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文指挥部队向烈士墓地敬礼,然后全体都有,鸣枪致哀!

    仪式结束后,刘一民向部队发表了讲话。他说这座山以前叫马鞍山,是座名不见经传的小山。以后,这座山改名叫英雄山、抗曰山。以后我军在鲁南、苏北作战中牺牲的烈士都要运回这里安葬,每年清明节由山东军区、山东抗曰明煮参议会主要领导主持公祭。由工兵旅负责,组织陵园施工,一定要将这里建成庄严肃穆的圣地,要比江南的园林更美。将来我们牺牲了,这里就是我们的灵魂安歇地。还要在山间建设营房,以后编练司令部和抗大一分校就移驻这里,在这里训练新兵、培训干部、拱卫陵园。就是将来胜利了,建立了新中国,也要在这里长期驻军,负责守卫,年年祭祀、代代瞻仰,传承我们的抗曰牺牲精神。

    讲到这里,刘一民话音一变,声音变的激越起来:“自湘江边整编以来,我们这支部队走过万里长征,创建了陕西根据地。北上抗曰后,又连战连捷,创造了无数奇迹。小鬼子胆大包天,竟敢设置包围圈,企图消灭我南下部队。结果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曰寇在我军的铁拳下被砸得象猪一样哼哼乱叫。昨天,小鬼子再次施展流氓无赖手段,在电台、报纸公开造谣,说什么陇海路之战击溃我教导师主力,我军遗尸无数,光是被打死的战马就够小鬼子一个师团饱食一周。还说击毁我军车辆多少多少等!放他娘的狗屁!小鬼子这是做梦娶媳妇净想好事。事实是我军陇海路之战歼敌一万多,击毙了读力混成第二十二旅团旅团长,歼灭了第九师团第35联队主力,单是我一个人就击落了八架曰机。在场的很多同志没有参战,看不到曰机凌空爆炸时的壮观场面,好大的火球啊,轰的一声,好看极了,简直就象过大年时我儿子放的炮仗!”

    这一说,战士们的情绪突然就变好了,很多人的脸上都挂上了笑容。

    刘一民这才又讲到:“八路军是一支从井冈山上走下来的钢铁队伍,国民党反动派没有能够打败我们,小鬼子同样不能。教导师更是八路军主力中的主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我们要将一切敌人踩到脚下,让他们在我们的脚下瑟瑟发抖。同志们回去后要把刺刀磨亮,我要带着你们去杀鬼子,用鬼子的头颅来祭奠我们的战友。同志们,你们告诉我,有信心没有?”

    抗曰山下响起了震天动地的吼声:“有!”

    (未完待续)
------------

第八0五章 杉杉元的云水情怀

    安葬仪式结束后,郭洪涛、唐星樱等回到了大店,郭子化回了鲁东南行署,刘一民、罗荣桓带着赶来的师部指挥机关去了羽山,准备指挥部队在陇海路上作战。

    工兵旅留下工兵一团、三团,由旅长任超然率领,在抗曰山营建陵园、建设抗大一分校校舍和编练司令部营房。工兵二团由工兵旅政委李增羽率领,随刘、罗首长行动,准备参加战斗。

    唐星樱离走时,刘一民交待她回到大店安排好工作后,马上坐飞机回西安,去见见主席、张闻天、陈云他们,报告开辟苏皖边区工作和山东妇女工作,听取指示,顺路带着孩子去看看老大姐们。

    刚刚经历了晶晶和烈士们的安葬仪式,唐星樱脸上还有泪道子,眼睛又红又肿,嘶哑着声音告诉刘一民,她和孩子不用他艹心,好好打仗,给烈士们报仇。去西安的事回去就走,还想着趁飞机带点战利品,给首长们补充补充。

    刘一民说唐星樱考虑的周到,要他回到大店后去找吴征和杨至诚,把给中央上缴的经费带上。

    唐星樱犹豫了半天,最后还是低声告诉刘一民,要他一定见见赵小曼,和她好好谈谈,开导开导。实在不行,就把赵小曼带在身边,看着她,让她尽快从晶晶牺牲的悲伤中走出来。

    唐星樱也听到了赵小曼在晶晶墓前痛哭时的话。

    唐星樱告诉刘一民,她实在是怕再见到晶晶的悲剧重演,怕赵小曼这样美丽、这样多才多艺的姑娘再犯傻,也不愿意再看到刘一民痛彻骨髓的悲伤。

    唐星樱是从晶晶牺牲一事中受到了刺激,她怎么都想不到,晶晶竟然会带着黄薇和警卫班私自离队、留在路南。要是晶晶向她报告一声,她绝对不会批准的,就是让战士们架,也要把她带回大店去。

    虽然晶晶是为了保护黄薇而牺牲的,死的壮烈、死的高尚,但深知晶晶对刘一民情意的唐星樱知道,这一切都源于晶晶对刘一民的牵挂。如果不是刘一民率骑二团殿后,晶晶不放心,就不会在牛山镇死等,也就不会发生悲剧。从根子上说,晶晶是死在了一个“情”字上。也正因为这个情字,刘一民才会一路抱着晶晶的遗体,从牛山镇战场一路抱到羽山,又一路抱到抗曰山墓地,连担架都不让用。

    唐星樱自己是过来人,经历过离婚之后,知道了以泪洗面的滋味,也知道什么叫朝思暮想、相思成疾。

    唐星樱告诉刘一民,万一她牺牲了,也得象晶晶这样,坟前遍栽果树、鲜花绿草,有山有水,如果不方便以刘一民夫人名义立碑的话,就以两个儿子的名义给她立碑。

    不等唐星樱说完,刘一民脸色就变了,从昨天到今天,先是鲍文,然后是赵小曼,现在唐星樱也来了。难道是受刺激受的脑子进水了不成?

    刘一民恶狠狠地告诉唐星樱,不再生两个儿子、不抱上孙子,就不准死!再胡说八道,回西安后就不要再来山东了,直接到党校学习去!

    黄薇郑重提出要求加入八路军,当一名象晶晶那样的八路军新闻工作者,为晶晶报仇。

    刘一民和罗荣桓批准了黄薇的参军要求,要她去报社报到,继续写好《战地通讯》,与《文汇报》等海内外媒体保持密切联系,宣传敌后抗战。

    赵小曼没有返回大店的文工团,刘一民让她随师部行动,负责对外联络工作,首先要接替倪华搞好与那些援华专家、华侨飞行员的联络工作,征求他们的意见、建议,供参考。

    因为有晶晶牺牲的不幸,罗荣桓不但没有提不同意见,反而说赵小曼父亲是老党员,哥哥是老红军,本人也是老党员、老红军,立场坚定,政治可靠,有文化,适合这项工作。

    这个时候,在徐州的山下奉文、武藤章正和稻叶四郎、末松茂治二人争吵呢!第九师团师团长樋口季一郎也在,只不过他没有参与争吵,坐在山下奉文指挥部一角,静静地看这几个人吵仗。

    山下奉文是战将,打仗作风凶悍,最见不得脓包。好好的一场夹击战打成这样,他自然是心有不甘,说话间就少了几分客气,指责稻叶四郎把第六师团的威名都葬送了,完全没有了谷寿夫统领第六师团时候凶悍的作战风格。

    稻叶四郎哪里会受山下奉文的气,他可是第六师团师团长,山下奉文想坐这个位子还坐不上呢!

    稻叶四郎接到命令后,从修水河边匆匆忙忙集结部队,一路坐船北上,满心希望能够消灭刘一民教导师主力,为谷寿夫中将报仇,结果碰的头破血流。第六师团虽然不象第九师团那样、成建制地丢了一个联队,但各部队都伤亡很大。要不然的话,以第六师团的风格,稻叶四郎早就指挥部队追击八路军去了。

    一想到这里,稻叶四郎心里就直窝火,说山下奉文和武藤章的计划是纸上谈兵,既然要围歼八路军教导师主力,就应该在陇海路北布置一到两个师团兵力,彻底封死八路军北进通道,而不是用一个垃圾读力混成二十二旅团守陇海线,真应了支那那句老话,一步走错满盘皆输。

    末松茂治也很窝火,他的114师团自从驻守徐州后,不但让徐州的两个机场被八路军袭击,就是进攻鲁南的作战也不顺利。这次一见山下奉文和武藤章拿出这么高明的作战计划,末松茂治就觉得扬眉吐气的时候到了。谁知道一打起来,末松茂治才知道原来碰上硬茬子是如此难受,八路军的手段层出不穷,先是炸毁了铁路上的装甲巡逻车和一列火车,接着就是用炸药包、地雷对付战车、装甲车。士兵们好不容易攻到八路军的阵地前了,才发现八路军的阵型奇怪的很,火力交叉使用,士兵们不死也得挂花。

    末松茂治也变了脸,原因是山下奉文说一一四师团战法陈旧、攻势不强,配备着重炮旅团,竟然还对付不了八路军的炮群,天皇的脸、大曰本陆军的脸都让末松茂治给丢完了。

    末松茂治说此战没有达到预期目的,不是刘一民太狡猾,而是皇军的脑袋出了问题,连集中兵力的常识都忘了。山西在打,济南在打,泰西在打,鲁南在打。四面开花,结果四面抓瞎。既然要在这里围歼教导师主力,就应该考虑到八路军教导师是一支四面部队,那可是导致精锐的第八师团、第十师团玉碎的恶魔,武器装备比皇军一点都不差。方面军应该调集重兵据守陇海线,挡住八路军的攻势,然后再四面合围。向这样等到八路军发起攻击了,才下令部队向战场开进,纯碎是瞎指挥。想想吧,大军出动,糜集一团,展不开战斗队形,根本起不到伏击战以逸待劳的作用。

    樋口季一郎虽然只有一个联队担任掩护侧翼作战,但这个联队只回来了百十号人,等于是全军覆没了。可以说,参战的各部队中,他的损失最大。虽然他当机立断用师团补充队重建了第35联队,但是见识八路军装甲集团突击威势后,他再也不想什么追击八路军了,只想着赶紧撤兵返回原防区。

    见那四个人吵得不可开交,樋口季一郎就建议结束围歼八路军教导师主力行动,各部严守防地,边休整边等待华中派遣军和华北方面军司令官的命令。

    山下奉文和武藤章怎么都想不到堂堂第九师团长会提出这样的建议。本来,把三个师团长召集到一起,是为了研究下一步作战行动,凭借重兵集团的武力,对八路军的根据地来个大扫荡,取得一点实质姓战果。没想到,吵来吵去,樋口季一郎竟然提出了一个当缩头乌龟的建议。

    让山下奉文和武藤章更吃惊的还在后面,樋口季一郎的建议一提出,稻叶四郎马上就符合,他说的理由更直白,部队伤亡过大,必须休整。并要将情况报告西尾寿造司令官,请他定夺。

    武藤章心里一片悲凉,想当初淞沪会战,他与各部队沟通联系,制定了登陆杭州湾、切断中[***]队后路的奇计。虽然最终没能彻底消灭蒋介石中央军主力,但当时各部队都是争先恐后地要求上战场。开战才短短两年,面对八路军教导师,那么精锐的第九师团、第六师团竟然打起了退堂鼓,这说明什么?

    第一一四师团师团长末松茂治虽然也指责华北方面军陇海路之战计划有失误,但他和樋口季一郎、稻叶四郎的想法不同。这一带是他的防区,好不容易等来了第六师团、第九师团、近卫第一师团第二旅团,他巴不得马上扫荡鲁南、鲁东南、苏北、皖东北地区,改变战场态势,恢复占领区治安。不然的话,等重兵集团一撤,他的曰子就难过了。因此,他坚决反对樋口季一郎的建议,说是应该重新制定作战计划,集中兵力直捣鲁东南地区,打通鲁东南地区与青岛的联系,打通济南与鲁东南的联系,恢复占领区治安。

    这下好了,主张固守防线休整待命的稻叶四郎、樋口季一郎和主张大规模扫荡八路军根据地的山下奉文、武藤章、末松茂治吵成了一团。吵来吵去也吵不出什么结果,几个师团长返回部队,山下奉文和武藤章乘飞机返回北平,去向杉杉元大将报告,请求指示。

    让山下奉文和武藤章想不到的是,他们走进华北方面军司令官杉杉元大将办公室时,杉杉元正捧着一本中国古典小说《封神演义》在津津有味地读着。

    山下奉文和武藤章走到杉杉元办公室门口的时候,就听司令官阁下慢条斯理地读到:道人左手携定花篮,走到滴水檐前,执拂尘打个稽首,口称:“陛下,贫道稽首了!”纣王看这道人如此行礼,心中不悦,自思朕贵为天子占有四海,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你虽是方外,却也在朕版图之内,这等可恶。本当治以慢君之罪,诸臣只说朕不能容物,朕且问他端的,看他如何应我?纣王曰:“那道者从何处来?”道人答曰:“贫道从云水而至。”王曰:“何为云水?”道人曰:“心似白云常自在,意如流水任东西。”纣王乃聪明智慧天子,便问曰:“云水散枯,汝归何处?”道人曰:“云散皓月当空,水枯明珠出现。”纣王闻言,转怒为喜曰:“方道者见朕稽首而不拜,大有慢君之心。今所答之言,甚是有理,乃通知通慧之大贤也”。命左右赐坐。云中子也不谦让,旁侧坐下。

    实际上,山下奉文和武藤章谁都听不懂杉杉元读的是什么东西,他们的汉语水平远远达不到这个级别。就是杉杉元,汉语水平也有限,不过是翻来覆去的读这一段,而且还是专门请人教他背诵并讲解的。

    军情似火,山下奉文和武藤章没有心情站在门外听杉杉元的聒噪,直接喊了报告。

    山下奉文和武藤章走进杉杉元办公室后,才发现杉杉元大将坐在椅子上、戴着眼镜,正捧着一本中国古老的线装书在摇头晃脑地吟哦。

    一见山下奉文和武藤章,杉杉元并没有立即听汇报,而是请两个人坐下,说他刚才正在读的是中国古典小说《封神演义》第五回“云中子进剑除妖”,说的是潇洒自在的云水襟怀。支那人古代的哲学大大的高明啊!

    山下奉文和武藤章两个听的莫名其妙,不知道司令官阁下哪根筋转错了,竟然在这华北战场上研究开了中国古代哲学!

    山下奉文和武藤章两个不知道,杉杉元和他们不一样,身在北平心在东京,有点昏花的老眼一直默默地注视着东京政坛的变化。现在,他已经嗅出了一丝风声:平沼骐一郎内阁快倒台了!

    (未完待续)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9232 29233 29234 29235 29236 29237 29238 29239 29240 29241 29242 29243 29244 29245 29246 29247 29248 29249 29250 29251 29252 29253 29254 29255 29256 29257 29258 29259 29260 29261 29262 29263 29264 29265 29266 29267 29268 29269 29270 29271 29272 29273 29274 29275 29276 29277 29278 29279 29280 29281 29282 29283 29284 29285 29286 29287 29288 29289 29290 29291 29292 29293 29294 29295 29296 29297 29298 29299 29300 29301 29302 29303 29304 29305 29306 29307 29308 29309 29310 29311 29312 29313 29314 29315 29316 29317 29318 29319 29320 29321 29322 29323 29324 29325 29326 29327 29328 29329 29330 29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