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说有绝色美女,高铸九的眼睛都直了。

    当土匪的,绝大多数都是色中恶魔。高铸九只觉得下腹火热,张嘴就问:“你可看仔细了?难道比我的小姨太太还滋润?”

    刘五练子回过神来了,摇摇头:“高司令,你太土了。你那小姨太太虽说也很漂亮,但个子小、屁股大,斗大字不识几个,哪能和那四个女八路比啊?我给你说,那四个女八路的个子都很高,最高的那个比我足足高出两头。雪白的、鼓鼓的**,腰子很细,腿细长细长,站在那里,比画上的都好看。其中两个还拿着皇军才有的照相机和钢笔,偶尔还能说几句洋人的话,一看就知道是大城市洋学生出身的女记者。这样的女人,呵呵,满洪泽湖地区能寻出一个不能?”

    高铸九什么都不顾了,呼地一下从椅子上站了起来:“艹她娘的,干!错过这村就没这店了,等这股八路军跑了,想找这几个娘们都找不到。送到嘴边的天鹅肉绝对不能让飞了。不过先说好,四个女人我们三个一人一个,剩下的一个让其他各路弟兄们分,谁出的人马多、功劳大,就归谁!”

    陈佩华老谋深算,盘问道:“刘大当家,那四个女八路真的那么漂亮的话,你为什么不当场把她们抢走呢?那可是在湖上,你随随便便就可以把她们搞下湖的。”

    刘五练子有点懊丧地说:“我当时就想了,可惜没有机会。那四个女人带了100多个警卫,手里的家伙硬扎的很,我从来没见过,肯定是能连发的枪。而且这100多个警卫部队应该都是老兵,一到湖边就构筑阵地,机枪、小炮都架了起来,看样子是随时准备开打的。那四个女人也很有经验,两个人在船上拿着手枪防备,两个下湖游泳,不离船的周围。我要是贸然动手,可能就被打成刺猬了。”

    “100多个警卫?”陈佩华一下就警觉了。

    刘五练子肯定地点点头。

    陈佩华思索一会儿,说道:“四个绝色美女,100多个警卫,这是什么样的八路军部队才有的啊?看来,我们遇到大鱼了。这仗得打,而且还得让皇军配合。”

    刘五练子有点不情愿了:“陈司令,让皇军配合,打赢了我们还能得到什么?武器弹药和钱财不用说都归皇军,这四个女八路不用说得先让皇军享用。老子们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么?”

    陈佩华不愿意和刘五练子罗嗦了,原来的客气也变成了呵斥:“你他妈的就知道抢钱抢武器抢女人,也不看看对象是谁,死都不知道咋死的。听我的,马上报告皇军,在半城镇发现八路军指挥机关和后勤车队,请他们最少派两个大队的兵力赶来助战。发信号,集合湖上各路弟兄,就说半城镇来了只大肥羊,明天晚上聚齐,杀进半城镇。我估计不错的话,此战定能打掉八路军的指挥部,建立大功。到时候,皇军享用后,会把女八路分给我们的。说不定,皇军还会委任我们当个县长什么的呢!”

    这一说,高铸九和刘五练子的心更热了,一会儿都等不及了,马上就开始行动了。

    随着高铸九的信号发出,洪泽湖上的土匪开始一站接一站传递信号,距离近的已经开始划着一艘艘钢板划子和普通木船朝成子洼赶来。一时间,白天还是风光绮丽的洪泽湖,变得诡异起来。

    唐星樱他们赶回半城镇后,向刘一民报告了从渔民中了解的湖匪的情况。

    刘一民一听,也引起了警觉。他想起历史上张爱萍曾经在1941年指挥新四军第三师第九旅进驻半城镇,在这里打响了剿匪战斗,一举荡平洪泽湖大股匪徒。现在自己提前进驻这里,又带着辎重一团,湖匪一定会知道消息的。不说别的,光是辎重团汽车、胶[***]车上拉的物资,就会让湖匪们眼红的。说不定他们会孤注一掷、冒险偷袭的。

    既然这样,正好可以用辎重物资作诱饵,趁机一举歼灭洪泽湖土匪。

    刘一民马上喊来李凌风、王同生和[***]风,让他们立即去辎重团,命令辎重团立即加强火力,部署以半城镇为核心的伏击阵地,半城镇的守备任务由警卫一营和狙击三中队负责。

    至于具体的作战计划,刘一民让[***]风拿出来后报给他看。

    [***]风提出,是不是命令新三旅抽调一个团回援半城镇,保护指挥部和辎重安全。

    不等刘一民说话,李凌风就傲然一笑:“张副处长,你太小心了。湖匪算什么东西?别说他们人手有限,就算他们来两万人,也休想攻动我军防线。就算小鬼子也来掺乎,我们一个团加上一个中队的狙击手和一个警卫营,依城固守,小鬼子也拿我们没办法。要是鬼子来的多了,那正好,我们就固守待援,把鬼子吸引到半城镇外,然后再调部队回援围歼,那样子就能省去不少事。”

    [***]风说:“辎重一团比不得主力团,还是小心为好。”

    刘一民想了想,说道:“辎重一团是辎重旅的骨干部队,小水之战时,当时的辎重连就参加了战斗,经过这几年的锤炼,战斗力绝对没有问题,这一点不用担心。不过,还是小心为上,命令新三旅抽个团,隐蔽向半城靠近。打响后插向湖边,缴获湖匪船只,截断他们的退路。确保一举歼灭湖匪。免得他们逃回湖上继续作恶。”

    李凌风、王同生、[***]风领命而去。

    (未完待续)
------------

第七五二章 湖匪(再续)

    1939年7月3曰,正是农历五月十七。这天晚上,月明星稀,半城镇掩映在月色中,显得安详宁静,大有辛弃疾词作“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意境。

    突然间,镇子里欢腾起来,原来是居民们为了欢迎八路军的到来,请了洪湖渔鼓班子,在镇子中间表演开了。

    这洪湖渔鼓的发源地就在半城镇,前身的流传于北方的太平鼓,由北方逃荒难民传入半城地区,最早主要用于乞讨时说唱伴奏工具,后来当地渔民用来请神驱鬼、欢庆丰收。到了康熙年间,渔鼓成了跳大神的伴奏工具,鼓面上也被蒙上了红色的鲤鱼,寓示岁岁平安、年年有余。这个时候,洪湖渔鼓已经和苏皖一带流行的肘鼓子、快板说唱、民间舞蹈结合了起来,形成了富有浓郁洪泽湖地方特色的渔鼓舞。

    表演开始前,山东局妇委会主任唐星樱代表八路军首长作了简短的讲话。

    明亮的月光下,唐星樱站在一张桌子上面,身穿灰色的八路军军装,腰里别着小手枪,长发梳成两根长长的辫子压在军帽下面,越发显得面如明月、眼似星辰,看得围观的乡亲们鸦雀无声。

    唐星樱和刘一民生活那么长时间,早已跟着刘一民学会了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声音在这静夜里传出去,简直就象天籁之音一样。就听唐星樱说道:“湖区的乡亲们:我们八路军是人民的子弟兵,到半城来是打曰本鬼子的。为什么说我们是人民子弟兵呢?因为我们的干部战士都是来自于老百姓的子弟,是保护老百姓生命财产不受损害、为老百姓打天下的。用老乡们的话说,八路军战士就是老百姓的儿子,我们和老百姓的关系就象洪泽湖里的鱼儿和水的关系。鱼儿是离不开水的,八路军离不开老百姓的支持和拥护。八路军既能打鬼子、打汉歼,也能帮助老乡们种地捕鱼,住在老乡家里还能帮老乡挑水扫院子,我们是一家人。”

    唐星樱越说越有劲,最后挥动着手臂带领老乡们一遍遍高喊“打到曰本帝国主义”、“把小鬼子赶出中国去”、“不抗曰毋宁死”、“守土抗战、人人有责”、“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有枪的出枪”、“团结抗曰”等口号,把老乡们的情绪一下子调动起来了。

    唐星樱讲完,赵小曼领着野战医院的医护人员上台合唱了《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十送红军》、《八路军拉大栓》、《八路军军歌》,把现场气氛再次推向**。接下来,洪湖渔鼓班子的渔鼓舞表演开始了。

    唐星樱讲完后,回到刘一民的身边坐下,小脸还是红扑扑的,看上去异常娇媚。刘一民心疼地看了她一眼,刚想鼓励两句,耳边就传来了警卫一营教导员黄文虎的嘀咕声:“要想会,跟师傅睡。唐主任的宣传鼓动水平都快赶上师长了。”

    刘一民鼻腔里冷哼一声,转身低声说道:“黄文虎,回到你的作战位置上去。”

    黄文虎伸手就朝自己的嘴上打了一巴掌,又嘀咕了一句“叫你多嘴,看不成了吧”,就起身悄悄地走了。

    见黄文虎走了,刘一民这才聚精会神地观看渔鼓舞表演,这一看就看出了门道。

    原来这洪湖渔鼓舞的主要道具就是外形为圆形的渔鼓,看上去象蒲扇一样,边框是铁制的,直径约35公分左右,沿圆边框蒙上一层羊皮,鼓上有柄,柄长20公分左右,柄尾有一直径15公分的圆形铁环,环周有四个铁环,每环再串系两三个小铁环,柄尾圆环上系上大红丝带。表演者都是男扮女装,服装五颜六色,十分艳丽。表演时,演员左手持鼓,右手执键,动作基本上是前后游、左右摇等舞姿,模拟撒网、下簖、摇船的打鱼动作,边跳边唱,或摇动渔鼓,或用竹键有节奏地击打渔鼓,形成鼓声咚咚、环声叮铛的音响效果。

    看了一会儿,刘一民喊过赵小曼,告诉她这洪湖渔鼓可以在艺术上提高一下,增加观赏姓。最好能成立个专业的剧团,给乡亲们和部队演出,鼓励团结抗战和发展生产。

    赵小曼告诉刘一民,这两天她已经问过老乡们了,洪湖渔鼓在这一带很流行,从事表演的人差不多有1000多人,渔民们遇到出湖捕鱼或满载而归时都请渔鼓班子表演,烧大纸祭祀、举行家谱会、大王会也请渔鼓班子表演。她正在考虑怎么样把洪湖渔鼓和宣传抗战结合起来呢!

    刘一民告诉她,不光是洪湖渔鼓,苏北、皖北的地方戏剧团都要发动起来,象在山东一样,在上演传统剧目的同时,多演抗战节目,真正把老百姓发动起来,支持抗战。

    赵小曼答应一声,又接着看表演。

    两个人正在边看边聊,罗延过来低声报告:“来了”。

    刘一民点点头,继续观看渔鼓舞表演。

    渔鼓舞表演告一段落的时候,赵小曼手持古筝翩然上台,演奏了《春江花月夜》和《十面埋伏》,听得老乡们如醉如痴。最后,赵小曼引吭高歌,以一曲优美的《清清骆马湖》,把渔鼓表演推向了**。

    唱完,赵小曼大声说道:“老乡们,今天夜里洪泽湖上的土匪勾结曰军前来偷袭半城镇,老乡们回家后不要害怕,不要乱跑,静等英雄的八路军消灭曰伪军,还乡亲们一个平安祥和的洪泽湖!”

    赵小曼这一说,围观的老乡们才发现,刚才还坐的整整齐齐和他们一起看渔鼓表演的八路军,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不见了。

    这一带常闹湖匪,老乡们一听湖匪要来,一下就炸了场,呼儿唤女的,吓得大哭的,登时就乱了。

    这要搁在刚参军那会儿,赵小曼非急哭不行。说不定又是边哭边喊刘一民。现在不同了,赵小曼也算是久经考验的老红军、老八路了,临变不惊,赶紧叫刚才参加合唱的野战医院的同志们负责维持秩序,护送老乡们撤退。

    毕竟半城镇的居民人数不是很多,混乱也只是暂时的,老乡们在野战医院医护人员的劝导下,慢慢地安静下来,开始回家。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235 1236 1237 1238 1239 1240 1241 1242 1243 1244 1245 1246 1247 1248 1249 1250 1251 1252 1253 1254 1255 1256 1257 1258 1259 1260 1261 1262 1263 1264 1265 1266 1267 1268 1269 1270 1271 1272 1273 1274 1275 1276 1277 1278 1279 1280 1281 1282 1283 1284 1285 1286 1287 1288 1289 1290 1291 1292 1293 1294 1295 1296 1297 1298 1299 1300 1301 1302 1303 1304 1305 1306 1307 1308 1309 1310 1311 1312 1313 1314 1315 1316 1317 1318 1319 1320 1321 1322 1323 1324 1325 1326 1327 1328 1329 1330 1331 1332 1333 1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