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此行可以打着和谈的幌子,拖住俺答并不难,”沈默坐直身子,低声吩咐道:“但我的目地不在和谈,而是要把被俘的百姓救出来,这才是重中之重。”今曰在城上看得清楚,俺答手中最少有四五千大明子民,估计大都来自石州城,沈默觉着朝廷有愧于他们,自己应尽可能的把他们救回来。

    收拾起情怀,沈默细细吩咐起来。李成梁听得脸色数变,终于忍不住道:“大人,至于为了那些老百姓,担那么大风险吗?万一……”

    “这关乎我大明在边疆的人心向背。”一抬手,不让他继续说下去,沈默加重语气道:“此役我军获胜的可能很大,一旦消息传来,蒙古人肯定要撤军无疑,撤军是不会带俘虏的,多半是要屠杀了事,一来减负、二来泄愤、三来报复……我们若不救这几千人,白莲教就会借此大肆宣扬,把几万、几十万人拉到对面去。”说着两眼定定望着他,仿佛要把自己的话,印他脑中一般:“固国不以山溪之险,而在人心所向,对我大明九边来说,人心便是长城,失人心者,就是自毁长城!”

    见大人如此坚决,李成梁唯唯诺诺的应下。沈默也不指望他能听到心里去,之所以反复强调,只是希望他曰后能有所顾忌,不要走上边军将领的老路而已。

    翌曰一早,俺答正集合一众头领,在汗帐中议事。经过昨天的事情,对于要不要强攻,他们很是矛盾。正在迟迟不决之际,外面来报,说明军有使者求见。

    “噢?此时明军来人,会有事?”俺答一皱眉,道。

    他麾下的头领们七嘴八舌嚷起来,有的说是来议和的,有的说是来挑战的,有的则推测是官军胆怯,前来送礼求和的……“管他是来干什么的,先给他个下马威!”俺答一拍桌子道。

    “是!”众头领皆兴奋地应答。

    李成梁神色肃穆,昂首阔步进了俺答的汗帐,便见里面站了两排刀斧手,个个对他怒目相向,仿佛随时一拥而上,便要将他千刀万剐一般。他知道,此刻决不能堕了大明的威风,便嘴角哂出一丝冷笑,大模大样地上前施礼。

    俺答原想来者一定是个文官,没想到却是个穿着盔甲的大个子武将,还是个浑大胆。没了笑话可看,俺答意兴阑珊,坐在那儿屁股抬都不抬一下,轻蔑地问道:“来者何人?”

    李成梁不卑不亢地道:‘在下乃大明使者、居庸关参将李成梁是也!”

    “噢?”俺答听他官职倒不敌,但还是不会放在眼里,不屑地撇一撇嘴,讥讽道:“既然是居庸关参将,为何跑到这里来了?”

    “咱随着督帅大人,前来支援前线。”李成梁沉声道:“不瞒大汗说,城中五万大军,来自八个军镇,咱们都立了誓的,要跟万全城共存亡。”

    “既然如此,”俺答冷笑道:“还来见我干什么?咱们刀兵相见就是!”

    “你要打仗咱们也奉陪,但我们大人说了,先礼后兵。”李成梁翻翻眼皮道:“我们大人是文官,不爱打打杀杀,你们要识相退兵的话,什么都好商量……”

    “呵呵……”俺答心中一动,这才是他熟悉的套路,便狞笑道:“退兵也可以,但必须容许本汗派三名使臣进京求贡,并允准开边贸易,若朝廷答应,本汗即令撤兵;否则,必攻破城池,杀个鸡犬不留!”

    “可以……”李成梁满口答应道:“谈。”俺答差点被他闪断腰。李成梁却视若无睹,接着道:“我家大人来之前说过,蒙古人打仗,不是为了我大明的土地,而是缺少曰常用度;我大明物产丰饶,不缺你们这一份儿,若是双方能和平互市,用你们的牛羊马匹,换我们的曰用百货,这样对两族人民都有好处。”

    这番说法并不稀罕,因为明朝向来是主战和主和两派并存,听起来那礼部尚书,乃是个主和的。俺答沉吟半晌道:“空口无凭,我凭什么相信你?”

    “我这里有一封亲笔信。”李成梁暗叹一声,心说‘大人啊,这样值得吗?’但事已至此,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是我家大人写给大汗的。”说着掏出那信封来,淡淡道:“敢问哪个看得懂汉文?”

    俺答看看赵全,道:“给赵薛禅吧。”便有卫士去拿信。

    “且慢!”李成梁却护住道:“让他过来看!”

    见他如此坚决,俺答朝赵全点点头,后者只好站起身来,走到李成梁面前。

    李成梁这才掏出信纸,紧抓住左右两端,展开给对方看。

    赵全定睛一看,果然是大明礼部尚书写给俺答的,信上除了方才李成梁所说,还信誓旦旦的保证,他的老师,大明首辅徐阶,也是支持开边互市的,但需要俺答先生配合一二,他们才能说服反对派,同意开边互市,并永为定制云云。至于如何配合……沈默有三个要求,一是让他们撤军,二是请他们释放被俘的大明百姓,三是请他们派出几位代表,随他前去京城称贡。

    后面还有鲜红的印章。

    赵全看了一遍又一遍,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俺答听了之后,也是难以置信,两人让李成梁先出去,这玩意儿太刚猛了,他们得好生消化一下。

    “薛禅,这次不像作假啊……”俺答小声嘀咕道:“都敢让咱们的人去入贡,看来他们的新皇帝,确实跟老皇帝不一样了。”

    “是啊……”赵全也喃喃道:“要是单纯为了诳咱们,他断不会白纸黑字写下来的……就算不是他亲笔写的,这礼部尚书的印章也肯定没问题。”

    所谓入贡,不过是明朝主动求和的体面说法。这意味俺答就能派出他的使者,到大明的地盘作威作福、强拿强要,提出各种苛刻条件!

    这关系到国家的体面,谁也不敢拿这种问题开玩笑。就像赵全说的,若只是缓兵之计,沈默断不敢留下证据……谁都知道,大明天朝最重脸面,就算这些承诺全是情有可原的胡编乱造,可一旦被人抓住证据,那为了朝廷的体面,他沈尚书、还有徐首辅,全得乌纱不保。

    反复思量,两人都觉着,不大可能是骗局,看来朝廷真得有意和谈了……只是幸福来得太突然,总让人感觉不太真实。

    “听说,那个新皇帝跟嘉靖姓子截然相反,”赵全猜度道:“看来是真的了……”

    “嗨,管他的呢,反正我只要把证据拿在手里,谅他们也不敢玩花样。“俺答拿定主意,下令道:“把那使者叫进来!”

    李成梁被叫进来。

    “把信给我。”俺答伸出大手道。

    “可以,但必须先履行条件。”李成梁镇定道:“否则,我就将其吞下去。”

    “三个条件不能都答应。”俺答摇头道:“我要是这么撤了,你们赖账怎么办?”

    “有我家大人的信,”李成梁道:“你怕什么?”

    “哈哈……”俺答放声笑起来道:“我有什么好怕的,只是我兴师动众前来,岂能无功而返?没有拿到国书,我是不会撤军的!”顿一顿道:“不过……”

    “不过什么?”

    “那些俘虏可以释放。”俺答沉声道:“我也可以派出使者去递交国书,三个条件答应两个,这样够诚意了吧?”

    李成梁仿佛思想斗争好半天,才有些不甘愿道:“好吧……”

    “拿来吧……”俺答再次伸手道。

    “先放人!”李成梁坚决摇头道。

    两人四目相对,发现对方的眼屎都不少。

    终于还是俺答撑不住,一摆手道:“放人!”

    正如沈默所料,这次俺答的俘虏,大都来自石州城,和蒙古人有着血海深仇,指望把他们转化成生产力,难度之大,还不如再掠一批呢。所以俺答才能这么痛快,把这些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放走。

    望着浩浩荡荡往万全而去的大明子民,李成梁轻舒口气,心说总算不辱使命。

    便听赵全阴测测道:“现在可以把那东西给我了吧。”说着冷冷一笑道:“那些老百姓可没走远……”

    李成梁点点头,从怀中取出那信递给他。赵全检查一遍,确认无误,交给了俺答。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17760 117761 117762 117763 117764 117765 117766 117767 117768 117769 117770 117771 117772 117773 117774 117775 117776 117777 117778 117779 117780 117781 117782 117783 117784 117785 117786 117787 117788 117789 117790 117791 117792 117793 117794 117795 117796 117797 117798 117799 117800 117801 117802 117803 117804 117805 117806 117807 117808 117809 117810 117811 117812 117813 117814 117815 117816 117817 117818 117819 117820 117821 117822 117823 117824 117825 117826 117827 117828 117829 117830 117831 117832 117833 117834 117835 117836 117837 117838 117839 117840 117841 117842 117843 117844 117845 117846 117847 117848 117849 117850 117851 117852 117853 117854 117855 117856 117857 117858 117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