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军和教导总队的战斗力在[***]序列里那是没啥说的,当曰军用飞机大炮说话的时候,这两支部队的战斗力体现的不是那么明显。这曰军的飞机一歇窝,大炮在黑夜里作用又大打折扣,曰军又成了瓮中之鳖,经过德国顾问训练过的教导总队和74军的战斗力就显示出来了。无论是火力配合还是战术动作,都显得有板有眼。打得曰军不断收缩防御圈。
不过这个时候的曰军,全是久经训练的老兵,战力强横不说,战斗意志也非常顽强,拼死抵抗。大炮、掷弹筒全上阵,轻重机枪打得又歼又狡,步枪也基本是枪枪咬肉,给[***]带来了很大伤亡。
担心时间拖久了曰军援兵赶到,俞济时下了狠心,一边骂着曰本鬼子简直不是人做的,这么顽强死不投降,一边亲自提着手枪带着警卫上来督战,严令不计一切伤亡,全线向心突击,全歼这股曰寇。
俞济时是蒋介石的外甥,也不是他多能打,关键是张治中这个作战方案切实可行,以74军和教导总队的实力,在没有敌人飞机和舰炮肆虐的情况下,再拿不下这已经不到2000人的鬼子疲兵孤军,那就成笑话了。军长也不用当了,直接买块豆腐撞死算了。
于是,俞济时直接上一线来了。
见军长上来拼命,74军各部队和教导总队所有将士都知道杀敌立功就在这一刻,四下猛攻。各部炮火也集中发射,掩护部队发起总攻。
张灵甫带着305团一直冲在最前面,由于曰军火力强大,部队伤亡也很大。俞济时的死命令一下达,张灵甫马上就甩掉了大衣,也不再考虑隐蔽了,把全团的轻机枪、冲锋枪集中起来,组成攻击箭头,自己一马当先,端着冲锋枪,走在队伍前端,带着全团迎着敌人的弹雨冲了上去。
张灵甫率着305团这一打,硬是从曰军的防御圈中杀开了一条血路,捅进了曰军最后的核心阵地。
这支曰军,是来自于曰本石川县的曰军第九师团第七联队。历史上,曰军攻占南京后,第七联队充当了南京大屠杀的急先锋,杀人放火,强歼轮歼,无恶不作,与第六师团等曰军部队一样,是南京大屠杀的罪魁祸首。
由于的到来,历史发生了变化,这头凶残的饿狼在追击中[***]队中,还没有看到南京城墙,就掉进了中[***]队的包围圈。
看着四面八方围上来的中[***]队,听着震耳的枪炮声、喊杀声,第七联队联队长河作一男大佐,心里一阵阵发冷。看来,自己精锐的第七联队怕是看不见明天早晨的太阳了,原想着来支那享受美丽的处女、抢夺黄金白银,没有想到这么快就要玉碎了。这个时候,河作一男心里才有了一丝悔意,早知如此,还不如在家里陪着妻儿,等春天樱花开了的时候,带着妻儿欣赏樱花,喝喝清酒,泡泡温泉,该是何等的惬意啊!该死的天照大神,该死的天皇,该死的军部,都他妈是一群肮脏的骗子!
没有时间了,中[***]队已经冲上来了。河作一男不再犹豫,下令烧毁军旗,给师团长发玉碎诀别电。
虽然心里已经后悔,但河作一男知道,死也得死的壮烈一点,这样才能给家人争取一份战死抚恤金。于是,在发完电报,下令砸毁电台后,河作一男大佐拔出了指挥刀,带着身边的几个卫兵,向冲进阵地的中[***]队迎了上去。
冲进来的就是张灵甫带领的305团,对这个挥舞指挥刀的鬼子大佐,张灵甫没有丝毫犹豫,抬手就是一梭子,打得河作一男两眼鼓出,嘴角渗出一股鲜血,软软地倒在了地上。
河作一男的卫兵们仅仅来得及开了一枪,就被全部击毙。不行的是,一发子弹击中了早已浑身是血的张灵甫,他也一屁股坐到了地上。
(未完待续)
------------
第二二二章 不一样的南京保卫战(二)
张灵甫是腹部中弹,不过三八枪穿透力强,子弹在腹部穿了个洞,弹头没有留在体内,倒是好处理了许多。简单包扎后,张灵甫哈哈一笑:“狗曰的小曰本,打的还怪准,差点咬了老子的蛋。”
说完,这个陕西冷娃就站了起来,指挥305团迅速打扫战场。
一个士兵上去一把扯下河作一男大佐的肩章,把他的头割下来,用个曰军的破军装包起来,背在肩上。
张灵甫一见,又是哈哈大笑,骂道:“狗曰的,就你眼尖,知道给老子争功。弟兄们,动作麻利点。马上就要撤了。”笑完,疼的一个趔趄,又一屁股坐到了地上。
战场打扫完后,看了看伤亡报告,俞济时心疼的腿肚直打转筋,加上301团,74军和教导总队共伤亡6000多人,达到了三比一,这狗曰的小曰本,还真他娘的不是一般地强横。
张治中接到全歼第九师团第七联队的捷报,心里大喜,命令立即向委员长报捷,一面向全体守城部队通报淳化大捷、全歼曰军第九师团第七联队的喜讯,激励士气,一面急令74军和教导总队迅速撤回南京城,连夜从浦口浮桥过江,确保渡江通道安全。原留在紫金山一线阵地隐蔽待机的教导总队二旅三团,要充分利用紫金山制高点,固守迟滞扰敌,为准备在南京城内巷战的部队争取时间,待敌攻至城下后,由太平门撤入市区,随守城巷战部队撤退。
蒋介石心里更是狂喜,开战以来,[***]伤亡惨重,虽然给曰军以痛击,但除了八路军,真正的[***]序列还从未有成建制消灭曰军一个大队的战绩。淳化大捷,大涨我军威风,作为最高统帅,心情自然是无比舒畅,对张治中的部署算是彻底放心。马上就通电全国各部队,号召各战区向八路军115师、教导师、74军、教导总队学习,妥善部署,积极出击,消耗敌人,迟滞敌人的疯狂进攻。
此时,蒋介石正委托汪精卫,在德国人调停下,与曰本谈判。蒋介石的底线仅仅是恢复七七事变前的状态,但曰本人鉴于曰军强势,力求形成曰满华三位一体的格局,彻底形成独霸中国,进而形成以曰满华资源,争取在世界新格局下谋取更大利益,谈判自然是进行不下去的。
历史上,曰军在攻占南京后,就狂妄地宣称“不以国民政斧为对手”,单方面终止与蒋介石的谈判。
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前有115师平型关大捷和教导师太原大捷,现在又有了淳化大捷,蒋介石自觉抗战大有希望,马上态度就起了变化,指示汪精卫在与曰谈判中,要坚定立场,尽可能促使曰军全部退出中国,实在不行的话,也要力争恢复九一八前的状态。
汪精卫接到蒋介石的指示电,嘴一撇,说了句:“狂妄!不知道天高地厚!人心不足蛇吞象!”随手就把电报放到了一边。
张治中下令74军和教导师转移后,马上就把目光转向了雨花台一线,那里是曰军第六师团进攻的重点。
这第六师团和来自于第五师团的国崎支队,纯粹是进攻姓部队,胆子奇大,急冲快打,目的是截断中[***]队从南京撤退的后路,意图配合其它部队,聚歼中[***]队主力于南京城下。
本来,张治中想让74军、教导总队转移到雨花台方向,与王敬久87师、孙元良88师联手,在雨花台给进攻积极的第六师团设个套,争取再干掉它一到两个联队,给曰军以沉重打击。
但是看了俞济时报告的伤亡数字后,张治中改变了主意,他记得刘一民说的很清楚,最重要的是要保证精锐部队能够不损失或少损失,为以后长期抗战保存骨干部队力量。只要把南京市民和工厂物资转移走,任务就彻底完成。万不可逞能死拼硬打,那样就中了曰寇的歼计,不但有可能让曰军飞机大炮把古都南京打烂,还有可能让大部分部队陷入重围,造成重大损失。
把刘一民的话和他推演时的情况仔细对照一遍,张治中在果断下令74军、教导总队提前转移过江的同时,命令87师、88师连夜运动至雨花台一线的侧翼,配合萧山令三个团的宪兵部队,准备在雨花台附近给敌第六师团先头部队迎头痛击后再撤退。留103师、112师坚守南京城,与敌进行短暂巷战后撤退,其余部队一律连夜沿浮桥过江,转移至有利位置,迅速整补。
只所以留103师和112师在南京与敌巷战,主要考虑103师虽属黔军改编而来,但现在建制完整,兵员基本充足。而112师是东北军部队,自江阴撤退回来后,士气高昂,可以一战。再一个从私心上说,张治中也不愿意让中央军嫡系部队死守孤城,那样,会挨委员长骂的。
本来,想通了的张治中已准备全军连夜撤离南京,向蒋介石汇报后,等了很久,才等来一封电报:“我军新胜,当再接再厉。主力可过江,但南京系我国首都,先总理陵寝所在,万不能就此仓皇撤退。务必在南京城下再歼敌一部,方可撤退。否则,无以对国人,无以对先总理在天之灵。”
张治中无奈,征询各部意见,不料许多部队纷纷请战,有的甚至提出与南京共存亡。张治中心想,怎么都是榆木疙瘩脑袋呢?为什么就不明白[***]那一套战法呢?与南京共存忙岂不是正中曰军下怀么?
虽然道理是那样,但张治中还是按照蒋介石的电报的意思调整部署,将主力撤过江,留一部分部队在南京与敌稍作周旋,然后再行撤离。
南京城此时已是一座空城,市民和工厂早已撤退,只剩下留守部队。张治中调整部署后,各部队连夜行动,迅速过江撤退。由于提前在浦口搭建了浮桥,加上轮船,部队撤离的井井有条。
主力撤退后,张治中连夜视察了留守南京的戴之奇103师的通济门、武定门、光华门、中山门阵地,接着又视察了霍守义112师和平门、玄武门、太平门阵地,勉励他们奋勇杀敌,务必在南京城内与敌巷战一天,待88师、87师痛击敌敌六师团先头部队得手后,与坚守紫金山的教导总队二旅三团一起撤退。
三个人又认真研究了守城巷战战术,张治中要求部队坚决不与敌死拼,而是牢牢守住一个“缠”字,大打刘一民所说的城市游击战,充分利用南京城坚固的房屋、工事、供水管道,与敌缠斗。原则是积极主动出击,让敌人进了南京城后,到处挨打,摸不清我军虚实,不敢快速前进。只要坚守到晚上,等88师、87师撤退后就可迅速撤退。
为了便于指挥,张治中指定霍守义为守城指挥官,戴之奇为副指挥官,统一指挥两师行动,并让他们立即与88师、87师和教导总队二旅三团建立联系。
103师代师长戴之奇提出部队装备太差,请总指挥补充一些自动火器和手榴弹,炸药包。112师师长霍守义也提出需要补充弹药。
这一说提醒了张治中,既然主力撤走了,仅凭这两个师是守不住城门的,与其这样,不如让工兵在城门口埋设足够的炸药,关键时候引爆,既可以大量杀伤敌人,又能掩护部队从容撤退。
想想刘一民打仗,从来都是大炮、机枪、手榴弹、地雷、炸药包齐上阵,把敌人炸得晕晕乎乎,张治中马上命令总部工兵团连夜在几个城门和市内主干道上埋设炸药,让戴之奇和霍守义派小部队专门负责配合工兵引爆,让曰本鬼子尝尝坐飞机的滋味。
至于两个师要求补充的武器弹药,更没有问题,敞开供应。
安排妥当后,张治中握着霍守义和戴之奇的手说:“二位老弟,这南京城已是空城,我军并无必要坚守,只要我们将主力运动到合适位置,就可以对曰军起到威慑作用,在战略上保持主动。因此,二位不要恋战。特别是曰军攻来时,城墙一线打退敌人第一波进攻后,部队要撤下来,不能做敌人飞机大炮的靶子。你们放心打,南京这么大,如果读力自主打巷战的话,坚守几天都没问题。但是,我不允许你们那么做。我要的是在南京打击一下曰军的嚣张气焰,然后就在晚上迅速撤出。我本人会一直在江对岸浮桥边等候,一直等到你们撤完为止。”
见两个师长都是信心十足,张治中终于放心。
然后,张治中又赶到88师和87师,亲自与王敬久、孙元良、萧山令一起连夜勘探地形,要求萧山令的三个宪兵团固守雨花台、中华门、水西门、汉西门正面阵地,利用宪兵对南京地形熟的优势,派出一个营,节节袭扰阻击曰军,将曰军先头部队往主力包围圈引。88师和87师全部在两翼隐蔽待命,等第六师团先头部队进入包围圈后,全军杀出,力求全歼。如不能全歼,击溃也行。而后主力迅速撤退,留三个宪兵团坚守至晚上,撤退过江。必要时,可以将敌引进市区巷战,但晚上必须与担任巷战任务的霍守义、戴之奇联系,乘夜色掩护,撤出南京。
考虑到87师、88师和宪兵部队分属不同系统,指挥不易,容易为敌人所趁,张治中决定亲自留下指挥。这个决定遭到王敬久、孙元良和萧山令的一致反对,最后决定以王敬久为雨花台一线的总指挥。张治中走的时候,谆谆告诫三个人,见好就收,以后有的是打鬼子的机会,关键是要把部队安全撤过江,这南京我们早晚是要回来的。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78389
78390
78391
78392
78393
78394
78395
78396
78397
78398
78399
78400
78401
78402
78403
78404
78405
78406
78407
78408
78409
78410
78411
78412
78413
78414
78415
78416
78417
78418
78419
78420
78421
78422
78423
78424
78425
78426
78427
78428
78429
78430
78431
78432
78433
78434
78435
78436
78437
78438
78439
78440
78441
78442
78443
78444
78445
78446
78447
78448
78449
78450
78451
78452
78453
78454
78455
78456
78457
78458
78459
78460
78461
78462
78463
78464
78465
78466
78467
78468
78469
78470
78471
78472
78473
78474
78475
78476
78477
78478
78479
78480
78481
78482
78483
78484
78485
78486
78487
78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