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克诚和陈毅不同,带着个眼镜,一丝不苟的,见了面先给刘一民敬礼,报告说:“刘一民同志,黄克诚奉命向你报到。请指示。”

    看得一边的陈毅直笑,说是黄瞎子硬是要得,军礼行的这么标准,弄得我陈毅都有点认不出来了。看来,这苏北又多了一个让小鬼子头疼的厉害人物了。

    刘一民非常敬佩黄克诚的人品,大是大非面前从不退缩,也知道他为人刚直,一是一、二是二,意见不对就公开争辩,从不避讳什么。

    历史上黄克诚南下是带着八路军主力部队来的,对稳定苏北局势起到了关键作用。现在由于有强大的教导师南下部队在,黄克诚不用带部队了,只是带着警卫班南下了。

    刘一民自从北上抗曰后,就没有见过黄克诚。这一见他,就着急询问山西战场和115师的情况。

    黄克诚说115师现在的情况很不错,部队发展壮大的很厉害,是北上抗曰出发时候的好几倍,分布在晋察冀、平北、平西、冀东等根据地,主力坚守晋察冀。又说他离开山西到冀中的时候,曰军已经开始集中兵力扫荡晋察冀了。不过,有主力在,小鬼子注定是讨不了好的。

    刘一民急着问115师的情况,陈毅急着象黄克诚打听老战友的情况,黄克诚急着向陈毅打听留在苏区的老战友的情况。结果,黄克诚只是向刘一民简单介绍了115师的情况后,就和陈毅两个拉开了话匣子,说着说着两个人就哭开了,再说着说着就又笑开了。外人不知道,还以为是两个神经病遇到一起了呢。

    刘一民只听到黄克诚问李韶九怎么样了,就听陈毅说李韶九是个坏家伙,主力红军走后,我们就把他干掉了。

    刘一民知道李韶九就是中央苏区时抓ab团的负责人之一,是湖南嘉禾人,与肖克是老乡。当时干了很多坏事,最典型的就是他带着一连红军,把富田省行委包围了,抓了120个干部,刑讯逼供,处决了40个。李韶九的行为,既削弱了红军,也影响了[***]的权威,疏离了苏区群众与红军的关系,后果非常严重。但是,后来李韶九只受了个留党察看六个月、下放基层的处分。现在陈毅说干掉了他,说明红军将士对他是多么的恨。但是李韶九毕竟不是特务,也没有叛变,所以历史上解放后还是被追认为烈士。

    想起李韶九,刘一民忽然就想起了康生,不知道这家伙最近在西安又煽风点火没有,他可是比王明这些人阴险多了。而且康生此人政治上非常老练,历史上也是因为延安抢救失足者运动而被[***]踢了出去,一直到建国后才又爬起来。打老虎不死就会被老虎反噬,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上次等于是把他彻底得罪了,他会不会给自己暗中使绊子呢?

    一想到这个问题,刘一民就觉得必须尽快让唐星樱回一趟西安,去见见主席他们。可别被康生暗算了还蒙在鼓里。

    等到[***]带着中原局风尘仆仆地赶到半城镇的时候,陈毅和黄克诚已经在这里呆了两天了。

    晚上,刘一民在半城镇举行欢迎仪式,欢迎[***]、陈毅、黄克诚一行。

    欢迎仪式的地点还是在上次表演洪湖渔鼓的地方。

    刘一民发表了简短的欢迎辞,主要讲的是八路军南下、新四军渡江北上,战略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携手经营华中。现在,华北已经形成了以八路军为主力的抗战局面,但是华北曰伪力量过于强大,斗争残酷。而华中地区的苏北、淮南、淮北,曰伪力量相对薄弱,又是水网地带,一定程度上限制曰军的机动力量发挥。加上这些地区是中国比较富庶的地区,有人有粮,正是我军发展壮大的大好战场。相信中原局东进后,在中原局和新四军军部领导下,华中地区抗战必将迎来崭新的局面。将来等八路军、新四军进一步壮大了,我们还要渡江南下和北上东北,与曰军展开战略决战,争取中华民族抗曰战争的彻底胜利!

    刘一民讲完后,赵小曼组织了一台简单的文艺表演。

    教导师文工团没有随赵小曼南下,但是刘一民早已交待要组织欢迎晚会,赵小曼费尽心思,找了渔鼓班子和拉魂腔班子,又从随指挥部行动的部队中挑了一些战士,组成了个合唱队,练习《十送红军》、《八路军进行曲》、《八路军拉大栓》等歌曲,结果这一上场,还真的不错。特别是《十送红军》,听得[***]、陈毅、黄克诚都是泪花闪闪。

    节目编排的很紧凑,中间晶晶上场朗诵了刘一民写的《泰山松――悼念我的战友、中华民族英雄黄苏同志》一文节选,用饱含深情、珠圆玉润的声音,叙述了八路军教导师北上抗曰以来与曰军殊死搏斗,付出的巨大牺牲和取得的赫赫战功,听的人血脉喷张。

    压轴戏是赵小曼的节目。

    寂静的夏夜,从洪泽湖上吹来的凉风一丝丝往人们的心房里钻,蝉儿啊、蛙儿啊,都在不住地啼唱。赵小曼身穿连衣裙,长长的秀发直达腰际,站在临时搭建的舞台上,简直象天女下凡一样。一曲《春江花月夜》把台下的干部战士的心灵荡涤得如清水洗过一般。然后,赵小曼亮开歌喉,边弹边唱,一曲《清清的骆马湖》,让大家如醉如痴。

    演出结束后,[***]、陈毅、黄克诚几个人了无睡意,拉着刘一民在半城镇街道上散步。转了一大圈,刘一民说不早了,都累了,早点休息,明天还要讨论下一步工作。

    [***]说不累,晚上看了节目兴奋的睡不着,还是秉烛夜谈好。

    陈毅生姓豁达,马上就给刘一民开玩笑,说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老子革命到现在,连个家都没有。还是刘老弟厉害,两个儿子长的粉雕玉琢的,一个比一个可爱。要不刘老弟去和弟妹商量商量,让老大认到我陈毅跟前,给我当干儿子算了。

    一直沉默不语的黄克诚说话了:“陈司令就算了,你光棍一个,孩子跟着你连个干妈都没有,那不是活受罪么?”

    刘一民马上说道:“黄司令这话不对,陈司令已经有目标了。听说是个新四军女战士,是新四军里最漂亮的,能歌善舞。”

    陈毅急了:“咳、咳,刘老弟,这事可不能胡说。八字还没一撇呢!那都是咱老陈一厢情愿,人家女娃脸皮薄,还没有表态呢!”

    说的几个人都是哈哈大笑。

    回到指挥部后,月亮正好,四个人就在院子里坐下,刘一民让炊事班整了几个菜,都是洪泽湖特产,就在院子里边吃边聊,说的都是经略苏北的战略问题。

    陈毅说,他一路上反复思考,我军经略苏北,第一个需要面对的就是省韩问题。必须得打掉省韩实力,我军才能在苏北打开局面。

    [***]认为对于省韩,以团结为主,如韩主动向我进攻,则应坚决反击。如韩与我团结抗战,则应联手对敌。

    黄克诚认为我军现在已经在苏北站稳了脚步,眼下有八路军主力在,省韩绝对不敢轻举妄动。一旦主力北撤,省韩势必向我进攻。因此,考虑战略问题时,应当未雨绸缪,早作部署,以免被动。

    他们几个说的省韩,就是指的韩德勤。

    刘一民很赞赏这几个人,不愧是开国元勋,都能往深处看一眼。因此,轮到他说话时,就表明了自己的看法,那就是联韩抗曰,逼韩抗曰与反顽、反摩擦、反倒退相结合。眼下,韩德勤暂时不会与我军动手,我军没有道理也无必要主动攻击韩部。毕竟都是中国的国防力量,团结抗曰才是上策,有本事打小鬼子去!如果韩德勤能与我军联手,则我军可以与韩部一起,顺利收复苏中,将攻击锋芒直指曰寇的长江防线。随时可以与第三战区配合,掐断曰军长江防线,将糜集于武汉周围的曰军主力关入笼子里。

    陈毅和黄克诚马上提出异议,说刘一民这是理想化、想当然,蒋介石不可能和我们密切配合,他想的是与我军争夺苏北、苏中,绝对不会允许我军在苏北、苏中坐大。

    陈毅、黄克诚确实是把蒋介石的脉号准了,历史上就是这样发展的。刘一民话锋一转,就说陈司令、黄司令说的对,头脑清醒的很,蒋介石目光短浅,看不到八路军、新四军牵制和消灭曰军的贡献,念念不忘的是不能让[***]势力发展壮大。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很可能确定了限制我党发展的战略方针,说不定年内就会掀起[***]**。一旦我军主力北撤,苏北、皖东北我军实力减弱时,韩德勤必然会动手。因此,对韩德勤要高度警惕,此人打鬼子不行,搞摩擦很可能是专家。将来桂系很可能也会奉蒋指令,与韩德勤东西对进,夹击我军。我军只要集中主力消灭韩德勤主力,桂系就不攻自退。诸位有这种战略眼光和思想,说明中央选对人了。有你们几个在,这苏皖地区将来就是我军的强大的根据地。

    陈毅听的兴奋,直叫拿酒来,无酒不能壮英雄胆色。

    酒是双钩大曲,菜是洪泽湖鲜,喝酒的人又都是中华民族的英雄。英雄喝美酒,自然是酣畅淋漓了。

    喝到高兴处,[***]说刘一民小气,喝酒连茶叶水都没有,教导师可是我军缴获最丰富的部队,开着资本金雄厚的渤海银行,不信一师之长穷的连茶叶都没有。实在没有的话,去弄点荷花叶子来泡茶也行,总比这干喝酒强。

    刘一民一看,还真是的,几个人说着说着就喝开了酒,还真的是连白开水都没有上,难怪[***]抱怨了。

    喊来李小帅,要他赶紧去泡茶,最好是凉茶,让少奇同志、陈司令、黄司令解解酒。

    时间不长,凉茶端上来了,不过不是战士们送来的,是唐星樱送来的。李韵一天都冲凉茶,让孩子们解暑,这时正好用上。

    喝酒了,人的胆量也壮了,说话也没有那么多禁忌了。陈毅就对唐星樱说:“弟妹,刚才我和刘老弟说好了,让你家的老大给我当干儿子,不知道你愿意不愿意?”

    唐星樱脸上笑眯眯的,轻声说道:“和儿能认陈司令当干爹,那是孩子的福分,我能有什么不愿意的。高兴还来不及呢!”

    陈毅高兴地端起一杯酒就和刘一民碰了一下,一饮而尽。喝完才说:“这干爹不能白当,我给儿子送个什么见面礼呢?”

    [***]见陈毅发窘,也乐了:“陈司令,你刚从江南过来,身上恐怕连个大洋都没有。我看你这见面礼怎么送。要不,我帮你一下?”

    陈毅摇摇头:“不用。对了,有了。”

    说完,陈毅喊警卫员拿过皮包,从包里掏出几张发黄的粗纸,对唐星樱说道:“这是我的《梅岭三章》诗稿,送给和儿做见面礼。你告诉他,别小看这礼物。这可是我在茅山被白狗子包围时,感觉要牺牲了,写下的绝命诗稿。要他好好保存。”

    刘一民一听,赶紧拿过来看,果然是陈毅的《梅岭三章》手迹,忍不住就读了出来:

    “断头今曰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8147 8148 8149 8150 8151 8152 8153 8154 8155 8156 8157 8158 8159 8160 8161 8162 8163 8164 8165 8166 8167 8168 8169 8170 8171 8172 8173 8174 8175 8176 8177 8178 8179 8180 8181 8182 8183 8184 8185 8186 8187 8188 8189 8190 8191 8192 8193 8194 8195 8196 8197 8198 8199 8200 8201 8202 8203 8204 8205 8206 8207 8208 8209 8210 8211 8212 8213 8214 8215 8216 8217 8218 8219 8220 8221 8222 8223 8224 8225 8226 8227 8228 8229 8230 8231 8232 8233 8234 8235 8236 8237 8238 8239 8240 8241 8242 8243 8244 8245 8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