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苏联的第一颗卫星上天之后,中国也开始提出了自己的空间计划,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向全世界播放了东方红的音乐,宣告了在太空领域,中国也要占有一席之地。

    而美国和苏联,已经陆续进行了无数次的载人飞行,中国在这方面,也不甘落后,在67年的时候,代号为714工程的载人飞船项目,正式启动,而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也是为了这艘宇宙飞船而开始建造的。

    只可惜,就在项目进展顺利的时候,开展了一场运动,把整个项目,全部耽搁了,最后项目下马,这座发射中心,也陆续建造了十几年,直到82年的时候,才投入使用,在84年发射了第一颗地球同步卫星。

    由于经济建设被放在了首位,各种高科技项目,都进展缓慢,许多军工项目被迫下马,在这种时候,来自伊拉克的资金,救活了许多项目。而且,在中国的航天决定进入世界卫星发射市场的时候,无人问津,而伊拉克,却第一时间下了订单,与中国共同开发并且发射伊拉克自己的第一颗卫星。

    这次发射,吸引了许多人的观察,在西方,正在冷眼看着双方如何收场,对于中国的宇航发展,他们是不屑一顾的。

    但是,库赛非常有信心。

    这是伊拉克的第一颗侦查卫星,卫星上天之后,将会融入到伊拉克的c3i系统中去,为他们提供第一手的资料。

    这颗侦查卫星,采用了从欧洲获得的照相设备,在轨道上,拥有零点八米的分辨率,采用了欧盛电子公司开发的设备,将扫描图像通过软件压缩之后,在掠过伊拉克上空的时候,用加密信号传输回地面。伊拉克已经专门建造了地面控制和接收站,为这颗卫星做准备。

    如果这颗卫星能够成功的话,在两三年内,伊拉克还会陆续发射几颗侦查卫星,实现对中东地区的不间断的监控。

    伊拉克的技术团队,全面参与了这次发射的全过程,这都是按照协议来的,这次发射,也会让伊拉克的技术团队,成熟很多,他们第一次见识了卫星的发射过程,需要配套的天文,气候等各种项目,这是一个系统的工程。

    而就在西昌准备发射卫星的时候,在另一个地方,古城西安,也在紧张地准备之中,他们的第一架自行研制的完全脱离了苏式战机风格的新型歼击轰炸机,歼轰七,即将迎来首飞的伟大时刻。

    (未完待续)
------------

第九百六十三章 试飞英雄

    发明一架飞机算不了什么,制造一架飞机也没什么了不起,而试验它才艰难无比。这句著名的话,让人却肃然起敬。因为,事实的确如此。

    一架飞机,经过严密的设计和精确的制造,摆在了地上,它到底能不能飞起来,飞起来了之后,能否达到各种设计指标,都需要人去试飞它才行,这完全是禁区,飞行手册,那是用试飞员的鲜血写成的。有了成熟的设计机构,还需要有专业的试飞机构才行。

    为了适应国防科技的需求,在中国,有一个空军试飞团,是惟一的新型飞机试验飞行的权威机构。相对于战争时期,和平时期军人为国献身的机会要少得多。不过,试飞团的试飞员却几乎在每个平凡的飞行曰中都要接受生与死的考验。

    各国在设计新的飞机的时候,都摔过飞机,也死过试飞员,但是,这并不能让试飞员们退缩,因为,正是他们的存在,才把这种飞机,成功推进了实用。

    古城西安,东北部的阎良区,这里,今天人声鼎沸。

    经过几年的设计,就在今天,他们将亲手放飞自己的孩子,第一架歼轰-7战斗机。

    这款战斗机,是国家重点项目之一,但是,却几经难产,从七十年代开始,走过了十几年,一直到伊拉克的强大的资金注入,成为了一个催化剂,让这种战机加快了步伐,终于,迎来了首飞的时刻。

    西安飞机制造厂的一万多名员工,今天都放假一天,等待着这激动的一刻,中-央-军-委,国-务-院领导以及海军领导也来到了现场,参加这次首飞仪式。

    穿着全套的飞行服,戴着整体式飞行头盔的黄炳新,站立在飞机前的草坪上,他已经做好了飞行前的准备。

    黄炳新在去年,就已经担负了新机试飞团的团长,一直在跟进着歼轰七的研制进度,进行着前期的准备。

    因为,想要作为一名试飞员,那么,不仅仅要懂飞行,还要懂飞机设计与制造,只有知道这架飞机的具体设计,才能够像熟悉自己的身体那样熟悉这架飞机,那么,当在空中遇到险情的时候,才能够最快地判断之后采用正确的处理方式,挽救摔机事故的发生。

    人群里,试飞团副政委周国宣手里握着一把钥匙,眼光里却有些泪花,就在来机场之前,黄炳新把这把钥匙交给了他,告诉他,这是办公室抽屉的钥匙,里面有一封信,也可以说是遗书,万一光荣了,那就把这封信拿出来。他飞行这么多年,这是第一次写遗书,因为这次飞行太重要、太关键了。

    周国宣知道,黄炳新的这些准备,都是必要的。虽然现在国内的飞机制造,已经有了一个长足的发展,也先后设计过多种飞机,歼七,歼八,强五,但是,这些飞机,都是在米格-21的基础上改进的,也就是说,他们还没有设计过一种全新的飞机,而歼轰七,可以说在许多领域里,都创造了一个新的开端。但是,相应的,里面的危险,也会成倍地增加。

    但是,周国宣不知道,其实这封遗书里写了三句话:一是即使这次试飞飞豹牺牲了,为了国防发展也是值得的;二是里面的钱是牺牲前交的最后一次党费;三是要求家里人不要给组织添麻烦……在这个年代,所有的人的身上,都闪烁着时代的光芒,他们为了国家的强大,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但是,却不会索取什么。

    首飞的时间到了,黄炳新大踏步地跨进了座舱,准备进行着起飞前的准备,他熟练地绑紧安全带的时候,下面的地勤人员,也上来为他帮忙。

    黄炳新没有在意,但是,看到了那双有皱纹的手的时候,他呆住了,抬起头来,是这架飞机的总设计师,陈一坚,在亲自为他送行。

    双目交汇,都读懂了对方的意思。

    “老黄同志,拜托你飞我设计的飞机!有没有把握完成任务呵?”

    “陈总,我试飞多年,请你相信我。只要飞机上的两台发动机有一台在转,哪怕其它仪表全部失灵,我也保证能把它飞回来!”

    在场的伊拉克的人员,也在注视着这感动的一刻,他们也深知,试飞工作,是非常有危险姓的,但是,也是必须要走过的一道难关。

    库赛总统已经做出了决定,当这种飞机研制成功之后,伊拉克方面,也将首批订购三十架,装备伊拉克的海军航空兵部队,重点就是对海作战。

    黄炳新与陈一坚的手握在了一起,陈一坚才感觉,黄炳新今天的脉搏很高,估计有一百四!

    在昨天,已经进行过了高速跑道滑跑实验,今天,进行的就是真正的起飞。

    关闭座舱盖,启动两台发动机,已经对准了跑道的歼轰七,蓄势待发。

    “嘭!”一颗绿丝的信号弹升空。

    “起飞!”塔台上传来了命令。

    黄炳新松开刹车,同时将油门加到最大,这是第一次起飞,所以,他并没有打开加力。

    尾部的两台从英国引进的斯贝发动机,爆发出强大的推力,飞豹优美的身姿,在跑道上开始加速,滑跑,越来越快。

    速度已经到了二百三十,在昨天的时候,就是收油门,然后轻踩刹车。而今天,黄炳新却是在向后拉杆。

    猛地感觉身体一轻,飞豹已经腾空而起。

    飞起来了!下面所有的人,都欢呼起来。

    首飞一般的程序,都是起飞后,绕机场上空一周之后,然后降落,同时起落架也不收起,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首飞的危险姓,尤其是对于一种全新研制的飞机来说,隐含着各种看不到的危险。

    天空万里无云,拉起机头后,黄炳新在一千米的高度上,熟练地蹬方向舵,开始向左转平飞。

    “001,请报告情况。”耳机里传来了地面塔台的声音。

    “一切正常,准备进入二转弯。”黄炳新说道。

    新机首飞,到现在为止,一切顺利。

    三转弯之后,紧张的试飞,就将缓缓落下帷幕。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60232 60233 60234 60235 60236 60237 60238 60239 60240 60241 60242 60243 60244 60245 60246 60247 60248 60249 60250 60251 60252 60253 60254 60255 60256 60257 60258 60259 60260 60261 60262 60263 60264 60265 60266 60267 60268 60269 60270 60271 60272 60273 60274 60275 60276 60277 60278 60279 60280 60281 60282 60283 60284 60285 60286 60287 60288 60289 60290 60291 60292 60293 60294 60295 60296 60297 60298 60299 60300 60301 60302 60303 60304 60305 60306 60307 60308 60309 60310 60311 60312 60313 60314 60315 60316 60317 60318 60319 60320 60321 60322 60323 60324 60325 60326 60327 60328 60329 60330 6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