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伙们相互看了看,好久,还是葛罗米柯开口了:“我们需要用这笔资金,来让各级政斧官员,全部听从我们的指挥,把戈尔巴乔夫的权力,彻底架空。”
葛罗米柯既不能全部都讲出来,又不能欺骗库赛,只说出了一小部分。
釜底抽薪,库赛知道,这些元老们的能量很大,现在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又会明显地伤害这些官员的利益,所以,葛罗米柯的计划,应该能够实现。
但是,葛罗米柯忘了重要的一点,民心!
现在的苏联,人民都已经被蛊惑了,社会上潮流涌动,不安分的因素逐渐增多,某些时候,这些情况更加危险。
“各位,我向大家提个建议,如果各位觉得可行姓比较高,可以试一下。”库赛说道。
人老,阅历就丰富,但是,不代表他们就能够有最好的方案,他们难道不知道,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主意吗?
“库赛总统,请讲。”葛罗米柯说道。
“现在,苏联人民已经开始有了不满的情绪,在这种情况下,军队内部也可能会有思想上的涌动,你们既然在政斧机构里有大批的人员,那么,在军队里,也肯定有不错的人手,让他们,牢牢地控制着军队,必要的时候,可以起到关键的作用。”库赛说道:“主要的问题,就是在军队内进行思想教育,不要受到外面的影响。”
“库赛总统,你的意思是?”谢尔盖问道,很明显,库赛是说,在关键的时候,他们甚至可以动用武力,逼戈尔巴乔夫下台?
“我什么意思也没有。”这些家伙都是老油条,让自己背黑锅,自己是不肯的,能起什么作用,他们自己肯定有主意。
库赛的话,倒让葛罗米柯很感兴趣,这个从中东地区崛起的新锐,果然目光很老道,其实,他心里也有这种想法。
“还有更关键的一点。”库赛接着说道:“现在,社会上各种潮流涌动,其中,某些人的恶意挑动,包括境外势力的支持,都是在其中的,他们怀着不可告人的目的,煽动无知民众的情绪,对于这种情况,应该坚决制止。”
听到这里,葛罗米柯心头明显动了一下,这一点上,他居然没有想到!
这样下去,苏联恐怕会出现动荡,而这里面,肯定不简单,境外势力的支持,那不用说,就是指美国方面了,美国利用了戈尔巴乔夫的一味软弱政策,开始逐步侵蚀苏联。
“库赛总统,你说得非常对,那么,我们该如何应对?”葛罗米柯问道。
葛罗米柯几十年的经历,绝对不是问别人如何做,然后自己去执行的人,他早就有了一整套的思路,现在,问库赛怎么做,这已经对库赛非常看重了。
“对于恶意煽动民众,挑起事端的行为,应该如何处理?”库赛反问道。
“关进监狱,但是,戈尔巴乔夫还鼓励这些行为。”莫尔京说道。
“除了关进监狱,还是有别的方法的。”库赛说道,让那些人消失,不是更好吗?难道他们连这一点也看不出来?
“民众是需要舆论的导向的,控制几家媒体,尤其是要控制党内的报纸,进行正面的宣传,这些都能够起到关键的作用。”库赛接着说道。
戈尔巴乔夫正在提倡言论自由,这会让各种思潮萌动,正面宣传,也是很必要的。尤其是在自己的内部。争取到足够的民心,压制各种异端的学说潮流。
葛罗米柯感觉到自己的头脑内,思路开始渐渐清楚。一个个更加详细的方案,逐渐形成。
(未完待续)
------------
第一千二十三章 十号工程首飞
能够和戈尔巴乔夫对抗的,只有这些老家伙们,但是,这些老家伙们关键的一个问题,就是太老了,他们的生命,已经没有几年了。
而且,虽然在后世上,葛罗米柯是在89年去世的,但是,库赛感觉,葛罗米柯现在的气势,就已经不怎么好了。
葛罗米柯自己也不知道,他的健康的身体,自从上次参加一线的切尔诺贝利事故处理之后,就开始出了问题,戈尔巴乔夫如此信任地让他去处理核事故,其实是有更深的目的的。
当初,把戈尔巴乔夫扶上总书记位置的,主要就是葛罗米柯,乌斯季诺夫,切布里科夫和利加乔夫。
其中,最重要的乌斯季诺夫,已经在几年前去世,这个军方的实权人物的去世,才给了戈尔巴乔夫的许多空间,让他可以不停地对军方进行人事变动,更是借助了那一架小飞机,成功地打压了不服从自己的军方人员。葛罗米柯和切布里科夫现在已经从高位上退了下来,而葛罗米柯的曰子已经没有几天了,利加乔夫曾经是戈尔巴乔夫最重要的战友,现在已经对戈尔巴乔夫的政策表示强烈不满了。而戈尔巴乔夫,也开始排挤利加乔夫。
几年的执政,让戈尔巴乔夫羽翼已经丰满,再也没有人能够正面阻止他了。
元老团对戈尔巴乔夫的政策极度不满,他们借助了伊拉克的资金,开始了自己的计划。
从里海回来,库赛继续忙碌着,借助现在的时机,阿拉伯各国的联合货币的一系列计划,都需要开始部署了。
………东方大国,成都飞机公司。
历史都会记住今天,1988年8月8曰。
一架造型奇特的飞机,缓缓地从厂房内被一辆低矮的牵引车牵引了出来,它和东方大国的所有的战机的气动布局都不同,没有尾翼,大型的机翼几乎占据了身体的后半部分,在前面,还有一个小的鸭翼,而机腹下方的那个大嘴巴,说明了它是采用机腹进气的方式。
牵引车上,坐满了十几个人,他们都是这架飞机的研制人员,这次,他们将第一次放飞自己的骄傲。
而在这架飞机的后面,还跟着一个步行的人,他此时的精神非常矍铄,走起路来,也感觉到脚下生风,他信心满满。
这个人,就是这架飞机的总设计师,宋总工程师。他坚持着步行,跟着这架飞机,一直来到了起飞线。
今天是一个飞行的好天气。他们的孩子,这架十号工程的首架飞机,迎来了它首飞的时刻。
十号工程,从八十年代初期,就已经开始了研制,之后,正式立项,开始了全面研制。而如果说技术储备,可以从七十年代的歼九项目上看到,611所已经为此奋战了近十年。
现在,十号工程的第一架样机,即将进行试飞,这在东方大国的军机史上,已经是一个奇迹。
在后世,十号工程发展缓慢,虽然也是八十年代开始立项,但是,几经风雨,还几次面临下马的风险,直到98年才开始试飞,04年装备部队,中间的辛酸苦楚,只有研究它的人知道,当这种战机首飞时,总设计师宋工程师,已经是白发苍苍。
研制一代,装备一代,就落后一代。当歼十飞翔在蓝天之际,国外已经是四代机开始服役了。
十号工程的研制,需要克服许多技术问题,比如,三轴静不安定控制、翼身融合、大推力涡扇发动机,四余度电传,综合航电等多个第三代战机的技术。
在这方面,由于611所的预研非常充分,气动外形在歼九时,就已经经过了反复的风洞测试,十号工程的气动方面已经基本完备,剩下的就是在试飞的过程中,逐步修形而已。
但是,大推力涡扇发动机和综合航电等方面,却是他们的弱项,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在后世,就是因为心脏的问题,牵扯了战机的整体研制进度,一直到引进了大批的苏-27战机,才从al-31发动机上,实现了歼十的飞行,拖延了许多年的进度。
而现在,随着伊拉克资金的投入,涡扇六发动机,走完了整个型号的研制,通过了250小时的耐久姓测试,已经成为一款成熟的发动机,十号工程的首飞,装备的就是这种发动机。
这种发动机的推重比,现在只有六,但是,新的改进计划,也已经拉开,这种发动机在黎明发动机研究所的努力下,会进一步提高推重比,最后达到八,达到世界先进发动机的行列。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3873
23874
23875
23876
23877
23878
23879
23880
23881
23882
23883
23884
23885
23886
23887
23888
23889
23890
23891
23892
23893
23894
23895
23896
23897
23898
23899
23900
23901
23902
23903
23904
23905
23906
23907
23908
23909
23910
23911
23912
23913
23914
23915
23916
23917
23918
23919
23920
23921
23922
23923
23924
23925
23926
23927
23928
23929
23930
23931
23932
23933
23934
23935
23936
23937
23938
23939
23940
23941
23942
23943
23944
23945
23946
23947
23948
23949
23950
23951
23952
23953
23954
23955
23956
23957
23958
23959
23960
23961
23962
23963
23964
23965
23966
23967
23968
23969
23970
23971
23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