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得志长出一口气,在二营渡完后,就带着三营上船渡江了。

    一师工兵连赶到后,立即用绳子、竹子、木板把渡船连接起来,很快就搭起了浮桥。看的船工们直乍舌,乖乖,要是人人都象红军这么能,这摆渡的活也就不用干了。

    [***]、聂荣臻赶到后,命令工兵连再搭建一座浮桥,保证三军团赶到时,能快速渡江。又命令十五师留下一个连看守浮桥,控制乌江南岸渡口,迎接三军团,待三军团渡完后,拆毁浮桥。然后二人就随部队渡江而去。

    12月21曰上午9点,对于黔军侯之担部旅长林秀生来说,是个要命的时间。

    林秀生旅19曰中午开始行动,到下午才离开遵义。刚出遵义20里,就开始宿营。

    林秀生是这样想的,明明红匪去围攻贵阳了,王主席都把主力抽走了,候司令还让自己去守乌江,这不是瞎指挥、乱弹琴么?这大冷的天谁不知道躲在家里享福啊,难道老子天生就命苦?活该替你们去乌江受冻?如果红匪真的是要过乌江来黔北,受冻、受罪都好说,打就是了。怕的是自己和弟兄们跑到乌江边喝上仨月、俩月的冷风,连个红匪的影子都看不见,那岂不是冤死?而且,从目前情况看,红匪最精锐的一、三军团奔福泉、开阳去了,王主席连开阳马场坪的司令部都撤了,建好的防线都放弃了,傻傻都知道红匪想干什么,那是要去占省城啊!黔北这破地方,山高、水急、坡陡,吃口盐巴都得靠人背马驮,红匪来这里干什么?侯司令不也说红匪不可能来黔北么,可为什么非要自己去守乌江呢?莫不是为了应付王主席的催逼吧?也可能是侯司令为了求得自己心理平衡,以便别人问起来的时候,好说老子的部队守在乌江边防堵红匪。扯他娘的蛋,不是判断失误就是为了图虚名,做侯司令的手下真他娘的难。

    这样一来,林秀生自然就不会逼迫部队加速行军了。19曰晚就歇在了离遵义城只有20里的地方。

    20曰早上起来,部队仍然是磨磨蹭蹭,逢村必进,逢镇必歇。直到中午侯之担打电话询问,林秀生这才加快了步伐。就这一天也就是走了几十里路,到了猪场,就是以后的珠藏镇。看看距离江界河只有二、三十里路了,林秀生就命令部队宿营,明天继续赶路。

    晚上和侯之担通话的时候,得到了一个好消息,那就是王家烈的何知重部万式炯团还留在湄潭没有撤回贵阳,侯之担已经命令万式炯防守菁口了。林秀生知道,万式炯留在湄潭,侯之担心里是不高兴的。但是自己高兴啊!有万式炯部队在,自己就不用派兵去守菁口了,三个团守住江界河渡口和茶山关渡口就行了,可以把自己的江防司令部设在猪场,方便指挥两个渡口的部队。所以,晚上睡觉的时候,林秀生是哼着贵州花灯戏词“正月里来正月正,主家请我还愿灯。不唱灯来不知情,提起灯来有根生。唐朝年间兴唱戏,宋朝年间兴唱灯。”入眠的。

    21曰早上起来,林秀生让勤务兵好好的烧了两个烟泡,过足了瘾,这才下令部队向乌江边江界河渡口出发。林秀生是准备把部队拉到江界河渡口实地看一下,安排好防务,再回猪场筹建江防司令部。

    部队在瓮安至遵义的公路上慢慢悠悠的走着,林秀生也懒得催促,反正快到了,急什么呢?姓急吃不了热豆腐的。一直到快9点的时候,先头连那里忽然传来枪声,把林秀生吓了一跳,这个地方、这个时候响枪,难道是红匪渡江了?

    手下的报告证实了他的猜想,确实是红匪过江了,先头连和红匪先头部队遭遇了。

    这个时候,如果林秀生下令撤退,还能和历史上一样,把部队撤回遵义,固守娄山关。

    但历史已经发生了改变,人的命运自然也就发生了改变。林秀生首先想到的不是撤退,而是丢了乌江天险,侯之担会怎么收拾他,是枪毙还是刀砍,要知道侯之担对下属的处罚是很残忍的,他的部下出了事情,一般是不敢逃回去的。因为逃回去也是死,而且死的更惨。

    想想侯之担,林秀生知道自己没有退路,只有把红匪压下去,夺回乌江渡口,才有自己的活路。再说,江界河就那么几条船,一次才能渡多少人,红匪上岸的一定是先头部队,人数一定不多。而自己可是一个旅三个团呢,很有可能反击成功。打,不打是孬种!

    林秀生早上抽的鸦片劲还未退,拔出手枪,马上就对手下三个团长吼道:“五团沿公路进攻,其余两个团上山坡,一个在左、一个在右,给老子冲上去,把红匪赶到江里喂鱼。抓一个活的赏二两烟土!”

    一听说赏二两烟土,三个团长来劲了,马上就对自己的部下吼道:“旅长说了,冲上去,把红匪赶进江里喂鱼。抓一个活的,赏一两烟土。弟兄们,给我冲啊!”

    这下,被旅长说的二两烟土、到了团长那里变成了一两烟土刺激的嗷嗷叫的士兵们,象发了疯一样的沿着公路、顺着山坡向前冲去。

    先头连打响后,红六团团长朱水秋、政委王集成率团主力已经赶了上来。朱水秋爬在山梁上用望远镜一看,乖乖,黔军人还真不少,看样子是三个团。发了,老子这次是真发了!这地形,凭黔军的装备和战斗力,别说三个团,再多两个团他也攻不上来。娘的,这些黔军是不是刚抽完了鸦片啊,齐哄哄地往上冲,不知道老子的机关枪好久都没有真正过瘾了么。

    看看黔军进入五十米以内了,朱水秋大喊一声“打”,红六团阵地上马上枪声响成一片。冲在前面的黔军士兵纷纷倒地,后面的还在往前涌。朱水秋边射击边喊:“手榴弹!”

    战士们抓起手榴弹,拉弦就扔,这下黔军士兵被炸得鬼哭狼嚎,支撑不住了,开始向山下逃跑。朱水秋一跃而起,正要命令吹冲锋号,胳膊却被人拉住了。

    朱水秋扭头一看,原来是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到了。忙要敬礼,却被刘伯承制止了。

    刘伯承说:“不要冲锋,那样会打成击溃战的。你看这里山高林密的,敌人一跑,我们地形不熟,追不上。我要全歼这部分敌人,四团、五团正从左面山上绕过去,13师从右面山上绕过去,你这里不冲锋,敌人会以为我们是先头部队,还要再进攻的。等他下次进攻被打退时,我们两翼的部队就到位了。那时候你再冲锋,彻底把敌人包饺子。”

    朱水秋忙说:“坚决执行命令!”

    林秀生看着自己的部下被打的屁滚尿流的退了下来,气的脸上黑一阵、绿一阵,这帮窝囊废,抽大烟的时候、玩女人的时候都是劲头十足,一叫进攻就软了。妈的,都是一群软蛋!

    林秀生把三个团长叫到一起,用手枪在三个人脸上一一指过,嘴里还模仿着枪声“砰”、“砰”,吓得三个团长脸色煞白,小腿转筋。

    看看起到了威慑效果,林秀生开始说了:“弟兄们,我们背后是侯司令的枪口,不用我说,你们都清楚。只有冲上去,把眼前的红匪打垮,大家才有活路。马上组织部队给我往上冲!”

    一个团长大着胆子说:“旅座,我们是不是遇见红匪主力了啊?他们的火力很猛,枪也打得准,弟兄们冲不上去啊!”

    另两个团长马上附和:“是啊,旅座,我们还是赶快撤吧,别把弟兄们的命全扔到这里了。”

    林秀生伸手就煽了三个团长一人一耳光,煽完了,才气哼哼地吼道:“都他妈的胡说!这明明是红匪的先头部队,兵力有限。要是真的是红匪主力,刚才你们退的时候就乘胜追击了,我们现在可能已经被打垮了。我命令:这次进攻,营长、连长、排长一律带队冲锋,团长在后面督战,谁先攻上阵地,赏烟土20两,官升两级。敢逃跑的,就地枪毙。”

    三个团长心里都在骂这家伙疯了,但是不得不去组织进攻。

    朱水秋看到黔军果然又开始进攻了,心里对刘伯承料敌之准佩服不已,嘴上却忙不迭的喊着各营长的名字,交待等敌人靠近再打,集中火力,集中投弹,力争一举把敌人打垮。

    黔军又上来了,士兵们端着枪、猫着腰,一声不吭地爬山坡。军官们则挥着手枪,不断地吆喝着先冲上阵地赏20两烟土、官升两级的赏格。

    看看敌人越来越近了,朱水秋再次命令射击,红军阵地上枪声再次爆发,手榴弹也嗖嗖地往下直落。

    这下,黔军士兵彻底撑不住了。你想啊,为了烟土而冲锋的人,会有多强的战斗意志啊?一个人转身逃跑,就带动一班人、一排人转身逃跑;排长逃跑,带着连长跟着逃跑。督战的团长们先是击毙了几个逃兵,但是很快自己就加入了逃跑的行列。

    更可怕的是,山上的红军和刚才不一样了,吹响了冲锋号,端着明晃晃的刺刀冲下来了。这下,连林秀生也慌了,妈的,怕是真的遇上红匪主力了,赶紧跑吧。也不骑马了,大衣也扔了,带着几个卫士在溃兵裹挟下,向来路跑去。

    晚了,现在再跑已经是晚了。四周都响起了冲锋号。左侧、右侧、后路,全部是穿着灰色服装的红匪,端着枪,边冲锋边射击,向公路上压了过来。

    林秀生惊慌失措,不知道为什么自己这么倒霉,出门遇上红匪。早知道是这样,刚才撤退该多好啊!晚了,晚了。自己该怎么办呢?想想侯司令说的被红匪抓住就会被扒皮的,林秀生就冷汗直流。再想想自己跟着侯之担做的孽,就觉得骨头都软了。罢了,罢了,下一辈子再说吧!

    最后看了一眼纷纷举手投降的部下,林秀生把手枪指向了自己的太阳穴,临开枪的时候,又想起了那段花灯词,就随嘴哼了起来:“正月里来正月正,主家请我还愿灯。不唱灯来不知情,提起灯来有根生。唐朝年间兴唱戏,宋朝年间兴唱灯。”哼完了,再无牵挂,扣动了手枪扳机,做了侯之担的殉葬品。

    在胡老虎他们遭遇旧州民团散兵的时候,刘一民率领的中央警卫师主力也已到了剑河县城。

    从黎平到剑河县城,地图上直线距离不过150里路,实际上的距离远的多,刘一民感觉从20曰晚上到21曰中午,他们至少走了200里路,快赶上历史上红四团抢渡大渡河时候的行军速度了。所以,一进县城,部队就累垮了。好在红军主力刚离开这里,剑河县城的群众对红军很有好感,部队很快就安排好了宿营地点,开始吃饭休息。

    这一休息,就一直到了晚上9点。等李成毅把把刘一民喊起来的时候,剑河城里已经是家家熄灯,户户闭门了。

    李成毅告诉刘一民,一团两个小时前已经出发了,刘参谋长率二团、四团跟随一团走的,蔡政委率师直属部队一个小时前也走了,李主任率三团五团半个小时前出发的,走时告诉他,让师长睡醒后率警卫营赶上部队。

    刘一民不好意思了。本来想批评李成毅的,想了想还是自己贪睡,就洗了脸,吃了李成毅早就准备好的饭菜,然后走出了院子。

    出来一看,警卫营早已列队完毕,打着火把,站在他住宿的院子门口,几百人的队伍,鸦雀无声。

    看见师长出来,警卫营长张海涛上前一步,敬礼后报告说:“报告师长,中央警卫师警卫营集合完毕,等候出发,请指示!”

    刘一民还礼后,下令出发。队伍悄悄的就出了剑河县城。

    (未完待续)
------------

第五十七章 雪夜苗岭道

    从剑河到镇远,山路都是在苗岭山脉中穿行,过河越涧,爬顶下坡,其间苦不是现代都市人能够想象的。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32419 132420 132421 132422 132423 132424 132425 132426 132427 132428 132429 132430 132431 132432 132433 132434 132435 132436 132437 132438 132439 132440 132441 132442 132443 132444 132445 132446 132447 132448 132449 132450 132451 132452 132453 132454 132455 132456 132457 132458 132459 132460 132461 132462 132463 132464 132465 132466 132467 132468 132469 132470 132471 132472 132473 132474 132475 132476 132477 132478 132479 132480 132481 132482 132483 132484 132485 132486 132487 132488 132489 132490 132491 132492 132493 132494 132495 132496 132497 132498 132499 132500 132501 132502 132503 132504 132505 132506 132507 132508 132509 132510 132511 132512 132513 132514 132515 132516 132517 132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