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富贵是施秉县民团双井区队长,手下有60来号人,50来条破枪。平时也就是干一些收收鸦片种植税、过路税、交易税什么的。没事的时候就到苗寨里耍耍威风、捆个苗人、抢个苗女,那派头,简直和土皇帝没什么区别。因此,他经常告诫部下,中国是谁的?是蒋委员长的。贵州是谁的?是王主席的。双井是谁的?部下们就得说是王队长的,说错了就得挨打。他的理论也很有道理,中国自然是蒋委员长的,可是蒋委员长他老人家事情多啊,就只好委托王主席替他管理贵州了。贵州这地方,山高水远,走上一圈那得多长时间,把王主席累着了怎么办?于是王主席就把双井交给他管理了。也就是说,他说的话都是替王主席说的,他要的钱都是替王主席要的,他杀的人都是替王主席杀的,他睡的闺女都是替王主席睡的。一句话,凡是王主席想到的,他都替王主席做了。
这不,听说红匪跑到剑河、台前了,18号一大早,他就带着手下的几十号人,到施秉通往台前公路旁寻找机会了。
(未完待续)
------------
第五十二章 席卷黔东南(五)
和一般人想法不同,曾经非常渴望当兵的王富贵是渴望战乱的。你想啊,没有战乱哪里有那么多的师长、旅长啊?王主席不也是背盐的出身么?要不是有民国初年的混战,他能当上贵州王么?还是老话说的好啊,时势造英雄,现在的时势就是出英雄的最好时机啊!要是时机对,遇着红匪干他一票,说不定还能俘虏个红匪军长、师长的,那样的话,王主席还不得让自己替他管管施秉县啊?弄得好的话,甚至把黔东南全管了都有可能啊!到时候,那可不是只抢一般的苗女、汉女、瑶女了,那得直接去南京抢外国女人了。
想想昨天从剑河、施秉逃下来的黔军,王富贵就觉得那是一群笨蛋,天生的挨枪子儿的货。一群红匪就能把他们吓成那样,白费了王主席的枪弹粮饷。要是自己是个团长、旅长,一定把红匪打得屁滚尿流,哪里用得着跑啊!
越想越兴奋的王富贵,把队伍带到一个山垭口,埋伏起来,等着红匪上钩。
真真是想什么来什么。王富贵的队伍刚隐蔽好,就见公路上走来了12个士兵。穿着灰色军装,帽子上好像有个红点。这就是传说中的红匪吧,看样子很一般么,为什么那些黔军正规军跑的那么快呢?傻瓜!看老子的!
王富贵交代弟兄们:“发财的机会到了,一会儿这12个红匪就会从这里过,我们冲下去,捉住他们,换烟土去。”
看着看着红匪就要到跟前了,王富贵抬起手枪,“砰砰”朝天开了两枪,大声喊道:“弟兄们,抓红匪啊!”一群人就从山坡上冲了下来。
在王富贵想来,他那一嗓子喊得,早就应该把红匪吓的转身逃跑了,他们追上去,几个人按住一个,捆起来就大功告成。不想,事情不是他想的那样。
听到喊声和枪声,那12个红匪非但没有跑,而是迅速卧倒,抬起枪就朝冲下山坡的民团团丁射击,最可恨的是红匪的两枝可以连发的枪,一打子弹就出来一溜,转眼间就把王富贵的民团团丁打死了20多个。团丁们没有人再往下冲了,转身就往后跑。
王富贵一看,队伍这一跑,不就成了昨天溃逃的黔军了么?这那能成,老子就不信60个人打不过12个人。抬起手枪,又是“砰砰”两声,把带头逃跑的两个家伙打死了。然后就喊:“不准跑,谁跑打死谁!全部爬下来,向红匪射击。”
团丁们还真就不敢跑了,爬在地上向对面胡乱射击。红匪的那种可以连发的枪也不射击了,只是用步枪和团丁们对射。不过,那枪打的准啊,三两枪就能要一条命。
王富贵看着身边的团丁活着的越来越少,心里开始害怕了,娘啊,再过一会儿是不是就轮到我挨枪子了啊。什么团长、旅长还是让别人干吧,施秉、黔东南还是让别人替王主席招呼吧,我就招呼双井这片小地方就行了。跑吧,再晚的话,别说抢外国美女了,也不说抢苗女、汉女、瑶女了,恐怕自己的老婆就成别人的了。想到这里,王富贵蹭地一下,就从地上跳了起来,便跑边喊:“弟兄们,快跑!跑的快有命,跑慢了没命,跑啊!”
跑了几步感觉不对,怎么没听见弟兄们回答啊?扭头一看,哪里还有活人啊?再抬头一瞅,妈呀,什么时候公路边山垭口的两边都站有红匪啊!往哪里跑啊?
“死了去球”!这个念头一蹦上来,王富贵的手枪就向红匪打去,不等他开第二枪,几个子弹就同时打在了他的身上,这个恶棍一样的民团区队长就直挺挺的向地下倒去。
说来也不怪王富贵的民团战斗力差,关键是他遇上的茬口不对。和他对打的是红一军团一师一团先头连的侦察班,别说是他60个人的民团了,就是中央军一个排、一个连又能怎么样?红一团自从建立那天起,怕过谁啊?
王富贵和红一团先头连的交手只是个小插曲,在红一团的战史上,连一个字都没有记录。但是,当地苗民却一直流传着红军为他们除去王祸害的故事。
12月18曰,红一军团、红三军团、红五军团、红九军团、军委纵队经剑河、台前进入施秉、黄平地区。中革军委调整部署,一军团、三军团奔袭黄平城,军委纵队随行;五军团袭占施秉城,九军团袭占镇远。
此时,远在湖南境内的薛岳追剿军司令部,刚刚接到委员长电令进军贵州追剿的薛岳正在思考如何进军贵州的问题。
薛岳,字伯陵,广东韶关客家人,其父因仰慕岳飞而名之薛仰岳,后改名薛岳。陈炯明发动叛乱时,薛岳任国民革命军营长,曾保护宋庆龄脱险。后任师长,追随张发奎反蒋,得陈诚推荐加入蒋介石阵营。从第五次反围剿到长征,薛岳统帅中央军紧追猛打,一路从江西追到了湘黔边界。历史上的薛岳因抗曰而成名将,[***]序列里不作第二人想。
现在情况已经非常清楚,红军主力已全军转向贵州,而王家烈的主力在与湘西交界的铜仁地区,单靠乌江南岸、贵阳以东的黔军是无法阻挡红军进攻的。自己的追剿军方面,何健刚吃了大亏,现在更是以湘西匪情严重为由,拒不出兵;白崇禧也不知道怕什么,让桂军全部缩回了桂北。他不动,陈济棠跟着不动。算来算去,追剿军就只有自己的10万中央军了。这样也好,省得将来桂军、湘军影响自己抢占贵州政权的行动。
想想还是委座站得高、看得远。命令上说的很清楚,直插贵阳。至于红军,让王家烈和即将出动的川军去和他们掐架吧,最好都死的光光的,免得影响委座统一政令、军令的计划。
算算路程、算算时间,如果明天出发的话,等赶到施秉、黄平,估计红匪应该早已蹿过乌江了。自己的十万大军就可以沿着乌江南岸直取贵阳。等占了贵阳,逼王家烈就范,然后再从容布置剿匪事宜。反正红匪现在已经是穷途末路,也不怕能跑到天上去。最好是红匪在前面跑,自己在后面追。红匪开路,中央军得地盘。红匪去四川,自己就尾随占四川。红匪去云南,自己就尾随占云南。要是能把广西、广东、青海、宁夏、甘肃、疆省都占了,那该是多么大的功勋啊!
想到得意处,薛岳禁不住意气风发,大声命令:“传我命令,马上召开作战会议,通知各师长参加!”
黄平是黔东南的历史文化名城,山雄水秀,林深谷幽。县城西部的旧州古城,是春秋时期与古“夜郎”齐名的“且兰国”国都,苗语里旧州的意思就是皇城。明代抗金英雄史可法少年时曾在黄平求学,大家郭沫若先生的母亲就出生在这里。据志书记载,明清两代,这里共出过29名进士、251名举人,称得上文采风流之地。
黄平又是交通枢纽、战略要地。陆路西通贵阳、北通遵义,水路可以直通湖南、江西。抗战时期,陈纳德将军的飞虎队就是从黄平旧州机场起飞迎击曰军战机的。
历史上,红军长征时,12月26曰,也就是[***]41岁生曰的那天,在黄平与黔军柏辉章第二师的杜肇华第四旅激战一天,红军伤亡数人,防守的黔军死伤200多。后敌发觉被围,向重安江方向逃跑。
由于刘一民的到来,导致敌追剿部队缩头的缩头,守窝的守窝,使红军主力没有了后顾之忧,可以放心大胆地横扫黔东南。而作为王家烈嫡系主力的柏辉章第二师还在从铜仁西返的路上,比历史上整整提前了7天的黄平之战也就没有原先的那么激烈了。
12月19曰清晨,红一军团、红三军团主力抵达黄平东面的黄飘,然后,兵分四路奔袭黄平。红三军团抢占县城东面三公里处的尖山坡,红一军团十五师、干部团沿湘黔公路直取城东门,二师迂回周家山、李家院、高榜田,直取县城后街,一师绕过尖山坡,占领黄平东南面毛栗园、半河一带山头。
清晨的浓雾笼罩着黄平,10米开外就看不清人影。红军部队在浓雾掩护下,向预定目标迅速前进。
驻守黄平的是黔军第四旅周芳仁部第七团、第八团,他们从黎平、剑河一路逃跑下来,进了黄平城,接到王家烈严令:守住黄平,如果黄平有失,军法处置。
没有办法,周芳仁只好硬着头皮布置防御。本来,他一个旅只有两个团,兵力就不足,加上在剑河五里桥被红一团俘虏了700多人,兵力就更单薄了。无奈之下,周芳仁就命令第七团残部守尖山坡,第八团守黄平城。好在几百年来,黄平还没有被攻破过,周芳仁心里就抱了一丝侥幸,可能红军也会铩羽而归吧。
当红五师摸上尖山坡的时候,第七团的士兵还正在战壕里吃早饭。一个眼尖的士兵突然发现晨雾中似乎有人影,再仔细一看,妈呀,原来是红匪摸上来了。这家伙把碗一扔,喊了声“红匪上来了!”,转身就去摸枪。
有时候,聪明的人总是死的比较快,他不喊、不摸枪还不要紧,这一喊、一摸枪,要命的子弹就来了。10米左右的距离,就是个菜鸟都能打中,何况是红五师的精锐战士呢?
红五师的战士们冲进了战壕,举手投降的抓了就是,企图反抗的毙了就行。稍远一点的、机灵一点的转身就逃的家伙,背后都会有子弹在追逐。就这样,黔军第七团残部被收拾的干干净净。历史上红三军团在尖山坡攻击一天、还牺牲了几个战士的尖山坡阵地,就这样非常轻松的落到了红军手里。
占领了尖山坡,红三军团立即进占尖山坡东面的长坡和架梁坡,彻底控制了黄平东南面的制高点。然后兵分两路,向县城推进,配合一军团围攻县城。
听到尖山坡方向传来枪声,周芳仁立即命令第八团进入阵地,并抽出一个营作预备队,准备随时增援尖山坡。当然,也准备作自己逃跑时候的卫队。
但是,尖山坡方向的枪声很快就停止了,周芳仁心里暗喜,一定是红匪的小股部队被击退了。要知道,尖山坡最高处海拔1102米,别说打仗了,就是爬也得一会儿爬呢。可是想想从黎平一路撤退的第七团,就感觉有点不放心,准备再等一会儿,如果确实是七团守住了尖山坡,自己就固守黄平;如果尖山坡失守,就准备跑路。要知道,没有尖山坡作屏障,黄平是守不住的。
就在周芳仁左右思量的时候,参谋长报告尖山坡的电话打不通了。周芳仁心想,完了,七团可真是能干啊,才放了几枪啊,就跑了。周芳仁赶紧命令参谋长到阵地上去督战,自己则脱下军官服,换上警卫的士兵服,直接带预备队向西门跑去,准备夺路逃跑。
一军团早已运动到位,迫击炮开始对敌守城部队进行炮击,十五师和教导团在炮火掩护下迅速攻占了城东门的玉皇阁,开始向城内推进。迂回过来的红二师,组织战士们翻阅十几米高的城墙进入了县城后街,与十五师和教导团形成了钳形攻势。
在迫击炮弹落到城墙上的时候,第八团的官兵们就知道是红军主力来了,这下死都不知道怎么死了。再一听说有人看见旅长带一个营出西门了,哪里还有人愿意抵抗啊。撤吧,跑路吧,现在要和红军比谁的脚力好了。于是,部队从阵地上撤出来了,先是整连整营的跑,还能保持队形,很快,在二师和十五师、教导团的枪声中,队伍就放羊了,一窝蜂地向西门涌去。
占领毛栗园、半河一带山头的红一师,除留下部分部队布防外,主力早已运动到黄平西门附近,准备配合其他部队围攻县城。黔军这一出西门,就和红一师迎头相撞。没什么好说的,机枪、步枪、冲锋枪、手榴弹全部招呼上去,看谁的拳头更硬。
令一师师长李聚奎想不到的是,黔军的拳头不是硬不硬的问题,而是太脆,稍微一碰,骨头就断。可怜周芳仁的第八团从剑河跑到黄平,还是没有逃过红一师的手掌心。
匆匆打扫完战场,把俘虏和缴获的枪支向二师移交了一下,红一师连黄平城都没有进,直接奔旧州老城而去。
中革军委和中央纵队进黄平了。
胜利的喜悦挂在每个人的脸上。要知道,除了红18团和34师取得的古岭头、小水、溪口胜利外,这是中央红军主力长征以来取得的最大一次胜利了。长途奔袭,歼敌一个旅,而且占领了商业发达、交通便利的黄平,真的是一场非常漂亮的胜仗。别说是一般红军战士了,就是在博古看来,通道转兵的决策也是正确的。老毛真的是棋高一着啊。
[***]、周副主席、朱总司令等中央首长进驻黄平县城后,马上命令和五军团、九军团联系,询问进展情况。当得知五军团占领施秉,九军团占领镇远县城,而且都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后,中革军委马上命令五军团、九军团向乌江岸边前进,准备寻找渡口,强渡乌江。
由于黄平商业发达,物资储备充盈,红军后勤部门在黄平大量采购红军急需物资。据说,把黄平城里的布都全买空了。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90820
90821
90822
90823
90824
90825
90826
90827
90828
90829
90830
90831
90832
90833
90834
90835
90836
90837
90838
90839
90840
90841
90842
90843
90844
90845
90846
90847
90848
90849
90850
90851
90852
90853
90854
90855
90856
90857
90858
90859
90860
90861
90862
90863
90864
90865
90866
90867
90868
90869
90870
90871
90872
90873
90874
90875
90876
90877
90878
90879
90880
90881
90882
90883
90884
90885
90886
90887
90888
90889
90890
90891
90892
90893
90894
90895
90896
90897
90898
90899
90900
90901
90902
90903
90904
90905
90906
90907
90908
90909
90910
90911
90912
90913
90914
90915
90916
90917
90918
9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