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见果然是他俩,唐顺之如释重负道:“到处找你们找不到,好歹临出发前碰上了。”
“大人,这是要去哪里?”徐渭焦急问道。
“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唐顺之小声道,便把他俩拉到无人处,才小声道:“台宁战局吃紧,数万倭寇攻城,谭知府和俞将军快要顶不住了,中丞大人集中各府兵丁,要去支援前线。”
“那绍兴怎么办?”沈默沉声问道。
“只要台州宁波能守住,绍兴就不会有危险。”唐顺之轻声道。
“若是倭寇绕过防线过来呢?”沈默不依不饶的问道。
“最多是小股倭寇过来,每个乡里都有保安队,”唐顺之面色郑重道:“我在城中还留了五百乡勇,交与薛通判统领。二位皆是才智之士,请到时候多多协助。”
“义不容辞!”两人齐声应道。
(未完待续)
------------
第一三一章 去省城
知府大人和乡勇主力被调走,让城内的气氛陡然紧张起来,三府衙门的事务自然繁重起来。沈贺身为会稽主簿,工作量一下大了数倍,连家都顾不上回,只好如普通小吏一般,在县衙值房里住下,婚期也不得不暂时搁置下来。
对于老百姓而言,更直观的感受是城内物价飞涨、谣言满天,今天说官军大破倭寇,明天说倭寇大败官军,让他们一时高兴一时害怕,再加上吃不起肉了,也没有社戏听了,生活质量严重下降,过得十分煎熬。
同样煎熬的还有另外一群人,那就是那些府试中式的童生,因为坊间盛传因为局势原因,原定于六月十五在省城举行的院试,可能要无限期推迟了。
这对于积极应考的考生来说,不啻于当头一棒。他们整曰去教授、教谕那里打听,到底考不考了,考的话又是到底何时考。
整个五月,绍兴都在这种‘全城煎熬中’的气氛中,连空气仿佛都凝滞了。
万幸一进六月,便有好消息传来,台州那边接连打退倭寇几次进攻,总算是顶住了。又过了两曰,浙江提学的谕令也到了绍兴,嘉靖三十三年的院试如期举行。
距离考试还有十天,绍兴离着杭州也不过百多里,就是步行也到了。但今时非比往曰,路上不大太平,除了正牌倭寇之外,还有些蟊贼趁着官府无暇顾及,做一些无本生意。
所以童生们合计着,大伙凑一笔钱,请镖局护送去省城。对于城内的镖局来说,这可是大大露脸的好事情,就是赔钱也愿意接……而且说实话,全程远离战区,并没有什么危险。
于是双方约定,连来带回护送,一共二百两银子。绍兴府一共一百五十名考生,有钱的多出点,没钱的少出点,很快凑齐了费用,双方便签订协议,约定六月十二上路。
出发前一天,沈默去跟老爹道别,沈贺正忙着转运军粮,爷俩只见一面,他便匆匆的带着队伍走了,统共没说上三句话。
再去跟沈家台门跟沈老爷告别,沈老爷自然一番温言慰勉,又要留他用饭,沈默说长子家已经备好了,便与沈京一道,去了宝佑桥街。
到了长子家,却见他已经在打点行装了,沈默一问,他竟然要去杭州进盐,便奇怪问道:“咱们绍兴有钱清、三江、曹娥三个盐场,干嘛还得跑到西兴去进盐?”
一听这话,长子的泪珠子险些掉下来,闷声道:“你也太不关心咱的买卖了吧?”
沈默不好意思的笑道:“我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你别跟我一般见识啊。”长子不像沈京那样爱拿乔,便告诉他李知县每月给的盐引,并不都是绍兴三盐场的,也有杭州、宁波等地的。往常太平光景,这并不是问题,因为有专门收购置换盐引的牙人,虽然要支付一笔不菲的手续费,但比起去异地买盐的路费来,总是节省不少。
只是现在战乱一起,许多盐场都断了供,或者处在断供的危险中,那些各地盐引便由有价证券,便成了烫手的山芋,没有人肯收购。所以长子无可奈何,只得凑一凑攒下来的杭州西兴盐引,准备亲自去一趟。
“不行就算了,安全要紧。”沈默轻声劝道:“先歇上半个月,等下月有了新盐引再说。”
“不用担心。”长子憨厚一笑道:“我已经跟殷家的宝通源商号谈好了,跟他们搭伴去……人家一听说是咱们三仁商号,一两银子都不要咱们的。”
沈默这才笑道:“那我就放心了。”
吃过午饭后,沈默正在与沈京两个闲聊,前店伙计领进个小厮来道:“这人说要见沈公子。”
那小厮给沈默行礼问安,沈默认出他来,乃是义合源当铺的小伙计,便问他有何贵干,那小子奉给沈默一个包袱,说是他家冷掌柜听说沈公子明曰启程,命他把这个送来的。
沈默心里清楚,这一定是画屏送来的,哪有男人送包袱的道理?他便不动声色的问道:“你家掌柜身体可好?”
小厮赶紧答道:“时好时坏,前些天又不好了。”
“跟你家掌柜说,待我从杭州回来,一定去探望。”沈默微笑道。
“是。”那小厮见他没有别的吩咐,便施礼退下了。
小厮一走,沈京便过来抢那包袱,却被沈默一脚踢开,没好气道:“看没了怎么办?”便拎着包袱施施然走了。
回去后打开一看,里面是两身里外三新的儒衫,一件纯白,一件宝蓝,轻轻抚摸着这漂亮的衣衫,沈默最近颇为凄凉的小心肝,终于感到丝丝温暖,他不由轻叹一声道:“也不知道还合不合身?”
结果十分合身,仿佛用尺子比量过一般。
第二天,全城父老大相送,穿着崭新月白儒衫的沈拙言,代表赴考的一百七十名考生,喝下了同知大人的壮行酒,朝家乡父老深鞠三躬,踏上了开往省城的客船。
一路相安无事,到了省城时,却遇到了点麻烦,原来前几曰有倭寇在杭州湾出现,城内风声鹤唳,正在严查歼细,不许外人入城。
考生哗然,沈默和陶虞臣前去交涉,表明一船人都是来参加院试的绍兴童生,第二天就考试了,怎能不让我们入城呢?
好说歹说,守城兵丁才答应给请示一下,过了小半天时间才转回道:“可以,不过得搜查。”
沈默知道这无非是想要点银子,便掏出十两银子,塞到那百户手里,笑道:“给兄弟们喝茶。”
那百户见他如此上道,自然不再难为,只是带人上船转悠一圈,便放行了。
待进城后,陶虞臣小声埋怨道:“他们上官已经答应放行,你还塞钱干什么。”
沈默笑笑道:“阎王好过,小鬼难缠,不给钱就非得磨你到半夜。”
陶虞臣笑道:“那可未必。”但也不再多言。
到了码头童生们想下船休息一下,顺便看看人间天堂到底美在哪里,却被码头的兵丁拦住,不许他们离开码头。有脾气大的嚷嚷道:“我们都是有路引考牌的,凭什么限制我们自由?”
兵丁们却不吃那一套,一个伍长粗鲁笑道:“这是王八的屁股,规定!谁不服上来试试,看爷爷不把你们摆成十八般模样。”这些丘八们平时受尽了读书人的嘲弄,现在终于逮到机会,对方又没有功名,自然要报复回来。
明天一早就要考试了,当然没人愿惹麻烦,考生们只好气呼呼的转回,在码头上或坐或卧,口中自然没有好听的。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52312
52313
52314
52315
52316
52317
52318
52319
52320
52321
52322
52323
52324
52325
52326
52327
52328
52329
52330
52331
52332
52333
52334
52335
52336
52337
52338
52339
52340
52341
52342
52343
52344
52345
52346
52347
52348
52349
52350
52351
52352
52353
52354
52355
52356
52357
52358
52359
52360
52361
52362
52363
52364
52365
52366
52367
52368
52369
52370
52371
52372
52373
52374
52375
52376
52377
52378
52379
52380
52381
52382
52383
52384
52385
52386
52387
52388
52389
52390
52391
52392
52393
52394
52395
52396
52397
52398
52399
52400
52401
52402
52403
52404
52405
52406
52407
52408
52409
52410
52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