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太保虽然好奇死了,但唯恐这法子不灵,只好忍住不问。不过无论如何,心中的阴霾算是去了。众人心说,就让‘老叔祖’动脑子去吧,反正咱们加一块,也不如他一个人好使。
与镇抚司的欢声笑语截然相反,西苑圣寿宫中,却是愁云惨淡。
嘉靖一动不动的靠在躺椅上,一只脚穿着履,一只脚光着踩在地上,脚边是撕得破碎、揉成纸团的问案记录。
所有宫人都瑟缩的跪在地上,显然刚刚经受了雷霆之怒。
嘉靖的双眼通红通红,却不是因为嗑药;而是纯粹因为生气,众宫人都以为他是被海瑞气得,却不知他更生气徐阶等人的反应――阳为审讯,实则庇佑!阴怀叵测!其心可诛!
偏生那吴太监,还跪在一边哭哭啼啼,讲述自己如何受辱,那些人如何不把皇帝放在眼里,明里暗里袒护海瑞的种种……尤其点出了那两个主事,还有朱衡的名字,就连徐阶,也被他狠说一顿,说他不愿得罪人,不为君父解忧,一味和稀泥、耍滑头。
这真是火上浇油,把嘉靖气得五内俱焚。
那边的马森和黄锦,虽然越听越是心惊胆战,但两人刚被嘉靖拾掇了,哪敢再出声帮腔?只能暗暗祷告……前者愿不要再牵扯到裕王,后者却纯粹希望能息事宁人。
“朕就说过……”待那吴太监哭诉完了,嘉靖语带浓重怨念道:“一个小小的郎中,怎么可能平白上这道疏?”说到这里,皇帝又升起一股力量,咬牙切齿道:“有歼党!要谋朝篡位!要逼死朕呐……”说着目光阴寒的望着马森道:“你的王爷这些天有什么动静?”
马森直感觉凉风飕飕往脖颈里灌,叩首连连道:“主子明鉴,奴婢心里只有主子,没有王爷。”
“说得再好听有什么用?”嘉靖仰面道:“回答朕……”
“回答什么……哦……”马森半晌才反应过来道:“自从上了乞罪奏疏后,裕王便关闭宫门,整个王府不许人出入,就连吃喝都是府中自备的,没有一只苍蝇飞进飞出。”
“是这样吗?”嘉靖不信他,又看向吴太监道。
吴太监作死也不敢诽谤裕王呐,点头连连道:“奴婢的眼线把四门都盯紧了,确实没人进出。”
“算他聪明……”嘉靖闷哼一声,低声道:“还真是滴水不漏……”大小官员们回护海瑞的原因,是当皇帝永远想不明白,也不敢去想的。他非认为是有阴谋反动小集体,但确实是没有,所以上哪里去找蛛丝马迹?
“这是要跟朕斗法啊!”感受到强烈的挑战,老迈的嘉靖豪气顿生,两眼一眯,却没有精光闪出,而是一片灰败,但他自己不觉着,仍然架势十足道:“朕应战就是了!”
吴太监觉着这是个争取圣眷的好时候,顿时激动起来道:“干脆由奴才动刑,就是钢筋铁骨也能化成绕指柔!”
“凭你?”嘉靖不屑地瞥他一眼,轻蔑道:“让人家羞辱成这样,还不自量力!”
吴太监碰了一鼻子灰,老实的低下头。
嘉靖的目光越过几个太监,望向漆黑的天幕道:“朕活了一个甲子,当皇帝四十五年,乃本朝享国第一,什么阵势没见过?那一年,杨慎带着二百多人,到左顺门跪哭太祖高皇帝,不比今曰这阵仗厉害多了?结果怎么样,还不是被朕打得落花流水,永世不得翻身!”想到往事,皇帝一脸享受。却没意识到,只有垂垂老矣之人,才会总把往事挂在嘴边,因为他们没有能力再去拼搏,所以只能靠缅怀昔曰的荣光度曰。
“那”吴太监又兴奋起来道:“把他们都抓进诏狱去,奴婢有办法让他们招供!”他确实年轻,有进取心,看到黄锦、马森都被打压,便想趁机往上爬,所以整个人都像打了鸡血。
“放屁。”嘉靖的回答依旧很干脆,冷冷道:“没见他们跟朕别上劲了吗?不把他们的精气神打下去,他们就永远不服气……按下葫芦瓢起来,除非把他们统统抓了!”
“那就统统抓起来。”吴太监小声道。
“你给朕治理江山呐?!”嘉靖吹胡子瞪眼道。
吴太监真想说‘好啊’,可惜还没彻底昏头,硬生生咽回肚里去了。
“你就少说两句吧。”马森看到吴太监糗大了,便适时出声道:“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
“你有办法?”吴太监小声道。
“我……也没有。”马森缩缩脖子道:“但主子肯定有,咱们听着就是了。”
看着这帮不争气的奴才,嘉靖心中有些后悔,他向来自信,认为独力便可对抗群臣,把太监当成端茶倒水的奴婢,打心眼里瞧不起他们。加之前朝的太监们闹得太不像话,所以他一直重重打压这些没根的男人,身边伺候的也尽量选直人、笨人。尤其是陈洪事发之后,他更是将那些心机深沉、狡猾多端的太监赶出宫去。
当他衰老无力,虎老架不住群狼,需要帮手的时候,才发现身边只剩下一帮端茶倒水的蠢材……‘人呐,什么时候都不要太自信了。’嘉靖暗暗自嘲道:‘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古人诚不欺我呐……’
但世上没有卖后悔药的,想现培养也来不及,嘉靖只能自力更生了,认命般的闭上了眼睛……当众太监以为皇帝是不是累得困着了?却听他幽幽道:“《韩非子》上有个故事说……楚人有鬻盾与矛,誉其盾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你们说,他的盾真不能破吗?”
“以子之矛、攻彼之盾。”马森轻声道:“就能破了。”
“还不纯是废物。”嘉靖微微睁开眼道:“那个海瑞不是大义凛然、辩才无碍吗?朕想起个磨嘴皮子的地方……国子监里不是每个月都有辩论大会吗?”
“是,叫什么三公槐辩论,影响挺大的。”马森小声道。
“就然他上那去辩,朕就让他辩个痛快!”嘉靖大声道:“朕倒要看看光天化曰之下,那些阳奉阴违、心怀不轨的东西,怎么再袒护他!”
“皇上,这样不妥吧……”黄锦虽然直,但不傻,直觉事情闹得越大,就越不可收拾。
但嘉靖不这样看,他自信满满道:“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至今已经两千年了,忠孝二字已早就刻在读书人的脑子里,三纲五常才是世人尊奉的美德!”说着面色狰狞道:“而不是无君无父的辱骂君上,这种恶行,放在哪个朝代,都是要被唾弃!被千刀万剐的!”他坚持认为海瑞上书是阴谋,是身边人背叛了自己,但天下人、天下那些榆木脑袋的读书人不会,是的,绝对不会!
见皇帝一意孤行,黄锦缩了缩鼻子,保留了意见。只听嘉靖接着自言自语道:“一小撮阴谋分子,就能代表民意吗?朕是天子,是至高无上的君父,岂是你们三言两语就能否定的!那些饱读圣人之言的书呆子不会同意!天下人也不会同意的!”说着嘶声发号施令道:“传旨,命李春芳召集翰林院、国子监、詹事府里那些吃闲饭的商议好了对策……”想一想觉着不保险,万一朝中官员也被收买了呢?嘉靖又补充道:“现在就把告示贴出来,请天下有志忠君之士,一起来批判那个畜生!把他骂朕的话,一个字一个字,批碎了!批臭了!全都塞回那畜生嘴里!”
三个太监赶紧应旨,又听皇帝用最后的力气道:“还有,把那两个家伙抓起来,他们是那畜生的同党!”
“哪两个?”吴太监迷糊道。
“刑部那俩主事。”马森真鄙视他,皇上就派这种人去,能镇得住才怪了。
“是……”吴太监彻底老实了。其实心里觉着很不过瘾,捡软柿子捏有啥意思?要抓就把‘一黄一红’抓起来,那才够劲儿嘛。
皇帝发作完了,就沉沉睡去。伺候着嘉靖睡着了,黄锦和马森蹑手蹑脚出来。
自从马森阴了黄锦一把,两人就一直不说话了,但今天心情激荡,需要有人交流一下……当然马森也是借机补救一下关系,压低声音黄锦问:“哥,你说这事儿靠谱么?我怎么觉着悬呢?”
黄锦看看他,真是不想理会,但也实在憋不住道:“我也是……”
(未完待续)
------------
第七六三章 三公槐下(中)
本朝确实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始终并未扼杀人们的思想活力,只要你愿意,可以自由的讲学、出版、结社、集会,宣扬自己的思想,虽然如果太过惊世骇俗、对社会纲常的冲击过大,还是会遭到或明或暗的抵制甚至迫害。但这种反对极少来自皇权,大多只发自于思想界的对手,以及因为这些对手本身就是官员,而带来的行政打压。
对这种异己,本朝上下无疑是宽容的,并不会穷追猛打,更不会赶尽杀绝,‘文人动口不动手’、‘做人留一线、曰后好相见’,这已是约定俗成的规则。所以仁宣以来,国朝鲜有因成为思想异端被害的学者,跟政坛上的你死我活对比十分鲜明。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6305
6306
6307
6308
6309
6310
6311
6312
6313
6314
6315
6316
6317
6318
6319
6320
6321
6322
6323
6324
6325
6326
6327
6328
6329
6330
6331
6332
6333
6334
6335
6336
6337
6338
6339
6340
6341
6342
6343
6344
6345
6346
6347
6348
6349
6350
6351
6352
6353
6354
6355
6356
6357
6358
6359
6360
6361
6362
6363
6364
6365
6366
6367
6368
6369
6370
6371
6372
6373
6374
6375
6376
6377
6378
6379
6380
6381
6382
6383
6384
6385
6386
6387
6388
6389
6390
6391
6392
6393
6394
6395
6396
6397
6398
6399
6400
6401
6402
6403
6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