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个时候,异变突生,四周响起了枪声。沼田多稼藏大佐马上就卧倒在地,组织部队反击。

    打了一会儿,沼田多稼藏大佐感觉不对,听枪声对方只有轻机枪和步枪,而且轻机枪打的都是点射,这样的火力按理说只是中[***]队的小部队或者是杂牌军,可为什么自己的部队的伤亡这么大呢?

    对方的枪声越来越稀了,但奇怪的是,枪枪都能要命。特别是自己的军官和机枪手、掷弹筒手,下饺子一样咕咕噜噜地往地上躺。要是这样再打一会儿,恐怕全大队都要玉碎在这里了。

    感觉不对的沼田多稼藏大佐,慌忙命令通信兵向赖武平少将求救,命令部队往后移动,拉开与中[***]队的距离,使用重机枪和步兵炮压制敌人。

    刘一民发现鬼子兵开始匍匐后退,就下令部队结束战斗,悄悄后撤,上马向东前进。

    刚下达完命令,就听见身边的陈瑶光“啊”了一声,扭头一看,这傻丫头正直直地往后倒。这才想起陈瑶光没有战斗经验,听见自己下令撤退,一定是站起来准备向后跑,被鬼子击中了。

    事情和刘一民想的一样,战斗打响后,陈瑶光就爬在刘一民身边,看着刘一民用那支八一自动步枪一枪一个地打鬼子,忍不住心痒,用刘一民刚刚交给她防身的小手枪向鬼子射击,可惜打了几枪都没打中,还引来了刘一民的呵斥。刘一民甚至狠狠地把她的头按在了地上。

    虽然刘一民的态度不好,但落在陈瑶光眼里那都是甜蜜和幸福,她知道,男人是保护她,怕她出危险。

    一听刘一民下令撤退,陈瑶光以为战斗结束了,想都没想,直接就站了起来,准备往战马那里走,就在这个时候,一颗子弹击中了她。

    刘一民一个箭步过去,伸手抱住了即将落地的陈瑶光,低头一看,这丫头的胸部中弹,鲜血正往外渗。

    刘一民肝胆欲裂,忙喊卫生员拿急救包来。

    这个时候陈瑶光已经不行了,强睁开眼,见刘一民抱着自己,脸上现出一丝笑意,断断续续地说:“这样的结果很好,告诉我父母,我很幸福。”说完,头一歪,倒在了刘一民怀里。

    卫生院爬过来一检查,就对刘一民说:“报告师长,陈瑶光同志已经牺牲了,子弹击中了她的心脏。”

    刘一民看了看鬼子撤退的方向,又扭头看了看枣庄方向快速赶来的鬼子车队的灯光,恨恨地说了句“第十师团,你等着”,抱起陈瑶光就下令部队立即撤退。

    彻底听不见对面的枪声后,沼田多稼藏大佐才壮起了胆,命令部队去和赶到战场的援军会合。

    这次,赖武平少将亲自带着部队增援,还把随39联队行动的几辆坦克也开来了。见到沼田多稼藏大佐后,赖武平少将命令清理战场,这一清理战场,才发现不但骑兵中队集体玉碎、到石羊村扫荡的小队和看守汽车的小队集体玉碎,就是随沼田多稼藏大佐返回救援的步兵大队主力也足足阵亡了三分之二,要是自己晚来一会儿,估计沼田多稼藏这个笨蛋就全军玉碎了。尤其不能容忍的是,大队长和几个中队长甚至小队长几乎全部玉碎,这个大队算是完了。

    盛怒之下的赖武平少将一把抓过了沼田多稼藏大佐,噼里啪啦打开了。

    直到赖武平少将手打累了,住了手,沼田多稼藏大佐才捂着肿的老高老高的脸说:“报告旅团长阁下,这支部队很奇怪,火力不强,枪声稀稀落落的,但枪法极准,士兵一个隐蔽不好就会被击毙,而且专打军官和机枪手、掷弹筒手。”

    赖武平少将一听就引起了警觉,想想也是,这可是所向披靡的精锐大队,打临沂打了那么长时间,也没有这一会儿功夫伤亡大。这支部队真的是好厉害啊!

    不识趣的沼田多稼藏大佐见赖武平少将不说话,大着胆子问:“旅团长阁下,我们追不追?”

    赖武平少将看了看装甲车残骸,又看了看茫茫夜色,对沼田多稼藏大佐说道:“你妈妈生你的时候是不是早产啊?要不然你的脑袋怎么会生锈呢?”

    说完,理都不理沼田多稼藏大佐,命令部队迅速清理战场,撤回枣庄。

    回到枣庄后,赖武平少将给矶谷廉介中将发报,报告了发生在石羊的战斗情况,请求上报第二军和华北方面军调查支那教导师刘一民部动向,因为赖武平想不出,除了刘一民部队,中国还有哪一支部队有这么强的战斗力。

    华北方面军司令部接到层层报上来的报告时,喜多诚一已经接到了在徐州的间谍的报告,知道了教导师师长刘一民南下徐州晋见蒋介石的情报,两下一对照,真相大白,第39联队遇到的一定是刘一民和他的卫队,刘一民一定是从徐州经台儿庄北上,返回鲁西。于是,寺内寿一大将命令第二军,立即派出所有谍报人员,动员一切力量,侦查刘一民行踪,务必将其消灭在归途中。

    刘一民当然不知道鬼子的这些举措,不过,鬼子猜错了他的目的地,自然就实现不了在沿途拦截的目的了。

    离开枣庄境内后,感觉暂时不会遇上鬼子了,刘一民下令部队打起火把,纵马疾驰。

    一夜奔驰,天明的时候已经回到了高桥村,和罗延以及在这里活动的教五旅部队汇合。

    刘一民下令部队宿营,自己翻身下马,把陈瑶光放到草地上,又去折了些花枝,放到陈瑶光的遗体旁。这才让李小帅去和高桥村的村长联系,找老乡买棺材,准备将陈瑶光入殓。

    本来,刘一民想将陈瑶光就地安葬,但看了周围山势,觉得都没有徂徕山的山势好,恐怕也比不上蒙山,遂决定将陈瑶光的遗体运回师部,再择地安葬。

    李凌风和王同生只知道陈瑶光是蒋介石派来让师长为难的,不知道这中间的曲曲折折,见刘一民如此上心,就提议是不是做副担架,把陈瑶光同志抬回师部,再行安葬。

    刘一民摇摇头:“她是个好姑娘,做担架抬着既影响行军速度,又容易让遗体颠簸。还是放进棺材车运比较好。”

    这高桥村党的建设搞的早,群众基础好,李小帅很快就用车运来了一幅棺材。刘一民看了一下,是纯柏木的,油漆、雕花都好,一看就知道是大户人家精心准备的寿材,就同意了。

    由于是在行军途中,诸事从简,刘一民让李小帅带战士们去找了点松枝、柏枝和鲜花,把棺材底部敷设得香气浓郁,这才让战士们走开,搭起帐篷,找来几个年轻媳妇,用水为陈瑶光清洗了身子,又从陈瑶光的背包里取出干净内衣给她换上,到村里买了两床新被褥,一直忙了一上午,才算是把陈瑶光入殓。

    刘一民此时极为伤感,情绪不好,不愿在这里多停,遂下令将棺材放到马车上,固定好,带着自己的随行部队,护着马车向蒙阴前进。

    (未完待续)
------------

第三五二章 蒙山之阳

    从高桥出发,一路北上,出尼山余脉,渡温凉河、过浅丘平地,越过浚河,一直抵达蒙山之阳的万寿宫,刘一民才下令部队停止前进。

    万寿宫故称祭蒙祠,又称颛臾王庙,宋代改建为玉虚观,明代改称万寿宫。旧时万寿宫规模宏大,殿阁错落,碑石林立,气象非凡,是鲁南道教圣地。

    万寿宫香火极旺,清代就有道士三百余人,现在还有100余道众。院主是个姓郭的老道士。

    见八路军部队到来,这郭老道一片漠然,交待道士们紧闭山门,以防兵劫。弄得刘一民看着山门直发呆,想想这鲁南名观历史上被曰伪大肆劫掠,文物丧失殆尽,最后在战火和动乱中几乎化为废墟,后人不得不依据资料重建,刘一民就暗暗叹气,觉得这院主竟如此愚昧,将八路军拒之门外。

    叹气归叹气,刘一民还是让部队野营。

    一大早,刘一民带着李凌风、王同生、李小帅,在万寿宫周围踏看地形,转到万寿宫西侧,见此地背靠蒙山,临蒙阳河,茂林修竹,松柏森森,奇花异草,美不胜收,清风拂面,云气郁兴,宛若神仙洞府一般。就对李凌风、王同生、李小帅说:“瑶光二字本身就是仙女的名字,陈瑶光冰清玉洁,姿容绝世,端的是仙女下凡。这蒙山号称七十二峰、三十六洞天,兼有华山之险、黄山之秀,泰山之壮、长白之翠,千崖万壑,云海花潮,山光水色,相映成趣,一年四季,风景如画,孔子登临而小鲁。我想,瑶光是抗曰烈士,为国为民而战,死的光荣!我们就在这神仙福地安葬她吧!”

    说完,刘一民也不看李凌风、王同生有何反应,踩着步子丈量了方位,接过李小帅递过来的工兵镐,点了墓穴位置,又在墓穴周围点了种植竹木的位置,交待李小帅组织警卫一连战士开挖墓穴,墓室一定要用砖或石块拱券,并要李小帅想法按标定的方位在墓周围种植竹子、梅树、石榴树、桃树、杏树、梨树和兰草。

    李凌风见刘一民如此做派,有点不理解,好心地提醒道:“师长,现在是打仗时期,让烈士入土为安、做好记号就是了。种植树木花草的事情,是不是等以后有机会再说?”

    刘一民盯着李凌风看了半天,蹦出了一句让李凌风目瞪口呆的话:“她是我老婆!”说完,扭身就走了。

    李凌风和王同生惊讶得用手捂着嘴巴,面面相觑,想不通陈瑶光怎么会成了师长的老婆。半晌,李凌风才反映过来,对王同生说:“别楞了,特战大队去移植树木,狙击大队去移植兰草,还得找到附近农村买砖,实在没有就找石匠用石头,捎带着找个刻碑的好匠人,要快。”

    刘一民回到宿营地后,打开电台,先给罗荣桓发报,通报了自己已从徐州返回、抵达万寿宫的消息,并说在枣庄附近的石羊与曰军激战,消灭曰军约600人,陈瑶光同志在战斗中牺牲,要罗荣桓将近期敌情电报转发过来,并派李成毅立即护送小政和赶到万寿宫来为陈瑶光送行。

    接着,刘一民又起草了两封电报,一封是给主席和朱老总的,详细汇报了赴徐州面见蒋介石、李宗仁的经过,把与蒋、李二人的谈话一字不差地报告了个清清楚楚。在电报结尾,记述了陈瑶光面见蒋介石时候的态度和牺牲经过,报告了自己与陈瑶光的恋情。恳请主席抽空接见一下陈瑶光父母,并责成西安特区政斧给陈瑶光父母发放抚恤金,安排合适工作。如因身体原因不能工作,请主席考虑是否给其一笔足以供应其生活的养老金,或者实行供应制。

    想想自己的要求可能有点过分,刘一民就在电报中又加了一句:陈瑶光烈士的抚恤金应由财政支出,其父母赡养问题应按烈士亲属办法办理。如不行,由我本人和我的子女负责为其养老。但由于我军是供应制,个人没有积蓄,养老金可记我借款,待胜利后实行工资制时逐月扣还。

    另一封是请总部转蒋夫人宋美龄的,在报告了陈瑶光牺牲经过后,刘一民写道:“尊敬的蒋夫人宋美龄先生:虽然陈瑶光同志生前历经煎熬,备受不公正待遇,所谓委座和夫人义女一事也纯属子虚乌有,但她一直对蒋夫人的关爱念念不忘,期待着这次徐州之行能面见夫人,再聆教诲。可惜造化弄人,瑶光光荣牺牲。从此天人相隔,忆之、念之、思之,音容笑貌,宛如昨天。逝者已已,我军定当奋力杀敌,为烈士报仇!”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85684 85685 85686 85687 85688 85689 85690 85691 85692 85693 85694 85695 85696 85697 85698 85699 85700 85701 85702 85703 85704 85705 85706 85707 85708 85709 85710 85711 85712 85713 85714 85715 85716 85717 85718 85719 85720 85721 85722 85723 85724 85725 85726 85727 85728 85729 85730 85731 85732 85733 85734 85735 85736 85737 85738 85739 85740 85741 85742 85743 85744 85745 85746 85747 85748 85749 85750 85751 85752 85753 85754 85755 85756 85757 85758 85759 85760 85761 85762 85763 85764 85765 85766 85767 85768 85769 85770 85771 85772 85773 85774 85775 85776 85777 85778 85779 85780 85781 85782 85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