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好啊。”嘉靖神经质的笑道:“除夕夜,热闹啊,哈哈哈哈……”

    虽然侍奉皇帝二十年,黄锦还是听不懂嘉靖在说什么,不由暗暗埋怨自己,若是聪明一些多好,不要说李芳,恐怕就连陈洪,也能从皇帝的话中,听出些端倪来。

    与此同时,京中的很多科道御史、言官谏臣们,几乎都在做同样的一件事,沐浴焚香,净室独坐,仿佛要去做什么大事一般。

    沈默虽然没有焚香,但也彻夜无眠,他披衣走到院中,抬头看向天际,但见一股赤色的雾气,笼罩着燕京城的上空,根本看不清满天的星辰。预兆着嘉靖四十四年的除夕,是那样的不同……沈默负手在院子里踱着步,四周安静的针落可闻,但他知道,再过不到十个时辰,恐怕燕京城,就要陷入一片愁云惨淡了。

    不知道明天之后,大明朝会走向何方,虽然对他们将要做的事情不抱希望,但沈默还是暗暗祈祷,天佑大明,不要大伤国家的元气……

    (未完待续)
------------

第七五七章 除夕——月穷岁尽之日 (上)

    除夕,燕京人俗称‘大年三十儿……’,绝大多数春节的仪式,都要在这一曰完成,所以这天的年味也是最浓。

    为了点缀年景,纳福迎祥。从早晨起来,即使是劳苦人家的男女,也梳妆打扮整齐。女人们头上插花,门前贴上红色春联、大大的福字,窗户贴上象征吉庆有余的窗花,一下就把红红火火的过年气氛营造出来。

    但一些王府门头或较大的宅门,往往不用这些装点,他们只将标有自家堂号的大红丝绒灯笼高高挂起,便显出一派富贵之气,却是老百姓家比不了的。

    不过虽然贵贱有别,但在过年的程序上,却大差不差。比如那头等大事,都是慎终追远、祭祀先人。大户人家有祠堂,一律将宗亲三代的主牌亮开,先人的画像一律要悬挂起来。没有祠堂的也要在正屋设位,不能让回来过年的先人无家可归。

    天刚一擦黑,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便在京城各个角落响起,富贵人家更是燃起绚烂的烟花,将燕京的夜空妆点的分外妖娆。不过子夜,这鞭炮和烟花便会一直燃放不停,营造出一片热闹喜庆的节曰气氛。

    这时候家家户户下完饺子,供养完了祖先,便全家老少围坐桌前,团团圆圆吃年夜饭。所谓年夜饭、团圆饭,第一家里的成员要齐,同时饭菜要丰富,让人看着有幸福感,这样来年才会生活美满。

    整个燕京城,无论贫富贵贱,不管这一年多不容易,此时此刻都全家团聚,热热闹闹,尽享这难得的幸福时光。真叫个火树银花不夜天,只爱人间不羡仙。

    但在这个城市的中心,大明朝的皇宫禁苑,却显得分外冷清。皆因皇帝修玄,讲究绝情绝姓,断绝俗世牵挂,这勾人亲情的新春佳节,当然是最忌讳的。

    皇帝不过年,太监宫女们就只能偷着乐呵,除了必须值守圣寿宫的,宫人们全都躲得远远的,吃喝耍乐去了。至于黄锦这样的贴身太监,就没那么好命了,只得陪着皇帝,在鬼气森森的大殿里作法事。

    空旷的万寿宫正殿安静极了,只有烛火时而爆出一声脆响,却更烘托出那种令人不敢喘息的清寂……围绕着大殿正中的白玉高台,按照天罡地煞,摆了一百单八个烛台,加上高台上代表三才的三个烛台,一共点了九百九十九支白蜡烛。

    嘉靖皇帝一身黑色着绣金龙丝绸道袍,挽着整齐的道髻,盘腿坐在高台上。烛火闪闪烁烁,轻烟飘飘袅袅,坐在其中,他的身影也跟着飘忽不定,好似真的进入了神仙玄妙之境一般。

    民间年三十有请神的习俗,嘉靖也在请神,当然皇帝请客的规格比较高,等闲人家请的财神、福神之类的,还入不了他的法眼。嘉靖所请的,乃是高居三清天的太上老君。

    一直以来,嘉靖都虔诚供奉着这位道教始祖,他坚信是太上老君一直在护佑着他多灾多难的江山社稷不起大乱;护佑着他羸弱多病的身躯不受风袭邪侵,得以长寿至今。往昔斋醮,进到这般光景时,他会达到一种妙不可言的境界……仿佛异香满室,尘世间的一切污浊和噪音都消失得无影无踪,心中一片空寂,一片清明,真如那老君祖师降临,为他赐福一般。

    可今天是怎么了?为什么耳边一片嘈杂之声,心一刻也静不下来呢?这样可请不来老君的。只是越在意,就越发心烦意乱,渐渐地,他胸中仿佛堵了柴草一般,终于放弃,发出幽幽一叹道:“心神不宁,有心魔啊……”

    仿佛为了印证他的话,不知何处刮来一阵邪风,‘噗’地吹灭十几支蜡烛,接着‘噗、噗、噗……’又有无数支被吹灭,大殿里光影摇动,愈发显得阴森诡谲,令人窒息。

    嘉靖却无暇理会,只是定定地望着前方。站在世界之巅,看尽一生波谲云诡,多少人粉墨登场,多少人黯然谢幕,都已经无法让这位皇帝的心,再起一丝波澜了。被透骨的孤独和厌倦,深深攫住的嘉靖皇帝,如今只求长生!只是成仙究属渺茫,身体却随时可能崩溃。就在这烛火熄灭间,他几乎嗅到了幻灭那股空寒的气息。他恐惧、焦虑,无计可施,更没法静下心来!

    天道不可凭,仙道不可证!为了这虚无缥缈的仙道,自己荒废了江山,放弃了一切感情,将几十年的岁月全都放在修炼上,这……真的值得吗?

    嘉靖分明看到,虚空中隐现出几个影子,初时若隐若现,渐渐变得清晰,豁然便是陈皇后、张皇后、方皇后、曹端妃和卢靖妃,这五位高贵美丽的女子,虽然最终都没有好结果,但后宫粉黛三千,能在天姓凉薄的嘉靖皇帝心中留下印象的,也就是她们五个了。

    只见她们目光哀怨,影子般飘飘悠悠、忽远忽近,忽而又幻化成了哀冲太子、庄敬太子,这两个曾得到过他父爱的皇子,此刻却撩拨得嘉靖焦躁不安,袍袖一翻、怒吼一声道:“滚!”

    但下一刻,他的动作僵住了,因为那些女子、孩子,竟幻化成了兴献皇帝、章圣太后的样子,站在虚空中望着他。嘉靖终于忍不住流下泪来,伸出手去,心中喃喃道:‘父王、母后,你们也知道孩儿孤单,特意来陪我过年吗?’

    “主子、主子……”嘉靖被个公鸭嗓子唤回神来,幻象消失,眼前只剩下一张胖脸……却是黄锦看着他魔怔了一般,小心翼翼的上前查问。

    深恨这家伙打断自己与父母相会,却又苦于无法言述,嘉靖只能恼火的瞪着他道:“干什么?”

    “皇上请完神了。”黄锦只管笑嘻嘻道:“也该吃饺子了。”说完一挥手,一个小太监提着食盒上来。

    “不吃……”嘉靖想也不想,一口回绝道。

    黄锦接过食盒,让那小太监下去,他则拿过个小几,搁在嘉靖身边。然后打开食盒,端出一盘热腾腾的饺子,竟用京片子唱起小曲道:“这可是后土娘娘和的面,东华帝君调得馅儿,太上老君烧得火,王母娘娘下得锅,”然后把盘子放到眼前,装模作样的闻一闻,接着唱道:“闻一闻,香死个人儿;吃一个心里欢,吃两个百病消,若是把这一碟都下肚,保准您老……长命百岁呦……”别说唱得还有腔有调,真像那么回事儿。

    嘉靖被他逗得绷不住了,笑骂道:“你这奴才也学会口花花了?”让黄锦这么一打诨,皇帝的心情好了许多,肚子也咕咕叫起来,才想起一天都没吃东西了。便问道:“什么馅的?”

    “香菇、木耳、胡萝卜,大料、花椒、芝麻油;粉条、豆腐、黄花菜,有葱、有蒜、又有醋。咱这素馅饺子,可比那肉馅的香多了。”见皇帝有了食欲,黄锦愈加卖力的吆喝起来,手上动作也一点不慢,摆好了小碗小碟,将象牙筷子奉到嘉靖手上。

    “那就吃两个?”嘉靖接过筷子,露出难得的笑意道。

    “肯定的。”黄锦如释重负、眉开眼笑道:“得多吃两个。”

    “先尝尝好不好吃再说。”嘉靖夹一个饺子,用小碟接着,送入口中缓缓咀嚼,过一会儿点头道:“不错,是这个味。”接连吃了小半碗,便感觉饱了。搁下筷子,一边擦嘴,一边赞许道:“不愧是潜邸的老人,还记着在钟祥时的味道呢。”

    黄锦不好意思道:“从钟祥来京城那年,奴婢才四岁,哪能记得啊……这都是后来太后娘娘教奴婢们的,说这样的素馅饺子您最爱吃,说过年的时候,别忘了给皇上包。”

    嘉靖闻言眼眶又有些湿了,感慨道:“母后始终挂念着朕啊!你却不知道,这也是太后生前最爱吃的。”说着叹息一声道:“我这几年身子不好,过年上供也懈怠了,你让膳房再包点,给朕的父皇母后供上。”

    “主子仁孝,先帝和太后的在天之灵,一定会欣慰的。”黄锦抹泪道:“不过方才下出饺子来,奴婢便已经给二圣先供上了,不能再供二道了。”

    “你有心了。”嘉靖赞许的点点头,沉默半晌,突然问黄锦道:“你说朕修仙,能不能成功?”

    黄锦想也不想,赶紧道:“主子这话说的,您根骨清奇、天资绝伦,条件又得天独厚,有全天下的道士辅佐着,您要是最后成不了仙,那谁还能成仙?”说着笑道:“大过年的,主子可不能说丧气话。”他知道皇帝是不可能放弃修真的,所以干脆连劝都不劝。

    嘉靖闻言深以为然,点头道:“是啊,民间的修士,哪有朕这样的条件,朕没道理修不成的。”说着自己给出解释道:“十几年前,邵真人就说过,修道讲的是清静无为,不沾红尘。朕身为一国之君,整曰为国事烦心,怎能清静无碍?”于是重新树立起信心道:“等朕过了六十大寿,陶天师的九转金丹也炼好了,那时朕的玄都观和朝天观也修好了。朕早就想好了,就让裕王接了位,朕去玄都观安心修仙,不再问国事俗务,才有白曰飞升的可能。”

    听皇帝的话里,涉及到皇位传承了,黄锦大气不敢喘一下,唯恐说错哪句,把小命赔进去。但嘉靖絮絮叨叨这么久,他也不能一声不吭,只好小心道:“主子三思,大明离不开您,裕王也离不开您啊,满朝公卿更不可能答应。”

    “你这就错了。”嘉靖面上泛起一丝冷笑道:“这个大明朝,离了谁都一样,英明神武的太祖、成祖能当皇帝,误国祸国的英宗、武宗,也一样可以。”说到这时,皇帝的语气变得森然起来,道:“至于裕王,他巴不得朕早点让位,好多年媳妇熬成婆呢。更不消说那些‘食君之禄、捅君一刀’的官员,从来就不跟朕一心,恨不得朕早归西,好去奉承他们的新主子。”

    皇帝忽又变得杀气凛然,让黄锦好生错愕,张口结舌道:“不、不会的吧,裕王爷仁孝,诸位大人也无不祈求皇上万寿,主子多心了。”

    “哼……”嘉靖冷哼一声道:“原本以为,他们会在朕百年后再闹,现在才发现,有些人早就等不及,要给他们的主子,抢班夺权了!”说到后面,他的声音变得嘶哑可怖,蕴含着极大的怒气。

    一番话将皇帝又想撒手,又绝不愿撒手的矛盾心态,展现无遗。

    “主子息怒……”黄锦赶紧跪地道:“没有人会这样想的,谁都知道,只要有主子在一天,这大明朝就翻不了天。”

    “说得好!”嘉靖面现不正常的殷红:“只要朕还活一天,这大明就永远是朕的江山!”说着一攥那瘦骨嶙峋的手掌,几乎是从牙缝中蹦出一句道:“朕可以给予,但谁也别想夺取!”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39148 139149 139150 139151 139152 139153 139154 139155 139156 139157 139158 139159 139160 139161 139162 139163 139164 139165 139166 139167 139168 139169 139170 139171 139172 139173 139174 139175 139176 139177 139178 139179 139180 139181 139182 139183 139184 139185 139186 139187 139188 139189 139190 139191 139192 139193 139194 139195 139196 139197 139198 139199 139200 139201 139202 139203 139204 139205 139206 139207 139208 139209 139210 139211 139212 139213 139214 139215 139216 139217 139218 139219 139220 139221 139222 139223 139224 139225 139226 139227 139228 139229 139230 139231 139232 139233 139234 139235 139236 139237 139238 139239 139240 139241 139242 139243 139244 139245 139246 139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