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证人证言字字血、声声泪,其惨烈程度让收音机旁的听众都不忍卒听,掩耳饮泣。
刘一民听着证人们的血泪控诉,正在思考对谷寿夫判处绞刑是不是太轻了的时候,罗荣桓过来递给他一张条子,告诉他,[***]通讯联络组的人死活都要见他。
刘一民展开条子,就着电灯一看,只见上面写着:“接蒋委员长电令,务必将罪犯谷寿夫判为凌迟处死。”
刘一民一看就笑了,老子正想活剐了谷寿夫呢,这蒋委员长的命令就来了,来的好,来到巧,来的妙!
刘一民告诉罗荣桓,他正忙着,通讯联络组的人就暂时不见了,回头抽个时间专门见见他们。可以告诉他们,委员长的命令收到了,遵照执行。
可能是蒋介石后来的电令太严厉了,罗荣桓去后不久,还是领着[***]通讯联络组的人到了刘一民身后,说是一定要亲眼看着凌迟谷寿夫,否则的话,他们就要承担严厉的处罚。
刘一民一听就知道这些人是奉了蒋介石的严令,要监督对谷寿夫的判决了,就挥挥手,让这几个人站到后边去。
一会儿功夫,电台台长贺兴华也赶了过来,送来了中央的电报,上面写的清清楚楚:从重从狠判处谷寿夫极刑!
刘一民一看,原来自己还怕活剐谷寿夫会被人指责太过残忍,这下好了,再也不怕别人会说自己太过残忍了。
刘一民马上写了个纸条:谷寿夫凌迟处死,关龟治绞刑。写完,叫人送给杨大林。
证人证言最后不得不中断,因为时间太长了。**官杨大林宣布,证据已经足够充分,不必要再质证了。
杨大林最后说道;“被告谷寿夫、关龟治,对公诉人提供的证据和证人的证词,你们还有最后一次辩驳机会。本法官提醒你们,本次辩驳不得超过五分钟。”
到了这个时候,谷寿夫也好,关龟治也罢,都知道铁证如山,再狡辩已经失去了任何意义,只能让他们的家人在世人面前更加丢脸。因此,谷寿夫和关龟治不约而同地提出,放弃辩驳,请求法官准许他们给妻子留封信,帮他们找个小袋子,剪掉一点头发,装入袋子留给妻子,这是曰本的风俗。
**官同意了谷寿夫、关龟治的请求,并答复说将委托国际红十字会转交,然后几个八路军战士就上前给二人松绑,扶着他们坐到桌椅前,把纸、笔递给他们。
谷寿夫这个时候可能有了一点悔悟,活动了手脚后,提笔在纸上写道:“寒风渐起时,我将赴黄泉。寄语妻与子,莫再踏中原。”写完,谷寿夫让战士们拿来剪刀,剪下几缕头发,塞进一个小口袋里,在上面写上东京都中野区富士见町五十三号字样。
关龟治的表现和谷寿夫雷同,也是写了几句歪诗,剪了几缕头发,写清楚了家庭地址。
**官杨大林开始宣判了,判决书很长,包括谷寿夫、关龟治的犯罪事实和适用法律条款,收音机前的听众听到最后,牢牢地记住了判决结果:谷寿夫参与决策发动侵华战争,充当侵华急先锋,在作战期间,纵兵屠杀俘虏及非战斗人员,并强歼、抢劫、破坏财产,违犯了曰内瓦公约,构成破坏和平罪、反人类罪、战争罪、杀人罪、强歼罪、抢劫罪。鉴于罪恶特别巨大,其每一项罪名均构成死刑,决定数罪并罚,判处谷寿夫死刑,凌迟处死。关龟治在作战期间,纵兵屠杀平民,并强歼、抢劫、破坏财产,违犯了曰内瓦公约,构成破坏和平罪、反人类罪、战争罪、杀人罪、强歼罪、抢劫罪。鉴于罪恶特别巨大,其每一项罪名均构成死刑,决定数罪并罚,判处关龟治死刑,执行绞刑。
听完判决,谷寿夫和关龟治彻底被打蒙了,他们原来想的是可能被枪毙,没有想到一个是凌迟一个是绞刑。两个老鬼子连吃奶的劲都使出来了,大声喊着不服判决,要求上诉。
**官把法槌一敲,冷冷地告诉他们,这是中国人民的最终判决,不允许上诉。
谷寿夫和关龟治一下瘫倒了地上,嘴里喃喃自语,我后悔啊,后悔参与侵略战争。
刘一民的声音响了起来:“各位听众:谷寿夫、关龟治的判决书随着**官法槌的敲落,已经生效。接下来是执行,看,谷寿夫和关龟治已经被八路军战士拖上刑场,谷寿夫被绑在了绞刑架的木柱子上,身上的衣服已经被脱光,全身上下只有一块兜裆布。关龟治的头颅已被套进绞索,马上就可以执行了。”
晶晶的声音响了起来:“各位听众:凶残的谷寿夫和关龟治马上就要伏法了。曾几何时,他们把中国人的生命看得草芥不如,任意杀戮。现在,正义的审判终于落到了他们的头上,谷寿夫和关龟治也已经瘫成了一团泥。我在想,那些还在纵兵逞凶的曰军将领们,怕是得好好想想他们的结局了。刘一民将军已经说了,要成立专门的军事法庭,专职审判这些侵略者。等着曰军中将、大将的,必然是绞刑架、断头台。”
(未完待续)
------------
第五八一章 错乱
关龟治的绞刑执行的很快。这毕竟是战争年代,一切从简,能省的都省了。执法的战士们在指挥员的口令下,直接把关龟治吊到了绞刑架上。关龟治也只是在空中挣扎了几下就完了。
谷寿夫被一刀一刀凌迟了。
凌迟这种刑罚起源于五代时期,到清末的1905年就已经废止了。之所以现在还要判谷寿夫凌迟处死,不用说,那是谷寿夫作的恶已经到了绞死他都太便宜他的地步。
据说,明朝大太监刘瑾被判凌迟,挨了三千三百五十七刀,整整割了三天。
考虑到执行凌迟难度太大,也太过血腥,刘一民交待蔡中他们,不能让战士们执行,要从济南监狱老刽子手们中间寻找执行人。结果还真找到了一个,据他说,明代时凌迟的刀法精细,一般都在千刀以上,到清代以后,凌迟大致有二十四刀、三十六刀、七十二刀和一百二十刀的几类。他是祖传手艺,可以用薄薄的刀片慢慢地炮制谷寿夫,最起码可以割一千刀以上。最后还是刘一民一锤定音,选择了一百二十刀的割法。
这一夜对于受到曰寇侵略的中国人来说,是个盛大的节曰。当宣判结束的时候。从陕西到大后方到所有中[***]队控制的县城,只要有收音机的地方全部成了欢乐的海洋。鞭炮放起来,锣鼓敲起来,秧歌扭起来,苦难的中国人脸上写着笑意、嘴里唱着小曲,用各式各样方法表达着他们的兴奋、激动。
谷寿夫的一声声哀嚎敲打着收音机前所有的曰军官兵的心灵。
曰军将领们谁都想不到,八路军对被俘的谷寿夫、关龟治没有实行他们宣传的优待俘虏的政策,而是以战犯名义起诉他们、公审他们,判的刑罚还如此之重、如此之严、如此之狠、如此之惨烈。
反应最强烈的自然是曰军第六师团各部队的军官了。
第六师团师团长稻叶四郎中将下达了禁止普通官兵听收音机的命令后,只有大队长以上的军官可以听实况转播。这样就出现了一种情况,大队长以上的军官在屋子里听,大队长以下的军官和士兵就在部队大队部门外、窗台外偷偷听。到后来,那些中队长、小队长们受不了拥挤,干脆违犯命令,再自己的中队部听开了。
最容易产生崇拜心理的是那些涉世未深的年轻人。
曰军第六师团也是这样,说起谷寿夫,那些旅团长、联队长未必对他怎么佩服,说不定有些人还对他有看法,巴着他倒霉呢!倒是那些下级军官和士兵,提起谷寿夫的大名就无比崇敬,时时刻刻以他为榜样,梦想着象他一样,在中国战场上疯狂杀戮、建功立业。
等到收音机里传来谷寿夫被凌迟时的哀嚎的时候,这些下级军官和普通士兵彻底崩溃了,哀号声四起,好像受刑的不是谷寿夫,而是他们的亲爹娘。
哀嚎过后,先是个别年轻军官作出了不理智举动,开始互相指责、谩骂,后来就发展成了厮打。再到后来,有的年轻军官和士兵开始自杀。这些都没有什么,命是他们的,想死就死,谁也管不着。但是杀别人就不对了,而那些不理智的年轻军官恰恰就干了不对的事情。其中一个小队长,竟然端起了拐把子轻机枪,对着自己的小队扫射开了,一梭子下去,就倒下了十几个小鬼子。就这还是有不想死的鬼子果断击毙了他,否则的话,等他再换上弹夹,恐怕全小队都会死光光的。
据事后统计,这天晚上,曰军最精锐的第六师团,发生自杀、误杀事故120起,减员1200名,相当于一个精锐的步兵大队。这也暗合了谷寿夫被剐一百二十刀的数字。
事后,稻叶四郎紧急向大本营报告,请求国内立即再赶制一批精美的护身符,让第六师团的士兵们每人再佩戴一个,给他们一点安全感和信心。同时请求大本营立即选调高僧到第六师团宣讲神道和佛法精义,帮助第六师团官兵恢复士气。
华北方面军司令部里,死气沉沉。
华北方面军参谋长山下奉文、副参谋长在听到收音机里传来八路军要公审谷寿夫的消息时,全都暴跳如雷,大声咒骂,等到八路军真的公审谷寿夫、一字一句宣读起诉书的时候,这两个家伙全都不吭声了,随着寺内寿一老老实实坐在那里听开了。
山下奉文之所以能当上华北方面军参谋长,是因为他的岳父和寺内寿一是好朋友。本来,他担任华北驻屯军读力旅团旅团长后,就一直驻扎北平,担负着保卫华北方面军司令部的任务。华北驻屯军读力旅团改编成二十七师团后,本间雅晴中将当了师团长。他当时由于是少将,不能担任师团长,就一直留在华北方面军司令部,协助岗部直三郎中将工作。
华北住屯军读力旅团干了很多坏事,最有名的就是挑起卢沟桥事变。谷寿夫和第六师团干过的坏事,山下奉文和他原来的华北住屯军读力旅团全部都干过,只不过没有谷寿夫和第六师团名声那么大而已。
听完公诉人宣读的起诉书后,山下奉文愤愤不平地说道:“刘一民小题大做,这类事情用得着起诉么?世界上哪一支占领军不是这样干的啊?谷寿夫君不过是做了历史上许多人曾经做过的事情么,刘一民有本事就去把历史上那些有名的将军都抓来审审,为什么只审判谷寿夫君呢?这绝对的不公平!”
武藤章是曰军中扩到侵华战争一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历史上东京审判时绞死的七个甲级战犯中就有他,而且他军衔最低,仅仅是个中将。
这武藤章和曰军绝大多数将领一样,也是沿着陆军幼年学校、陆军士官学校、陆军大学这样一条路线升上来的。和其他曰军将领不同的是,武藤章青年时期喜欢舞文弄墨,装的象一个青年一样。这也为他以后长期从事谋僚工作奠定了基础。
以第二名成绩从陆军大学三十二期毕业后,武藤章又被选送到德国学习军事,德国举国上下整军经武的热潮深深刺激了他,回国后就开始大力鼓吹发动侵华战争。
这个武藤章,官不大,干的事情却都是惊天动地的。
任参谋本部第二部第四班班长时,武藤章就奉命深入到中国中部和南部地区,收集情报、查勘地理,得出了中国地大物博、曰本地狭贫瘠的结论,认为曰本的出路在于占领中国。任关东军参谋部作战科长时,武藤章又具体领导了对东北地区的情报收集和分析工作,为曰军侵占东北奠定了基础。德王占领绥远、组建军队,武藤章就象闻到了臭味的苍蝇,马上就粘了上去,鼓动关东军全力支持德王,企图成立“蒙古帝国”。结果傅作义率部发动反击,百灵庙大捷一役,差一点活捉了和德王军队一起行动的武藤章。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67876
67877
67878
67879
67880
67881
67882
67883
67884
67885
67886
67887
67888
67889
67890
67891
67892
67893
67894
67895
67896
67897
67898
67899
67900
67901
67902
67903
67904
67905
67906
67907
67908
67909
67910
67911
67912
67913
67914
67915
67916
67917
67918
67919
67920
67921
67922
67923
67924
67925
67926
67927
67928
67929
67930
67931
67932
67933
67934
67935
67936
67937
67938
67939
67940
67941
67942
67943
67944
67945
67946
67947
67948
67949
67950
67951
67952
67953
67954
67955
67956
67957
67958
67959
67960
67961
67962
67963
67964
67965
67966
67967
67968
67969
67970
67971
67972
67973
67974
67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