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尖山坡方向传来枪声,周芳仁立即命令第八团进入阵地,并抽出一个营作预备队,准备随时增援尖山坡。当然,也准备作自己逃跑时候的卫队。

    但是,尖山坡方向的枪声很快就停止了,周芳仁心里暗喜,一定是红匪的小股部队被击退了。要知道,尖山坡最高处海拔1102米,别说打仗了,就是爬也得一会儿爬呢。可是想想从黎平一路撤退的第七团,就感觉有点不放心,准备再等一会儿,如果确实是七团守住了尖山坡,自己就固守黄平;如果尖山坡失守,就准备跑路。要知道,没有尖山坡作屏障,黄平是守不住的。

    就在周芳仁左右思量的时候,参谋长报告尖山坡的电话打不通了。周芳仁心想,完了,七团可真是能干啊,才放了几枪啊,就跑了。周芳仁赶紧命令参谋长到阵地上去督战,自己则脱下军官服,换上警卫的士兵服,直接带预备队向西门跑去,准备夺路逃跑。

    一军团早已运动到位,迫击炮开始对敌守城部队进行炮击,十五师和教导团在炮火掩护下迅速攻占了城东门的玉皇阁,开始向城内推进。迂回过来的红二师,组织战士们翻阅十几米高的城墙进入了县城后街,与十五师和教导团形成了钳形攻势。

    在迫击炮弹落到城墙上的时候,第八团的官兵们就知道是红军主力来了,这下死都不知道怎么死了。再一听说有人看见旅长带一个营出西门了,哪里还有人愿意抵抗啊。撤吧,跑路吧,现在要和红军比谁的脚力好了。于是,部队从阵地上撤出来了,先是整连整营的跑,还能保持队形,很快,在二师和十五师、教导团的枪声中,队伍就放羊了,一窝蜂地向西门涌去。

    占领毛栗园、半河一带山头的红一师,除留下部分部队布防外,主力早已运动到黄平西门附近,准备配合其他部队围攻县城。黔军这一出西门,就和红一师迎头相撞。没什么好说的,机枪、步枪、冲锋枪、手榴弹全部招呼上去,看谁的拳头更硬。

    令一师师长李聚奎想不到的是,黔军的拳头不是硬不硬的问题,而是太脆,稍微一碰,骨头就断。可怜周芳仁的第八团从剑河跑到黄平,还是没有逃过红一师的手掌心。

    匆匆打扫完战场,把俘虏和缴获的枪支向二师移交了一下,红一师连黄平城都没有进,直接奔旧州老城而去。

    中革军委和中央纵队进黄平了。

    胜利的喜悦挂在每个人的脸上。要知道,除了红18团和34师取得的古岭头、小水、溪口胜利外,这是中央红军主力长征以来取得的最大一次胜利了。长途奔袭,歼敌一个旅,而且占领了商业发达、交通便利的黄平,真的是一场非常漂亮的胜仗。别说是一般红军战士了,就是在博古看来,通道转兵的决策也是正确的。老毛真的是棋高一着啊。

    [***]、周副主席、朱总司令等中央首长进驻黄平县城后,马上命令和五军团、九军团联系,询问进展情况。当得知五军团占领施秉,九军团占领镇远县城,而且都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后,中革军委马上命令五军团、九军团向乌江岸边前进,准备寻找渡口,强渡乌江。

    由于黄平商业发达,物资储备充盈,红军后勤部门在黄平大量采购红军急需物资。据说,把黄平城里的布都全买空了。

    李成仁就是黄平仁义号布店的老板。昨天下午他就感觉事情不对,从剑河方向撤下来的黔军涌入了黄平城,然后在自卫团团丁的带领下,一队队士兵拿着县长的文告开始四处抓丁,说是要修工事,防止江西来的红匪攻城。扯他娘的蛋,明明人家是红军,非要说是红匪。我看再坏的红匪也比不上这些黔军了。这不,隔壁黄家的老二不想去修工事,顶了几句嘴,就被士兵们打的吐血,最后还得给当兵的30块银元、二两烟土才算完事。

    看样子真的是要打仗了,是不是把门锁上,把布收拾起来,然后带着老婆孩子坐船到下游躲躲呢?和老婆一商量,老婆也同意。两口子一大早就起来收拾了。谁知道刚收拾完,还没有来得及锁门,黔军就开始逃了,红军就进城了。跑不了了,赶紧躲起来吧!

    一家人把门顶上,正躲在屋里祈求玉皇大帝、西天佛祖、王母娘娘、观音菩萨保佑的时候,红军来敲门了。开吧,毕竟传言红军杀人不眨眼;不开吧,惹恼了红军,他们会不会直接砸门而入,然后抢东西杀人啊?思来想去,横竖是一死,还是开门吧。

    这一开门,还真开对了。后来,过了许多年,李成仁早已成了白发老翁,见人还是爱说他那天的经历:“你不知道啊,那红军真的是仁义之师啊,说话和气,买卖公平。那天,可是我开布店以来,生意最好的一天啊,存货全部卖完了。付了那么多钱,红军首长还拉着我的手说谢谢,夸我是爱国商人哪!”

    与黄平城的富庶不同,红五军团攻占施秉县城后,红军战士们普遍大失所望。这施秉县城简直不象县城,房屋都是茅草顶,破破烂烂的,穷得厉害。用五军团一个干部建国后写的回忆录的话说,就是“这是我见过的最穷的县城。”

    于是,接到中革军委电令后,五军团很快就转向乌江边的大乌江而去。

    (未完待续)
------------

第五十三章 席卷黔东南(六)

    似乎是要给红军占领黄平再添一笔重彩似的,中午两点多,进入黄平不久的中央纵队传出喜讯,贺子珍顺利产下一个女婴。

    [***]闻报,为女儿起名李盈,谐音赢,意思是红军是正义之师,理应打赢,以纪念黄平大捷。

    此时的[***],心情大好。想想何健、白崇禧被刘一民的中央警卫师牢牢的盯住,不敢出来,而且不得不释放红军战俘,给红军提供银元和武器弹药;再想想从通道到黎平到剑河,再到今天的大胜,只觉得长征以来从没有今天这样的痛快、舒畅!便喊胡班长拿出笔墨,在一张从黄平买来的宣纸上挥毫写下了传世名作《十六字令三首》: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写完,只觉笔势如走龙蛇,淋漓酣畅,非常满意。就又写了个小注:

    民谣:“上有骷髅山,下有八宝山,离天三尺三。人过要低头,马过要下鞍。”

    想了想,又在上面写上“书赠刘一民同志。[***],1934年12月19曰于黄平之战后。”

    写完后,交待胡班长妥善保管,等与中央警卫师会师后,交刘一民同志。然后就去中央纵队看望妻子和女儿。

    看见[***]进来,刚生完孩子的贺子珍扭过脸去,泪珠儿不停地往下掉。

    [***]先抱了抱孩子,然后走进贺子珍的床前,俯下身来,“子珍、子珍”叫了两声,贺子珍这才扭过脸来。

    [***]用他浓重的湖南腔轻轻地说:“子珍,辛苦了。”

    贺子珍哽咽着说:“润之,孩子来的不是时候。可是我不想把孩子送人。也不知道毛毛现在怎么样,是不是还活着。”

    一句话牵动了[***]的愁肠,想想牺牲的杨开慧和不知下落的三个儿子,再想想留在瑞金的弟弟毛泽潭、小儿子毛毛,还有倒在湘江岸边的战士们,一时竟然痴了。

    同在中央纵队、住的不远的邓颖超、刘英见[***]来了,也跟着走了进来,听了贺子珍的话,都很伤感。女同志泪多,一会儿功夫房间里就哭声一片。刘英边哭边说,愿意和贺子珍一起带孩子,现在我们已经打了几次胜仗了,条件好多了,又有足够的骡马可以骑,坚决不同意把孩子再送人了。

    [***]又伤心,又心烦,就走出了房间。出门一看,徐特立、谢觉哉、林伯渠、董必武等人站在房间外的院子里。[***]快步上前,正要握手问好,他的老师徐特立就摆了摆手,然后说:“润之啊,带上吧,也算留一点血脉吧!岸英、岸青、岸龙、毛毛不知道还能找到不能,你也40多了,带上吧!”

    谢觉哉感伤地说:“留在苏区的不知道能有几个人活下来,我真为叔衡、秋白他们担心。把孩子带上,只要我们打的好,就能找到立足之地。要是把孩子留下来,那可是把孩子的命运拱手交给敌人了。”

    就这样,李盈成了红军长征队伍中最小的红小鬼,而不是象原来历史上那样,遗落在剑河附近,最后不知所终。

    接到剑河失守的消息,还在马场坪督战的王家烈,在第一时间就命令马场坪一线的黔军全线撤退,到贵阳周围布置防线;命令福泉、安顺、毕节地区的民团全部向贵阳集中,接受留守贵阳的教导团整编,确保防守贵阳兵力;命令何知重、柏辉章率主力加快西返速度,一定要走乌江北岸,避免与红匪遭遇,确保抢在红匪前面返回贵阳。然后就不停地给蒋委员长发电报,声称再不派援军,不能负责确保贵阳不失。

    万夫人也发挥自己的外交才能,代表贵州妇女界、工商界,向蒋夫人发报,恳请蒋夫人提醒委员长,万万不能坐视贵阳落入红匪之手。然后又分别向刘湘、龙云、何健、李宗仁、白崇禧的夫人发报,恳请他们施展影响,督促救援贵州。

    在这种情况下,蒋介石坐不住了,一面严令薛岳迅速行动,快速入黔;一面催促刘湘将主力集中川南,随时增援黔北。就这还怕贵阳有失,急令云南方面抽调一到两个师,火速增援贵阳;命令远在江西的汤恩伯等部水运、车运并举,迅速南下,入黔作薛岳的援军。这个时候也不管何健是不是想当缩头乌龟了,更顾不上怕李、白桂系入黔的居心叵测了,在命令何健守湘黔边境、桂军守黔桂边境、严防红匪掉头东返南下的同时,不惜与何健、李、白以兄弟相称,命令何健无论如何让刘建绪至少率两个师随薛岳追击,命令桂军第七军协同粤军北出黔南,至都匀一线布防。

    一时间,从江西到四川、云南,铁路上、水面上、群山万壑中,风云突变,到处都弥漫着大战将至的气氛。

    薛岳19曰下午已经开过军事会议,本来已经安排妥当,计划就是20曰出发。这一接到委员长新的电令,立即行动,也不管刘建绪的湘军动不动,自己就率领8个师的中央军进入新晃,准备沿玉屏、镇远、黄平的湘黔大道直奔贵阳。

    10万大军、八个师一起行动,那声势真的是不小,吓得沿路的苗民、瑶民、侗人、汉人纷纷逃入深山。中央军将领们直叹,真的是偏远地区,落后愚昧,连中央大军是来剿匪救民的都不知道,看来委员长发起的新生活运动还需要尽快向全国推广啊。

    19曰晚上,红一师不费一枪一弹占领旧州。20曰上午,刚刚进驻旧州的[***]、朱德就接到红一师报告,据红一团先头连报告,发现马场坪一线的黔军已经撤防。[***]、朱德、周恩来分析,必是贵阳空虚,王家烈回防贵阳了。这样,乌江以南、贵阳以东地区已无守敌,遵义地区敌兵力势必薄弱。天予不取,罪也。加上从电台截听中得知蒋介石大举援黔,遂令红一军团二师、干部团攻占瓮安,指向乌江,军委纵队随行;一军团一师、十五师和三军团分路袭占福泉、开阳,造成威逼贵阳假象,然后掉头北上,强渡乌江;命令红五军团、九军团抓紧时间赶到乌江一线,先行渡江;命令已完成掩护滞敌任务的中央警卫师立即行动,由菁芜州北上,沿黎平、剑河、施秉、余庆进至乌江,追上主力。如遇敌中央军主力赶到,封锁乌江,则在乌江以南隐蔽待机,机动作战。

    接到电令的时候,刘一民已经率领全师进入黎平了。

    19曰早上,就在红五师占领黄平尖山坡阵地时,18团参谋处长张逸程就奉命率侦察连出发了。到了晚上,刘一民和蔡中率领已经完成编组整训的中央警卫师主力,告别菁芜州,打着火把向黎平前进。

    经过一夜行军,到达黎平的马家团一线。安排警戒后,部队就地分散宿营。10点左右,刘建立叫醒了刘一民,,把中革军委的电报给他看。

    看过电报,刘一民就开始思考了。从电报上看,中央红军要强渡乌江了,伟大的遵义会议很快就要召开了。但是,为什么红军不趁机占领贵阳呢?现在贵阳一定很空虚,王家烈的主力应该还在从铜仁往贵阳赶的路上,中央军基本和自己在一个平行线上,桂军、湘军暂时不会参与追剿,只有确定自己的部队离开通道西进后,估计桂军和湘军才会有所行动。川军还在川南,滇军即使出动,也不是一会儿半会儿能赶到贵阳的。难道是中央截获敌人的电报,知道敌情发生了重大变化?有这种可能。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8757 8758 8759 8760 8761 8762 8763 8764 8765 8766 8767 8768 8769 8770 8771 8772 8773 8774 8775 8776 8777 8778 8779 8780 8781 8782 8783 8784 8785 8786 8787 8788 8789 8790 8791 8792 8793 8794 8795 8796 8797 8798 8799 8800 8801 8802 8803 8804 8805 8806 8807 8808 8809 8810 8811 8812 8813 8814 8815 8816 8817 8818 8819 8820 8821 8822 8823 8824 8825 8826 8827 8828 8829 8830 8831 8832 8833 8834 8835 8836 8837 8838 8839 8840 8841 8842 8843 8844 8845 8846 8847 8848 8849 8850 8851 8852 8853 8854 8855 8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