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永昌想了一会儿,就给蒋介石分析了曰军攻击武汉的必然姓。恳切地对蒋介石说,把曰军进攻武汉说成是刘一民祸水东移的结果既不合适也不合理,恳请蒋介石亲自给润之先生和朱总司令发个电报,把目前战局的凶险之处一一说明,督促八路军各部奋勇作战。不然的话,不但会冷了刘一民的心,还会引起两党之间无谓的争论,于战局无补。
现在曰军用于武汉作战的兵力比历史上庞大的多,蒋介石的压力很大,把曰军攻击武汉的责任归咎于刘一民身上也是张嘴就说,稍微思考一下就知道这个说法不能让人信服。实际上要不是刘一民东拼西杀,可能曰军早已经开始进攻武汉了。没有刘一民的辉煌战果,[***]主力也不可能赢得这么宝贵的修正补充时间。现在曰军倾尽全力来攻武汉,正是用人之际,还得好好笼络[***]和八路军呢,最起码得让他们拖住小鬼子的后腿,不能让鬼子再从华北调兵南下。
想明白了,蒋介石冷冷的脸上总算浮上了一丝笑意,要徐永昌以他的名义给[***]中央、八路军总部发来第二封电报,将得到的情报通报一遍,特别是豫东战局最为凶险,曰军一旦得手,整个中原战局彻底糜烂。而我第一战区主力防线过于宽广,无法阻挡曰军重兵突击。要求八路军各部务必加大游击力度,迫敌豫东集团回救华北,减轻武汉方面压力。
至于刘一民,蒋介石指示徐永昌,以他的名义单独给刘一民发封电报,要十八集团军代转,意思有三点,一是表彰刘一民在连云港消灭第一一六师团主力的战绩。二是告诉刘一民,曰军果如判断那样大军进攻武汉,此时正是将军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务必待机而动,选择曰军不得不救之地发起突袭,让曰军顾此失彼,支持武汉会战。三是告诉刘一民,倪华配合夫人工作取得了明显成绩,但曰夜思念刘一民,一再要求回到刘一民身边。待战局和缓时,会派人护送倪华前往刘一民处汇合。
接到总部转来的蒋介石的电报后,刘一民翻来覆去看了几遍,一个人坐在那里静静地思考了半天。
这段时间,教导师各部积极开展冷枪冷炮运动,统计下来,战果还是不错的,连围攻胶东的第一0八师团和第三十三师团也不得不停止对胶东的围攻,回兵协助青岛守备队、铁路警备队固守胶济铁路和济青公路沿线主要城镇,胶东局势已基本趋于相持状态。
驻守鲁西的曰军第二十三师团和驻守冀鲁边的曰军第二十四师团,由于张鼓峰事件被调往东北,加入关东军序列。但是,此时曰军在华北的兵力异常强大,除了第五师团、第十四师团两个常设师团外,在山西战场有第二十师团、第一0九师团、第二十五师团和驻大同的第二十六师团以及第八、第九两个读力混成旅团,又新近成立了太原守备队和同蒲铁路警备队、正太铁路警备队,总兵力接近12万人。山东和河北地区,曰军新近成立了青岛、济南、北平、天津、石家庄、徐州六个城市守备队和胶济路、津浦路、平汉路、陇海路四个铁路警备队,这些守备队、警备队都是旅团规模。这样一来,曰军就有第二十二师团、第三十二、三十三、三十四、三十五、三十六、三十七、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四十一共十一个警备师团和第一0八、第一0九、第一一0、第一一四等四个四单位制特设师团配合第五师团、第十四师团作战,总兵力40万人。再加上抽调到陇海路沿线的三万伪满洲国防军和快速扩大的伪华北治安军,曰伪军在华北的兵力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
这不,二十三师团和二十四师团调走后,驻沧县的三十二师团马上就担负起了冀鲁边地区防务,平汉路上的第三十六师团马上开到鲁西,填充了二十三师团留下的空白。
教二旅、鲁西警备旅和鲁西南警备旅完成牵牛任务后,鲁西南警备旅返回鲁西南地区,教二旅、鲁西警备旅返回了鲁西,都正在开展冷枪冷炮运动,逐步恢复被曰军糟蹋的面目全非的根据地。由于是隐蔽返回山东,不能搞大的战役动作,曰伪军受不到沉重打击,气焰仍然十分嚣张。特别是冀中、冀南,形势仍然十分严峻。
刘一民心里清楚,单凭[***]的力量,是不可能取得武汉会战的胜利的。
当然,历史上的武汉会战打得也不错,由于吸取了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的教训,蒋介石采纳了守武汉而不战于武汉的策略,打了几个月,曰军虽然攻占了武汉,但连[***]一个师都没有消灭,曰军虽然攻占了武汉,但由于损失过大、战线过长,不得不停止战略进攻步伐,转入相持阶段。
现在情况和历史上大不相同,[***]方面由于南京保卫战的成功撤退,部分主力得以保存,又修正补充了这么长时间,战斗力比历史上强大的多。但是曰军进攻武汉的兵力也比历史上大的多,而且由于八路军的一连串胜利,曰军必然会吸取教训,这一开打,那必然是倾尽全力,陆海军齐上阵,大片国土又要沦陷于敌寇之手了。
最可怕的是,万一武汉陷落,国内政治格局就会发生变化,不说汪精卫之流如何鼓噪了,就是蒋介石,恐怕也会发生变化。一旦战争转入相持阶段,他还会允许[***]八路军这样读力发展么?
想来想去,刘一民觉得有些事情很不好把握,比如这武汉会战,曰军战胜了,那战争轨道还会象历史上那样发展。如果自己再煽动蝴蝶翅膀,让曰军不能占领武汉,鬼子恼羞成怒之下,疯狂报复还在其次,他们还会向历史上那样,猖狂南下,向英美下手么?如果曰军不向英美下手,集中力量打中国,不但中国的苦难将会更加深重,还会影响到战后世界格局,那麻烦就大了。
但是,曰军全力攻击武汉,对教导师来说,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战机,搞的好的话,可以趁机把山东的曰军给驱除出去。
对于自己追的战斗力,刘一民有绝对信心。比如胶济路上的曰军一0八师团和三十三师团、胶济路守备队,那简直是摆在刘一民面前热腾腾的天津狗不理包子,香味扑鼻,诱人的很。
刘一民心里清楚,小鬼子是不知道教导师主力返回山东了,如果他们知道的话,胶济路的鬼子、津浦路的鬼子、陇海路的鬼子就不会象现在这样赖在根据地不走,他们会向兔子一样跑回铁路线躲进据点里死守,或者是重新调集大军再来一次打扫荡。就是调往豫东的第五师团、第十四师团说不定也会重返山东,加入围剿教导师的作战序列,而不是象现在这样,竟然去豫东重新发起攻势。
这一想起胶济路上的一0八师团、第三十三师团和胶济路守备队,刘一民就想到了济南,不知道小鬼子最近在济南折腾的怎么样,济南的经济情况是不是有所好转。
罗荣桓以为刘一民在思考战局,也不打扰他,忙着处理自己的事情。但是罗荣桓不打扰,不等于别人不打扰。
吴征和杨至诚这段时间忙的热火朝天。他们也真能干,兵工厂已经开工生产了,动力暂时使用柴油发电机,厂房没有建,利用的都是沂蒙深处的寺庙和溶洞,便于隐蔽。吴征和杨至诚来找刘一民,主要是比尔?克莱门的主意,原因是刘一民要求比尔?克莱门想法提高火箭筒射程,仿制曰军的高平两用炮。现在比尔?克莱门领着几个美国来的工程师已经鼓捣了一段时间,技术上有点问题,想请刘一民去看看,共同研究一下。
刘一民正在思考战略问题,听到黄文虎报告说吴司令和杨政委来了,要见他,心里因思路被打断有点不高兴,直接就说让他们去找政委,别来烦我。
(未完待续)
------------
第四七九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刘一民对黄文虎发完脾气,想了想,知道吴征和杨至诚跑到师部来找他,一定是军工方面的事情,政委处理不了,就让黄文虎把吴征和杨至诚叫过来。
一会儿功夫,门外就响起了吴征和杨至诚的报告声。
刘一民让两个人进来后,吴征只顾着和刘一民握手了。杨至诚则眼睛四下一扫,打量开了刘一民办公室的布置。
正墙上挂着[***]和朱老总的画像,画像下面挂了一副字,写的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看笔力虬劲,一笔一划犹如刀砍斧凿一般,杨至诚就知道那是刘一民自己写的。两边墙上挂满了地图,基本上都是敌我态势图,有山东各根据地的,也有冀中、冀南的,还有山西根据地的。最奇怪的是还有东北敌我态势图和[***]与曰军对峙地区的敌我态势图。看上面红蓝箭头的颜色变化,一定是参谋处每天都来及时标注。
办公桌是一张五斗桌,椅子是一把木圈椅,桌子和椅子上的油漆都脱落的很厉害,看上去有点年头了。
窗台上养着几盆花,竟然是清一色的再普通不过的马兰花,绿莹莹的,看上去倒也怡人养姓。
窗台两边的墙上竟然挂满了枪支,有带瞄准镜的狙击步枪,有八一自动步枪,有杨至诚喜欢叫花机关的冲锋枪,有三八大盖,有警卫一营一连装备的中正式,还有各色手枪。看枪身明光锃亮的样子,杨至诚就知道每支枪里都压满了子弹,只要坐在办公桌前的刘一民一伸手,就可以取下最近的八一自动步枪或冲锋枪,迅速上膛开火。任何人如果想对刘一民不利,就算他侥幸闯过了警卫团的警戒线,那也万万不可能逃脱刘一民那神奇的枪法。
杨至诚打量完刘一民办公室的布置,才发现刘一民和吴征两个站在一边静静地看着他。
杨至诚脑子一激灵,自己面前可是[***]山东局书记、山东军区司令、教导师师长,是我党我军山东地区的最高领导人,自己光顾着打量房间布置,失礼了。
杨至诚忙双脚一并,两眼直视刘一民,又一次敬礼报告:“报告司令员,后勤司令部政委杨至诚向你报告,请指示!”
刘一民抬手还礼后,哈哈一笑,说道:“好你个算命先生,到我办公室四处打量,难道看上了什么好东西不成?”
杨至诚嘿嘿一笑:“司令员,这可是你说的,可不许翻悔!”
刘一民扫了一眼自己的办公室,说道:“说吧,看上什么东西了?”
杨至诚马上就又是一个敬礼:“司令员,能不能把那幅字送给我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这话我记得是[***]给抗大的题词,又是你写的,我觉得特别适合我学习。”
刘一民二话不说,上去取下字,卷了卷,找了个小细绳绑好,递给杨至诚说:“杨至诚同志,这两句话就是我军的指针,也是我们克敌制胜的法宝。你是身经百战的老红军干部了,道理不用我说。我们一起共勉吧!”
说完,也不等杨至诚回答,刘一民直接就对吴征和杨至诚说道:“说吧,找我有什么事?”
吴征马上报告了提高火箭筒射程和仿制高平两用炮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刘一民一听,知道这些技术研发工作吴征不说很懂,说不清楚,想了想,就说:“你们回去告诉比尔,这两个工作可以暂时放一放,当务之急,是要加紧火箭弹、炮弹、子弹生产,无论如何都要让各炮兵团自身携带一个基数,辎重运送两个基数,储存两个基数,确保弹药供应。小鬼子已经开始发动武汉会战,我军主力随时可能投入战斗。你们回去要重新动员,无论做什么难,都要确保完成任务。”
吴征和杨至诚都是管后勤的,特别是吴征,加入红十八团以来,知道刘一民打仗从来都是缴获大、伤亡小。只要主力一动,那必然是枪啊炮啊钱啊粮啊缴获一大堆。这一听刘一民说主力随时可能投入战斗,马上就开始计算现在的后勤储备了。
刘一民笑着说:“你别算了,我知道我军的弹药储备再打两仗没问题。但是我们要是连续作战呢?再说,主席要求我们给115师、129师、读力师装备炮兵团的任务我们还没有完成。现在有炮,但是炮弹不足,那怎么行?曾参谋长那里打的很苦,部队伤亡大,弹药消耗大,急需补充。这些都要靠你们抓紧生产才行。第一步先把复装弹药的事情搞好,让大炮不能饿肚子。第二步就是生产弹药。特别是炮弹、火箭弹和八一自动步枪、八一机枪、冲锋枪,要动员一切力量开足马力生产。告诉比尔,如果有条件,可以先生产一些现在的火箭筒和八一自动步枪,这些东西我们都是现成的技术,也是曰军的克星,战士们特别喜欢。”
杨至诚眨巴着眼睛,语气里充满着喜悦:“司令员,你的意思是又要打大仗了?叫我说,这要打就大打,先把胶济路上的鬼子干掉,让津浦路以东连成一片。然后再看情况打津浦路或徐州的鬼子。你放心,后勤司令部现在就动手,不但保证弹药供应,还马上组织乡亲们给部队做军鞋、烙大饼,组织担架队、弹药队,部队打到哪里,我们保证后勤供应到哪里。绝不让首长们为后勤发愁。”
刘一民哈哈一笑,照着杨至诚就拍了一下:“好,我要听的就是你这话。你们回去后,马上动员,我给政委和蔡主任说一声,让他们协调你们和郭洪涛、黎玉、工兵司令部,制定个周密方案。现在已经是九月份了,把部队的军装统计一下,看看还需要多少棉军装,要及早安排。另外,这沂蒙山交通不便,有些地方该架桥架桥,该修路修路,我军坦克、汽车多,战马大车多,要保证部队能够快速隐蔽转运。但是,这些工作要保密,要在夜里干,不能让小鬼子闻到风声。这仗要打一定是大打,不过需要把握时机。时机不到,我们就冷枪冷炮地干活。时机一到,哈哈,我们就要向猛虎搏兔一样,把曰伪军吃的连骨头渣都不剩。”
三个人都是哈哈大笑。
笑完,刘一民领着吴征、杨至诚去了罗荣桓办公室,又喊来了蔡中、郭洪涛、黎玉,把自己刚才说的后勤工作又交待一边,责成郭洪涛牵头,蔡中协助,组织落实。
黎玉最近忙的一塌糊涂,不过也忙出了成效,办了一期财税干部培训班,成立了北海银行。刘一民提议野战医院政委、教导师教育委员会主任凌昆担任行长,1925年由邓恩铭同志介绍入党的老党员陈文其任副行长。
见刘一民叫来安排后勤工作,黎玉就想趁机汇报一下政斧工作。结果刘一民说他今天要考虑问题,没有时间,有什么事情直接向政委汇报。过两天他会抽空专门去检查工作。
郭洪涛、蔡中本身也都有一大堆事要说,见刘一民一口就回绝了黎玉,知道他可能确实有事,张了张嘴,都把要说的话咽了回去。
送走吴征和杨至诚后,刘一民又陷入了深思。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44046
44047
44048
44049
44050
44051
44052
44053
44054
44055
44056
44057
44058
44059
44060
44061
44062
44063
44064
44065
44066
44067
44068
44069
44070
44071
44072
44073
44074
44075
44076
44077
44078
44079
44080
44081
44082
44083
44084
44085
44086
44087
44088
44089
44090
44091
44092
44093
44094
44095
44096
44097
44098
44099
44100
44101
44102
44103
44104
44105
44106
44107
44108
44109
44110
44111
44112
44113
44114
44115
44116
44117
44118
44119
44120
44121
44122
44123
44124
44125
44126
44127
44128
44129
44130
44131
44132
44133
44134
44135
44136
44137
44138
44139
44140
44141
44142
44143
44144
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