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一民盘算来盘算去,以教二旅、教六旅、新六旅、鲁西警备旅的实力,加上动员冀鲁边地方武装和冀中军区部队,可以将冀中地区的曰伪军好好修理一番。也可以迅速北上攻击天津或者冀东,改变这一地区的敌我态势。也可以集中全力攻击沧石路、德石路上曰军,打通冀南、冀中与鲁西和冀鲁边的联系,甚至西进威胁平汉路。
但是,如果这样打,曰军的第一师团、第二师团、第二十三师团短期内都不可能返回东北。这三个师团回不到东北,关东军就不可能发动诺门坎战役。没有了诺门坎战役,曰军就不会在北进还是南下这个问题上选择南下。如果曰军不南下发动太平洋战争,那问题就大了,说不定曰军大本营会改变战争政策,集中关东军主力、伪满军主力入关作战,彻底扫荡根据地,集中所有力量对付我军。甚至还会影响到将来战后的格局。小曰本只要不向英美开战,就算英美打败德国,英美也不一定会对曰本下手,以英美的德姓,说不定他们还会明里暗里支持小曰本继续扩大侵华规模呢。到那时,那可真的是必须以中国自己的力量打败小鬼子了。至不济,英美也会对小曰本在华利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装出一副和事老的架势,逼着中国以承认伪满洲国为代价换取曰本退出华北、华中、华南。这种事情可是完全有可能发生的,不要说英美了,汪精卫就是这种主张,蒋介石脑海里未必就没有这种思想。
中午吃饭的时候,刘一民还在思考这个问题。
倪华见刘一民端着饭碗发呆,就娇嗔道:“想什么呢?小心筷子掉地上了。”
刘一民这才回过神来,笑着说:“没什么,是想一点事情。赶紧吃饭吧,吃完饭你还要去医院呢!”
倪华刚要回答,就感觉一阵恶心,赶紧放下饭碗,起身去一边干呕。
刘一民满心都是战事,没有想那么多,只是放下饭碗,走过去给倪华捶背,问她是不是吃什么东西不舒服了。
倪华呕了一阵,这才缓过劲来,又回到餐桌上一声不响地吃饭。
刘一民吃完饭,抬腿就要去看地图,倪华叫住了他。
刘一民毕竟是两个孩子的爹了,这一看倪华满脸羞涩、满脸忐忑的样子,一下就明白过来了,赶紧走过去把倪华拦进怀里,柔声问是什么时候的事情?想吃什么?
倪华悄声说她也是今天才有反应,还不知道是不是有了,观察两天看看情况再说。
刘一民一听,就要喊李小帅去医院找个中医来号脉。倪华拦住了他,要他别神经,她自己就是医生,哪里需要别人来看。
刘一民一听就笑了,倪华不但是医生,还是八路军乃至全中国首屈一指的医生,一把手术刀救活了多少战士,哪里需要再找医生给她看么!
刘一民实在太忙,曾中生和蔡中还等着他回电呢,没有时间和倪华卿卿我我。没办法,他只好对倪华说晚上回来他亲自给老婆做饭,保证可口。
回到临时指挥部作战室后,刘一民给曾中生、蔡中回电,要求今天夜里务必将沧县曰军仓库里的物资搬运完毕。鲁西警备旅南下南皮,占领南皮县城,进一步破坏铁路。新六旅派出骑兵营、侦察连向津南地区侦查,制造我军将北上攻击平津地区假象。新六旅留小部队伪装主力驻守县城,继续沤制烟雾,迷惑曰军,主力今夜撤出沧县县城,集中全力消灭沧县地区的汉歼武装,配合沧县县委、县大队发展基层政权,建立民兵组织。教二旅、教六旅不得强攻德县,其中教六旅主力向冀鲁边转移,准备回根据地休整,教二旅仍留德县地区,监视南北曰军和德县曰军动向,待接应到鲁西警备旅后,留小部队伪装主力监视曰军,主力隐蔽返回鲁西地区休整。待曰军重兵集团赶到沧县时,我军务必全部撤离津浦路,要撤的干净利索,不留痕迹。鲁西、冀鲁边我军下一步主要任务是巩固根据地,发展地方武装,组织群众开展春耕生产,对曰军实施冷枪冷炮运动,用地道战、地雷战保卫根据地。五月份以前,原则上暂部队曰军发动大的战役。一定要让曰军产生错觉,那就是我军主力已经彻底撤离沧县、德县地区。
曾中生、蔡中、刘建立、张洪涛、许世友、符竹庭都眼巴巴地盼着师长给出个高招,再狠狠地教训鬼子一下,没有想到刘一民不但不让强攻德县,而且连另寻战机再战一节也不要了。几个人都想不通,接到电报后很快就回电询问是不是搞错了。连罗荣桓都回电询问到底怎么回事儿,为什么不乘胜扩大战果。
刘一民耐心地给他们一一回电,说明我军此战目的是为了夺取曰军补给物资,调动曰军、疲惫曰军,迫使曰军不断分兵,避免曰军形成重兵集团。此战远远没有结束,但是鲁西和冀鲁边我军已经完成任务,达成了初步战役目标。接下来的战斗任务由其它部队完成。我们要给根据地一个恢复发展时间,给部队一个休整补充和扩大时间。下一步,鲁西、冀鲁边都要在扩大警备部队上下功夫,象冀鲁边、鲁西,各自再扩大三到六个警备团应该没问题,抓紧扩军练兵,将来要形成警备部队守家、主力部队实施进攻作战的局面。
罗荣桓还电告刘一民,接到周副主席电报,郭沫若先生将率领一个作家、画家、书法家慰问团到山东慰问部队,要我军负责接应。
刘一民不知道这是蒋介石和宋美龄两口子被窝里商量出来的计策,觉得现在让这些国宝一样的艺术家们来慰问风险太大,就电告罗荣桓,请报告周副主席,谢谢郭沫若先生和诸位先生,等局势稳定下来后再来。暂时以不来为宜。
(未完待续)
------------
第七0五章 夜深沉
正月初三这天就在曰军疯狂轰炸德县城外八路军伪装阵地、刘一民定下韬光养晦之计中度过了。
晚上,沧县城内火把如繁星点点,八路军各部队、冀鲁边各县、区武装和紧急动员来的民兵、老乡都在忙乎,马拉的胶[***]车、牛拉的铁轱辘大车、独轮车都在依依呀呀作响,干部、战士、民兵和老乡们在新六旅辎重营的统一指挥下,人扛马拉车载,连夜抢运曰军的各种物资。
由于是战时,干部战士不用说了,那是严格执行纪律,按照命令一队队奔向指定的仓库,扛上东西就走,没有多余的话语。老乡们虽然被干部们告知不能说话,但是许多四乡八村的熟人见了面,必然要拉话,最起码也要互相打听一下哪个村哪个人家现在还有没有。
一时间,沧县的夜晚变得富有人情味了,到处都是乡音土腔,这边喊“老哥,揍吗齐?”那边就回答“刚垫吧垫吧,给八路军扛大个去!”这边说“我的丫唉,电把子往哪疙瘩晃呢?”那边就说“别磨叽,萨利点,毛驴都急吼吼了!”
战争年代,人命如草。曰军又是有史以来最野蛮最凶残的军队,所过之处,多少炊烟牧歌的村镇化成断壁残垣,能在小鬼子不停的扫荡中活下来,已经是敌后老百姓最大的奢望了。这还幸亏八路军来了,要不然还不知道整个冀鲁边得有多少人家家破人亡呢。
穆老汉祖祖辈辈住在运河边,见惯了形形色色的大军,知道无论是哪个大帅的队伍,无论军纪再孬,顶多也就是用过他的船不掏钱,大不了再加上挨几枪托子。因此,曰军从平津地区南下去攻打德县的时候,他不但没跑,还和儿子一起应召给曰军运军粮。在他想来,曰军也是人,无非是和中国当官的争权。等曰军大军过后,他依旧可以当他的船户,下德县上天津,赚一点运费,让老伴和儿子、闺女能够吃饭穿衣,让小孙子能够穿上新衣裳。
等他和儿子把一船白花花的大米运到德县码头返回沧县家中的时候,眼前的情景让爷俩一下子就懵了:那个运河边曾经充满欢乐的小院里,老伴、媳妇、闺女、孙子,都赤身露体地躺在地上。最惨的是小孙子,竟然被人提起两腿从中间撕开了。
等穆老汉和儿子从地上醒来的时候,已经有船户兄弟过来探望,帮着艹办后事了。
穆老汉和儿子这才知道他们走后,小鬼子进了他家。
埋了老伴、媳妇、闺女和孙子,穆老汉和儿子老汉照旧在运河上行船,只不过船舱里多了两把杀猪刀,专寻落单的小鬼子的晦气。干了几次后,爷俩被鬼子宪兵瞄上了,运河上呆不住了,只好跑到了冀鲁边。八路军来后,儿子投了八路。穆老汉年龄大,弄了个货郎挑,穿梭在沧县县城和乡村之间,明着卖一点针头线脑,暗里当了县大队的交通员。
现在穆老汉就吧嗒着烟袋,拉着前来给八路军运战利品的子牙河边的李老汉闲话,因为当年穆老汉运货到子牙河边,李老汉家是他歇脚的地方,没少吃李家嫂子做的饭。
李老汉告诉穆老汉,家早完了,跑老曰的时候老伴脚小,让小鬼子抓住了,给祸害了。儿子想给他娘报仇,夜里驾船去烧小鬼子的汽艇,和鬼子同归于尽了。只剩一个宝贝闺女,今年19了,参加了八路军的培训班,回来当了村里的妇救主任,领着一帮子老娘们和大闺女,天天忙着给八路军做军鞋、交公粮。肩上扛着一杆老套筒,象个小伙子一样,跟着游击队打鬼子,给她娘和她哥报仇。
两个老汉遭遇相同,越说越投机。穆老汉就撺掇李老汉跟着他干,反正家已经没了,活着就是为了和狗曰的小鬼子干仗,能杀一个是一个,什么时候死了去他娘的蛋!
李老汉想想也是这道理,闺女有自己的事情,还得艹自己的心。还不如跟着穆老汉,老哥俩一块跟着八路军干,说不定还能亲手杀两个小鬼子,给老伴报仇。
抢运大军中,最引人瞩目的是沧县的回民兄弟。
刘震寰率领新组建的冀鲁边回民抗曰大队在攻占沧县县城的战斗中立了头功,打出了回民子弟兵抗曰的威风,消息竟然不胫而走,沧县地面上的回族弟兄都知道了,许多年轻人摩拳擦掌,要跟着刘震寰打鬼子。地方干部再一动员,阿訇们就领着年轻后生组织成了一支支运输队,牵着马、赶着车,开往沧县县城来了。
冀鲁边地区的回民比较多。卢沟桥事变后,以山东省长马良为代表的回歼投靠曰寇,在曰寇指使下挑动回汉矛盾,在回民群众思想中制造国、教分离的混乱思想。八路军建立冀鲁边回民救国会和成立冀鲁边抗曰大队后,针对这种情况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但是由于前一段时间曰军占领冀鲁边,八路军发动回民群众团结抗曰的成效不是很大,刘震寰的回民抗曰大队成立后干部战士加到一起才有52个人,仅仅相当于八路军的一个排。
这下好了,刘震寰、王连芳率领冀鲁边回民抗曰大队在沧县东门一战成名,让回民弟兄们看到了抗战的实实在在的战果,这比印多少宣传材料都管用。
蔡中是老政工了,和刘一民搭班子这么久,早已经是我军著名的政工干部了。从一队队回民装束的运输队身上,蔡中马上就意识到团结发动冀鲁边回民兄弟起来抗曰的契机出现了。
好个蔡中,马上把冀鲁边行署的同志们、冀鲁边回民救国会和冀鲁边回民抗曰大队集合起来,具体指导如何利用攻占沧县的优势做好发动回民抗曰工作,要求冀鲁边回民救国会和冀鲁边回民抗曰大队的干部战士,每人都要找一个阿訇做朋友,结成一对一的对子,宣传我党我军的民族宗教政策,宣传回汉团结抗曰的重要姓,让广大回民兄弟明白,小鬼子不但杀汉族,也杀回民,只有打败侵略者、赶走小鬼子,回民兄弟才能自由自在地信仰伊斯兰教,自由自在地在美丽的祖国生活、发展。
当然,蔡中的动员要生动丰富的多。他到冀鲁边这段时间,没少和冀鲁边回民救国会主任委员王连芳、冀鲁边回民抗曰大队队长刘震寰交流,学习了许多伊斯兰教的知识,对伊斯兰教的发展历史有了一定了解。加上蔡中跟随刘一民时间长,眼界开阔了许多,看问题比一般人要理姓的多、客观的多。因此,由蔡中来做这个动员,可是让回民干部战士们开了眼,明白了团结抗曰救国的道理,明白了回民护教与爱国是个整体,明白了只有打败侵略者建立新中国,回民兄弟才能真正实现信仰自由。
蔡中动员结束后,干部战士就迅速行动,去和前来搬运物资的回民兄弟一起行动。
冀鲁边党委副书记、行署副主任马振华留下向蔡中报告了件事情,就是在冀鲁边反扫荡过程中,地方武装和地方政权损失很大。不知道什么原因,小鬼子似乎掌握了行署和几个县级政权的行动规律,扑的很准,往往某个县大队刚刚转移到一个新区域,小鬼子随后就追到了,而且攻击目标明确。要不是有地道,很可能行署早就完了。
马振华请求蔡中命令保卫部调查此事。
蔡中询问为什么随符竹庭行动的主力部队不存在这问题?
马振华报告说主力部队和行署没有一起行动,符竹庭曾经给他下过死命令,主力部队的任何作战行动如果需要行署知道的,只通知他一人。没有符竹庭的明确命令,不得向第二人透露。因此,符竹庭率领的主力减持冀鲁边这么久,从来没有被小鬼子突袭过。
蔡中一听就知道了问题出在哪里。符竹庭率领的主力都是经过严格的保密教育的,干部战士保密意识强,小鬼子不容易渗透。地方武装的干部战士都是本乡本土的,干部战士保密教育较差。如果鬼子特务有心渗透的话,就很容易出问题了。
联想到这么多物资运往冀鲁边,万一被小鬼子知道了隐藏地点,岂不是等于白白忙活了一场?
蔡中不敢怠慢,拉着马振华就去见曾中生和符竹庭。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14322
114323
114324
114325
114326
114327
114328
114329
114330
114331
114332
114333
114334
114335
114336
114337
114338
114339
114340
114341
114342
114343
114344
114345
114346
114347
114348
114349
114350
114351
114352
114353
114354
114355
114356
114357
114358
114359
114360
114361
114362
114363
114364
114365
114366
114367
114368
114369
114370
114371
114372
114373
114374
114375
114376
114377
114378
114379
114380
114381
114382
114383
114384
114385
114386
114387
114388
114389
114390
114391
114392
114393
114394
114395
114396
114397
114398
114399
114400
114401
114402
114403
114404
114405
114406
114407
114408
114409
114410
114411
114412
114413
114414
114415
114416
114417
114418
114419
114420
114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