰晚上,月光照在长春城,投射在枝叶婆娑的花木上,映射出斑斑驳驳的光影,看上去分外的美丽。

    街道两边的店铺都在正常营业,有些顾客买了东西或者吃完饭后不急于离去,都在听收音机里播放的东野文工团长、红军百灵赵小曼的陕北民歌。这是长春人民广播电台特意录制的节目,新闻上说,赵小曼率东野文工团随罗荣桓政委到赤塔慰问驻军某部,这些陕北民歌都是赵小曼团长在赤塔现场演唱的。节目中还能听到战士们的鼓掌声。

    长春人民广播电台的这档节目足足有两个小时,赵小曼的歌声中间,穿插着主持人对赤塔地理环境的介绍,甚至还介绍了罗荣桓政委慰问部队时和战士们一起包饺子的经过,听上去让人感到非常的真实、亲切。

    就在这个时候,几辆摩托车护卫着一辆轿车悄悄的驶出了东总司令部大院,在哨兵的注目礼中,朝着长春火车站驶去。

    长春火车站已经戒严了,摩托车、轿车直接开进了站台,[***]中央东北局书记、东北野战军司令员刘一民从轿车里下来的时候,陈云、李富春、罗荣桓、项英、彭真、叶剑英、蔡畅、谭政、许光达等东北党政军领导人早已陆续抵达,正在站台上等候他。

    刘一民下车后和陈云等人一一握手,然后就和罗荣桓一起走向了车厢。都要上车了,刘一民突然又拐了回来,对陈云等人说到:“一定要按照东北发展纲要办,不要忽冷忽热、忽左忽右。一定要抓紧,发展越快越好。特别要用好美国援华专家,把我们的工业体系架子搭起来。”

    说完,刘一民这才转身上车,在车门口对着陈云等人挥了挥手,说了声“胜利后再见吧”,就进车厢去了。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17809 117810 117811 117812 117813 117814 117815 117816 117817 117818 117819 117820 117821 117822 117823 117824 117825 117826 117827 117828 117829 117830 117831 117832 117833 117834 117835 117836 117837 117838 117839 117840 117841 117842 117843 117844 117845 117846 117847 117848 117849 117850 117851 117852 117853 117854 117855 117856 117857 117858 117859 117860 117861 117862 117863 117864 117865 117866 117867 117868 117869 117870 117871 117872 117873 117874 117875 117876 117877 117878 117879 117880 117881 117882 117883 117884 117885 117886 117887 117888 117889 117890 117891 117892 117893 117894 117895 117896 117897 117898 117899 117900 117901 117902 117903 117904 117905 117906 117907 117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