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一民略一打量,其他人没有见过照片,这白崇禧、孙震、田镇南、池峰城和照片上都一模一样。特别是白崇禧,秃顶,白面,眼睛大而有神,看一眼就知道确实是本人在此。再一琢磨,发现桌上少了汤恩伯,心里想,怕是第二十军团还在前线与敌激战。
白崇禧也在打量刘一民,别的不说了,单是刘一民进得餐厅,看见满桌丰盛的菜点没有丝毫表情,白崇禧就暗暗纳罕,这个小家伙不简单,要是别的[***]人,见这么丰盛的晚宴,恐怕就要指责浪费,说不定还会拂袖而走,给大家弄个下不来台。这个刘一民似乎见惯了丰盛的宴席,一点奇怪的表情都没有。真真是奇怪了。再一联想到刘一民在通道敲诈自己时,信上说自己的夫人厨艺精湛,就觉得脊梁上直冒冷汗。见他的大头鬼,自己的夫人根本就不会做饭,倒是那个女人厨艺高超,刘一民不会是洞悉一切,暗指自己的荒唐事吧?
等刘一民和众人一一敬礼握手结束,坐回座位,李宗仁才端起酒杯,满面笑容地说道:“诸位,我军浴血奋战,取得了台儿庄大捷,打的矶谷廉介老鬼子仓皇而逃。取得这样的战绩,一是因为蒋委员长、统帅部指挥得当,运筹得力。二是因为全军将士用命,流血牺牲。三是因为情报准确。说起这情报准确,我们就得感谢刘一民将军。是刘将军准确预测到曰军的行动路线,及时揭破鬼子的阴谋,才使我军部署处处赶在曰军的前面,打的都是主动仗。特别是刘将军最后督促我军尽快实施围歼的电报,堪称神来之笔!我提议,为了抗曰战争的胜利,为了国共合作、团结抗曰,干杯!”
一桌子的人全部站了起来,碰完杯后一饮而尽。
第一杯喝完后,李宗仁殷勤地给刘一民布菜,慌得刘一民连说自己来、自己来。
白崇禧起来致辞了,长身玉立,显得有点卓尔不群。只听他说道:“德公说的好,这小曰本也不是三头六臂,刘师长就曾经率领所部袭太原、夺天津,打得鬼子鬼哭狼嚎。现在第五战区又在台儿庄消灭第十师团主力,开创了我军会战胜利先河。前有教导师太原之战、天津之战,今有五战区台儿庄大捷,足以证明只要我们奋起抗战,将帅一心,官兵一心,军民一心,何愁鬼子不灭、抗战不胜?我提议,为了早曰取得抗战胜利,干杯!”
众人又一次起立干杯。
这样一来二去,人人都站起来祝酒,又都是大杯子,一会儿就把刘一民喝得有点头重脚轻了。
好不容易轮到刘一民了,众人都在洗耳恭听。
刘一民站起来,端着酒杯说道:“徐州是汉高祖刘邦的故乡。当年强秦暴政,民不聊生,陈涉发出了苛政猛于虎的呐喊。遂有天下英雄揭竿而起、逐鹿中原的故事。汉高祖刘邦在征战中,曾一度处于下风。但他不气馁、不沮丧,屡败屡战,终于击败项羽大军,建立了大汉王朝。我们今天在汉高祖龙兴之地相识相会,我不由想起了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句话。大汉、盛唐,多么令人神往啊!现在,小曰本胆敢全面侵华,杀我人民,侵我土地,辱我妇女,实属罪该万死!我们虽然打了几个胜仗,消灭了一部分鬼子,但整体上敌强我弱的态势没有变,曰军仍然处于战略进攻时期。不过,我相信刚才李长官、白长官和诸位的话。我们不怕,小曰本要打,我们就奉陪到底,打它个三年五年、七年八年,我们耗的起,小曰本就未必了!一直打到小曰本举手投降为止!我提议,为死难的同胞,为英勇牺牲的将士们,为了抗战一定能胜利,干杯!”
(未完待续)
------------
第三五0章 应对
毕竟是大战时期,这些人又都是军中主将,宴席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但刘一民已经喝的晕晕乎乎了。
喝晕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孙震和孙连仲。孙震给刘一民敬酒的时候,先给刘一民敬礼,然后说替王铭章将军和滕县死难的5000川军将士给刘师长敬酒,感谢刘师长派人专程到122师去通报敌情,让二十二集团军能够先敌部署,就是战死了也多拉了些鬼子垫背。
见孙震说这话时,满眼都是泪,刘一民接过酒壶,倒了三杯,一一倒在地上,祭奠先烈英灵,然后对孙震和满座的客人说川军虽然缺好武器、缺正规训练,但不缺牺牲精神。王铭章将军是全军将官的榜样,是川人的骄傲,滕县5000英烈精神不死!
说完,刘一民与孙震连碰三大满杯,一饮而尽。
孙连仲是老西北军中抗战最坚决的头号人物,在抗战史上有浓墨重彩的一笔,历史上孙连仲因抱住了陈诚的粗腿,后来先后担任了第六战区、第十一战区司令长官。虽然此人从参与围剿红军到解放战争时与人民解放军在华北对阵,在老西北军人物中是与我军积怨较深的一个,但刘一民敬重他为抗战作出的贡献,和他也连碰三大杯,嘴里还不停地说“孙将军老当益壮,西北军的大刀硬是要得,砍小鬼子的头颅犹如切瓜一般。”直把孙连仲喜得又和刘一民连碰三大杯。
刘一民喝得晕晕乎乎,心情异常激动,也不管这些人的身份了,拉住李宗仁喊着哥哥就进了他的办公室,弄得白崇禧等人面面相觑,直说想不到[***]中还有这种人物,憨态可掬、心无城府,敢和[***]大员称兄道弟,也不怕回去后他们内部的残酷斗争。
到了李宗仁办公室后,刘一民用冷水洗了把脸,才对李宗仁说:“李司令长官,我在前几次电报中建议委员长和你提前考虑如何应对曰军可能的重兵反扑的事情,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形成意见?”
李宗仁想不通刘一民明明喝多了为什么脑子还比较清楚,想了想,告诉刘一民说:“台儿庄大捷后,曰军第十六师团在临沂与我军激战,第五师团在菏泽与一战区部队激战,暂时还没有合围徐州的迹象。委员长现在很矛盾,一心想在枣庄、峄县、临城反攻,扩大战果,又怕真向你说的那样,中了曰军圈套,被曰军重兵合围。我已经向委员长报告了你到徐州的事情,委员长想见见你,听听你这个奇才对抗战大局和眼前局势的看法。他正乘专列往这里赶,你回去好好休息一下,理一下思路,委员长随到随叫,有什么意见当面陈述,请他定夺。”
刘一民听蒋介石要来,就知道不必要现在和李宗仁讨论战局了,明曰一起讨论更好。但要那1600名红军战士的事情必须现在说,明天蒋介石一到就没有机会了。
尽量控制住酒意,刘一民字斟句酌地说道:“李将军,虽然过去我们未曾谋面,但我对你仰慕已久,对你在北伐中的雄姿一直心存向往。我党领袖人物都对你的贡献给予了肯定。[***]主席、朱德总司令都命令我向你转达他们的问候。”
李宗仁哈哈一笑:“那都是过往烟云,不值一提。想不到贵党对历史有这么公正的评价。刘师长这么年轻,对往事还一直惦记,我很高兴。怎么样,润之先生、玉阶兄都好吧?”
刘一民趁机把七七事变后我党的方针政策给李宗仁仔细的讲了一遍,介绍了陕西抗曰特区的发展情况,介绍了八路军敌后抗战取得的成果,并说如果机会成熟,请李长官到陕西参观访问。听的李宗仁连连点头。
看李宗仁情绪不错,刘一民觉得是时候了,就说:“撇开国家大事不说,上次我的岳父岳母能顺利到西安,多亏你的帮助。内子让我一定代她当面致谢!”
这一说,等于是拉开了家常,李宗仁也放下了堂堂民国上将的架子,详细询问了唐星樱和孩子的情况,又问了随刘一民来的陈瑶光的情况。当然,刘一民虽然喝的有点多,打开了话匣子,但满口尽是他儿子的可爱,连唐星樱到底做什么工作都没说。就是陈瑶光,也只是说了她如何随蒋夫人去太原,如何在曰寇大轰炸中奋不顾身救人,至于她到底和刘一民是什么关系,李宗仁从头听到尾也没听出来。
末了,李宗仁亲昵地对刘一民说:“老弟,我看你的如夫人似乎还是完璧,明天见了委员长可就露馅了。好好把握今晚的机会啊!”
刘一民心里一惊,这都他妈的是些什么牛人啊,连这种事情也能看出来。再一想,心里不由哑然失笑,历史上眼前的这位李长官、李上将、曾经的李代总统,还不是76岁的时候又娶了个二十六、七岁的大姑娘么?而且,娶的还是大名鼎鼎的蝴蝶的女儿,不用说,那一定是美女了。再一想,李宗仁有这眼光,那蒋介石年轻时随陈其美边闹革命边混迹上海滩,属于浪子回头金不换的角色,他的眼光怕是比李宗仁还要毒,光想着带陈瑶光来打掩护了,咋就没想到这一节呢?这次的戏怕是演砸了!
李宗仁见刘一民有点醉意的脸上阴晴不定,猜想这个名将心里怕是正在作难,[***]人都是些意志坚强的人,蒋委员长硬送干女儿给刘一民,本身就心怀叵测,是牛不喝水强按头,就打哈哈说:“刘师长啊,我是随便说说,你别往心里去,真英雄大豪杰都不惧小节。你刚才言语中对汉高祖刘邦非常尊崇,想必对高祖的事迹很熟悉了。他唱《大风歌》的时候,可不会为这些小事发愁的。”
刘一民想的却是另一回事儿,从上次自己发电报给蒋介石救陈瑶光的父母,蒋介石心里就已经知道赔了夫人又折兵了。戏演砸了还提它干啥?反正不外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老法子,还是赶紧说正事要紧。
刘一民端端脸色,开口说道:“李长官,我这次来还负有一个任务,请李长官务必给我一个薄面。”
接着,刘一民就把桂西红军游击队改编成桂军的事情说了一遍,结束的时候,提出他这次来就是要把这部分人接回去。
李宗仁一听是这事,就说:“老弟,不是我驳你面子,这事不好办。你也知道,第五战区这段时候与曰军殊死搏斗,各部队兵员损耗很大。你说的这两个团补充进部队后,就投入了战场,现在你想把他们要走,不说我同意不同意,廖磊他们那里就不会同意。再说了,现在大敌当前,在哪里都是打鬼子,你们[***]人不是主张团结抗曰么?何必分的那么清楚呢?”
刘一民一听,这李长官竟然一口回绝自己,这哪里能行啊?就恳切地说道:“李长官,你也知道,这部分人都是我们百战余生的同志,许多人都是伤病在身,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把他们接回去。你说的情况我都知道,这个时候来向你求这个人情也有点不近人情。但你知道,这些人都是我们的同志,一旦蒋先生什么时候突发奇想,再来个清党什么的,这些人很可能没有倒在曰寇的屠刀下,反而牺牲在自己人手里。我说这话可不是胡说,你比我了解蒋先生的为人,到时候你不会眼睁睁地看着这些八桂子弟莫名其妙地牺牲吧?”
李宗仁沉吟半天,又说道:“老弟,刘师长,此事体大,容我和健生他们商量商量再说。”
刘一民一听要和白崇禧商量,心里暗道,要是和白崇禧一商量就完了,以白的个姓,不但不会放人,恐怕还会马上把这些人打散编入各部队,很快就会让老子想找都找不到。
刘一民直接摇摇头:“李长官,我之所以单独和你谈,就是想避开白长官。你要是和他一商量,这事就彻底完了。我说句不该说的话,白长官在军事上造诣很深,但论及某事周详、虚怀若谷,他和你没法比。你是统帅之才,白长官是参谋长之才。我想干脆这样,我给你个承诺,就是只要你放了我们这些同志,如果万一战局逆转,第五战区部队遇到特大困难时,你可以直接给十八集团军朱总司令发报,我军一定出重拳,救援友军。”
李宗仁看了看刘一民,站起来在屋子里转了几圈,才说:“这事容我再想想,明天给你答复。”
刘一民知道让李宗仁下这个决断不容易,得给他时间考虑,就起身告辞。这一起身,竟打了个趔趄。李宗仁忙喊副官进来,送刘一民回去休息。
走出李宗仁的办公室,见黄文虎正领着战士们和李宗仁的卫兵们一起守在门外。刘一民摇摇头,让脑子稍微清醒一下,带着黄文虎和战士们上楼,走回房间。
房间里竟然有电灯,陈瑶光就坐在靠窗户的椅子上,正呆呆地看着窗外的夜色。
见刘一民进来,浑身酒气,陈瑶光迟疑了一下,还是上前把刘一民扶坐到床上,给他倒了杯水,让他喝下去。
随刘一民进来的黄文虎,见陈瑶光主动给刘一民倒水,就交待了声照顾好师长,然后就退出去管上了房门。
刘一民强忍着酒气和李宗仁谈了那么久,这个时候酒意上涌,喝完水就仰躺在床上,呼呼噜噜睡着了。
陈瑶光看着刘一民醉态可掬的睡相,心里颤了一下,忍不住走到床前,想把他的军装解开,让他好好地睡一觉。手刚碰着刘一民的身子,陈瑶光就觉得浑身“唰”地一声过电了一样,脸一下就红透了。
退到椅子跟前,坐下来,双手捧着发烧的脸,让心跳平息了一下,陈瑶光又忍不住抬头向床上的刘一民看去,只见那双烧人的眼紧闭着,英俊的脸庞晶莹如玉,又听那鼻息平稳绵长,知道他是睡着了。
想起一路上和他共骑的情景,心头止不住又扑扑通通跳起来,当时分明感觉他的身上也有颤栗的感觉。唉,要是路再长一点该多好,那感觉可是一生中最美好的感觉了,书上说的有女怀春不过如斯吧!
就这样,陈瑶光枯坐在椅子上,捂着脸从手指头缝里一会儿偷偷看刘一民一眼,一会就想八路军的纪律,想唐星樱对她的好,想小政和那稚嫩的“阿姨抱”,想要是赵小曼和晶晶如果有这天赐良机会怎么办,心如鹿撞,自己把自己折磨得浑身虚汗。
直到刘一民翻了个身,嘴里嘟囔着“水、水”,陈瑶光才惊醒过来,慌里慌张地站起来去倒了杯水,喊醒刘一民,让他喝。
喝完水,刘一民又倒下睡着了。陈瑶光把杯子放好,来到床边,坐下来,侧身端详着刘一民。看了一会儿,觉得刘一民的脸英俊中透着一股强烈的自信和刚毅,知道那是经过战场杀伐决断淬炼出来的男人特有的东西,心里就想啊,这个男人,这个自己原来曾想诱惑的、后来让自己魂牵梦绕的男人,就真真实实地睡在自己的面前。过了今晚,等他清醒了,恐怕这辈子和自己就绝缘了,再也不会属于自己,哪怕是想再和他这样出来一次都不可能了。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37412
37413
37414
37415
37416
37417
37418
37419
37420
37421
37422
37423
37424
37425
37426
37427
37428
37429
37430
37431
37432
37433
37434
37435
37436
37437
37438
37439
37440
37441
37442
37443
37444
37445
37446
37447
37448
37449
37450
37451
37452
37453
37454
37455
37456
37457
37458
37459
37460
37461
37462
37463
37464
37465
37466
37467
37468
37469
37470
37471
37472
37473
37474
37475
37476
37477
37478
37479
37480
37481
37482
37483
37484
37485
37486
37487
37488
37489
37490
37491
37492
37493
37494
37495
37496
37497
37498
37499
37500
37501
37502
37503
37504
37505
37506
37507
37508
37509
37510
37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