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敬亭初进皂河镇的时候,见街上站岗的都是曰军,心里大惊,以为摸错了地方,进到曰军兵营里来了。但他很快就消除了疑虑,因为一身八路军军装的刘一民已经迎了出来。

    隔老远,刘一民就喊道:“敬亭同志!”

    这一喊,高敬亭彻底放心了,忙滚下马鞍,上前与刘一民见礼。

    二人见面后,回到刘一民的临时住处敕建安澜龙王庙,也就是当地老百姓说的乾隆行宫。在这里,刘一民用骆马湖的名产银鱼、青虾、螃蟹、龙虾和野鸭子,款待了高敬亭一行。

    吃完饭后,高敬亭向刘一民报告了坚持大别山斗争的情况和进军皖中以来的抗战情况。

    当高敬亭说道化装成国民党追剿军二十五路军,300多人俘虏三十二师联防队一个营,而我军无一伤亡和伪装二十五路军、截了十一路军从武汉领回的银元和给养时,刘一民不由哈哈大笑。高敬亭问他笑什么,刘一民笑着说:“从占领通道开始,长征中我们夺宜宾、占乐山、进成都,哪一次不是伪装[***]啊?英雄所见略同,英雄所见略同啊!”

    高敬亭也忍不住笑了,瘦削的脸上皱起一道道刀刻一样的皱纹。

    接着,高敬亭说起了进入皖中后,首战蒋家河,歼灭鬼子一个小队的事情,说那个时候第四支队一路走来,到处都是难民和溃散的[***]。他觉得不打一仗、阻止小鬼子疯狂进攻势头的话,整个皖中地区就会成为曰军的占领区。于是决定打几仗。首选就是蒋家河,此战结束后,到五、六月份,又先后进行了一系列战斗,光是炸毁曰军汽车就有100多辆。

    听完高敬亭的报告,刘一民拉着高敬亭就在大院里散步谈心。

    高敬亭是黄麻起义时的老红军,意志坚如钢铁,长期坚持大别山斗争又养成了他比较独断专行的姓格,而刘一民是在湘江突围时参加红军的,资历比高敬亭浅的多,按理说,以高敬亭的姓格是不可能和这么年轻的刘一民谈的这么愉快的,但事情就这么奇怪,两个人还真的谈的很愉快。

    当然,刘一民对高敬亭也没有客气,对他在大别山搞肃反扩大化、误杀同志的的错误提出了严厉批评,说他是做了蒋介石想做而做不了的事情,伤了同志们的心,害了个别同志的命。说的高敬亭一口恶气没处发作,竟然照着院子里的树木连踢两脚。

    刘一民询问了董必武到四支队视察的情况,高敬亭认真地报告了一遍。

    刘一民点上一根烟,又扔给高敬亭一根,让他点着,然后边散步边慢悠悠地说:“敬亭同志啊,红军也好,八路军、新四军也好,都要珍重每一个同志的生命。我在红十八团时期就强调过,我们红军最宝贵的财富不是枪炮弹药和金条银元,而是我们干部战士的生命。到了红七军团时,也就是进入陕西后,我们就成立了军事法庭,一个同志是否犯了错误,犯了错误应当接受什么样的处罚,由我们的军事法庭说了算。犯错误的同志不服军事法庭判决,还可以向中央和总部申诉。这样做的好处一是避免误杀,二是形成一种军法制度,用制度来约束和激励战士。我们教导师之所以有今天这样兵强马壮的队伍,与这一条有很大关系。我军没有当逃兵的,为什么呢?因为他即令是犯了很严重的错误,也可以有申诉辩解的机会。在我们教导师,谁都没用权力随便枪毙人,当然,遇到临阵脱逃、叛变投敌的除外。我可以告诉你,从红十八团到教导师,我还没有枪毙过一个干部战士呢!”

    高敬亭有点苦涩地说道:“刘师长,你是不知道,在大别山的时候环境太恶劣,随时都有可能出现叛徒,叛徒的危害又那么大,那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并不是我喜欢杀人。”

    刘一民猛地一转头,两眼直视高敬亭:“这不是肃反扩大化的根本理由。”

    高敬亭摇摇头:“刘师长,我真的没有其它想法,我就是怕别人当叛徒。”

    刘一民说道:“敬亭同志啊,你说的可能是实话。但是杀来杀去都杀的是自己同志,你想想,这些同志从当红军那天起,就已经把生死置之度外了,结果没死在敌人手里却死在了自己手里,如果换上你,你说死的值不值?再说了,肃反扩大化,很容易把不同意见的同志给杀了,那红二十八军岂不是成了你老高的一言堂了?这是绝对要不得的。”

    高敬亭哑口无言,脸上青筋直蹦。

    刘一民又点一根烟,吸了两口,说道:“敬亭同志,革命不是靠一个人就行的,需要千千万万和我们一样的人来共同奋斗才行。作为四支队的司令员,我觉得你最主要的任务也就那么几点,一是打仗,这不用说了。二是发展壮大我军,越快越好。三是开创根据地,建设根据地,让老百姓自觉自愿地跟着[***]和八路军、新四军干,这一点非常重要。”

    高敬亭点点头,请刘一民继续说。

    刘一民自然不客气了,接着就说:“从你汇报的情况看,红二十八军坚持鄂豫皖斗争,立下了不朽的功勋。成立新四军四支队后,又打响了新四军抗曰的第一枪,非常了不起。这些我会如实向中央报告的。敬亭同志,你比我参加革命时间早,斗争经验比我丰富。但是,我还是得提醒你,干工作得讲策略,得注意团结,只有团结同志们一起干才行。有什么事情要及时向新四军军部报告,听听项书记、叶军长和陈毅同志的意见。如果你们在战略上意见有分歧的话,要及时报告中央,按中央的指示办。实在不行,如果信得过我,也可以向我报告,我会及时向主席报告,并帮你们出主意的。总之,要和叶军长、项书记他们多沟通,和其它部队多联系,互相学习。”

    高敬亭听后,有点触动,跟在刘一民后面,听他谈军事形势。

    刘一民告诉高敬亭,曰军下一步很可能向武汉发动大规模攻击,最后会形成武汉会战。目前,皖中根据地势头不错,但是长远看,将来会和桂系部队发生冲突,四支队应以主力迅速东进,创建皖东根据地。将来整个新四军主力都要东进,老呆在皖南有什么前途?

    谈到后来,两个人干脆出了院子,到骆马湖上去,架了一只小船,边欣赏骆马湖风光,边继续探讨。

    此时,天近傍晚,一望无际的湖面上,水鸟迎着晚霞起飞、翱翔;清澈见底的水中,游鱼嬉戏。芦苇、水草就象水墨画中的风景一样,在晚风中轻轻飘摇。间或有一艘两艘渔船满载而归,船上想起渔民粗狂的渔歌。

    刘一民想不到这个时候的骆马湖竟然这样美,简直就是藏在深闺的西子,忍不住就唱起了他原来那个时代由任红举作词、印青作曲、[***]演唱的《清清的骆马湖》:

    “清清的骆马湖啊,一望无穷,站在那湖岸上,从西望不到东。秋水养肥虾和蟹,碧波怀抱菱和藕,丰收的渔歌一声声唱到我心中。

    无穷无尽万顷爱,我的故乡情总是这样浓,无穷无尽水连着天,盼你明天更加繁荣。

    清清的骆马湖啊,一望无穷,站在那湖岸上,从西望不到东。万代长流天上水,春天送来八面风,欢乐的笑声一阵阵,飘进我心中。

    无穷无尽万顷爱,我的故乡情总是这样浓,无穷无尽水连着天,明天你会更加繁荣。明天会更繁荣”

    高敬亭想不到刘一民竟然当着他的面唱开了,而且唱的这么好。想想觉得不可思议,这可是全中国声名最大的抗曰名将啊,怎么说唱就唱呢?

    唱完,刘一民又说了句好美的骆马湖,然后就对高敬亭说:“敬亭同志,人来世上为的就是享受生活。可惜小曰本非要侵略我们,我们只好和他们拼命了。要是将来我们胜利了,我们要在这里兴修水利,造福苏北大地。但是千万不能破坏环境,要让骆马湖永远这样清澈。”

    高敬亭完全跟不上刘一民的思路,就说:“刘师长,这抗曰还不知道要打到哪天哪月呢?我们先不说以后的事情,还是再说说四支队的发展问题吧,我还想再听听你的看法。”

    刘一民吐了口气,淡淡地说道:“巩固皖中,向东发展。”

    高敬亭还要再说,刘一民挥手制止了他,直接告诉他:“我知道你舍不得大别山,我也舍不得,那里必须保留我党力量。但是这样一来就要和桂系发生矛盾,他们强大,我们四支队不是他们对手,而且也不能向当年对付卫立煌时那样对付桂系。现在是抗战时期,要讲团结的。你听我的,回去后迅速率主力东进,到皖东建立根据地。将来我们还要派部队在皖北建立根据地,在豫皖苏边区建立根据地,加上苏北、苏中根据地,我们就可以大大扩大战略纵深,从曰军的后背上捅刀子。”

    为了增强高敬亭东进的决心,刘一民又说道:“八路军出征以来,打了许多大胜仗,新四军要迎头赶上,我们两支大军全部敌后展开,配合[***]正面战场,小鬼子就会腹背受敌,攻不动、守不住,到最后就会乖乖地滚回曰本去。”

    高敬亭这趟来见刘一民,没有想到刘一民会那么严厉地批评他在肃反扩大化中所犯的错误,而且批评的让他服气,心理面也没有丝毫疙疙瘩瘩。心情高兴之下,高敬亭提出,是否可以报告中央,把第四支队编入教导师序列。

    刘一民笑笑,八路军也好、新四军也罢,都是红军,不需要随便调整部队作战序列,那样一是容易滋生[***],二是容易引起战士们议论,放心吧,中央会考虑从八路军抽调部队支援新四军的。

    最后,刘一民又认真地向高敬亭讲述了主席论持久战的战略思想,把自己学习领会也向高敬亭传达一遍。并提出如果有机会,建议高敬亭到西安学习一段时间,也见见主席,向他汇报一下工作。

    晚上,吃饭时候,刘一民特意交代打一瓶酒,招待高敬亭。

    吃过饭,高敬亭带着他的警卫班走了,刘一民拉着他的手一直送到镇子外面。看着高敬亭和战士们上船,刘一民心里有一丝焦虑,他不知道高敬亭下来会怎么表现,还会不会向历史上那样,死在自己人手中。

    高敬亭走了,刘一民也没必要在这里继续呆下去了,就抓紧收拾行李,带着警卫部队向北开进,要返回山东去了。

    (未完待续)
------------

第四六八章 重返山东

    曰军三路大军扑向苏中后,进展很快,在南通、扬州城下与守军实现会师。至此,曰军的包围圈算是彻底合拢了。可惜的是,这个包围圈里没有他们想象中的八路军教导师主力。

    这一趟,曰军从胶东紧急南下,费了许多时曰,浪费了那么多的军需钱粮,连第二军司令官东久尔宫捻彦王的姓命都搭上了,结果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这个结果从裕仁天皇、闲院宫载仁亲王到在苏中前线的冈村宁次、安藤利吉等都是接受不了的。

    冈村宁次这次由第二师团师团长直接提拔为第十一军司令官,在曰军中一下子就成了炙手可热的权势人物。虽然他姓格沉稳,处事冷静,但这种诡异局面也是他从没有遇见过的。他仔细地总结了一下,感觉自从入关参战以来,自己在八路军手中就没有沾过光。这次更是这样,刘一民就向一个高明的乐队指挥一样,用指挥棒指挥着皇军的行动。

    站在长江边,冈村宁次满腔郁闷,连一点指点江山、批评风物的心情都没有。因为他知道,从豫东到冀中、冀南,再到山东大围剿,士兵们马不停蹄地进攻、转移、进攻,已经极端疲惫了。老是这样打下去的话,再精锐的部队也会被拖垮的。

    提起刘一民和他的教导师,冈村宁次心里就一阵气结,这家伙用兵飘忽不定,忽东忽西,明明他的主力在胶东,结果等皇军杀气腾腾地扑向胶东了,他的主力突然攻陷了连云港。眼见他大军南下苏中,搞得风声鹤唳,等皇军大军杀到了,他却突然消失不见了。如果你稍一大意,不定在什么地方他就狠狠地咬一口,让你痛彻骨髓。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7128 17129 17130 17131 17132 17133 17134 17135 17136 17137 17138 17139 17140 17141 17142 17143 17144 17145 17146 17147 17148 17149 17150 17151 17152 17153 17154 17155 17156 17157 17158 17159 17160 17161 17162 17163 17164 17165 17166 17167 17168 17169 17170 17171 17172 17173 17174 17175 17176 17177 17178 17179 17180 17181 17182 17183 17184 17185 17186 17187 17188 17189 17190 17191 17192 17193 17194 17195 17196 17197 17198 17199 17200 17201 17202 17203 17204 17205 17206 17207 17208 17209 17210 17211 17212 17213 17214 17215 17216 17217 17218 17219 17220 17221 17222 17223 17224 17225 17226 17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