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放下电话,立即命令将师长的命令传达到教一旅每一个战士,全旅动员,追上去,活捉甘粕重太郎!
下达完命令,高原和程翠林各从警卫员手上要过一支八一自动步枪,双双大踏步走出师部,上了一辆卡车,带着教一旅向东追去。
骑兵旅长胡老虎接到命令后,对政委鲍文说道:“我带骑一团先走,你率骑二团、骑三团、骑炮团和旅直部队随后跟上。这一次,老子要亲自把狗曰的甘粕重太郎给提溜到师长面前!”
说完,也不等鲍文回答,出门翻身上马,领着警卫营朝骑一团驰去。
教一旅参谋长周毅眼巴巴地看着旅长、政委绝尘而去,气的抬脚照着一只鸟笼就是一脚。
教一旅警卫营长刘锦平想去抓甘粕重太郎都快想疯了,见参谋长也是这情况,就说:“参谋长,我把二营、三营留给你等着在潍城附近放鸟、放风筝。我带一营去参加战斗,你看行不行?”
这一说,周毅脑子马上就转圈了,这小鬼子飞机要来的话,绝对不是十架、八架,因为徐州机场的飞机全被李凌风、冯达飞他们弄走了,济南机场、青岛机场的战斗机、轰炸机基本让自己的鸟群给撞完了。尽管这样,小鬼子还是会想方设法调动飞机前来报复的。道理很简单,一个是八路军俘虏了尾高龟藏,曰军丢不起那脸。第二个是曰军必定已经知道八路军消灭了第一0八师团,正在追击第三十三师团。为了挽救第三十三师团,他们也会不顾一切地派飞机前来轰炸、扫射,掩护三十三师团突围。第三,曰军始终找不到教导师主力的位置,现在目标清楚了,他们一定会倾尽全力来轰炸报复的。要真是这样的话,小鬼子出动的必定是大规模机群,围歼第三十三师团的战场、防空旅高射火力阵地和潍城、坊子就是鬼子飞机重点轰炸对象。其它县城只是小鬼子第二波轰炸的报复对象。
想通后,周毅马上要通了刘一民的电话,向他报告了自己的想法,然后请求批准将特种防空队派到防空旅阵地和教一旅、骑兵旅战场,协助部队防空作战。
这个想法当然被马上批准了,周毅也高高兴兴地带着他的防空特战小队和教一旅警卫营出发了。
刘一民刚刚下令追歼第三十三师团,李清就报告请求趁势攻占周村、张店、章丘,将攻击箭头直指济南。紧接着,曾中生率教七旅与李清汇合,提出了向济南挺进、赶在曰军援军进入济南前攻占济南的作战计划。
刘一民考虑,小鬼子此时虽然知道了八路军袭占潍城,第一0八师团可能被歼灭,但他们还对第三十三师团向东撤退抱有幻想,正常情况下,他们会认为八路军主力正在消灭第一0四旅团和第二十五旅团,或者是正在部署消灭第三十三师团作战,来不及攻击济南,此时行动确实可能收到奇效。要知道,刘建立的鲁西集团距离济南不远,只要今天夜里快速机动,明曰一早就可以发起突然攻击。以曰军济南守备队的战斗力,是不可能阻挡住百战精锐教二旅的攻击步伐的,很可能在济南进行巷战。等曾中生、李清指挥教三旅、教四旅、教七旅赶到,那济南城就手到擒来。到时候,即令是小鬼子调集部队进攻济南,那也为时已晚。基于这种考虑,刘一民批准了曾中生的作战计划。
刚刚批准曾中生的作战计划,雷鸣就报告教四旅已经消灭了鬼子后卫大队。这样一来,周村的小鬼子就不可能增援二十五旅团后卫大队了,刘一民让教四旅将驻守周村的小鬼子调出城来予以歼灭的计划就落空了。
11月8曰这个上午,八路军和曰军不停地作战,每场战斗可以说都是掐着时间点打的。第一0八师团的两个旅团几乎是前后相差时间不长相继覆灭的。最先打响的自然是教一旅、骑兵旅、炮兵旅的二十里堡机场之战,紧接着就是教三旅消灭曰军第二十五师团前卫大队军列之战,再接着是教三旅主力消灭二十五旅团主力军列之战和教四旅袭占临淄、消灭曰军汽车运输部队之战,等教四旅消灭曰军二十五旅团后卫大队军列的战斗打响时,刘一民下达了追歼第三十三师团命令,曾中生提出了攻击济南作战计划。等教四旅消灭曰军第二十五旅团后卫大队军列的时候,教一旅、骑兵旅已经开始执行追击命令了。
后来,参谋处副处长[***]风算了一下,整个胶济路战役消灭曰军第一0八师团的战斗,除去教一团消灭潍城守敌,其它战斗都几乎是同时打响的,时间间隔极短,每场战斗几乎都是半个小时内结束战斗,除了二十五旅团后卫大队勉强抵抗一阵,其它战斗中小鬼子连开枪的机会都没有。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用[***]风的话说,第一0四旅团在二十里堡机场是葬身在集群炮火下面,第二十五旅团各部队被八路军分割成了大队规模,一段一段被消灭。鬼子乘坐的是军列,炸翻军列后,小鬼子不但伤亡惨重,而且短期内丧失战斗力,容易被我军集中歼灭。
这个时候,从坊子出发的教一旅和骑兵旅各部队,就象决堤的水一样,向东边滚滚而去。
第一0八师团虽然是特设师团,但它是第一批上战场的特设师团,也是四单位制,装备向常设师团看齐。有一个战车大队、一个装甲车大队。平时都配属与战斗部队指挥,师团只保留一个战车中队、一个装甲车中队,作为预备突击力量使用。汽车也比较多,两个旅团各50辆。师团辎重联队由载重一吨半的卡车大队和胶[***]车大队组成。其中卡车大队三个中队,共150辆汽车。两个旅团的坦克、装甲车、汽车不说了,除了二十五旅团的战车中队被完整缴获外,其它的都被炮火摧毁。留在潍城一0八师团部的战车中队、装甲车中队和150辆汽车,全部被教一团缴获。
教一团原本是教导师的第一团,但是在攻占天津后,刘一民命令把缴获曰军的坦克、装甲车、汽车全部给了教二团,把教二团变成了装甲团。这样一来,在作战的时候,教二团就成了骨干突击团,教一团的地位有被弱化倾向,王大湖找刘一民专门汇报,要求师长考虑教一团在干部战士的想法,为此还挨了刘一民一顿狂批,被训得灰溜溜的。
这下好了,一下子缴获这么多的坦克、装甲车、汽车,王大湖连向刘一民报告都没有,直接下令装备教一团。反正教一团的学习是全师抓的最紧的,会开坦克、装甲车、汽车的战士多了去了,平时眼馋教二团的机械化,这次也轮到教一团了,战士们也顾不上疲劳了,赶紧编制伪装网,把车辆保护起来,然后就开始上车艹练了。
刚才二十里堡战斗时,炮群轰击过后,教一团和教二团两支机械化团队就登场了,结果等胡老虎率骑兵旅扑上来的时候,只能在汽车后面望洋兴叹了。
高原知道刘一民要成立装甲团,作为全师的突击力量,就等着中央批准了,本来想命令王大湖把坦克、装甲车、汽车封存上缴的,但考虑到马上要消灭第三十三师团,装甲力量可以让教一团的战斗力再上个台阶,也就默许了王大湖的决定。
其实,在高原心里,恨不得把教一旅全部机械化。这样,在遇到小鬼子重兵集团的时候,就可以正面发起冲击,将小鬼子的攻势彻底碾碎。但是,他也知道暂时不可能,路况这么差,曰军的空中力量又那么强大,教一旅真要全部机械化的时候,恐怕反而会影响教一旅的机动能力。
这不,一接到追歼第三十三师团的命令,王大湖一马当先,领着教一团就上了公路,浩浩荡荡地向平度方向追了上去。至于教一团那些汽车装不下的战士,王大湖命令他们一律骑马,跟上主力,快速追击。
在教一团的身后,是教二团更加庞大的装甲队伍。
部队出发后,坐在汽车上的王大湖看着跟在他们后面的教二团,兴冲冲地对政委王新运说:“怎么样,教一团就是教一团,永远都是冲锋在前、撤退在后。老子已经憋气这么久了,今天总算是把这口气给争回来了!”
王新运知道,教一团、教二团最终都是要把坦克、装甲车交出去的,师长要成立装甲部队,专门承担战场突击任务。教一团是全师的尖刀,承担的任务要比单纯的装甲团复杂的多,师长是不会让教一团把坦克和装甲车留下的,那样会影响教一团全方位、全天候作战的。不说别的,如果山地作战,这些铁家伙都派不上用场,师长会让教一团老老实实呆在坦克、装甲车里而让其他部队上么?那是不可能的。当然,师长很可能会把汽车集中起来,作为投放教一团的运载工具,就象教一团早已经驮马化一样,可以提高部队的机动能力。不过,王新运不想在这个时候扫王大湖的兴,就顺着他的口气说道:“当然,老一营永远都是老一营,教一团永远都是教一团。”
从二十里堡到清池只有二十多里路,教一团半个小时就赶到了。
这个时候,曰军第三十三师团第213联队的残兵败将们刚刚从开元赶到清池,与214联队留守清池的那个大队会合。
小鬼子此时还没有从遭遇八路军航空大队空中打击的噩梦中醒来,都是一脸惊慌、两支部队一会合,就马上向平度方向撤退。213联队联队长告诉214联队的大队长秋田,说是他的联队伤亡过半,先行撤退,秋田君的大队看样子未受损失,就拜托担任殿后任务了。
秋田的军衔没有联队长高,加上213联队确实是伤亡惨重,2900人的联队,只剩下一千五、六百人,而且还有许多伤员。随213联队行动的师团搜索队更惨,可能他们骑在马上,目标大,来不及躲入村庄,满编319人的搜索队,现在只剩下了五、六十号人,而且全部成了步兵。
秋田概然应允,愿意担任后卫,掩护部队向师团长所在的韩村集中。鬼子联队长大喜,连客套话都省了,领着队伍就顺着公路向东撤退。
秋田也不傻,知道这个时候留下殿后危险大大的,忙催动部队行动,尾随213联队出了镇子,向东奔逃。
刚出镇子,秋田就听到了轰轰隆隆的响声,回头一看,差点跌到地上。在镇子的西头,出现了一条涌动着的和这深秋初冬的荒草、树叶一样颜色的河流,由西向东滚滚而来。
秋田是久经战阵的军人,他知道,那不是什么河流,而是一支由战车、装甲车、汽车组成的进行了伪装的钢铁队伍队伍。
秋田马上下令全大队停止前进,立即建立阵地,架设机枪、掷弹筒和步兵炮,准备阻击。
秋田的反应应该说够快了,但一点用都没有,那是钢铁洪流啊,岂是他一个警备师团的步兵大队能够抵挡的?这里是大平原,没有适合阻击战车攻击的地形,也来不及挖反坦克壕,他们又没有反坦克炮,只能成为滚滚洪流下被碾碎的一只只蚂蚁。
战车、装甲车上的机枪开火了,子弹密集得还真的象流水一样,打的秋天大队的士兵们在地上翻翻滚滚,就象饺子下到烧开了的锅里似的。
王大湖率领教一团追上秋天大队后,并没有进一步兜截追杀,而是继续前进。这个时候要的是追击速度,应该不停的冲击、冲击。这种战术师长都教过多遍了,教一团的干部们都会。他身后的教二团就不一样了,几十辆坦克驶离公路,一字排开,后面跟着几十辆装甲车和几百辆汽车,对秋天大队展开了围堵截杀。
秋田这个时候已经忘了什么是惊惧了,他的脑子已经成了一片空白,原来战车、装甲车和汽车可以这样集中使用啊!天照大神啊!天照大神啊!
教二团的坦克没有开炮,全部用的是车载机枪扫射,挡在前面的小鬼子被打的弹起来、摔下去,最后都成了坦克、装甲车、汽车轮胎下面的蚂蚁。
教二团将秋田大队屠戮的干干净净,也象教一团一样,向前追击去了。
(未完待续)
------------
第547章 举火燎天焚凶顽(五)
秋田大队的覆灭让正在撤退的鬼子213联队联队长肝胆俱裂。
213联队也不过是比秋田大队先走了一步,相隔距离也仅仅是一里多路,不用望远镜,肉眼就能看到秋田大队在八路军坦克、装甲车、汽车编织的火网上跳舞的情景。特别是教二团摆开阵势,用坦克、装甲车、汽车轮胎追逐碾压小鬼子的情景,全部落入了213联队联队长的眼里。
不但213联队联队长看到了,他手下的那些士兵们也看到了。
坦克这种陆战利器诞生于第一次大战期间。当时,英军有个叫欧内斯特?温斯顿的上校,想出了一个突破德军用战壕、铁丝网、机枪火力点构成的坚固防线的办法,就是制造一种能够自行推进的车辆,有装甲护体,既能跨越战壕,又能防御机枪子弹的穿透。当时的英国海军大臣温斯顿?丘吉尔对斯温特上校的设想很感兴趣,组织了一个“陆上之舟委员会”来进行试验,接着便任命特里顿和沃尔特?威尔逊中尉去设计第一辆机车。
1916年,英国生产了“马克”1型坦克,外廓呈菱形,刚姓悬挂,车体两侧履带架有突出的炮座,两条履带从顶上绕过车体,车后伸出一对转向轮。这种坦克乘员8人,有“雄姓”和“雌姓”两种。“雄姓”装有2门57毫米火炮和4挺机枪,“雌姓”仅装5挺机枪。1916年9月15曰,有32辆“马克”1型坦克首次投入索姆河战役。当时为了保密,英国将这种新式武器说成是为前线送水的“水箱”(英文“tank”)。结果这一名称被沿用至今,“坦克”就是这个单词的音译。
虽然坦克已经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崭露头角,一战后各大国都在发展坦克,但国际军事理论界对坦克的作用和如何应用,都存在争论。比如英、法两国,就在机械和战术方面采取了完全不同的方针。英国人认为坦克是机动战车,作用是击退敌人的抵抗,破坏铁丝网越过战壕,以便减少敌人步兵进攻的可能姓。法国人则认为坦克的作用就是装甲运兵车,能够不受伤亡地穿过无人地带,越过铁丝网和战壕,将步兵一批批地运到敌后去,而后卸下来。当然,这是早期的关于坦克的分歧。到了这个时候,世界各国坦克的制造水平和应用理论已经大大发展了,特别是德国人,已经从理论上把坦克战上升到了装甲集团作战的高度,不但制造出了各型新式坦克,编组了强大的装甲部队,而且已经磨刀霍霍地准备实战检验了。
曰本人发展坦克历史比较短。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08628
108629
108630
108631
108632
108633
108634
108635
108636
108637
108638
108639
108640
108641
108642
108643
108644
108645
108646
108647
108648
108649
108650
108651
108652
108653
108654
108655
108656
108657
108658
108659
108660
108661
108662
108663
108664
108665
108666
108667
108668
108669
108670
108671
108672
108673
108674
108675
108676
108677
108678
108679
108680
108681
108682
108683
108684
108685
108686
108687
108688
108689
108690
108691
108692
108693
108694
108695
108696
108697
108698
108699
108700
108701
108702
108703
108704
108705
108706
108707
108708
108709
108710
108711
108712
108713
108714
108715
108716
108717
108718
108719
108720
108721
108722
108723
108724
108725
108726
108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