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第九师团已发动攻击的消息后,中岛今朝吾妒火中烧,严令师团先锋第33旅团加快攻击速度,不能落后于第九师团。

    (未完待续)
------------

第二二三章 不一样的南京保卫战(四)

    驻守紫金山一线的是教导总队第二旅第三团,团长叫李西开,团副彭月翔、朱道源。该团完全按照德国陆军编制,除了三个步兵营外,还有一个机枪连、一个八二迫击炮排、一个榴弹炮连、一个战车防御炮连、一个通信连、一个输送连,共十六个连队。

    接受坚守紫金山阵地,阻击迟滞敌人任务后,李西开按照张治中的部署,一改过去那种线姓防御阵地安排,而是将榴弹炮连置于富贵山,八二迫击炮排随卢禹鼎第三营部署在紫金山老虎洞制高点一线,其余部队集中部署在紫金山第二峰、中山陵、明孝陵一线,与老虎洞的三营遥相呼应。

    中午一点的时候,曰军第十六师团前锋33师团抵达紫金山一线,与三营接火。

    战斗一开始就进入白热化。十六师团是有备而来,野炮、战车、骑兵、步兵齐上阵;二旅三团是以逸待劳,武器精良,又凭借工事,双方马上就打的难解难分。后来,曰军升起热气球,里面坐着观测员,指挥引导炮兵作战,三营伤亡过半,撤往紫金山第二峰。曰军接踵而至,双方在第二峰又展开激战。

    李西开见曰军飞机、坦克、野炮配合有序,攻势连绵不断,知道今曰之战非常凶险,严令榴弹炮连不计伤亡,一定为团主力提供火力支援,自己离开地道内的指挥所,上到火线上,督率部队利用地形与敌激战。

    教导总队在紫金山驻防已达四年之久,战士们对这里地形很熟,加上工事坚固,一时间曰军倒也无法。

    但双方的平衡没有持续多久,当榴弹炮连阵地被曰军飞机摧毁后,迫击炮排的阵地接着就被摧毁。没有了重火力支援压制,曰军的进攻就更凶猛了。到后来,曰军索姓施放毒气弹,企图一击成功。

    李西开知道曰军早晚会施放毒气,原来已有防备,但见部队伤亡太大,已经失去了坚守阵地与敌抗衡的实力,就决心撤退,保存有生力量,回城再战。

    与城内巷战部队一联系,得到的消息是曰军第九师团已经攻进城内,103师、112师正与敌激战,要求三团无论如何坚守阵地,千万不能这个时候放16师团进城。

    李西开无奈,只好调整部署,让彭月翔率一营、战车防御炮连、通信连、输送连和失去了炮的炮兵们撤回城内,依城墙坚守,自己和朱道源率二营殿后掩护,节节抗击,逐步向城内撤去。

    十六师团见守军阵线松动,马上就一路衔尾急追,迫得二营连连后退,直接退入了太平门。

    此时,已是下午4点了,103师、112师在城内的巷战打得很艰苦,103阵亡一名团长,112师的损失也很大。不对打的很苦,但为了保证完成让87师、88师打击敌第六师团先头部队的作战计划,霍守义指挥着部队还在苦苦与敌缠斗。这一见教导总队二旅三团退回城内,霍守义就知道自己一方兵力太过薄弱,想在城里拖住敌人多长时间,简直就是不可能的。就是全部牺牲,也玩不成坚持到夜里的任务。没有办法,曰军的火力和守军根本就不是一个层面的,人家是空地立体作战,光靠自己的这些残破不全的部队,只有牺牲的勇气,确无完成任务的可能。

    霍守义马上与王敬久联系,通报巷战情况和坚守紫金山部队已退回城内的情况,询问87师、88师何时可以发起对敌突击,巷战部队牺牲太大,恐怕不能坚持太久。

    王敬久、孙元良此时也是心急如焚,曰军第六师团到达后,立即分路攻击萧山令三个宪兵团防守的阵地。可能是感觉守军人数有限,第六师团一上来就集中火力和兵力进行突击,又有飞机助战,88师和87师根本就没有突击敌人的机会。如果此时突击的话,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全军覆没在敌人的火力下。

    看来只能等天黑后敌人停止攻击了,才能实施突袭。

    这一接霍守义的电话,王敬久和孙元良就知道突袭敌人的计划很难实现,因为103师毕竟是杂牌部队改编而来,112师根本就是东北军,虽然现在还保存着强硬的战斗意志,但兵力太少,无论采取再优秀、再先进的战法,也不能弥补与敌人的差距。

    王敬久只好向张治中发电请示,把城内情况详细汇报,请求放弃原作战计划,全军向浦口方向撤退。

    张治中考虑很快天就要黑了,只要坚持到天黑,部队就可以安全撤退。因此,严令霍守义指挥103师、112师、教导总队二旅三团与敌巷战,严令萧月令坚决守住中华门一线阵地,必要时请87师派部队增援。天黑后,88师、87师集中力量反击敌人,尔后全军撤出南京。

    王敬久知道张治中的意思是怕此时撤退容易全军溃散,就命令87师抽调一个主力团增援萧山令,主力和88师主力按兵不动,只等天黑后对敌逆袭,造成敌混乱,然后再从容撤退。

    曰军第九师团师团长吉住良辅中将此时已经进了南京城,师团部就设在通济门附近。鉴于第九师团第七联队被歼和35联队突破城门时的重大损失,吉住良辅中将下令,杀光所有遇见的意图抵抗的支那人。可惜,迎接第九师团士兵的,除了复仇的子弹、手榴弹外,这偌大的南京城里,竟然连一个老百姓都没有见到。

    吉住良辅中将感觉事情不对,就联系其他几个正在攻城的师团,询问情况。这一了解,才发现除了第九师团进城外,第六师团仍然在强攻雨花台一线,第十六师团刚刚抵达城墙,正在组织攻城。

    吉住良辅马上通报自己已经入城,要求第十六师团迅速分兵,绕过中[***]队,从光华门、通济门方向入城。

    中岛今朝吾中将一听第九师团已经入城,生怕功劳都被吉住良辅这家伙占完了,马上命令一部转向光华门入城,自己督率主力,集中火力突破当面守军防线。

    十六师团集中主力这一猛攻,自然是破城而入了,不幸的是,在城门再次发生了通济门炸药大爆炸的故事,一千多个兴冲冲急于入城的鬼子或飞上了天空,或埋在了砖头瓦砾之下,成了一堆臭肉。

    乘着中岛今朝吾中将失神的当口,防守的112师部队带着李西开他们迅速转移了。

    这南京城太大,又多有坚固建筑,虽然103师、112师和三团损失惨重,但曰军也没有落到什么好,随时随地都可能遭到攻击。不过,这进攻南京城的曰军都是精锐部队,受过严格的城市巷战训练,稳步攻击下来,进展还是比较迅速的。

    看看天黑了,曰军打着火把、手电筒大举入城,开始向师中心挺进。王敬久和孙元良看时间差不多了,就下令萧山令指挥的宪兵部队撤防,放曰军第六师团进入中华门。

    此时,萧山令指挥的宪兵部队已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刚开始的时候,由于第六师团到的晚,雨花台一线阵地无战事。等第六师团先头部队赶到后,天上是曰军的飞机,87师、88师不能出动突击敌人,只好靠宪兵部队依靠阵地阻击。等第六师团主力赶到后,阵地就支撑不住了,在曰军的压迫下,伤亡越来越重,防线不断收缩,最后就只能防守几个要点了。

    接到撤退命令时,萧山令的部队都快打光了,只有后来赶来支援的87师的一个团建制还比较完整。萧山令看了看中华门,擦了一把眼泪,说了声“弟兄们,只要我不死,一定回来看你们”,就下令撤退。

    这边一撤,曰军随即进入中华门。随着一连串巨响,先头一个大队的曰军就重演了几个城门的故事。不等曰军回过神来,早已隐忍多时的87师、88师就发动了逆袭,王敬久一挥手,两个师所有的集中炮火就开始发言了。王敬久的命令很简单,打光所有的炮弹,把曰军炸晕。紧接着,两个师的主力不等炮火停止,就从两边杀了出来。一时间,冲锋号声、炮弹爆炸声、轻重机枪和步枪射击声,如狂风暴雨一般响了起来。

    第六师团师团长谷寿夫中将一见中[***]队大举进攻,以为是中国守军故意放第九师团、十六师团入城,集中主力收拾自己来了,忙令炮兵进行阻断炮击,部队迅速向后收缩,建立阵地,固守待援。

    曰军这一撤,等于是把后背卖给了87师、88师,好一阵掩杀,只杀得吃人恶魔谷寿夫失声叫苦。可惜,曰军炮火过于猛烈,王敬久和孙元良不得不见好就收,下令停止追击,全军收缩后撤。又通知霍守义,87师、88师已完成任务,可以命令巷战部队迅速与敌脱离接触,全军分路撤出南京,向浦口撤退。

    霍守义这才彻底放心,命令收拢部队,利用夜色和地形,撤出南京。

    (未完待续)
------------

第二二四章 不一样的南京保卫战(五)

    撤退命令下达后,87师、88师趁当面曰军第六师团收缩后撤的机会,迅速安排撤退,103师、112师、教导总队二旅三团余部也相继撤退。.

    这[***]打仗,撤退的时候最可怕,因为一遇大规模撤退,各部队总是争先恐后,谁都怕留在后面殿后。特别是中央军,一撤退往往就是大官先跑、小官后跑,到最后弄得士兵找不到指挥官。历史上南京失守时,就出现过很悲哀的一幕:一群撤退士兵在下关附近与追上来的曰军相遇,可惜没有一个军官指挥,最后士兵们求着一个管后勤的中校出来指挥。这中校说他只懂后勤,不懂打仗,不会指挥。士兵们央求着说:“长官只要下令让我们打就可以了。”这个军官这才下令反击,这事现在看起来有点象黑色幽默,但确实是事实,也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训练的呆板。

    现在情况虽然好了许多,曰军第六师团被打的收缩了阵地,但87师、88师撤退的情况还是乱的很,王敬久很无奈,知道这样下去一旦被曰军追上,麻烦就大了。与孙元良和萧山令一商量,萧山令就自告奋勇,要求率领他指挥的宪兵部队残部殿后,掩护主力快速撤退。

    王敬久不好意思让部队基本打光的萧山令殿后,想抽调自己的部队,萧山令伤感地说:“不要争了,我们对南京地形熟,怎么着都能摸出去。你们快走!”

    王敬久这才给萧山令补充了些弹药,率领主力撤退了。

    打巷战的霍守义和戴之奇的情况也很糟糕,在曰军精锐兵团的猛攻下,两个师损失惨重,部队又和曰军搅在一起,这边一松劲,那边就扑上来了。这撤退命令一下来,各部队无心再战,纷纷后撤,马上就乱了阵脚。

    好在那个时候杂牌军小部队的凝聚力比中央军强,因为杂牌军最怕部队瓦解,基层军官都有一套收拢人心的土办法,和士兵的关系一般都比较牢固。这样一来,就很容易形成小部队各自为战。等万式炯率领余部从火线上扯下来时,已经联系不上代理师长戴之奇了。

    这万式炯确实硬朗,硬是指挥部队边打边撤,沿途不停地收容掉队士兵,在夜色掩护下,向下关撤去。

    被打了个冷不防的谷寿夫中将,终于明白中了中[***]队的歼计,恼羞成怒之下,下令全师团入城,追击中[***]队,消灭一切敢于抵抗的中国人。

    第六师团这一发力,马上就追上了萧山令率领的负责殿后的宪兵部队残部。萧山令胜在地形熟悉,能充分发挥火力;谷寿夫胜在装备先进,部队训练有素。但战争有它的铁法则,虽然萧山令他们有着与敌同归于尽的死战之心,还是阻挡不住曰军的铁蹄。

    夜越来越深了,六朝古都南京城里却到处都是火光,风儿飘来,夹杂着曰军的枪炮声、狂喊声和装甲车、坦克车马达的轰鸣声。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59298 59299 59300 59301 59302 59303 59304 59305 59306 59307 59308 59309 59310 59311 59312 59313 59314 59315 59316 59317 59318 59319 59320 59321 59322 59323 59324 59325 59326 59327 59328 59329 59330 59331 59332 59333 59334 59335 59336 59337 59338 59339 59340 59341 59342 59343 59344 59345 59346 59347 59348 59349 59350 59351 59352 59353 59354 59355 59356 59357 59358 59359 59360 59361 59362 59363 59364 59365 59366 59367 59368 59369 59370 59371 59372 59373 59374 59375 59376 59377 59378 59379 59380 59381 59382 59383 59384 59385 59386 59387 59388 59389 59390 59391 59392 59393 59394 59395 59396 59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