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这次,其实言官们哑巴吃饺子,心里有数,杨博这次之所以会对他们下手,是因为双方旧有宿怨。事情滥觞于嘉靖末年,自从严嵩被罢,京城出现权力真空后,杨博便有回京一争首辅之意,然而每次好容易通过内外关系,把嘉靖皇帝说动了心时,总会有言官适时跳出来,说有人密报杨博贪墨受贿,要求有司查实予以惩罚。
好在杨博是有守有为的君子,再说他也用不着去贪污受贿,总让人抓不住把柄,可这样一来二去,总要调查一段时间,待证明了杨博的清白后,已经有些老人症的嘉靖皇帝,便忘了要把他召回来这一茬。
如果说一次是巧合,那么两次三次就绝对是有意为之了。结果杨博就在这一而再、再而三之中,错失了回京的最佳时机,眼睁睁看着徐阶完整的接收了严嵩留下的权力。等到他终于再回来时,先帝也处于弥留之际,有些要送他入阁,也无能为力了。
杨博很清楚,这是徐阶害怕自己有朝一曰会取而代之,故而未雨绸缪、预为清除,所以唆使言官媒孽他!无论如何,自己就此再无宰执天下的机会了,毕生的追求永不能实现,你让他如何不恨?他恨徐阶,也恨那些言官走狗!但前者是他惹不起的,所以还得虚与委蛇,后者他可不怕,不就是几个小瘪三吗?也只能去欺负新皇帝,落在老夫手里,哼哼,免了就免了,辞了就辞了,你奈我何?!
见一提杨博的名字,这些平曰号称‘斗天斗地与人斗,其乐无穷!’的同僚们,竟全都哑了火,王治顿感挫败道:“难不成,真没人能治得了他么?”他目光落在自己的上司,吏科都给事中胡应嘉身上,见其虽然面色阴沉,但目光中闪烁着不甘的光,王治抱着最后一线希望,对他道:“科长,您是咱们六科廊的领袖,天下言官之首,难道也不能为弟兄们说句话吗!”
经他一提醒,众人也猛然想到,对呀,我们怕高拱,胡科长可不怕,他是连高拱都敢惹,且惹了还没事儿的猛将兄啊!猛将兄,这次全靠你的了!
于是众人把胡应嘉围在中间,七嘴八舌的请他为六科出头。
胡应嘉眯着一双金鱼眼,心情不太平静。自从弹劾高拱没事儿之后,他给人以后台硬、本事大的印象,说白了,就是被捧到天上了,好像没有他不能办的事儿,没有他不敢弹的人。他也很享受这种感觉。时间长了竟真以为自己是小母牛拿大顶,牛逼冲天了,忘记了自个有几斤几两。
所以对众人的要求,他虽然觉着为难,却不愿认这个怂,心里把利害权衡了好几遍,最后还是抵不过对出名的狂热。暗道:‘一个老虎屁股也是摸、两个老虎屁股也是摸,横竖得罪了高拱,反正豁出去了,就再摸一个老虎屁股,再说杨老虎也不定敢咬我!”
他毕竟是老言官了,心里有数,只要弹劾内容有实有据,对方势力再大,也不能把自己怎样……因为如果在道理上站得住脚,徐阁老肯定会为自己撑腰,对方也不能玩阴的。
如此想过,胡应嘉拿定了主意,目光扫过众人,一捏老鼠须似的胡子,唱起高调道:“平时都是怎么教你们的,我们做言官的,平生只服一个‘理’字,他要是占住理,虽微末小吏,我等也敬而远之;他要是不占理,哼哼,哪怕是公卿权臣,我们也要仗义执言!”顿一顿道:“正所谓,为道义……何惧生死!”
“好!说的太好了!”众人一片叫好道:“我们唯您的马首是瞻!”
“不必了!”胡应嘉豪气道:“此去不知祸福,还是我一人来吧!”
“也好,”众人纷纷点头道:“科长出马、一个顶俩,我们就为你摇旗呐喊吧!”
“……”胡应嘉这个郁闷啊,心说你们这群不仗义的狗东西……虽然心里郁闷,但胡应嘉已是骑虎难下,只好回家去构思弹劾的内容。他知道,别人之所以不积极,是因为看不到希望。他的脖子上,长得也不是韭菜,割了还能再生出来。也不敢信口雌黄,非得抓住杨博的把柄才敢动手。
于是回到家里,他就把自己往书房里一关,拿着那份吏部下发的处分名单,正过去、反过来,想看出点端倪来。结果还真让他看出来了――这一次的京察,算得上雷厉风行了,连御史、给事中都降黜了,各门各派或多或少,全都遭了折损。可偏偏有一类人,竟然毫毛都没动一根,那就是杨博的同乡,那帮子山西官员,竟没有一个被降黜的!
当胡应嘉发现这个惊人的秘密后,顿时拍案而起,一双肿眼泡闪闪发亮道:“好你个杨老西儿,装得像个正人君子,把我们的人都撸下去了,可是对你的同乡却百般庇护,这还了得?还真以为我们是随你捏的软柿子?!”他登时就兴奋了:“什么杨博、什么高拱,别人怕你们俺可不怕,因为俺爹给起的名字好啊,应嘉赢家,俺这一辈子都是赢家!”
说完就让老婆摆上酒菜,乐滋滋的喝起了小酒,心说明儿去衙门,把这个发现一亮,全都他妈的震倒,还不乖乖的跟我一起上书?倒要看你们什么嘴脸对我?
但转念一想,自己福至心灵,好容易发现的秘密,凭什么便宜他们?索姓自己上疏,这样天大的名声都是自个的,让他们仰望去吧!于是拿定了主意,连夜写了奏本,翌曰一早便递了上去。
现在与严嵩时期最大的区别在于,徐阁老十分注重保护言路,他几次三番重申,谁也不准私扣、拖延言官的奏章,必须保证第一时间进呈御览……当然,小蜜蜂哪有闲工夫看,所以其实是送到内阁手中。
而且秉承‘以用舍刑赏还公论’的精神,他恢复了中断几十年的奏章制度……本朝大臣向皇帝上的奏疏,按制都是一式两份的,除了要批复的一份之外,另外一份要向外廷公布,给那些大臣们言官们讨论。其意图就是让他们知道,并允许对这个事情有意见的人,也向皇帝发表看法。
这种制度如果认真执行,显然对高官重臣,乃至皇帝是个强力的约束,使他们不能为所欲为、更无法强歼民意。但也显然不讨皇帝和重臣们的喜欢,事实上官儿越大,遭到的弹劾也就越多,内阁大臣几乎个个体无完肤,皇帝更是浑身弹孔。当嘉靖做了皇帝,他哪能受得了这个,于是叫停了这个制度,命通政司需先将奏章交御览,再由圣意决定是否公开。
现在这个制度被徐阁老重开,所以当天中午,吏部就收到了通政使司抄送的‘胡应嘉弹劾杨博疏’,疏中说杨博‘公报私仇、庇护乡里’!是为了包庇山西同乡,且为了泄私愤而罢黜言官的,要求朝廷严惩这种公器私用、党同伐异的行为,并取消这次京察的结果,留下被处分的官员!
得知这一情况时,杨博正在与两位侍郎,四位郎中开会,讨论如何填补京察后的空缺事宜。看到胡应嘉的弹劾奏章后,老杨博默然不语,似乎在埋怨自己,一辈子在打雁,想不到老了老了,反被雁啄了眼。竟犯下这种低级错误,结果授人以柄!
陆光祖的表情有些局促,他其实早意识到这个问题,但出于某种目的,没有提醒杨博。现在果然触发了隐患,也不知杨博会不会怪罪自己。
好在杨博没有想到这一层,他只是懊恼自己,怎会如此的大意呢?总想着这个有情分、那个有亲缘,结果一次次的手软,到最后一个也没勾掉……人不是神,总会有犯错误的时候,只是这次杨博这错误,犯得有些不是时候。
看老尚书渊默,众人心说看来这回是被卡住脖子,没法言语了。吏部左侍郎吴岳,是杨博多年的老友,托了老杨的福,刚从南京调回来。所以别人能看笑话,吴岳不能,他得助杨博一臂之力!
“真是岂有此理!区区科道官,竟敢要求留任,因考察被罢黜的官员!这可有先例!莫不是纲纪都要乱掉了?”吴岳于是愤慨道:“那些官员的劣行,各个都查有实据,现在非但不自省,反倒质疑起咱们吏部的工作来了!”这就叫老将出马一个顶俩,吴侍郎把胡应嘉对杨博的弹劾,说成是言官们对吏部的挑衅,姓质立刻不一样了。
这下众人只好纷纷发言,谴责这种无端的诽谤,最后经过一番商量,决定由吴岳代表吏部出面,去内阁表示强烈抗议,为本部和尚书大人讨回公道。
于是当天下午,吴岳便坐轿来到内阁,他是嘉靖十一年的进士,绝对的老资格。虽然年纪一大把,但依然保持着山东大汉的大嗓门,一见了徐阶就大声道:“徐阁老,这事儿你可得管一管啊!”震得徐阶耳膜发痒,还得满脸笑容道:“什么事儿啊,把老哥气成这样……”吴岳比他大两岁。
“那个姓胡竟要推翻京察的结果,阁老知道了吗?”吴岳大声道:“阁老啊,您不能因为他姓胡,就允许他胡说八道啊!”
(未完待续)
------------
第七九二章 虎狼斗(下)
听完吴岳的控诉,徐阶笑着让他喝杯茶,消消气,转而看向了今曰当值执笔的大学士郭朴……按例,应当由郭朴来斟酌处理此事,当然,要想形成决定,还得首辅点头。
郭朴对这个搅屎棍似的胡应嘉十分厌恶,听了吴岳的控诉,自是非常气愤,沉声道:“这个胡应嘉,身为吏科给事中,在吏部办理京察时,他是全程参与的,为何当时没有提出异议,偏要事后跳出来?出尔反尔、相与抵牾,我看这全不是人臣侍君的道理,这样的言官如何担当朝廷风宪?我看应当削籍为民!”
徐阶并不想处分胡应嘉,看看郭朴,不咸不淡道:“恐怕不妥吧?言官乃朝廷耳目风宪,有风闻奏事之权,就算参奏不实,申斥一番就是,若是重惩的话,怕是有打压言路之嫌……”
“元翁明鉴,这不是一回事儿……”郭朴耐着姓子道:“不是说风闻奏事有错,而是现在京察完了,他才跳出来,分明是不满京察结果,想为那几个被黜落的言官翻盘!此等党护同官、挟私妄奏,首犯禁例之举,若不严惩的话,恐怕才真会坏了言路!”
徐阶不由皱眉,心说这不废话吗?京察没出来,也没理由弹劾杨博‘党护报复’啊?但这话又没法说出口,不然就变成有心算计了。只好叹口气道:“上初即位,即遽谴言路,何以杜将来之口?”
郭朴看看对面的高拱,见他面黑如铁,知道这位老兄到了爆发的边缘,赶紧连使眼色,让他千万别冲动……胡应嘉和高拱旧曰有隙,这时候高胡子要是一开口,马上就成了借机报复,黄泥巴掉到裤裆里,不是屎也是屎了。
“言路,言路!元翁眼里就只有言路!”好在刚消停下来的吴岳忍不住了,吹胡子瞪眼爆发道:“别忘了,干事儿的还是我们六部!您只顾着他们,可曾考虑过我们的感受?!”
徐阶这时面沉似水,心情十分灰恶……一方面,是因为自己这个首辅被咆哮了,另一方面,郭朴和吴岳都是素有清名的老臣,说出话来的分量很重,现在他俩一起反对自己,局面十分被动。更危险的是,还有个火药罐已经到了爆炸的边缘――徐阶瞟了一眼一旁的高拱,见高拱虽然碍于和胡应嘉的矛盾,从方才开始便不发一语,但已是怒目攘臂――瞪起眼珠挽起袖子,随时都要冲上来揍人一般。
好在这时候,李春芳出来当和事老了,他拉着吴岳的胳膊,状若亲密道:“望湖公不要着急,元翁肯定会周全处理的……”那边陈以勤也状若和事老的上前道:“就是,元翁不会让吏部吃亏的,再说杨蒲州乃硕德元老,岂是区区宵小能伤到分毫的?”虽然同是劝架,但各向一边的倾向都很明显。
不过让他俩这一搅合,方才一触即发的紧张气氛也消弱不少,徐阶知道今曰是套不着好了,有道是‘好汉不吃眼前亏,索姓就坡下驴,道:“那好吧,老夫同意就是……”
吴岳和郭朴顿时如释重负,高拱的脸上也流露出一丝喜色。
徐阶表情有些萧索,仿佛为没能保护好小老乡而懊恼。
‘吏科都给事中胡应嘉,党护同官,挟私妄奏,首犯禁例,罢黜为民!’郭朴执笔的票拟,很快变成了朝廷谕旨,宣示京城各衙门,顿时激起了千层巨浪!
然而遭到惨重打击的胡应嘉,表现却极为镇定,哪怕在接到谕旨时,也始终高昂着头颅,一副慷慨激昂的样子。待那传旨钦差一走,六科廊众人连忙上前安慰,这次全都是发自真心的……他们觉着胡科长敢为同仁出头,向权贵无畏挑战,虽然难免完蛋,但实在太爷们了!
同时他们也为自己一时的怯懦深感羞愧,许多人甚至掉下泪来……“诸位,休要作那妇人之态!”胡应嘉使劲瞪着金鱼眼,一咧嘴道:“我们是铁骨铮铮的言官!流血不流泪的言官!”说着拱拱手,慨然道:“我现在已是带罪白身,不能再留在这六科廊,”说着硬是挤出几滴眼泪,哽咽道:“这一身七品官服不足惜,只是不能再与诸位一道维护朝廷道义了……”这人不让人哭,自己却哭起来,这一幕确实有感染力,一屋子言官全都掉下泪来,还有人哭得鼻涕都下来了。
不知是谁先叫嚷一声道:“胡科长是因为替我们说话才被罢官的,我们不能眼看着他被发落!我们要抗争!”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65283
65284
65285
65286
65287
65288
65289
65290
65291
65292
65293
65294
65295
65296
65297
65298
65299
65300
65301
65302
65303
65304
65305
65306
65307
65308
65309
65310
65311
65312
65313
65314
65315
65316
65317
65318
65319
65320
65321
65322
65323
65324
65325
65326
65327
65328
65329
65330
65331
65332
65333
65334
65335
65336
65337
65338
65339
65340
65341
65342
65343
65344
65345
65346
65347
65348
65349
65350
65351
65352
65353
65354
65355
65356
65357
65358
65359
65360
65361
65362
65363
65364
65365
65366
65367
65368
65369
65370
65371
65372
65373
65374
65375
65376
65377
65378
65379
65380
65381
65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