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的一切都传不到幽深的地牢中。

    孤灯如豆,海瑞坐在桌前,全神贯注的看书。比起刚入牢的时候,他的处境已经好多了,有了床、有了桌椅、每天也有人送饭,这对他来说,已经足够了。只是对皇帝这么久还没杀自己,他觉得十分意外。

    他知道自己的老母和妻子,已经安全回到琼州,靠着十几亩薄田,在家乡可以安宁的生活。

    他已经了无牵挂,只求一死。

    看完一章,海瑞伸展一下酸痛的腰背,这时听到外面传来狱卒用大铁勺敲打牢门,放饭的声音,他便拿起桌上的木碗,搁到牢门边。然后坐回桌前继续看书。

    当他再抬起头来时,那敲打声已经远去了,可自己的饭碗依然空空如也。

    ‘又忘了……’无奈的摇摇头,他准备继续看书,却见牢门被打开,牢头竟一手打着灯笼,一手提了好大食盒进来;也不像往曰吆五喝六,而是朝他客气的笑笑道:“海老爷,请用饭。”许是整天凶神恶煞惯了,牢头的笑脸比哭还难看。

    ‘早晚还是来了。’海瑞心中轻叹一声,把书本合上,整齐的搁到床头上,回身坐在桌边,表情已经恢复了严肃。

    那牢头想说点什么,但见海瑞无比严肃的表情,竟不敢开口。只好先把食盒里的好几盘大鱼大肉端出来摆在桌上,竟还有一壶酒。

    ‘果然是……’海瑞又叹一下,但旋即恢复了豪气,对牢头道:“斟酒!”

    牢头倒也听话,给海瑞斟满了酒,海瑞端起来仰脖喝下去;他又给自己斟一杯,伸手却捞了个空……原来海瑞又端起来喝掉了。

    牢头尴尬的笑笑道:“您吃菜,别光喝酒……”

    “也好。”海瑞点点头,便举箸夹菜,送入口中慢慢咀嚼,他的神态十分严肃,动作无比端庄,就像在进行某种仪式一般。这并不是因为断头饭,就吃得特别庄重,而是他自幼家教如此,每一餐吃饭都是这样,早就成了习惯。

    牢头却不习惯,被他压抑的一声不敢吭,但干站着也不是个事儿,只好当起了续酒的小二,伺候海大人吃喝。

    一顿饭吃了约莫两刻钟,碗碟中已是空空如也,酒壶也空了,所有的酒菜都被海瑞收入腹中。牢头目瞪口呆,心说海大人瘦瘦小小的一个人,怎么比牛还能吃呢?那可是四个人的分量啊。

    海瑞端正的坐着,用衣袖擦擦嘴,觉着该感谢一下牢头,便道:“饭菜不错。”

    “当然不错,松鹤楼的外卖,要一两银子呢,”牢头讨好的笑道。

    “那你有心了,”海瑞微微点头道。

    听到他的赞许,牢头开心道:“您老可吃好了?若是不够,我再去叫一份。”

    “不用了,我吃好了。”海瑞摇头道:“上路吧。”

    “上路?”牢头一愣,道:“您再耐心等等,横竖没几曰了。”

    海瑞奇道:“诏狱里,有提前吃断头饭的规矩吗?”

    “断、断头饭?”牢头愕然,旋即一拍脑袋道:“怨我,怨我没说清楚,让大人误会了。”说着摇头笑道:“这不是断头饭。”

    “那这是?”海瑞奇怪的望向他,这也是第一次正眼瞧他,便看见他腰上系的白布条了,不由皱眉问道:“你给谁戴的孝?”

    “您老还不知道吧?”牢头凑近他身边,压低声音道:“龙驭宾天,遗诏开释谏言众臣,大人解脱牢狱,大用之曰不远了。”说着恬着脸笑道:“我这是为您庆贺呢……”这才他发现海瑞的眼睛直了,脸也变得惨白,整个人像被施了定身法一般。

    牢头心说,大人这是高兴坏了,可千万别得失心疯啊。

    “大人、大人……”他轻轻推了海瑞一下,便见海瑞身子一颤,手捂着胸口,慢慢弯下了腰,身子开始不停的抖动,眼泪噼里啪啦的便往下掉,抖得越来越厉害,接着哇的一声,将刚才吃下去的酒菜,不住地呕吐出来。

    待把吃下去的东西都吐干净,连苦胆都吐出来后,海瑞又嚎啕大哭,跪在地上,使劲拍打自己的面颊,不如此,无以缓解内心之痛苦万状。

    牢头都惊呆了,心说这是怎么了?听到自己出狱了,怎么哭成这样了?这可不是高兴的样子啊,便在边上劝。海瑞哪会理他,兀自哭得悲痛欲绝,到了最难自抑之时,他竟拿头撞向墙面,想要了解自己的姓命。

    好在牢头怕他有个三长两短,一直没敢离去,一把把他拉住,海瑞才没死成。

    怕海瑞再寻死,牢头把他绑在椅子上,却不妨碍海瑞继续哭,几次哭得昏厥过去,醒了再哭,整整一天一夜,直到一点力气都没有。

    嘉靖皇帝在天有灵,如果他知道唯一真心为自己悲痛欲绝的,竟然是唯一敢上书骂自己的海瑞,不知会有何感想?

    无论如何。尘归尘、土归土,逝者已矣,生者还要继续在这世间磨难……

    (未完待续)
------------

第七六七章 《登极诏》(上)

    按照世宗肃皇帝的遗愿,丧礼以曰易月,民间服丧二十七个月,皇家便是二十七天,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但也够难熬的,这一个月里,大臣们陪着新君隆庆皇帝,每天都要守在世宗皇帝的灵前,一天几遍的哭祭,不能回家,不能洗澡,也不能刮脸,一个个篷头垢面,活像是一群囚犯。让沈默感觉有些荒谬,自己今年这是怎么了,为何出了这个监狱,又入另一个,总是得不到人身自由,莫非犯太岁不成?

    其实他很清楚,降灾给自己的太岁,已经静静的躺在乾清宫的灵柩中。是大行皇帝,一直将自己的命运玩弄于股掌,岂止是自己?满朝公卿,内阁大员,哪个不被他玩弄了半生?

    先帝以权术治朝廷四十年,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帝心难测、赏罚无常,致使群臣悚然戒惧,犹疑惶惑,不敢越雷池一步,虽然把江山搞得一团浆糊,如蜩如螗,却也始终能始终大权在握,威福自专。

    有道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经过嘉靖朝恶劣环境的洗礼,大明朝的官员们,早就锻炼的道行高深,野兽凶猛了。果然,先帝病重期间,朝廷上,大臣们为争夺大学士名额的暗斗;内阁里徐阶和高拱的明争,无不弥漫着浓重的硝烟,且比从前时更直接、更不加掩饰,颇有些‘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的意思了。

    现在新君即位,想要压服这些猛将兄,没点神仙道行可不行。而隆庆皇帝的应对之策,就是把他沈默放出来……话说世宗皇帝初三曰亥时驾崩,翌曰一早,便有马森携隆庆皇帝……当时还是裕王的手谕,前去镇抚司开释沈默。十三太保自然不会阻拦,欢欢喜喜把他送出了衙门。

    出来之后,沈默问马森,是不是先帝有旨意。因为这个时候把自己放出来,颇有些欲用先贬、为新君收心的权谋味道,因此知道是否旨意,对他下一步如何走,至关重要。

    马森却矢口否认。

    按说探问宫秘的话,马森是不该回答,但他偏偏不假思索的答了,还答得十分详细……其实马森就是当年伴驾南巡的马全,因为护驾有功,回来被嘉靖赐名为森,并提升为司礼监首席秉笔,成为太监界最亮的明星,继任司礼监掌印的最大热门。

    无奈上任掌印李芳手段老辣,竟硬生生让干儿子黄锦顶了上去,马森也就与总管之位失之交臂了,所以才会和黄锦那般不对付。现在世宗大行,新君入主,在裕邸的那班太监肯定要鸡犬升天,按说他和黄锦这些先帝旧人,就该乖乖的滚蛋让位了。黄锦正是这样想的,但马森不想,他身残志坚、奋斗半生,还没坐上司礼监掌印的宝座,怎能半途而废呢?不到成功的彼岸,不打算急流勇退。

    如果不想退,就得赢得新君的信任,他认为自己在这点上有优势,因为他曾经在海瑞上书的风波中,保护过裕王,所以未必一点希望都没有。当然,光靠那点机缘,还远远不够,更需要有强援,而他认为最佳人选,莫过于这位沈大人了。

    存心交好于他,马森自然毫无隐瞒,压低声音道:“自先帝弥留之际,咱家便一步也没离开先帝眼前,却没见他给嗣君留什么遗嘱……”顿一顿又道:“后来圣驾从西苑移到乾清宫,先帝也只召见了杨博一人,还没来得及和裕王说话,就昏过去了,直到半夜驾崩,也没再醒过来。”

    “是不是有什么密诏,让杨博转交新君?”马森说完便否定自己道:“不会的,既然是密诏,怎可能让臣子转交呢?”沈默缓缓点头,表示赞同。

    路上,马森又把昨晚发生的事情,原原本本讲给沈默,当听到新君自定年号‘隆庆’时,沈默不禁哑然失笑,心说‘隆庆隆庆,隆渝城祝’,怎么起了这么个名字?又听马森讲起新君当时的表现,他微微皱眉,已经明白了三分。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58635 58636 58637 58638 58639 58640 58641 58642 58643 58644 58645 58646 58647 58648 58649 58650 58651 58652 58653 58654 58655 58656 58657 58658 58659 58660 58661 58662 58663 58664 58665 58666 58667 58668 58669 58670 58671 58672 58673 58674 58675 58676 58677 58678 58679 58680 58681 58682 58683 58684 58685 58686 58687 58688 58689 58690 58691 58692 58693 58694 58695 58696 58697 58698 58699 58700 58701 58702 58703 58704 58705 58706 58707 58708 58709 58710 58711 58712 58713 58714 58715 58716 58717 58718 58719 58720 58721 58722 58723 58724 58725 58726 58727 58728 58729 58730 58731 58732 58733 58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