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饭,孩子也哄睡了,唐星樱就问有没有办法把母亲接来照顾孩子,要不就得找个大嫂帮助看孩子,她得工作,一摊子事在等着呢,不能老这样在家带孩子,那会影响工作的。

    刘一民知道陈梅生已经到情报分析处去了,唐星樱一个人带孩子很辛苦,再说需要她去工作,不能因为孩子把大事耽误了,想了想就说,暂时不可能把岳母接来,过封锁线太危险,还是找个大嫂帮忙带孩子吧。

    唐星樱一心盼望能把父母接来,父亲工作忙就不说了,最起码能让母亲过来带孩子,既安全又能一家团聚。但刘一民说的是实情,现在只能先找个大嫂帮忙了。

    刘一民喜欢把司令部设在城市里,因为有电,许多事情都好办。但是目前看,城市目标太大,曰军航空兵实力强横,实在是不适合作为司令部的驻地。这大店镇东面群山丘陵,西面一片沃野,不显山不露水,交通便利,庄氏庄园又房产众多,把司令部设在这里还真是不错的选择。看来,历史上115师在这里形成的小延安,现在要变成教导师创建的小西安了。

    刘一民打量了一下房间,见房间里窗明几净,古色古香的家具,显得既古朴又大气。唐星樱的卧室里用的是老式大床,旁边还专门摆了一个小床,不用说那是让小政和睡的。走到西头的房间一看,唐星樱叫人把这里布置成了办公室,放着桌子和一把椅子,墙上也已经挂上了地图。

    刘一民看后,对唐星樱说:“这个地方不错,我们就在这里安家了。不过,办公室不在这里摆,让来照顾孩子的大嫂和和儿住。我在师部办公,你到妇救会办公,左右厢房让给其他领导同志住,前房住警卫战士。我想了,这个地方以后就作为我们山东军区和山东局机关驻地。这样一来,就需要大量的房子。罗政委、蔡主任他们住的地方也照这样办,每个院子都要住几家人。我们住的紧张一点,一来尽量减轻群众负担,而来可以为你们多办班提供更多的房子。”

    唐星樱问:“你的意思是我们可以在这里住个一年半载的?”

    刘一民点点头:“是,我们需要一个稳定的后方发展军工、发展根据地工商业、培养干部、训练新兵。这个地方不错,又有学校,你们娘们几个可以放心的在这里生活一段时间。”

    这一说,唐星樱就松了口气,用手捶了一下胸口,说了句:“老天,总算可以喘口气儿了。”

    刘一民笑着说:“你也别想的太美了,这也只是暂时的。我随时会率主力上前线的。你们也得做好随时转移的准备,千万不敢麻痹大意,万一让曰军摸进来就麻烦了。”

    唐星樱一听就说:“你别说了,你上前线我也去,到什么地方我和都跟着你。你别忘了,我也是一路打仗过来的。我还想着怎么想法俘虏个鬼子的将军让你看看呢!”

    刘一民知道唐星樱姓子刚烈,自从结婚后她一直做的是后方工作,恐怕心里早已经跃跃欲试了。但是孩子太小,她要上前线的话就得把孩子安顿好。想着想着,刘一民就觉得唐星樱这么优秀,真要是上战场的话说不定还真能再延续她在长征路上的传奇呢。老是让她带孩子、做妇女工作,还真有点埋没人才。不过,想归想,刘一民还是愿意把自己的老婆孩子好好保护起来,也算是心里小自私一把吧!

    第二天早上吃过饭,刘一民到了师部,和罗荣桓、蔡中碰面后,罗荣桓介绍了目前各部队的位置和作战部署。其中,教三旅、教四旅、教六旅向北展开,目的是尽快恢复胶济路以南、津浦路以西的根据地;教一旅教二团隐蔽休整,其它部队配合教五旅、泰安支队向西展开,目的是恢复鲁南地区;骑兵旅、教八旅向南防御,监视连云港到徐州之敌动向;鲁东南支队仍然布置在鲁东南地区,主要是巩固根据地,向东防御。

    刘一民听后,又看了一遍各部队进展情况报告,再一次告诉罗荣桓、蔡中,一定告诉各部队,控制战斗规模,控制进攻节奏,主力隐蔽休整,派小部队开展冷枪冷炮运动。一定要隐蔽我军主力返回的真相,否则的话由着姓子猛打猛冲,那前一段牵牛行动的心思就白用了。

    蔡中说:“师长,你不知道,小鬼子把根据地祸害的太狠了。他们所过之处,杀人放火,血债累累。各部队干部战士回来一看,都红了眼,非要找小鬼子拼命。你说的控制战斗规模、控制战斗节奏,这事不好办啊!”

    罗荣桓沉思半天,对刘一民说道:“我考虑,以后作战,要尽量主动出击,到鬼子占领区去打,尽量保护我们的根据地。鬼子大规模围剿,确实让根据地损失太大。鬼子所到之处,凡是没有及时转移的老乡,基本上很少能有人活命的。这小鬼子简直是世界上最没有人姓的军队,坏事都做绝了。”

    罗荣桓、蔡中的话让刘一民半天说不出话来。是啊,主力冀鲁边鲁中歼敌、冀鲁边歼敌,然后又是隐蔽南下作战,从战略上讲,都是正确的,也达到了诱敌、歼敌的目的。但是主力走后,根据地基本全部丧失,老百姓自然就遭殃了。就是现在,冀中、冀南、鲁西、冀鲁边、鲁西南、泰西地区,恐怕都是人间炼狱。不光老百姓盼着八路军主力打回去,就是在当地坚持的部队和地方武装、地方干部,恐怕也都是盼星星、盼月亮一样盼着主力回归。就是胶东,曾中生不是也盼着主力迅速北上、彻底消灭胶东的曰军么?

    一想到这种情况,刘一民就恨不得马上指挥部队向北、向西大规模出击,坚决消灭所有深入根据地的曰伪军。但是,冷静地想一想,现在曰军重兵集团还没有全面发动武汉会战,现在一大打,很容易把鬼子重兵集团重新引回山东,那样一来不但前期的所有牺牲都付诸东流,就是根据地的老乡们也会再次遭受摧残。要知道,曰军重兵集团再来的话,一定会更加血腥地实施报复的。

    刘一民吸了口气,把手往桌子上一捶,恶狠狠地说:“告诉各部队,必须严格执行命令。只能冷枪冷炮和小部队出击,逐步蚕食小鬼子,坚决不能暴露主力回归山东的实情。报仇的机会多的是,让同志们再忍忍,等鬼子发动武汉会战,打到攻不进、撤不下的时候,就是我们重拳出击的时候。到时候,小鬼子就是想集中全力对付我们,恐怕也做不到。”

    (未完待续)
------------

第四七0章 冷枪冷炮运动(一)

    决定以冷枪冷炮战法进一步消耗鬼子、麻痹鬼子后,刘一民就和罗荣桓商量,要集中力量建设兵工厂及其附属配套电厂、钢铁厂、火药厂,其中电厂、钢铁厂争取明年上半年能够建成投产。短期内重点建设兵工厂和火药厂,恢复复装弹药,并利用从天津、青岛和几次扒铁路获得的钢铁,进行技术攻关,争取能够生产一批八一机枪、八一自动步枪、冲锋枪弹药和火箭弹、高射炮弹、高射机枪子弹,力争研制一批火箭筒,补充部队。

    关于这个问题,由于在天津、青岛缴获极大,加上倪华从美国带回来的设备和废旧钢材,不但原材料充足,设备也很充足。技术人才更不成问题,从天津、青岛带回来的产业工人和倪华从美国带回来的技术人员,鬼子大扫荡时都随主力隐蔽到了鲁东南。由于多田骏集团和岗部直三郎集团都急于前往胶东合围他们认为的教导师主力,鲁东南地区曰军只是沿公路快速通过,损失相对较轻。发展兵工厂从设备到技术、原材料都不是问题,关键问题就是需要一个安定的环境。

    此时,曰军重兵集团离开山东,曰军第一0八师团、第三十三师团和胶济铁路守备队、青岛守备队忙着围攻胶东我军;徐州、连云港、豫东一线曰军一一四师团、第三十九师团和新到的徐州守备队、连云港守备队以及配属指挥的三万满洲国防军,正埋头修复连云港口、陇海铁路和强化沿线治安;津浦路济南至徐州段由济南守备队、驻泰安的第三十四师团、驻兖州的三十五师团和津浦路铁路守备队部分兵力负责守备。原来由第三十四师团、第三十五师团和在胶东的第三十三师团部分兵力分段把守的台潍公路,在多田骏集团北上后,就被教五旅、泰安支队和鲁东南支队联手收复,小鬼子除了死了的,其余的都被打的窜回各县城固守。

    教导师主力返回鲁东南和鲁南后,很快就和教五旅、泰安支队、鲁东南支队会师,除了个别县城和交通要道仍有曰军控制外,鲁中南、鲁东南和鲁南根据地大片地区已经恢复。这种情况下,只要曰军重兵集团不再重返山东,发展军工和根据地工商企业就有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

    建设勉县兵工厂的时候,是刘一民亲自指导建设的。这在沂蒙深处建设兵工厂,就用不着刘一民亲自上阵了。自从教导师主力越过津浦路后,吴征就一头扑在后勤基地建设上,前期大量工作都已经做的差不多了。要不是小鬼子重兵围剿,倪华的设备回来后,兵工厂、火药厂、电厂、钢铁厂恐怕都已经正式动工了。

    既然决心立即动工建设,刘一民就约见了后勤司令部的几个主要领导。

    吴征和刘一民有段时间没有见面了,听说师长找他,不但带着政委杨至诚、副司令员林波一起来了,还把自己的儿子也带来了。结果,刘一民还没有看到后勤司令部的司令、政委、副司令,先看见了吴征的儿子吴锋,也就是伢子。

    吴征的妻子李英和儿子吴锋自从在通道县城遇见胡老虎后,就参加了红军。刘一民为了保证他们的安全,还特意让吴征把伢子留作通讯员,实际上也就是让他好好保护自己的儿子。到西安后,条件好了,伢子也送到学校上学了。结果教导师东渡黄河时,小伢子竟然从学校溜了出来,偷偷跟上了部队,找到他爹,又干起了通讯员的营生。

    一见伢子穿着一身军装,裤腿挽的老高,身上一边斜挎着一个公文包,一边斜挎着一支王八盒子,刘一民一下就笑了。

    小伢子看见刘一民笑眯眯地看着他,上来像模像样地敬了个礼,然后就扑上来,拉着刘一民的手喊叔叔好。

    刘一民笑着问伢子怎么还背上手枪了,会打不会?

    伢子马上说他不但会打,还打死过鬼子,这枪就是缴获一个鬼子军官的。

    刘一民一听,马上就问是怎么回事。

    伢子见刘一民问,就来劲了,报告说鬼子扫荡时,他跟着后勤司令部转移,在一个山沟里遇上了鬼子的搜索队,部队打伏击的时候他也参加了战斗,用一支小马枪打死了鬼子的小队长,缴获了这支手枪。他爸爸看他枪法还可以,就发给他这支手枪。

    刘一民听伢子这样说,心疼的不得了,一个十来岁的孩子,正是读书的时候,却被这该死的曰本侵略者逼的拿起了枪。

    刘一民告诉伢子,等大店的学校开学了,要去上学,学了知识将来才能建设好祖国。

    伢子走了,他跑去看小政和去了,说是要抱弟弟玩。

    吴征、杨至诚、林波来的时候,刘一民正心事沉重地在窗前抽烟。

    好久不见,吴征觉得刘一民比以前深沉了许多。想想长征路上刘一民在通道送主力西进黎平的时候,唱出一曲《十送红军》的情景,吴征就觉得当年英气勃勃的红十八团团长在战火中磨练得犹如泰山石一样了。

    和吴征、林波握手后,刘一民紧紧握住了杨至诚的手。

    杨至诚是在黄埔军校上学时投身革命的,跟随朱老总上了井冈山。历史上,这个时候杨至诚去苏联学习了,一去就是八年,直到抗战结束才回国上了东北战场。他是我军著名的后勤领导干部。

    刘一民在后世看过杨至诚的资料,知道这个人有个“算命先生”的绰号,实际上就是说他有识人之明。

    刘一民对杨至诚说:“至诚同志,你是南昌起义上井冈山的老红军,欢迎你到教导师来工作。”

    杨至诚知道刘一民战功赫赫,且胸罗万有,贡献极大。本来他是要去苏联学习的,后来主席说让他到山东来,加强教导师后勤领导。杨至诚二话不说,直接就打起背包就随干部队到山东来了。这一见刘一民如此真诚,杨至诚也感动的很,直接表态说:“请师长放心,我一定和同志们搞好配合,把工作做好。”

    刘一民满意地点点头,对三个人说道:“叫你们来就一件事,那就是我们的后勤基地建设必须加快速度。我想好了,抗战不是一天两天能够结束的,老是这样打下去,不说别的,单是我们的学校不能正常上课,就会影响孩子们的将来。这个帐不敢算,要是抗战打个五年、六年,甚至七年、八年,那我们岂不是要耽误整整一代人的学业么?将来就是我们胜利了,也会存在一个知识分子奇缺、技术人才奇缺的问题,到时候怎么和其它发达国家竞争?从这个角度讲,虽然当前一切都是为了打赢抗战,军事优先、军工优先,但是文化教育、医药卫生、工商企业都不能落后,必须尽快抓起。我命令你们,回去后认真研究,放手大胆地发展军工、钢铁、煤炭、电力、医药、服装、食品等工商企业,还要和教育厅联系,规划好保育院、中小学和山东大学、抗大一分校建设。当然,为了防止曰军空袭,这些企业、学校都尽量选择好地址,搞好伪装。”

    说道这里,刘一民停了一下,在屋子里踱步。过了一会儿才说:“为了保证后方基地安全,成立后勤司令部特勤支队,直属后勤司令部指挥,专职负责后勤基地的保卫工作,你们三个兼任司令员、政委和副司令员。特勤支队骨干部队从各旅抽调,补充编练司令部上次征召的在乡军人,装备全部曰式化,要具备防空能力。这个事情回头蔡主任负责具体落实,你们回去后抓紧组织力量开始后勤基地建设,把埋藏的设备、原料挖出来,先把兵工厂、火药厂建起来,投入使用,确保弹药供应。其它的抓紧规划,逐一落实。如果干部力量不够,可以从各单位抽调。”

    林波忍不住提醒了一句:“师长,要是鬼子重兵集团再来大规模围剿怎么办?”

    刘一民两眼直望窗外,半天迸出了一个字:“打!”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492 2493 2494 2495 2496 2497 2498 2499 2500 2501 2502 2503 2504 2505 2506 2507 2508 2509 2510 2511 2512 2513 2514 2515 2516 2517 2518 2519 2520 2521 2522 2523 2524 2525 2526 2527 2528 2529 2530 2531 2532 2533 2534 2535 2536 2537 2538 2539 2540 2541 2542 2543 2544 2545 2546 2547 2548 2549 2550 2551 2552 2553 2554 2555 2556 2557 2558 2559 2560 2561 2562 2563 2564 2565 2566 2567 2568 2569 2570 2571 2572 2573 2574 2575 2576 2577 2578 2579 2580 2581 2582 2583 2584 2585 2586 2587 2588 2589 2590 2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