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默锤他一下道:“少胡扯,正因为是兄弟,所以我才尊重他的选择。”
沈京还不服气,沈默也不再辩解,只是道:“到了地头再说。”
两家离得不远,不一会儿便到了三仁商号外,两人急匆匆下了车,直接从店面穿到后院,就见长子光着脊梁跪在地上,姚老爹则气呼呼的坐在对面,看都不看他一眼。
听到脚步声,姚老爹才回过头来,一看是沈默,赶紧起身相迎道:“公子来了。”因为气急了,面上一时还挤不出笑容来。
沈默过去拉着他的手道:“大叔,长子怎么惹您生气了?”
姚老爹闷声道:“他想去当兵!”
沈默拉着姚老爹在杌子上坐下,朝长子递个眼色道:“你怎么会有这种想法呢?”
长子眼圈乌黑,眼珠子也满是血丝,但面上的表情却极其坚定道:“我就要就当兵!不当兵我睡不着觉。”
“至于这么严重吗?”沈默轻声问道,这次到不是装腔作势。
“我现在只要一闭上眼,满眼便是那一夜的场景,那些畜生在船上残杀歼银,朝落水的人们射箭,他们在血泊中大声的狂笑着,”长子紧紧攥着拳头道:“分明是在嘲笑我华夏无人啊!”
姚老爹第一次听他如是说,也是十分的震惊,但仍然不愿改变主意道:“太祖爷立下的规矩,打仗是卫所军户们的事儿,咱们这些民户只管服徭纳税就是……”
长子抗声道:“爹,您说的这都是老黄历了!潮生和俞将军都告诉我,咱们江浙一带的卫所已经十停去了九停,指着这些人去和倭寇打仗,整个浙江都得丢了!”
姚老爹吃惊道:“那现在是什么人在打仗呢?”
“就是像你们一样的良善之民!”一个浑厚的声音响起,俞大猷那魁梧的身躯,出现在院门口,他先朝沈默拱拱手,再对姚老爹道:“长子兄弟方才说卫所空虚,乃是实情。为了应对倭寇肆虐,朝廷特旨允许沿海各省督抚招募兵勇。”
“有什么不同吗?”姚老爹虽然被说晕了,但‘一曰为兵,子子孙孙都得当兵’的想法根深蒂固,让他依然无法接受,充满警惕的望向俞大猷道:“长子想当兵我理解,倭寇糟蹋老百姓,是个爷们就想跟他们拼命。可到时候倭寇没了,他却还得继续当这个兵!他的子子孙孙也得继续当下去!都会怨死他的!”
俞大猷摇头笑道:“老哥你听我说,募兵和卫所军是绝不一样的。他们不是世袭的,是应募而来,身虽为兵,仍隶民籍,退伍仍为民,等打完了倭寇,他还可以回来当他的小老板,供养孩子念书进学……成为沈大人那样的人。”
姚老爹最担心的就是子孙出路问题,闻言将信将疑道:“军爷您这不是……那啥,缓兵之计吧?”
“哈哈哈……”俞大猷爆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伸手从怀里掏出一个木牌道:“不信您就看看吧。”
姚老爹接过来,正反翻着看了看,没几个认识的字,只好递给沈默道:“公子帮着老头子念念。”
沈默便对着正面那密密麻麻的小字念道:“南京兵部尚书,总督浙直闽鲁两广军务张经谕:保家卫国为男儿之本,岂能尽委于军户?今国家有事,特招募我大明各籍丁壮抗倭,虽已明言事毕归农,但恐民人不能尽知,有后顾之忧。故本官别刻小票,以与民为质,凡应募者人给之,许其事平之后,执是为后信。”
再翻过来一看,写着一大一小两行字,小字是‘应募之民’,大的是‘姚长子’。
“还真是这么回事儿。”姚老爹这下信了。
“您总可以答应孩儿跟俞将军走了吧?”
亘在前面的大难题解决了,姚老爹哆嗦着嘴唇道:“那就,那就……”一想到儿子要去面对那些恶鬼般得的倭寇,他是无论如何也没法松这个口。
俞大猷显然是做惯了这种拐带人口的买卖,胸脯拍得山响道:“老哥甭担心,长子是去给本官当亲兵的,寸步不离我左右。”说着指指自己的大脸道:“我是堂堂参将……哦不,副总兵大人了,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上战场的。”
听在姚老爹的耳朵里,这无疑是保证长子的安全了,他终于稍稍放心,可还是松不了那个口,最后一咬牙,对沈默道:“公子,您帮我出个主意吧,我听你的。”
沈默沉默了,他虽然在化人滩时答应长子会帮他说话,但现在让他亲手将兄弟送上战场,真的很难下这个决定。
见他迟迟不说话,长子高声道:“潮生,你是最理解我的,不能不支持我呀!”
沈默终于缓缓点头道:“我知道了。”说着一掀袍子的下襟,便与长子并肩跪下道:“如果长子不回来,我便是您的儿子……”姚老爹慌不迭的去扶他,连声道:“公子万万使不得。”
说着看一眼长子道:“老汉还有一个儿子,这个就送给大明了吧。”面上却已是老泪纵横。
长子一家人自有依依不舍,沈默三人便先行告辞,沈京见他俩也有话要说,便道:“我去那边等你。”说完也不看俞大猷,便径直离去了。
沈默歉意的笑笑道:“俞大哥别介意,他就是这样的脾气。”
俞大猷摇头笑道:“没事,这样的情况我遇到多了。”
看着他苍白的鬓角,粗粝的皮肤,沈默突然心中一酸道:“你们太不容易了。”
饶是铁打的汉子,俞大猷也有些动容道:“末将谢谢大人理解。”
“不要叫我大人。”沈默沉声道:“在你面前我不配。”
(未完待续)
------------
第一六三章 铁柱队长
沈默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一句自贬式夸奖,竟引得俞大猷的脸色数遍,一双醋钵大小的拳头紧了又松,松了又紧,仿佛被五雷轰顶一般。
这反应也太诡异了吧,沈默心惊肉跳道,莫非这位俞将军有什么精神方面的隐疾?
当神色恢复正常,俞大猷朝沈默深鞠一躬道:“大猷冒犯大人了,还请您念在末将是初犯,能原谅则个。”
沈默赶紧扶住他道:“俞大哥搞糊涂沈默了,在下可是真心实意的钦佩您啊。”
俞大猷摇头道:“这个末将有经验,文官的话得反着听。”
“将军何处此言?”沈默无奈道,说着一脸郑重道:“将军为亿万生灵奔波奋战,沈默心中只有钦佩,绝无其它!若有虚言,天打雷劈!”
他这边都起誓了,那边俞大猷的表情才放松些,挠头喃喃道:“我的经验不灵光了。”
沈默再三追问下,俞大猷才吐出令人啼笑皆非的实情,原来他是被文官给整怕了……嘉靖十八年,他还是金门千户所的一名千总时,因为福建海寇频发,俞千户在仔细调研、认真分析后,给布政使上书,进言靖海方略。布政使大人收到之后,很快做出了批复道:“小校安得上书?杖之,夺其职。”
被胖揍一顿,然后一撸到底的俞千户这个郁闷啊……自己也就是提几个合理建议,一没有口出狂言,二没有辱骂上级,就算说的不对,你当我放屁就是了,也犯不着又打又罚呀?他是怎么也想不通。
可谁知到,想不通的事情还在后面呢,同一年,右都御史毛伯温征安南,好了伤疤忘了痛的俞百户不折不挠,上书毛大人力陈‘平南方略’,请求从军出征。毛大人这次没打他,反倒好生夸奖了他,但是依旧不用他。这让俞百户更加无法理解――打我的不用我也就罢了,夸我的也不用,我就这么不招人待见吗?
但这还不是郁闷的顶点。嘉靖二十一年,俺答进攻山西,皇帝下诏各地举荐武勇士支边,百折不挠的俞大猷自告奋勇,到了宣大总督翟鹏帐下听用。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37475
137476
137477
137478
137479
137480
137481
137482
137483
137484
137485
137486
137487
137488
137489
137490
137491
137492
137493
137494
137495
137496
137497
137498
137499
137500
137501
137502
137503
137504
137505
137506
137507
137508
137509
137510
137511
137512
137513
137514
137515
137516
137517
137518
137519
137520
137521
137522
137523
137524
137525
137526
137527
137528
137529
137530
137531
137532
137533
137534
137535
137536
137537
137538
137539
137540
137541
137542
137543
137544
137545
137546
137547
137548
137549
137550
137551
137552
137553
137554
137555
137556
137557
137558
137559
137560
137561
137562
137563
137564
137565
137566
137567
137568
137569
137570
137571
137572
137573
137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