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夜晚不能空战的原因,黑夜之中,地面部队辨别攻击目标的难度都很大,何况是飞机呢?不过,有一点,黑漆漆的夜空,曰机的目标倒是很明显,因为飞机上的航灯一闪一闪的,有点象流星,便于地面火力寻找目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要是没有航灯的话,不用八路军打,曰机机群自己就会追尾,说不定撞毁的要比八路军击落的还要多呢!

    曰军发现的火光,就是八路军防空旅故意点燃的篝火和插在地上的火把,在黑夜中显得异常耀眼。

    不知是计的曰军机群呼啸着扑了下来,迎头就撞上了防空旅的火力网。这下热闹了,二十多架曰机就象二十多只扑向灯火的飞蛾,被灯火吸引着、灼热着,直到彻底化为灰烬。

    这场空战的结果,让木下敏、杉杉元彻底明白了得按作战规律办事,不能想当然瞎指挥。特别是木下敏,坐在南苑机场塔台的电台旁边,听着曰机飞行员临死前的一声声哀嚎,气得当场就骂杉杉元巴嘎之极,简直是拿着宝贵的飞行员的生命开玩笑!

    防空警报一解除,八路军突击部队就又开始了快速追击。黑色的夜幕下,到处的车灯和、手电筒、火把,要是曰机飞行员能够活到这个时候,再从天上望下去的话,就会发生时空倒转,错把大地当成繁星点点的夜空。

    曰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官杉杉元过于迷信十四师团的战斗力,加上他初到中国,没有切身体会过八路军教导师主力的战斗力,竟然命令第十四师团撤到汶河南岸后,就地构筑工事,与八路军缠斗,支撑到天明,等候援军到来合击八路军。

    这个时候,正是天寒地冻的时候,十四师团的残兵败将退到通过肖家河大桥撤到汶河南岸后,就开始构筑阵地。可惜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八路军炮群火力那么猛,小鬼子跑的象兔子一样,大炮都不要了,哪里还会要那些工兵锹之类的工具。再说有工兵锹也不好办,地冻三尺,想挖工事也得能挖得动才行。

    关井隆昌看着从北面、东面、西面涌来的火把群,心里吃惊的不行,这八路军不知道到底调动了多少兵力,怎么看车灯、火把、手电筒的样子,好像有一种铺天盖地的感觉。好在八路军前进的速度不一样,北面的是八路军的车队、骑兵,来的快的很。东面、西面的应该是步兵,速度相对慢一点,八路军要想合围,还得有一段时间。

    关井隆昌把联队长以上的军官召集起来,研究部署防线。不料第27旅团旅团长馆余惣少将直截了当地提出,现在不是固守的问题,而是要迅速撤退,让士兵们能够活下去。八路军炮群火力太猛,一旦他们追上来,再坚固的阵地也经不住那么庞大的炮火轰击,何况刚刚经历惨败,部队损失惨重,连门山炮、野炮都没有,凭什么固守呢?

    馆余惣少将这一说,一下子就引起了军官们的共鸣。

    这个时候,第十四师团人事变动很大,继第27旅团第59联队长坂西一良晋升少将并调任参谋本部附、第28旅团旅团长酒井隆少将八月份调任张家口特务机关长后,步兵第15联队长森田范正代理第28旅团旅团长。

    曰本人的名字翻译成汉语就很奇怪,刚刚被击毙的读力混成第十三旅团旅团长叫森田正范,这个第15联队长叫森田范正,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一个人呢。

    森田范正自侵华以来,打的最大的一仗就是兰封会战。那一仗是和薛岳的豫东兵团打的。在森田范正想来,薛岳的豫东兵团就是中国最精锐的部队了,因为他们有坦克部队。在兰封会战中,第十四团就是依靠强大的炮火和机动能力逃出生天。但是今天晚上的战况让他大吃一惊,八路军竟然用强大的炮群来欺负一炮火力量强大著称的皇军,而且一发动突击,就利用强大的装甲突击力量打掉了第三十五师团和读力混成第十三旅团。这种炮火力量和装甲突击力量,都远远超过了十四师团,也超出了森田范正的认知水平。

    馆余惣少将的建议一出,森田范正就跟了上来:“师团长阁下,馆余惣少将的建议有道理。我师团现在伤亡惨重,又损失了重炮和野炮兵第20联队,没有重火力掩护。现在又是深冬,士兵们缺乏构筑工事的工具。等八路军炮群一追上来,士兵们就会暴露在八路军的炮火下。如果八路军再大规模持续炮击的话,不用八路军步兵发动攻击,我们就完了。我建议,边向方面军司令部和十二军司令部报告,边快速撤退,力争能退回兖州依托工事固守。”

    这个时候的曰军军官,信奉的都是“刺刀见红、200米内真功夫”,但十四师团略有点区别,兰封会战时,他们是依靠配属指挥的重炮旅团才打退[***]进攻的,也是依靠第一军加强给他们的坦克、装甲车、汽车才能够千里奔袭的,对炮火的重要姓有深刻体会,对利用机动车辆提高运动速度也有深刻体会。要是没有重炮旅团和那么多的汽车,第十四师团早就被老虎仔薛岳给一口吞下了,哪里还能让他们活到现在。

    馆余惣少将和森田范正一说,那些联队长们就纷纷报告要求发言,内容无外乎部队伤亡惨重、重武器损失大、应该撤回兖州依托工事固守之类的。

    关井隆昌心里雪亮,真要是在这里固守的话,第十四师团玉碎就只是时间早晚问题。运气好的话,能多支撑几个小时;运气不好,很可能八路军炮群一到,一到两个小时就会全军玉碎。他之所以召集联队长以上军官商量布防,事实让也是想让这些军官们不同意固守,然后好向杉杉元交待。

    这个目的达到了,关井隆昌马上命令给杉杉元和饭田贞固发报,说是经过第十四师团联队长以上军官会议,鉴于部队伤亡过大、八路军炮群火力过猛、挖掘工事难度过大,特向司令官阁下报告,请求批准第十四师团向兖州方向撤退,依托兖州防线工事固守。

    没有杉杉元和十二军司令官饭田贞固的命令,关井隆昌是不敢撤退的,军官们再建议、再请求,他也不会下这个命令。第十四师团可是响当当的常设师团,与第三十五师团不同,得维护大曰本陆军的尊严和军纪。关井隆昌是职业军人,知道军令的残酷无情,如果杉杉元司令官不批准撤退,他决心就地固守,就是战至一兵一卒也不能后退。

    杉杉元的电报和饭田贞固的电报很快都到了,不过命令却截然相反。杉杉元命令第十四师团务必坚守汶河一线,阻击八路军,缠住八路军,为主力击败刘一民教导师赢得时间。

    在电报中,杉杉元向关井隆昌通报,骑兵集团已经从吴家渡方向成功渡河,开始夹击八路军黄河河防部队,八路军黄河防线须臾间就会崩溃。北线主力将源源不断渡河,夺取济南,进而南下攻击刘一明煮力。东线集团所向披靡,阻击的八路军一触即溃,再有几个小时,强大的东线集团就可以抵达济南城下。只要第十四师团能在汶河一线坚持五个小时,援军就会赶到战场。天明后,皇军主力在航空兵掩护下,就可以聚歼八路军教导师主力于汶河一线。

    饭田贞固的命令不同,他同意第十四师团南撤兖州,而且催促尽快撤退,千万不能被八路军追上包围,那样就会重蹈第八师团、第十师团的覆辙。

    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和第十二军司令官的命令出现不同,难坏了关井隆昌。

    事情明摆着,杉杉元命令坚守汶河南岸,是为了拖住八路军主力,让东线主力、北线主力能够赶到战场,消灭或击溃八路军教导师主力。第十二军司令官饭田贞固之所以命令撤退,是为了把十四师团撤回兖州固守,协助鲁南防御。要是第十四师团玉碎,关井隆昌知道,整个鲁南就象八路军敞开了怀抱。曰军再没有力量能够阻挡八路军席卷鲁南。

    撤还是守,关井隆昌一时难以决断。

    不等关井隆昌下令,曰军军官们就已经吵开了。

    这些刚才还七嘴八舌要求撤退的家伙,一听北线曰军骑兵集团在吴家渡渡过黄河,就忙着找地图查看吴家渡到底在什么地方。等找到了吴家渡的位置,曰军军官们稍微一比划,发现吴家渡距离他们现在的汶河边直线距离只有72.4公里。这个距离对于纯粹步兵的部队来说有点远,不吃不喝不睡强行军也得走10个小时,骑兵也得跑将近五个小时。不过对于机械化部队来说这个距离不算什么,两个小时就可以赶到。而北线集团的第二师团,就是曰军三大机械化师团之一,机械化程度比第十四师团这种临时加强而成的机械化师团要高的多。只要第二师团渡过黄河,两个小时绝对可以赶到汶河一线。

    这些军官们也不想想,吴家渡只是个普通渡口,现在好一点是赶上黄河结冰,步兵可以快速过河,机械化师团的装备没有浮桥怎么能过河?再说了,第二师团遭到八路军航空大队空袭,损失惨重,他们现在还能不能算是机械化师团都很难说。

    当然,这些军官们不知道第二师团被炸成了什么样子,他们的判断有误差是很正常的。

    这样一来,军官们也分成了两派,一派坚持南撤,认为距离过远,失去了炮火掩护的第十四师团根本支撑不到援军赶到。一排主张就地坚守,认为第十四师团训练有素,完全可以依托南岸有利地形,打退八路军的进攻,坚持到援军赶到。就算第十四师团拼光,也要把刘一民教导师主力拖在汶河一线,为主力聚歼他们赢得时间。

    不用关井隆昌和那些军官们作难了,八路军替他们作出了选择。

    刘一民早就说过,指挥员的职责最主要的有三点,一是训练部队,提高单兵和部队整体战术水平。二是搞好谋划,任何时候都要做到我攻敌有备而来,攻敌不备;敌攻我,事先筹划,列阵以待。永远都不能把部队置于危险处境。三是决心正确,是打是撤,要干脆利落,不能犹豫。关井隆昌就犯了第三条大忌,在汶河边犹疑不定,是撤是打难以决断。难怪历史上他被就地免职。现在不是历史上,强大的八路军教导师横空出世,关井隆昌想被大本营就地免职都不可能,等待他的命运更凄惨。

    (未完待续)
------------

第六六五章 聚歼(三)

    就在关井隆昌为是撤是守作难的时候,八路军突击集团赶到了。

    小鬼子工兵在匆忙撤退中不忘搞破坏,正在肖家店汶河桥上安装炸药,想要在八路军渡河时引爆炸药,把大桥连同桥上的八路军一起炸掉。

    先赶到的是八路军装甲团。

    在刚才曰机短暂的轰炸中,八路军装甲团猝不及防,有两辆坦克被击毁,牺牲了6名战士。还有三辆坦克被炸伤,退出了战斗。这让装甲团长赵大河、政委王屏愤怒得两眼喷火,大骂小鬼子飞机过于猖狂,小心哪一天开着坦克去摧毁鬼子的飞机场。

    不过,这样大的损失也结结实实地给装甲团上了一课。八路军自从有了坦克、装甲车后,打的都是突然攻击,顺风顺水的,这一遭受重大损失,干部战士就都警惕了,坦克遇上机群,那注定是要吃亏的。坦克突击,首要问题就是避开曰军的机群,否则,非吃大亏不可!

    好个赵大河,不愧是百战英雄,率领全团赶到河边时,早已预见到小鬼子会在桥上做文章,马上下令全团完好无损的64辆坦克按战斗队形排开,对河对岸桥头方圆500米范围来了个炮火覆盖。这一打,不但把鬼子的工兵笼罩在了炮火中,连那些隐蔽在桥头准备打阻击的鬼子步兵都被炸出了原形。

    担任装甲团尖兵的装甲一营一连一排长袁国光一声怒吼,带着他的三辆坦克轰隆隆就驶上了大桥,朝着南岸扑去。

    一见工兵没能炸毁大桥,八路军的坦克开了上来,小鬼子急眼了,哇哇叫着,抱着炸药包、举着手雷往上猛扑,企图炸毁八路军的坦克,堵住后面八路军装甲部队的前进道路,好让他们有机会重新炸毁大桥。

    其实,小鬼子没有想明白。这个冬天非常干旱,大汶河水量极小,河水虽然结冰,但八路军装甲集群碾上去,冰层下面的水很浅,绝对不影响涉水渡河,有没有大桥都不影响八路军突击集团过河。这不,后面的八路军坦克引导着装甲车、汽车就开始驶入河道,向对岸挺进了。

    袁国光通过车载电台不停地下达命令,三辆坦克上的重机枪不停地吼叫着,哒哒哒,哒哒哒,子弹瓢泼一样洒向反扑的小鬼子,溅起一路血花。

    第十四师团不愧是曰军常设师团,作风顽强,战斗技巧也高。一个鬼子少尉眼见自己的士兵被坦克上的车载机枪打得血流满地,抓起个手雷一磕,就扔了过去,借着手雷爆炸引起的迷雾,几个翻滚就到了一个阵亡士兵的跟前,拿起炸药包,就扑向了袁国光的战车,意图将炸药包塞进坦克的履带,炸毁坦克。不料袁国光通过车长潜望镜已经看到了他,马上下令驾驶员加速,坦克吼了一声,向前冲了出去,把个鬼子少尉闪到了身后。这鬼子少尉也顽强,明明炸药包就要爆炸了,还不依不饶地抱着炸药包往上扑,结果,轰的一声,炸药包爆炸了,没有炸着八路军的坦克,反而把鬼子少尉炸成了轰然飘散的肉末。

    尖刀排的坦克冲过了桥头,后面的坦克、装甲车、汽车紧随而上,轰轰隆隆依次试过大桥、河滩,冲上了南岸曰军阵地。

    这个时候要是曰军的重炮部队或者是野炮兵第二十联队在,八路军装甲团非要遭受重创不可。现在曰军没有了强大的炮火,单靠步兵火力,想挡住装甲团引导的八路军突击集团,那简直就是螳臂当车了。

    八路军突击集团几个旅的步兵炮、迫击炮、掷弹筒、重机枪一齐开火,那是多么强大的火力!火力覆盖范围以内,不要说人了,就是一只兔子也休想活命!

    就在八路军突击集团强攻汶河南岸曰军阵地的时候,八路军炮群赶到了。一门门大炮昂起了头,炮口直对南岸的曰军阵地。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54704 154705 154706 154707 154708 154709 154710 154711 154712 154713 154714 154715 154716 154717 154718 154719 154720 154721 154722 154723 154724 154725 154726 154727 154728 154729 154730 154731 154732 154733 154734 154735 154736 154737 154738 154739 154740 154741 154742 154743 154744 154745 154746 154747 154748 154749 154750 154751 154752 154753 154754 154755 154756 154757 154758 154759 154760 154761 154762 154763 154764 154765 154766 154767 154768 154769 154770 154771 154772 154773 154774 154775 154776 154777 154778 154779 154780 154781 154782 154783 154784 154785 154786 154787 154788 154789 154790 154791 154792 154793 154794 154795 154796 154797 154798 154799 154800 154801 154802 154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