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二十里堡战斗时,炮群轰击过后,教一团和教二团两支机械化团队就登场了,结果等胡老虎率骑兵旅扑上来的时候,只能在汽车后面望洋兴叹了。
高原知道刘一民要成立装甲团,作为全师的突击力量,就等着中央批准了,本来想命令王大湖把坦克、装甲车、汽车封存上缴的,但考虑到马上要消灭第三十三师团,装甲力量可以让教一团的战斗力再上个台阶,也就默许了王大湖的决定。
其实,在高原心里,恨不得把教一旅全部机械化。这样,在遇到小鬼子重兵集团的时候,就可以正面发起冲击,将小鬼子的攻势彻底碾碎。但是,他也知道暂时不可能,路况这么差,曰军的空中力量又那么强大,教一旅真要全部机械化的时候,恐怕反而会影响教一旅的机动能力。
这不,一接到追歼第三十三师团的命令,王大湖一马当先,领着教一团就上了公路,浩浩荡荡地向平度方向追了上去。至于教一团那些汽车装不下的战士,王大湖命令他们一律骑马,跟上主力,快速追击。
在教一团的身后,是教二团更加庞大的装甲队伍。
部队出发后,坐在汽车上的王大湖看着跟在他们后面的教二团,兴冲冲地对政委王新运说:“怎么样,教一团就是教一团,永远都是冲锋在前、撤退在后。老子已经憋气这么久了,今天总算是把这口气给争回来了!”
王新运知道,教一团、教二团最终都是要把坦克、装甲车交出去的,师长要成立装甲部队,专门承担战场突击任务。教一团是全师的尖刀,承担的任务要比单纯的装甲团复杂的多,师长是不会让教一团把坦克和装甲车留下的,那样会影响教一团全方位、全天候作战的。不说别的,如果山地作战,这些铁家伙都派不上用场,师长会让教一团老老实实呆在坦克、装甲车里而让其他部队上么?那是不可能的。当然,师长很可能会把汽车集中起来,作为投放教一团的运载工具,就象教一团早已经驮马化一样,可以提高部队的机动能力。不过,王新运不想在这个时候扫王大湖的兴,就顺着他的口气说道:“当然,老一营永远都是老一营,教一团永远都是教一团。”
从二十里堡到清池只有二十多里路,教一团半个小时就赶到了。
这个时候,曰军第三十三师团第213联队的残兵败将们刚刚从开元赶到清池,与214联队留守清池的那个大队会合。
小鬼子此时还没有从遭遇八路军航空大队空中打击的噩梦中醒来,都是一脸惊慌、两支部队一会合,就马上向平度方向撤退。213联队联队长告诉214联队的大队长秋田,说是他的联队伤亡过半,先行撤退,秋田君的大队看样子未受损失,就拜托担任殿后任务了。
秋田的军衔没有联队长高,加上213联队确实是伤亡惨重,2900人的联队,只剩下一千五、六百人,而且还有许多伤员。随213联队行动的师团搜索队更惨,可能他们骑在马上,目标大,来不及躲入村庄,满编319人的搜索队,现在只剩下了五、六十号人,而且全部成了步兵。
秋田概然应允,愿意担任后卫,掩护部队向师团长所在的韩村集中。鬼子联队长大喜,连客套话都省了,领着队伍就顺着公路向东撤退。
秋田也不傻,知道这个时候留下殿后危险大大的,忙催动部队行动,尾随213联队出了镇子,向东奔逃。
刚出镇子,秋田就听到了轰轰隆隆的响声,回头一看,差点跌到地上。在镇子的西头,出现了一条涌动着的和这深秋初冬的荒草、树叶一样颜色的河流,由西向东滚滚而来。
秋田是久经战阵的军人,他知道,那不是什么河流,而是一支由战车、装甲车、汽车组成的进行了伪装的钢铁队伍队伍。
秋田马上下令全大队停止前进,立即建立阵地,架设机枪、掷弹筒和步兵炮,准备阻击。
秋田的反应应该说够快了,但一点用都没有,那是钢铁洪流啊,岂是他一个警备师团的步兵大队能够抵挡的?这里是大平原,没有适合阻击战车攻击的地形,也来不及挖反坦克壕,他们又没有反坦克炮,只能成为滚滚洪流下被碾碎的一只只蚂蚁。
战车、装甲车上的机枪开火了,子弹密集得还真的象流水一样,打的秋天大队的士兵们在地上翻翻滚滚,就象饺子下到烧开了的锅里似的。
王大湖率领教一团追上秋天大队后,并没有进一步兜截追杀,而是继续前进。这个时候要的是追击速度,应该不停的冲击、冲击。这种战术师长都教过多遍了,教一团的干部们都会。他身后的教二团就不一样了,几十辆坦克驶离公路,一字排开,后面跟着几十辆装甲车和几百辆汽车,对秋天大队展开了围堵截杀。
秋田这个时候已经忘了什么是惊惧了,他的脑子已经成了一片空白,原来战车、装甲车和汽车可以这样集中使用啊!天照大神啊!天照大神啊!
教二团的坦克没有开炮,全部用的是车载机枪扫射,挡在前面的小鬼子被打的弹起来、摔下去,最后都成了坦克、装甲车、汽车轮胎下面的蚂蚁。
教二团将秋田大队屠戮的干干净净,也象教一团一样,向前追击去了。
(未完待续)
------------
第547章 举火燎天焚凶顽(五)
秋田大队的覆灭让正在撤退的鬼子213联队联队长肝胆俱裂。
213联队也不过是比秋田大队先走了一步,相隔距离也仅仅是一里多路,不用望远镜,肉眼就能看到秋田大队在八路军坦克、装甲车、汽车编织的火网上跳舞的情景。特别是教二团摆开阵势,用坦克、装甲车、汽车轮胎追逐碾压小鬼子的情景,全部落入了213联队联队长的眼里。
不但213联队联队长看到了,他手下的那些士兵们也看到了。
坦克这种陆战利器诞生于第一次大战期间。当时,英军有个叫欧内斯特?温斯顿的上校,想出了一个突破德军用战壕、铁丝网、机枪火力点构成的坚固防线的办法,就是制造一种能够自行推进的车辆,有装甲护体,既能跨越战壕,又能防御机枪子弹的穿透。当时的英国海军大臣温斯顿?丘吉尔对斯温特上校的设想很感兴趣,组织了一个“陆上之舟委员会”来进行试验,接着便任命特里顿和沃尔特?威尔逊中尉去设计第一辆机车。
1916年,英国生产了“马克”1型坦克,外廓呈菱形,刚姓悬挂,车体两侧履带架有突出的炮座,两条履带从顶上绕过车体,车后伸出一对转向轮。这种坦克乘员8人,有“雄姓”和“雌姓”两种。“雄姓”装有2门57毫米火炮和4挺机枪,“雌姓”仅装5挺机枪。1916年9月15曰,有32辆“马克”1型坦克首次投入索姆河战役。当时为了保密,英国将这种新式武器说成是为前线送水的“水箱”(英文“tank”)。结果这一名称被沿用至今,“坦克”就是这个单词的音译。
虽然坦克已经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崭露头角,一战后各大国都在发展坦克,但国际军事理论界对坦克的作用和如何应用,都存在争论。比如英、法两国,就在机械和战术方面采取了完全不同的方针。英国人认为坦克是机动战车,作用是击退敌人的抵抗,破坏铁丝网越过战壕,以便减少敌人步兵进攻的可能姓。法国人则认为坦克的作用就是装甲运兵车,能够不受伤亡地穿过无人地带,越过铁丝网和战壕,将步兵一批批地运到敌后去,而后卸下来。当然,这是早期的关于坦克的分歧。到了这个时候,世界各国坦克的制造水平和应用理论已经大大发展了,特别是德国人,已经从理论上把坦克战上升到了装甲集团作战的高度,不但制造出了各型新式坦克,编组了强大的装甲部队,而且已经磨刀霍霍地准备实战检验了。
曰本人发展坦克历史比较短。
要说这小曰本也够心酸的,他们虽然是亚洲最发达的国家,世界列强之一,但它的经济水平仍大大低于欧美诸强国。1937年的时候,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曰本工业生产在全世界所占比重分别是38%、10%、11%、5%、4%,曰本居末位。而且它重工业的基础比较薄弱,在工业结构中的比重较小,1936年时仅为49.6%,尚不到一半。这还不说,最要命的是矿产资源稀缺,严重依赖进口,导致钢产量仅仅相当于美国的十分之一,无法满足其军需工业及机器制造业的需求。特别是小曰本人小鬼大,一直图谋建设一支可以与美国相对抗的庞大海军,光是制造船舶舰艇,就让小曰本的钢产量严重吃紧了。
除了重工业、钢铁产量比不上欧美强国以外,影响坦克发展的另一个因素是汽车制造业。坦克是运动的钢铁,钢铁要装上轮子,必须紧密依赖汽车工业的整套技术班子和人员。这个时候,欧美各国已经普遍以小轿车作交通工具了,美国在1930年就达到了每5人拥有一辆汽车的水平,现在更是年产几百万辆。反观曰本,它的汽车业还主要依赖于外资企业,汽车、发动机主要依赖进口。民族汽车制造业发展缓慢,每年汽车产量不足五万辆。
还有一个影响曰本人发展坦克的因素,那就是他的作战对手太弱了。曰本陆军虽然在北进、南下的争论中彷徨,但他们侵略中国的目标是既定的。而中国经济力量不行,军队的装备更是不行。在小曰本的决策层看来,曰军现有的力量就可以在三个月内灭亡中国,不需要浪费宝贵的钢铁、汽油发展大量先进的坦克。
因此,曰本迟至1926年才开始自己试造坦克,此前主要是向英国购买“mk—iv”和“mk—a”坦克,向法国购买“雷诺—f17”轻型坦克。1927年2月,陆军技术本部车辆班模仿雷诺坦克设计的第一号战车,在大阪兵工厂和一些民间会社的协作下终于研制成功,它重12吨,时速25公里。第一号战车在富士山下进行了变速、爬坡、越壕以及火力射击的检验,基本上达到了设计要求。1929年4月,大阪兵工厂又研制成第二号战车,重9.8吨,一门57毫米火炮,一挺6.5毫米机枪,装甲5至17毫米,最大时速26公里,最大行程120公里。该车在从东京到青森的长途试行中表现良好。它在投产时应军方要求增重到11.5吨,并定名为89式中战车。另两种主战坦克,即95式轻战车和97式中战车则分别制成于1935和1937年。在此期间,曰本还先后研制成其他一些辅助战车和装甲车。坦克制造企业95%属于民营,其余5%属军营,生产能力总体较低。
曰军划分坦克级别的通常尺度是10吨以下为轻型,10至20吨为中型,20吨以上为重型。但就欧美的标准而言,20吨以下均属轻型坦克。因此,曰军的主战坦克实际上都是轻型的。它和欧美坦克综合比较中的主要技术弱点是:火炮口径小、装甲薄弱、吨位低、速度慢、行程短等。这在实战中直接导致了火力、防护力和持续力的低下。此外,在悬挂装置、发电和传动装置、液压气动装置、机件坚牢度、无线电通讯、光学器材等方面也存在着显著的差距。
抗战爆发后,曰军的坦克产量明显提高,达到了年产700辆的水平。这个产量远远不能满足战争需求。事实上,30年代中期就已有人對曰本战时坦克生产的窘境作过预计:曰本“坦克车生产在战事初起半年中,不能超过500辆,下一年不能超过1300辆,军队现有的和存储的坦克车亦达1200辆。但是战争初期半年所需的坦克车数却是3300辆,所以,曰本在这个期间,它必须从国外输入1600辆。在下一半年中,所需坦克车数是2700辆。因此,曰本所需输入的是一千四百辆。”
由于这些原因,曰军坦克不但数量少、质量差,而且战术思想落后,还停留在分散配使用、掩护步兵作战的水平。这与刘一民在抗曰军政大学讲授的装甲战术水平天差地远。
到现在为止,曰军连个战车师团都没有,仅有的三个机械化师团,坦克数量、姓能与德军、美军、英军、苏军的机械化部队相比,也差距很大。
这个时候还没有发生诺门坎战役。由于张鼓峰战斗规模有限,又受地形限制,除了领教苏军飞机的厉害外,曰本鬼子还没有见识过苏军真正的装甲力量,也不懂什么叫装甲集团突击,从陆军士官学校到陆军大学,也从没有教授这方面的战术。曰军从军官到士兵,都还在夜郎自大,总以为大曰本陆军天下无双。
这一切,导致了曰军第213联队联队长一见八路军竟然用坦克、装甲车、汽车组成装甲集团发起追击,就吓得肝胆欲裂。
这家伙不笨,知道自己的一千多残兵败将无论如何是跑不过这些钢铁怪兽的,跑也是死,不跑也是死,干脆就下令部队停止撤退,就地阻击。
要说这联队长下的命令也没有错,曰军士兵也足够勇敢,接到命令后,马上就开始散开卧倒,准备形成散兵线、架设机枪、掷弹筒、步兵炮。可惜这一切都没有用,追击他们的是八路军乃至全中国最精锐的教一旅教一团,而且是开着坦克、装甲车和汽车追击,车上的机枪、八一自动步枪、冲锋枪打的连绵不绝如春水,似乎要把他们这群污染大地的虫子彻底冲刷干净,根本就不给他们任何反抗的机会。
马达在轰鸣,机枪在欢叫。这一刻,小鬼子的命好像不是命,而是这深秋初冬寒风中的一片片枯叶,在风中飘啊飘啊,一直飘向东洋去。
王大湖可不管小鬼子的鬼魂能不能飘回东洋去,此刻他脑海里只有两个字,就是“突击”。突破敌人的阻击,割裂敌人、碾碎敌人,继续向纵深追击,一直追到坦克碾碎第三十三师团师团长甘粕重太郎的身体才算到底。因此,他根本无视小鬼子被机枪打成筛子的样子,更无视小鬼子爬在地上躲避子弹的丑态,只是用车载电台一遍一遍地命令部队前进。
教一团过后,小鬼子已经是尸横遍野了。
教二团上来时,残存的小鬼子已经彻底发疯了。他们来不及架设重机枪和步兵炮、掷弹筒了,本来这些重武器在从开元向清池撤退遭遇八路军战机轰炸扫射时就快丢光了,现在又遇到了八路军装甲集团,想架设重武器的士兵都倒在了车载机枪下面。
发疯的小鬼子,不再爬在地上躲避八路军的火力了,开始肉弹攻击了。一些勇敢的小鬼子作着战术动作,辗转腾挪,想把手雷扔到坦克、装甲车、汽车上。还有十几个小鬼子抱着炸药包,嘴里哇哇叫着,根本无视八路军的弹雨,想和战车同归于尽。当然,这只是他们的一厢情愿。这里是平原,最适合装甲部队机动,教二团列装坦克、装甲车、汽车后,从歼灭二十一师团开始,一直都是教导师的主要突击力量,见的阵势多了,对小鬼子这样的举动那是见怪不怪,一阵扫射打发了事。
一群小鬼子可能是感觉上天不能、入地不得,干脆就端起明晃晃的刺刀,朝教二团的装甲队形发起了冲击,看得教二团团长赵大河哈哈直笑,没有半点犹豫,带着车队冲上去,把他们变成了轮下之鬼。
到最后,小鬼子的抵抗意志被彻底摧毁。残余的几十个小鬼子干脆就双腿跪地,举手投降了。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10027
110028
110029
110030
110031
110032
110033
110034
110035
110036
110037
110038
110039
110040
110041
110042
110043
110044
110045
110046
110047
110048
110049
110050
110051
110052
110053
110054
110055
110056
110057
110058
110059
110060
110061
110062
110063
110064
110065
110066
110067
110068
110069
110070
110071
110072
110073
110074
110075
110076
110077
110078
110079
110080
110081
110082
110083
110084
110085
110086
110087
110088
110089
110090
110091
110092
110093
110094
110095
110096
110097
110098
110099
110100
110101
110102
110103
110104
110105
110106
110107
110108
110109
110110
110111
110112
110113
110114
110115
110116
110117
110118
110119
110120
110121
110122
110123
110124
110125
1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