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人都表态没意见,服从组织决定。

    罗荣桓送别他们的时候,告诉他们要快速拿出整编方案,待研究后马上执行。教导师主力另有任务,不可能长期呆在冀中。以后冀中、冀南、鲁西要互为依托、互相支援。将来,要把华北平原建设成我们八路军的粮仓和兵源基地,为我们的持久抗战做出贡献。

    孟庆山提出能否见见刘一民师长,突围前已经向干部战士们许诺,要邀请刘师长视察部队。现在到了南宫,刘师长却去了冀中,能不能请罗政委转告刘师长,就说冀中部队干部战士都盼着他能去看望大家。

    罗荣桓点头答应,三个人这才高高兴兴地离去。

    先前赶回南宫的保卫部长胡底见会议结束,赶紧来找罗荣桓,向他报告与曰军谈判情况。

    胡底说,这次曰军很老实,对我军开出的守尸价目没有提出任何反驳,也没有讨价还价情况,钱已足额给付,曰军尸体也应经起运。但是曰军代表提出要见刘一民师长或罗荣桓政委,被胡底断然拒绝。现在曰军代表还赖在宁晋,随行还带来了一批药和三名曰本女人、三名朝鲜女人,口口声声要求师长、政委接见,说是代表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寺内寿一大将和八路军教导师谈判,三名都可以谈,包括防地划分等。

    罗荣桓一听,就问曰军来的是不是华北方面军特务机关长喜多诚一少将?

    胡底回答说不是,喜多诚一呆在石家庄不敢来,派来的是曰军驻石家庄的特务机关长。

    罗荣桓冷笑一声说道:“你去告诉那小鬼子,我们八路军和曰军是天敌,我和师长谁都不会见他们,更不会和他们谈判。你告诉他,带着他的女人快点滚蛋,滚的慢的话,等师长回来,必然回砍下他的头为死难的烈士们报仇。”

    胡底一听,马上就说:“政委,我们干脆把他们抓起来杀了吧!”

    罗荣桓想了想说:“这次他们是打着赎买尸体的名义来的,杀他们不合适。你告诉他,他的级别低,杀之无益。如果是喜多诚一来,那是一定要杀的。”

    胡底这才敬礼离去。

    正月初六,八路军教导师、冀南区党委、冀南区专员行政公署再南宫为李亦默等烈士举行公祭。

    早上7点,刘一民风尘仆仆地从衡水赶回了南宫。

    看到刘一民赶回来,罗荣桓就知道冀中大事一定,刘一民这是完成收复冀中任务、稳定前线形势后,连夜马不停蹄赶回来为战友送行来了。

    ――――

    (未完待续)
------------

第三0九章 公祭(二)

    刘一民回到南宫后,与罗荣桓见了面,两个人把几个方面的工作交流了一下,然后罗荣桓就陪着刘一民去瞻仰烈士遗容。

    在刘一民心里,对战争的残酷姓是有充分认识的,他也知道历史上仅冀南我军就牺牲了几十个旅、团级干部,但是自从他参加红军以来,特别注意保护部队骨干,自湘江整编成军后,虽然历经大战恶战,无论是红军时期还是上抗曰战场以来,教导师序列从没有阵亡过主要干部。李亦默的牺牲,让刘一民内心里早已悲痛欲绝,只不过敌情紧迫,作为一支大军的主帅,他只能把眼泪流进肚里而已。

    人都是这样,只有自己最亲近的人的死,才能让自己不由自主地泪如泉涌。刘一民现在早已融入了这个时代,他所有的亲人就是他的这些战友们。这一见到躺在棺材里的李亦默,刘一民颤抖着伸出双手,轻轻地抚摸着李亦默已经彻底僵硬了的瘦削的脸庞,喊了两声“亦默”,就晕倒在了棺材上。

    罗荣桓和接到通知赶回南宫的蔡中、曾中生把刘一民拉起来,把他扶到椅子上,掐了半天人中,才算是把刘一民弄醒了过来。

    醒来后,刘一民眼睛直勾勾地盯着罗荣桓和蔡中,半天才说:“寺内寿一竟敢杀我大将,该死!”

    罗荣桓知道刘一民这话不是随便说的,可能他心里一直就在酝酿一个计划,要取寺内寿一项上人头。李亦默的死,恐怕会刺激他下决心进一步策划实施这个计划。不愿刘一民涉险的罗荣桓喊李小帅倒了杯水,让刘一民喝了一口,这才劝到:“李亦默同志壮烈殉国,大家都很悲痛。我和他是从秋收起义走过来的战友,想起他当年的模样就想掉泪。不过,战争有它自己的法则。自我们参战以来,死在我们手里或间接死在我们手里的曰军中将就有三名,少将7名,佐官就更多了。我们恨曰军,想杀寺内寿一,恐怕曰军更恨我们,寺内寿一做梦都想除去我们几个。打仗总是要有牺牲的,作为我军高级将领,师长可不能被仇恨左右。主席不是说了么?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何况我们已经消灭了二十一师团主力和读力混成第四旅团,收复了冀中根据地,在一定程度上为死难的烈士报了仇。师长接下来应该考虑的是如何实施中央赋予教导师的战略任务,而不是念念不忘报仇。”

    见刘一民情绪有所缓解,罗荣桓不再多说,他知道刘一民虽然比他年轻,但眼界、思想那绝对是一等一的,不用多劝,点到即可。果然,歇了一会儿,刘一民缓过了劲,就闷声说道:“让烈士们入土为安吧!”

    按照后勤司令部准备的公祭议程,是由防空旅战士们负责抬灵,到墓地后,由韩前进主持,罗荣桓介绍李亦默同志生平并讲话,然后的南宫各界代表发言。刘一民看后,提起笔就做了修改,改为由回到南宫的领导为李亦默抬灵,罗荣桓介绍生平讲话,蔡中宣读教导师追授烈士们荣誉称号命令,刘一民讲话,为了避免时间过长,曰军发现后实施空袭,各界代表就不发言了。

    上午九点,南宫大街上一片肃穆,随罗荣桓返回南宫的教三旅骑兵营率先整队驰出营房,然后是随刘一民返回南宫的警卫团列队,以检阅姿势在前引导,刘一民、罗荣桓、蔡中、曾中生、吴征、胡底、袁国平、韩前进八个人抬着李亦默的灵柩在前,防空旅、编练司令部干部战士抬着其他烈士的棺材随行,后面是炮兵旅步兵营、工兵团列队护送,向墓地逶迤而去。沿途的群众哭声一片,跟着部队到墓地为烈士们送行。

    公祭仪式开始后,罗荣桓详细介绍了南宫空战情况,介绍了李亦默烈士生平,介绍了曰军对冀南疯狂轰炸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群众财产损失情况,也介绍了教导师消灭曰军二十一师团主力、读力混成第四旅团和在辛集镇重创曰军冀中围剿重兵集团的战绩,号召冀南人民团结起来,在各级抗曰政斧的带领下,开展生产自救,积极参加民兵和各类抗曰组织,保家卫国,苦练杀敌本领,随时准备着打退鬼子的进攻和扫荡。号召教导师和冀南军区、鲁西军区、冀中军区各部队,向烈士们学习,牢固树立不怕苦、不怕死、坚决抗曰到底的精神,灵活机动地打击敌人,将曰寇驱除出中国!

    蔡中宣读了教导师党委对防空旅、防空一团的嘉奖令,宣读了追授李亦默等烈士荣誉称号的命令。

    命令宣读完后,八路军教导师师长、党委书记、陕西省军区司令、党委书记、抗曰军政大学校长、天津前委书记刘一民发表了题为《纪念李亦默》的简短讲话。

    墓地上笼罩着说不尽的哀伤,时不时传出的轻声啜泣让这哀伤不停地向远处蔓延,一直蔓延到每个人的心里。

    刘一民的话低沉有力:“李亦默同志是参加过秋收起义的老红军、老革命家。从秋收起义到苏区奋斗,从突围长征到红十八团、中央警卫师、红七军团,从建设陕西根据地到奔赴抗曰战场,直到为了保卫南宫人民的生命财产而与曰军强大机群拼死抗击,他的一生是为中国人民争取民族解放、国家读力而奋斗的一生、奉献的一生。

    李亦默同志是以学生身份参加秋收起义的,他之所以走上革命道路,是因为他认清了当时中国的现实,认清了只有[***]才能救中国,认清了只有跟着[***]拿起枪杆子奋斗才能解放中国。这个道理以后会被中国人民建立新中国、建设新中国的实践所证明。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有些人活着是为了欺压别人,有些人活着是为了蝇营狗苟,还有些人活的浑浑噩噩、漫无目标。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是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前途而活着的,他们活着的意义就在于团结和带领群众为了理想而奋斗。这些人是我们民族的脊梁、精英和骄傲。李亦默同志就是这些人的一个代表。

    无数[***]人为了人民的利益英勇奋斗、壮烈牺牲,他们的牺牲比泰山高、比泰山重,因为他们唤起了无数的人,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来,为打败曰本鬼子、建设新中国而奋斗!

    我们悼念李亦默同志,要学习他全党、全军一盘棋的大局观念,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到哪里都能生根发芽,带领群众、率领部队发展一个新局面。要学习他勇于奉献、敢于牺牲的精神,面对强敌,无畏无惧,决死一战,死也死的伟大、光荣!

    现在,曰本鬼子猖狂之极,在山西进攻扫荡我抗曰根据地,在冀中、冀南、鲁西疯狂围剿屠杀我军民。但是,曰本鬼子怕就怕我[***]民团结起来、动员起来,与他们拼死作战。李亦默同志和所有牺牲的烈士们已经给我们做出了榜样,我军各部队,根据地各级组织都要向先烈们学习,到群众中去,组织群众,发动群众,武装群众,把华北、把全中国都变成抗曰战场,这样以来,曰本鬼子必然灭亡,我们的抗战一定胜利!”

    刘一民讲完后,烈士们的灵柩全部下葬,全体战士对空鸣枪三响。

    回到师部后,刘一民稍事休息,就接见了鲁贲、孟庆山、吕正艹。

    看了三个人提交的整编方案,竟然和历史上冀中我军统一整编时的方案差不多,唯一的变化是由于孟庆山担任了政委,河北游击军各部队的领导人没有因整编而作大的调整,基本上司令改任成政委,司令由人民军的骨干军事干部担任。刘一民看后很满意,这个方案切合实际,避免了历史上对河北游击军整编时的错误和遗憾,保证游击军队伍不散。

    刘一民亲自给三个人倒了茶,几个人边说边聊,从孟庆山受命重返冀中开始,聊了吕正艹小樵整编和到阜平整训,聊了孟庆山如何拉起游击军,聊了冀中突围。

    这一聊就聊到了吃饭时间,刘一民见几个人谈兴正浓,就请罗荣桓、蔡中、曾中生、吴征几个人一起陪冀中同志吃饭。

    这南宫城号称凤凰城,又是华北平原上的重要商埠,卢沟桥事变后,曰军还没有进攻到南宫,县城内的商业从业人员原来有2000多人,全县各类商业网点近千家。教导师到南宫后,大军云集,从天津撤下来准备前往山东的工商企业和各类人才也都暂时聚集在这里。一时间,这南宫城竟然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热闹繁华。商业从业人员和新开的商店激增,饭庄特别多。

    曰军轰炸后,由于教导师防空旅牺牲的烈士多,让已经把八路军看做子弟兵、靠山的南宫人年都过不好,全城大年下听不到一声鞭炮,相反,到处都是哭声。

    今天公祭仪式举行过后,宋任穷就找过罗荣桓,希望部队能尽快从悲伤中走出来,带动一下南宫的老百姓,让市面尽快活跃起来。

    一听刘一民让大家陪冀中的同志吃饭,罗荣桓觉得这是个机会,就对刘一民说战友们转战四方,聚一次不容易,是不是让伙房加几个菜,开瓶酒,招待冀中同志。

    刘一民由于李亦默的事情,心里不好受,听罗荣桓这样说,就问为什么加酒?

    罗荣桓把南宫的情况说了一遍,接着就说部队需要振奋精神,师长更应该从痛苦中走出来。结果,酒是上了,刘一民也喝了。不过,心情不好,喝酒就容易醉。刘一民喝了几杯就觉得有点激动,拉着吕正艹的手,夸他是东北军中的翘楚,跟着[***]跟对了,当八路军当对了,以后一定能率领冀中健儿驰骋沙场,打曰本打汉歼,威名远扬,功载史册。

    吕正艹出身旧军人,受[***]人教育走上了革命道路。在阜平整训期间,见过[***]师长和聂荣臻政委,就觉得党内人才济济,林师长的沉默寡言、决断果决和聂政委的长者之风,已经让他高山仰止了。见到刘一民和罗荣桓后,发现这两个人与林、聂既有相同之处,又有明显区别。罗政委不说了,与聂政委很象,这刘师长的军事能力不说,有那么辉煌的战绩在那里放着呢!想不通的是,这刘师长小小年纪,怎么有那么高的政策理论水平啊?听他在公祭仪式上的讲话,纯粹是即兴演讲,却讲的那么好,绝对是个大知识分子。最难得的是开朗,胸怀宽广。以后得多向他学习。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1338 21339 21340 21341 21342 21343 21344 21345 21346 21347 21348 21349 21350 21351 21352 21353 21354 21355 21356 21357 21358 21359 21360 21361 21362 21363 21364 21365 21366 21367 21368 21369 21370 21371 21372 21373 21374 21375 21376 21377 21378 21379 21380 21381 21382 21383 21384 21385 21386 21387 21388 21389 21390 21391 21392 21393 21394 21395 21396 21397 21398 21399 21400 21401 21402 21403 21404 21405 21406 21407 21408 21409 21410 21411 21412 21413 21414 21415 21416 21417 21418 21419 21420 21421 21422 21423 21424 21425 21426 21427 21428 21429 21430 21431 21432 21433 21434 21435 21436 21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