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一民问:“这位先生贵姓,是做什么生意的?”

    那个商人说:“敝人免贵姓付,是镇远城里做的桐油商人。”

    刘一民笑着说:“老百姓说的挑桐油的出不了城,是不是说的你们桐油生意非常红火啊?”

    付老板也笑了:“长官连这个也知道啊?可惜那是老话,现在生意不好做,到处都是种鸦片、卖鸦片的,桐油生意已经不如以前了。”

    刘一民说:“虽然世道不好,但中国商人一般都比较精明,而且吃苦耐劳,我相信等我们成立了新中国,商业一定会大繁荣的。”

    付老板说:“那得那年那月啊,现在可是[***]的天下啊。”

    刘一民说:“各位可能不知道,前一段时间,我军在通道消灭了湘军何健的三个精锐师,把湘军打得缩回老家不敢出来。然后又在遵义消灭了侯之担的部队。昨天我军又在清溪镇和羊坪镇消灭中央军3万多人,再次取得大捷,现在镇远城里就有许多的[***]俘虏。将来我们红军发展壮大了,会消灭一切反动派,把曰寇打回老家,建立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社会公平正义、各行各业平衡发展、繁荣富强的新中国,到时候,各位都会亲眼见到的。希望大家把我的话告诉你们的生意伙伴,大家团结起来,拥护红军、支持红军、帮助红军,早曰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

    阎掌柜又说话了:“长官,我有个问题,听说你们红军有政策,说我们都是剥削穷人的,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刘一民说:“阎掌柜的话可能说出了大家的心思,这是大家的误解。我们红军是[***]领导的工农武装,代表的是工农群众的利益。我们的奋斗目标就是打倒一切剥削阶级,建立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的新中国。但是对剥削一词要有正确理解。剥削一词的正确含义是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无偿地别人的劳动成果。比如你卖桐油的,你凭借商业渠道和自己的势力,把山林、作坊都占为己有,让山民们无偿为你劳动,或者出很低的报酬为你干活,一边是你的锦衣玉食,一边是山民的食不果腹,卖儿卖女,这就是剥削,是压迫,是不公平、不平等。但是假如你是正常做生意,一分价钱一分货,合理赚取利润,那就是正常的商业行为,红军是保护的。再比如你的票号,如果放高利贷,那就是剥削,如果是合理赚取手续费、汇差,那不但是正常经营,而且是对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服务了商户和储户的商业行为,红军更是要保护支持的。我的话大家明白吧?”

    阎掌柜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不是和长官面对面交谈,打死我也不相信中国还有这么好的部队。谢谢长官,红军但凡有所需,小号一定竭尽全力支持。”

    付老板跟着说:“想不到红军的政策和国民政斧的宣传出入那么大,更想不到红军里有长官这样满腹学问、有体察民情、熟悉商业的奇才。长官放心,只要你们需要,我们一定鼎力支持!”

    其他几个商人也都纷纷说话,态度都很好。

    刘一民随意问道:“阎老板,你们的票号在全国各地都有,不知道在陕北有没有?”

    阎老板回答说:“长官,小号在陕北榆林有分号。”

    刘一民又问道:“延安呢?”

    阎老板回答:“延安没有,听说陕北现在也在闹红,出了个[***],叫刘志丹,也建立了红军。小号以前对红军政策不了解,不敢去那里做生意。”

    刘一民说:“没什么,人都是有不认识到认识的,我们的政策大家以后会了解的。时间不早了,各位请随我们的战士去领取你们被收缴的钱。离别时,我有一句话赠送大家,那就是常怀忧国心、常济贫苦人,算是与各位共勉吧!”

    商人们说了许多感天谢地的话,然后就告辞,随战士们去了。

    刘一民离开青龙洞的时候,唐星樱跑到跟前,敬礼报告:“报告师长,后勤处干部唐星樱报告,请指示!”

    刘一民看了看唐星樱,这不是那个行军路上掉队的女战士么?忙笑着说:“有什么事情么?”

    唐星樱红着脸说:“师长与商人们的谈话很精彩,比我们学校的老师水平都高,我想整理出来,认真学习。”

    刘一民说:“你原来是学什么的?”

    唐星樱小脸更红了:“我上过女师。”

    刘一民啊了一声,说:“经济政策需要认真研究,你可以整理出来,整理好后交给我看看。”

    唐星樱忙敬礼:“是!”高高兴兴地追赶队伍去了。

    回到师部,蔡中也忙完了。见刘一民进来,蔡中说:“师长,你说的保护工商业是对的,可是在苏区的时候,我们不是这样执行的,特别是肃反时,好多商人和群众都吓跑了。今天三连缴获了那么多钱,你一句话就让退了。我是支持的,我们红军是工农武装,不是土匪,我们应该保护正当商业行为。可是那么多钱,说退就退,我看还是给中革军委发个电报,请示一下吧!”

    刘一民说:“是应该请示一下,刚才我是一听三连长汇报,气急了,才当场决定的,没有来得及和你商量。是我的不对。不过,我们红军目标远大,不能干自毁长城的事情,我相信[***]、周副主席、朱老总、洛甫同志、稼祥同志都会支持的。你在电报里一定要把道理和我们的决策说清楚。”

    蔡中说:“好吧,我现在就去起草电文。”

    蔡中走后,刘一民转身就问刘建立部队扩编进行得怎么样了?刘建立说人员已经调整到位,晚上行军不影响。刘一民交待刘建立:“告诉各团,一定要保证两个骨干营的战斗力,随时应付突发情况。”

    刘建立说:“不用交待,我到各团看了,这个问题已经解决了。干部们跟着你变得越来越精了。比如一团,高原不但没有抽一连的战士,而且还加强了,战斗力没有一点问题。”

    刘一民说:“既然这样,六点钟部队准时出发。一团在前,你率二团、四团作为第二梯队,政委率师直属部队随行,吴征率辎重团居中,李清率五、六、七团作为支援梯队,我率三团殿后。你去安排一下,准备出发。”

    六点钟的时候,天已经黑了,中央警卫师先头部队警卫一团悄悄地出了城门,沿大路向施秉、余庆方向奔去。很快警卫师各部队按照行军序列陆续走出城门,战士们手中的火把汇集成一条火龙,在黑夜的山道上腾转挪移,逶迤而去。

    (未完待续)
------------

第六十八章 乌江边(一)

    经过一夜行军,天亮时,中央警卫师抵达余庆县境,警卫一团派出一营前往渡口联系三军团、五军团防守渡口部队,其他营和刘建立率领的第二梯队进驻余庆县城宿营,准备在天黑后渡江。

    考虑到敌机侦查和轰炸因素,警卫师后续部队不再赶路,在余庆境内通往县城大路两边的村庄陆续宿营。

    看看部队已经全部进入余庆,身后又没有追敌,刘一民交待担任后卫任务的三团长陈大勇提高警惕、加强警戒后,就带着李成毅的警卫一连,去和蔡中汇合,一起赶往余庆县城。

    二人到县城后,得知高原已经派一营控制渡口、联系乌江北岸部队,这才算松了口气。

    稍微休息一会儿,刘一民就要赶到渡口去,亲自查看浮桥情况。

    高原说:“师长,赶了一夜路,你休息一下,一营和三军团、五军团联系上后,会派人回来报告的。”

    刘一民问:“谁带一营去的?”

    高原回答说团政委赵捷带队。

    刘一民说:“你们留下宿营,我和政委要到渡口查看浮桥情况。”说完拉着蔡中就走。

    出门后,蔡中说:“师长,骑马吧,可以快一点。”

    刘一民想想也是,放着代步工具不用,有点怪可惜的,就喊李成毅把战马牵来。

    李成毅牵来一匹白马,刘一民翻身就要上马,蔡中“咦”了一声,刘一民忙停了下来,问蔡中什么事。

    蔡中说:“师长什么时候换马了,我怎么不知道?”

    刘一民这才想起自己的战马是枣红色,这匹马是白色的。就问李成毅怎么回事。

    李成毅半天才说:“师长的枣红马让后勤处干部唐星樱骑走了,这匹马是后勤处又给配的。”

    蔡中说:“乱弹琴,师长的战马是谁都可以骑的么?去给我要回来。”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31482 131483 131484 131485 131486 131487 131488 131489 131490 131491 131492 131493 131494 131495 131496 131497 131498 131499 131500 131501 131502 131503 131504 131505 131506 131507 131508 131509 131510 131511 131512 131513 131514 131515 131516 131517 131518 131519 131520 131521 131522 131523 131524 131525 131526 131527 131528 131529 131530 131531 131532 131533 131534 131535 131536 131537 131538 131539 131540 131541 131542 131543 131544 131545 131546 131547 131548 131549 131550 131551 131552 131553 131554 131555 131556 131557 131558 131559 131560 131561 131562 131563 131564 131565 131566 131567 131568 131569 131570 131571 131572 131573 131574 131575 131576 131577 131578 131579 131580 131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