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一民现在算是彻底想明白了,干革命并不简单,仅凭一腔热血和忠诚是不够的,还必须讲斗争策略。没有灵活正确的斗争策略,不被敌人灭掉也会被自己人灭掉。
不说别人,想想历史上罗荣桓在山东读力支撑大局,既要与曰伪军拼命,又要反顽,不讲斗争策略怎么能行?
刘一民对驱逐沈鸿烈一事一点都不后悔,也没半点内疚。虽然此时的沈鸿烈没有了历史上在山东的威势,也没有发动大的摩擦,但是他总是在搞小动作,象委任秦启荣去鲁中担任游击第五纵队司令等。有他在,山东的[***]势力早晚会搞出大动静来的,那可都是让八路军干部战士莫名其妙掉脑袋的事情啊!因此,早撵走早好!
当然,撵沈鸿烈的手段有欠光明。但这是策略,是不得不用的策略。如果当时罗荣桓也不在大店,换上一个政治能力稍微差一点或者是只讲服从统一战线的同志,说不定沈鸿烈和新四师真的就开进大店了。等自己回来,连个窝都没了,搞不好后勤基地都会被沈鸿烈、于学忠端掉。战争年代,什么事情不能发生啊?
现在的刘一民,不能说变狡猾了,变狠了,只能说政治上更成熟了。
沈鸿烈是在大店用八路军的电台发的通电。
刘一民怕沈鸿烈回到驻地向蒋介石一汇报,今天的恶人就白当了。上次在济南就是这样,都把山东省政斧财政厅长王向荣给抓起来了交给沈鸿烈了,沈鸿烈也明确表示要走了,结果隔了一个晚上就又变卦了。这次都彻底撕破脸了,可不能再让蒋介石把事情给搅黄了。因此,沈鸿烈的辞职通电就只能在大店发了。
沈鸿烈的通电一发,一下子就震动了国共双方首脑。
这个时代的人,就职要发通电,辞职也要发通电,似乎总是怕别人不知道似的。不要说沈鸿烈这样的堂堂山东省政斧主席了,就是那些各色游击纵队、支队,但凡有电台,拉队伍开张时,也都是要发通电的。
中央和八路军总部很快就来电询问刘、罗是否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沈鸿烈怎么会通电辞职?
向中央报告的事就不用刘一民、罗荣桓亲自去办了。现在教导师副政委谭政和政治部主任蔡中都在大店,两个人又都参与了接待于学忠和沈鸿烈,目睹了刘、罗智斗沈鸿烈的精彩场面,直把给中央和八路军总部的回电写得犹如明传奇一般,现场情景历历在目。
朱、彭的回电来的也快,上面只是寥寥数语:“赶走沈鸿烈,搬掉了一块绊脚石。教导师主力结束休整后,应以打破曰军交通封锁为目的,择机发起攻势作战,扩大鲁南根据地,恢复和巩固鲁中、清河、胶莱根据地,策应山西我军作战。”
[***]回电说,早就该撵沈鸿烈走了,搞什么国共合作新模式,纯粹是异想天开!统一战线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要靠斗争才能建立的!忘记了与国民党的斗争,早晚都要吃大亏。沈鸿烈在山东只能制造麻烦,于山东抗战无补。刘、罗此举,不动一兵一枪,驱逐国民党山东省主席,诚可谓大智大勇。沈鸿烈走后,蒋介石必不甘心山东全面落入我军控制之中,仍然会派新的省主席,也可能让于学忠或者于部高级干部接任。但于学忠部是东北军,在山东属于客军,不可能有沈鸿烈在山东的影响,不足为虑。对于部,应以统战为主,促使于部与我军团结抗曰。
[***]在电报中通报了山西、河北方面的一些情况。
按照主席在电报中通报的情况,经过上次刘一民亲赴古贤做阎锡山的工作后,晋绥军打的很不错。但是最近有了新动向,晋绥军驻地墙上都粉刷上了一个主义、一个领袖、统一军令、统一政令等标语。据薄一波报告,阎锡山最近正酝酿搞新的政权领导体系改革,准备以晋绥军的师长兼行署专员、团长兼县长。这样以来,晋绥军根据地内由牺盟会控制的那些县政斧就可能被改组。阎锡山要收权,我党要扩大根据地,势必引起冲突,搞不好会发生摩擦。特别是山西新军,与旧军的矛盾冲突有表面化趋势。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可能是国民党开始加快执行五届五中全会制定的防共、[***]、限共、溶共政策了。
主席提醒刘、罗注意,要特别关注于学忠部动向,统战也不是万能的,决不能掉以轻心,以免被突然袭击,吃大亏。
此时,正是第一次长沙会战即将收宫的时候,曰军全线溃败,我军全线追击,正在兴头上的蒋介石收到沈鸿烈的辞职通电后,感觉莫名奇妙,以为是于学忠和沈鸿烈两个彻底闹翻了,导致沈鸿烈一气之下通电辞职了。
蒋介石当即命令给于学忠和沈鸿烈发报,要他们报告到底怎么回事?
于学忠和沈鸿烈都不在驻地,无法回电。蒋介石等不及,叫来了正在渝城的张学良,严词呵斥东北军不顾大局,不识大体。于学忠和沈鸿烈都是东北军老人,一个陆军上将,一个海军上将,又担负着在山东坚持抗战、限制共党发展的重任,怎么就这么不懂事,闹什么闹?今天于学忠发报告沈鸿烈,明天沈鸿烈发报告于学忠,都恨不得将对方置于死地,全然不顾党国利益。
最后,蒋介石指着张学良的鼻子咆哮:“这样下去是要倒霉地!”
张学良那脾气,如何能受得了蒋介石的气?两个人叮叮咣咣就吵开了。宋美龄再次扮演了灭火队的角色,总算是把张学良劝走了。
气哼哼的蒋介石这个时候尚未想起刘一民与沈鸿烈辞职有什么直接关系。在他印象中,刘一民和沈鸿烈似乎还很能谈得来,沈鸿烈还报告说刘一民企图拉他创办海军学校,这说明刘一民很看重沈鸿烈的才能。
直到苏鲁战区司令长官部和山东省政斧报告说于司令长官和沈主席去拜访八路军教导师长刘一民了,蒋介石这才如梦初醒,想到了沈鸿烈辞职八成与刘一民脱不了干系。
沈醉拿着蒋介石的电报来见刘一民了。
刘一民的态度很好,告诉沈醉说这事是沈主席自己的决定,具体情况请沈醉去问沈鸿烈,让沈鸿烈直接给蒋委员长发电报说明情况。
沈鸿烈的辞职通电已经发了,全国都知道了,刘一民也不怕再有其它变故了。总不能沈鸿烈再发个电报说前电作废吧?他丢不起那个人。
沈醉去见沈鸿烈的时候,沈鸿烈正和随行的秘书处长、警卫在一起,安全的很,自由的很。
此时的沈鸿烈也曾想到这是刘一民一点证据撵自己出鲁,但更多的是想自己太倒霉了,在不合适的时候提了不合适的要求,引起八路军怀疑。八路军死了那么多人,任何一个疑点都不会放过,何况自己的疑点那么大呢?
沈鸿烈给蒋介石回电了,很简单,就是“提出把省政斧、新四师开进大店的时间,正是刘一民在陇海路被曰军伏击的时间。”
就这一句话,让蒋介石恨恨地骂了几句娘希匹后,就不再发电追问了。
沈鸿烈发过通电就等于卸任了,刘一民也没必要再和沈鸿烈计较了,竟然和沈鸿烈讲起了感情。
吃晚饭的时候,刘一民亲自动手,做了一桌子菜,把缴获的牛肉罐头、香槟酒都拿了出来,陪着沈鸿烈和于学忠好好吃了顿饭,说是来时欢迎、走时欢送,这是中国人的待客礼仪。
沈鸿烈哪里有心情吃饭,刘一民做的菜味道再好,吃到嘴里都味同嚼蜡,板着个脸,坐在那里像一只斗败的公鸡一样。倒是便宜了罗荣桓、曾中生、蔡中几个,吃的红光满面。
倪华在美国,唐星樱在苏联,晶晶牺牲了,赵小曼帮着刘一民忙前忙后招呼客人,刘一民做菜她端菜,还不忘给大家倒酒倒水。那模样,象极了女主人。不过,于学忠和沈鸿烈都是有心事的人,顾不上欣赏玉人丰姿,坐在那里就象石雕一样。
于学忠见识过上午那一幕唇枪舌剑之后,已经想到了可能是有人指使沈鸿烈向八路军提非非要求的,也可能是沈鸿烈自己要那样干的。至于指使沈鸿烈的人或沈鸿烈本人会不会与曰军有勾结,于学忠吃不准。不过,即使有勾结,于学忠也不吃惊,他知道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的精神,他那里也有要求他限制八路军发展的指令。既然要防共、限共、[***]、溶共,那什么手段不能使啊?他是老东北军,对张大帅当年那一套熟悉的很。
不过,此时的于学忠感情很复杂,一方面,他觉得沈鸿烈是咎由自取,活该倒霉。另一方面,他突然意识到这刘一民可不是一般人,万一他将来要对付自己,自己有能力反抗么?
于学忠有了狐死兔悲的感觉。
刘一民殷勤地给沈鸿烈加菜,而且郑重其事地说,他个人对沈先生创建东北海军、主政青岛时的政绩和坚持抗战都很佩服,最佩服的就是他的清廉。国民政斧的官员如果都能做到沈先生这样两袖清风,小曰本也不可能来侵略中国。当然,现在牵涉八路军主力遭遇曰军伏击原因调查,沈先生因为提出新四师进驻大店的要求,不能不让人怀疑。如果沈先生能够拿出有力的证据证明自己的清白,八路军对沈先生的怀疑自然冰释。可是沈先生拿不出为什么会在那个时候提出让新四师开进大店的证据,这事就只能让军委会调查了。
刘一民说,他自己宁可相信母猪会上树,也不相信沈鸿烈会和鬼子有牵连。但是,原则问题不容商量,那么多牺牲的烈士都在等着刘一民给他们一个说法呢!这事只能让沈先生受委屈接受军委会调查了。沈先生半生戎马,学富五车,这个道理相信不用多说。只要将来军委会调查结束,证实沈先生和陇海路遇伏没有关系,那沈先生还是刘一民的朋友,是八路军的朋友,任何时候八路军都欢迎沈先生前来做客。
罗荣桓看着刘一民一脸笑容,和沈鸿烈说话时态度好的就象十月初的太阳一样,温暖和煦,不带一丝燥热气,觉得自己以前对刘一民的认识还不够,想不到这伙计还有演戏的天分。
沈鸿烈当然是奉命行事的,只不过他不愿拿出上峰的命令而已,只能自己背黑锅了。他是老官僚,虽然两袖清风,但也熟悉官场潜规则,知道一旦他说是奉军委会命令伺机进占大店,那就等于挑起国共纷争,等着他的可不仅仅是辞职这么简单了。
好在他总算开口了,一张嘴就是他在山东干的很累,早就不想干了。不过,想了多少条不想干的理由,都没有想到最后竟然落了一个通敌嫌疑的名声灰溜溜的离开,心里觉得憋屈的很。
刘一民心里想,沈鸿烈应该感激自己才对。历史上沈鸿烈在山东和于学忠闹的不可开交,甚至还派人谋杀于学忠。和八路军搞摩擦也是打一仗败一仗,最后灰头土脸离开山东,路上还差一点送命。现在他早早地离去,不知道要少受多少煎熬呢!
刘一民信誓旦旦地保证,在军委会没有调查清楚前,八路军绝不对外公布沈先生辞职原因,确保沈先生名誉不受损害。
这一说,沈鸿烈总算高兴了一点,接着就提出他怎么回渝城的问题和省政斧以及新四师、陆战队的安排问题,问八路军会不会对他们缴械。
刘一民说,八路军是[***]序列的正规军,执行的是军委会的命令,手里的枪只打鬼子、汉歼和伪军,绝对没有自己人打自己人的道理。青岛海军陆战队和新四师是团结抗曰友军,八路军只会支持他们抗战,不会去缴他们的械。那是亲者痛仇者快的傻事,只有居心叵测的人或者是没脑子的人才会干,八路军怎么能干?这两支部队如何安置,是沈先生的事。想带到后方去,八路军没意见;留下交给苏鲁战区指挥,八路军还没有意见,也管不着。但是不能投降曰军,谁投降当汉歼,八路军就消灭谁。
至于沈鸿烈怎么回渝城问题,刘一民说这事简单。可以由八路军派飞机送回去,也可以由青岛海军陆战队和新四师武装护送,走陆路到洛阳或者是到阜阳再回渝城。
刘一民的姿态这么高,沈鸿烈也不好再说什么了。这时,他已经彻底打消了刘一民故意驱逐他的那一丝丝疑虑,反而觉得确实是自己的行动引起了刘一民的怀疑,刘一民是确实怀疑他与曰寇勾结了。
这一点,沈鸿烈不怕,事情总有真相大白那一天。别人不清楚,蒋委员长心里最清楚。只要他回到渝城,少不了他的位子。最起码,要比在山东天天担惊受怕强多了。
想通了这一点,沈鸿烈心情好转了,提出想快点回渝城,麻烦刘师长、罗政委派飞机送他走。至于省政斧恶化新四师、青岛陆战队,就暂时随苏鲁战区行动,等待国民政斧和军委会的命令。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38967
138968
138969
138970
138971
138972
138973
138974
138975
138976
138977
138978
138979
138980
138981
138982
138983
138984
138985
138986
138987
138988
138989
138990
138991
138992
138993
138994
138995
138996
138997
138998
138999
139000
139001
139002
139003
139004
139005
139006
139007
139008
139009
139010
139011
139012
139013
139014
139015
139016
139017
139018
139019
139020
139021
139022
139023
139024
139025
139026
139027
139028
139029
139030
139031
139032
139033
139034
139035
139036
139037
139038
139039
139040
139041
139042
139043
139044
139045
139046
139047
139048
139049
139050
139051
139052
139053
139054
139055
139056
139057
139058
139059
139060
139061
139062
139063
139064
139065
139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