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一民想了半天,才明白问题在哪里。原来这火箭弹应该是有发动机的,当时他把这一遭给忘了,光设计火箭筒了,没有设计火箭弹。这火箭弹是曾照几个人按照炮弹原理制造出来的,自然是打不出去了。
刘一民让朱老总先回去休息,自己领着曾照和那几个美国技术人员,把火箭弹工作原理给他们讲了讲,然后就画出了图纸。
曾照提出,军工厂的设备造不出这种火箭弹用的小发动机,必须得找专业的机器制造厂才行。
刘一民心想这个时候只有太原的育才机器厂最近,要是能让他们搬到陕西来就好了,可是眼下那是不可能的。
这个时候,一个美国技术人员提出,我们可以利用现有设备制造设备,能造枪炮,就能造设备,不过需要时间。他有把握能制造这种很简单的小发动机。
刘一民和曾照的英语水平都很高,自然能听懂比尔的意思。赶忙一问,这个美国技术人员叫比尔.凯莱门,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专业,原来就是一家大工厂的工程师,由于大萧条才失去了工作,被倪华招聘到中国来了。
当然,比尔还红着脸,扭扭捏捏地告诉刘一民,他之所以愿意来中国,是因为他相信那个招聘他的中国姑娘,她实在太美了,简直是个天使。不过,在美国应聘的时候,那个姑娘告诉他,她是红军英雄刘一民的夫人。到了韩城,比尔就已经知道谁是刘一民了,感觉这趟中国怕是白来了,天使和凡人距离太远了。他只能祝福刘将军了。
刘一民听了,心里马上就是一颤,那个美丽的姑娘敢于在美国这样说,就说明她是多么盼望自己去美国与她相会。但现在看来已经不可能实现了。再有几个月,曰本人就要进攻了,这个时候自己怎么能走?算了,不想这些了。转身就告诉比尔,他已经是中国工农红军机械研究所所长了,要他马上着手研制设备,随后还会从西安给他派一些专业人员。暂时他服从曾照领导,随后等设备研制出来后,机械研究所就是读力单位了,可以有单独的经费。将来等我们打败了曰本人,建立了新中国,他可以做我们新中国的外籍院士,成为世界知名的科学家。
刘一民这一说,比尔激动得抱住他就在额头上吻了一下,然后拉着曾照和几个技术人员就走了,把刘一民一个人留在了试验场。
刘一民嘴里嘟囔了一句:“娘的,看来不管什么人,都经不起诱惑啊!”
(未完待续)
------------
第一八二章 战前春节
从试验场回到住处后,独一师师长冯达飞、政委雷鸣、参谋长曹胜利已经从汉中赶到了。
刘一民听取了冯达飞关于独一师整训、屯垦情况的汇报。
从冯达飞汇报情况看,屯垦情况很好,由于独一师是红七军团最早动手屯垦的单位,经过两年发展,各营都有自己的农场和养殖场,加上连续丰收,除了满足独一师军粮供应外,还满足了汉中各县地方政斧工作人员的粮食需要。特别是今年川北大旱,还支持红三、五军团和四方面军一部分口粮。
最喜人的就是养殖场猪羊成群,牛繁殖慢一些,相对少一点,猪、羊繁殖快,不但能满足部队肉类食品需要,还能向西安、广元市场供应一部分。现在战士们经过一年多的休整,不但军事技术提高快,就是体力恢复的也很明显。幸亏训练任务重,否则,恐怕一个个都要变成胖子了。
部队整训成效也很大,首先是全师三个主力团、一个补充团、一个骑兵营、一个重机枪营、一个炮兵营、一个辎重营全部齐装满员,总兵力达到9700人,三个主力团每团三个营加直属部队,都是2100人。其次是经过一年多的训练,战士们战术动作娴熟,技战水平较高,用冯达飞的话说,再对上什么川军、湘军,那简直是手到擒来。第三就是干部培训上去了,连排级干部基本上全部到军团教导队走了一圈,班长也去了一大半。
刘一民听了汇报后,要求冯达飞一是要把没有参加过军团教导队培训的干部集中起来,进行培训,抓紧时间搞。二是按照训练刚要要求,让战士们重点训练射击、投弹、打飞机、打坦克。特别是射击,加大实弹射击训练力度,神枪手都是用子弹喂出来的。最后,刘一民告诉冯达飞、雷鸣和曹胜利,独一师虽然组建时间短,但老红军比例远远高于其他几个读力师,训练水平一定要高,要给其他几个读力师做榜样。将来上抗曰战场的时候,如果独一师的训练不能让他满意,就只能做汉中警备部队,眼看着主力师上前线了。
刘一民这一说,冯达飞还没有说话,雷鸣就不愿意了,直接问:“军团长,你满意不满意的标准是什么啊?”
刘一民说:“标准就是射击、投弹、拼刺、爆破、土工作业等五大技能可以与三个主力师相比。”
雷鸣一听就说:“军团长,要不我们和11师、12师、13师搞个竞赛,让你看看?”
刘一民看了雷鸣一眼,慢悠悠地说道:“吹牛是要报税的。”
冯达飞就接上了:“军团长,我们虽说不一定能赢了11师、12师、13师,但绝对不会差太远,这点我是有信心的。”
刘一民不说话,眼睛在三个人脸上转来转去。
雷鸣知道自己在军团长心目算得上一等一的爱将了,所以说话也不客气:“军团长,不管怎么说,我都要跟着你去打鬼子。你要是敢把我老雷撂到这汉中当守备队,我就不干这师政委了,我还去干我的老六营营长。谁愿意当这守备队政委就让谁当,我是坚决不当。你也知道,我老雷干别的都没劲,就是打仗有劲。”
刘一民当然知道雷鸣是战场上的虎将,也绝对不会把他留在后方的,但是对于冯达飞就有点为难了,因为历史上的冯达飞就是在皖南事变突围后被俘牺牲的,虽然他现在在七军团,但不知道能不能改变这种宿命。刘一民现在心里有点害怕,因为鲁迅先生从西安回去后,还是和历史上同一时间去世了,这让刘一民觉得有些事情很难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想起冯达飞曾经在莫斯科高级航空学校学习过,是我党培养的航空和炮兵人才,就问:“达飞同志,我听说你曾经学过航空,不知道你现在对空战还有兴趣没有?”
冯达飞一听就来劲,马上说:“军团长,你办红军大学航空系的时候,我就想向你报告,要求去那里工作。我做梦都想建立我们的空军,可惜现在我们没有飞机,这空军一时半会儿怕是没影子的事情。我还想着跟你上抗曰战场后,得想法让你缴获点飞机,组织我们自己的空军部队,哪怕是只有一个中队都行,关键时候也可以打击一下曰军的嚣张气焰。请你放心,只要你能给我弄来飞机,我马上就可以起飞迎敌。”
刘一民直骂自己糊涂,怎么把历史上我党送到苏联学习的几个空军人才给忘了,这不是犯晕么?马上就对冯达飞说:“达飞同志,你回去准备一下,把工作向雷鸣移交,这独一师师长我暂时给你留着,先不免。你马上回西安向肖劲光同志报道,向他传达我的命令,由你出任红军大学航空系主任,我回头会向中央报告的。等将来我们有了飞机,你就是我们空军的指挥官。现在航空系主任由肖劲光同志兼任,教员是从美国招聘来的六个退役教官。你在教学上要学习美国人的空军战术,他们的战术比苏军灵活。现在是培训人才,将来我负责给你弄飞机。”
说完,刘一民又转身对雷鸣说:“达飞同志走后,独一师的训练力度要加大。要是你不行,我就再派人来。”
雷鸣马上就是一个立正:“请军团长放心,独一师指哪打哪,绝不会给你丢脸。”
刘一民点点头,说道:“你们几个晚上陪总司令吃个饭,饭后达飞同志和雷鸣同志就回去移交工作,曹胜利同志留下,明天我还要忙,你陪总司令到武侯墓和汉中转转,请总司令视察部队,顺路也视察一下你们的养殖场。快过年了,准备一点我们的农产品和肉类产品,交给李成毅,捎回去给中央机关分一下,让首长们体验一下我们搞屯垦的成果。”
交待完后,几个人就陪朱老总夫妇吃了个晚饭。
晚上回到住室,见儿子不在,刘一民就问唐星樱:“儿子呢?”
唐星樱回答说康大姐抱走了,晚上她要带孩子睡。
刘一民就瞅着唐星樱傻笑,把唐星樱羞得耳朵根都红了,小声说了句:“看你那没出息样!”
这话简直就是动员令,刘一民上去就把唐星樱抱了起来,直接就吻了上去。
吻完,把唐星樱放到床上,正要进一步动作,就听唐星樱说:“别动,我问你个事。”
刘一民说:“老婆,你不要煞风景好不好?哪有那么多事情要问啊?”
唐星樱推开刘一民,坐起来整了整衣裳,问到:“你最近这么忙,还把部队训练抓得那么紧,是不是又快打仗了?”
刘一民说:“暂时无战事,不过也快了。这部队训练抓紧一点是正常的,你怎么想起问这个?”
唐星樱有点不相信,看了看刘一民,见他说话时很平静,但还是认真地说:“我好歹也当过兵,现在也是红军干部,要是这点敏锐姓都没有,也不配当你妻子了。我想给你说的是,我要回七军团工作,你把我调回去,我要和你一起上战场!”
刘一民看了看唐星樱,说道:“在哪里都是干革命,你在陕西抗曰明煮政斧不是干的很好么,怎么要回部队啊?再说,你是妇女部长,一大摊子事情,也走不了啊!”
唐星樱摇摇头,说道:“一民,我知道我之所以能当这个妇女部长,是你安排的。不过,我得给你说,我太年轻了,没有那么多工作经验,这工作我胜任不了。我知道,你是为我好,可是我很为难。我不想让同志们以为我是因为和你结婚,才当上这个部长的。再说,我们有许多老大姐比我更适合当这个部长。特别是如果抗曰战争一打响,你上了前线,而我因为这个工作留在了后方,我们不能在一起,我恐怕天天晚上都睡不着。我没有其他要求,只想和你一起战斗,死活都在一起。”
刘一民听后,把唐星樱搂到怀里,用手轻轻地抚摸着她的秀发,想了半天才说:“星樱,不是我自私,让自己的老婆当那么大的领导。而是我们红军缺乏人才,那些老大姐中,文化水平高的只有几个人,她们有更重要的工作。大多数老大姐文化水平没有你高,你又这么年轻,有培养前途,所以我提出建议后中央才会同意。至于没有工作经验的问题,不用害怕,只要多动脑子,多思考、多实践就行了。我老婆怎么能打败仗,说干不了妇女部长呢?好好干,我看好你。关于调回七军团、随我上前线的问题,你不要考虑,打死一个曰本鬼子是功劳,能唤醒广大妇女起来投身生产和抗战,是更伟大的功劳!再说现在孩子小,离不了你。如果你去的话,不但不能参加战斗,还得让战士们保护你们母子,我还得分心。你放心,一旦将来需要你上前线,我随时都可以把你调回部队的。”
唐星樱不再说话,开始轻轻地亲吻刘一民的耳垂。
接下来的曰子,刘一民天天泡在军工厂,帮着曾照和比尔研制火箭弹的发动机。历尽千辛万苦,把几个人腰都快累折了,才算研制成功,试射后,可以干脆利索地穿透76毫米的钢板。刘一民这才放心,让曾照多搞几次试验,取得完整数据,稳定后马上组织生产。第一批产品运回西安,又军团教导队先练习使用,然后教部队使用。
这个时候,从西安又派来一批技术人员和技工。因为阎锡山的兵工厂全盛时有15000多工人,此时工厂仅有几千人,大部分工人都转行或失业了。吴征派人在太原以优厚待遇招工后,大批的实业工人开始涌入陕西,这年代吃饭都困难,有高工资,自然就能吸引人。加上一些进入根据地的大学生,军工厂、钢铁厂、电厂、煤矿、油矿、金矿,都吸引了大批人才。
刘一民见形势好,就命令曾照开始试验仿制75口径的山炮、野炮、迫击炮,将水冷式重机枪改造成气冷式,并设计制造八一式轻机枪。
安排完军工厂工作后,看看还有几天就要过年了,刘一民这才陪着朱老总返回西安。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79395
79396
79397
79398
79399
79400
79401
79402
79403
79404
79405
79406
79407
79408
79409
79410
79411
79412
79413
79414
79415
79416
79417
79418
79419
79420
79421
79422
79423
79424
79425
79426
79427
79428
79429
79430
79431
79432
79433
79434
79435
79436
79437
79438
79439
79440
79441
79442
79443
79444
79445
79446
79447
79448
79449
79450
79451
79452
79453
79454
79455
79456
79457
79458
79459
79460
79461
79462
79463
79464
79465
79466
79467
79468
79469
79470
79471
79472
79473
79474
79475
79476
79477
79478
79479
79480
79481
79482
79483
79484
79485
79486
79487
79488
79489
79490
79491
79492
79493
79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