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针对嘉靖时马市开闭的事情,说道:‘至于昔年奏开马市,官给马价,市易胡马,彼拥兵压境,恃强求市,以款段驽罢,索我数倍之利,市易未终,遂行抢掠,故先帝禁不复行。今则我大明有名将精兵、枕戈待旦,其安敢欺行霸市?’
对于朝臣们普遍担心,蒙古人将来会不会背盟反噬,张居正这样说道:‘整军习武,戒备边防,是我们必须曰夜加强的事情,岂能因为蒙古人入不入贡,有没有盟约,而松懈或者加强?况且现在我们中国,就算亲父子兄弟相约,也不能保证其不违背,何况狄夷乎?再说蒙古人数十年无岁不掠,无地不入,难道都是因为他们背盟吗?就算将来他们真的背盟,也不会比原先更糟了。利害之归较若黑白,而议者犹呶呶以此为言,故臣又以为不智甚矣。’
张居正的反击十分有力,把那些反对派的说辞一一驳倒,但这世界从来不是讲道理的地方,你就算说得再有道理,有些人也听不进去,依然坚持他们的观点,非跟你唱对台戏。
最后吵得实在没办法,高拱终于出来说话了,咱们还是廷议吧……廷议是十分有本朝特色的一种决策制度,由在京高官、重要公卿、以及部分御史言官参加,在皇帝的主持下,每个人各抒己见,然后大家把各自意见汇总上来,持哪种意见的多,就照哪种办法做。当然皇帝也可以自作主张,但会伤到大臣们的心……大明的臣子伤不起,后果你是知道的。
这种带有明煮色彩的决策方法,自然不为先帝所喜欢,尤其是大礼议一事上,嘉靖吃尽了廷议的苦头,所以自从他大权在握后,便再未举行过廷议。现在高拱又提出要廷议,自然让大臣们兴奋……争执双方都坚信自己会赢,于是不再吵闹了,而是抓紧时间联络有参与权的同僚,希望在廷议时压倒对方。
于是在三天之后,大明历史上标志姓的‘封贡票决’事件发生了,参与此次廷议的共有四十四人,在会议上,赞成反对双方坚持了各自的观点,陆续发言,最后把各自的意见写成条陈,送呈皇帝面前。
为了不惹是非,隆庆皇帝命人当众一一宣读,最终统计如下:有二十二人以为封贡、互市可许;十七人以为不可许;另有五人以为封贡可许,互市不可许。用后世的术语说,封贡是多数通过了……也就是说,俺答的命是保住了。但是,互市还是不能通过,这一条上,二十二比二十二,一切又成了僵局。
最后只能圣裁了。隆庆皇帝哭笑不得,你们这整的是哪一出?怎么搞来搞去,还是得我担这个责任?只好与几位大学士商量――高拱是封贡的幕后策动者、张居正是台前主角,张四维则为了拉票、四处活动。在这几个人的怂恿之下,隆庆决定了‘外示羁縻,内修守备’的国策――便御笔朱批道:‘此事重大,边臣最明白底细,现在边臣说干得,你们几位爱卿也说有道理,那就干吧,多费点钱粮也罢!’
当然事情没有说得这么简单,其中艰辛不再细表,不过在这一任高效内阁的驾驭之下,通常要议论一年的事情,还是在一月之内就下来。朝廷诏封俺答为顺义王,赐红蟒衣一袭,并在燕京赐王府居住,其伊克哈屯授顺义夫人,赐库库和屯为‘归化城’;俺答的长子黄台吉、侄子昆都……这是兀慎部的头领,与黄台吉一起上疏请封,授左右都督,各赐红狮子衣一袭;其余台吉授都督同知,各部落头领授指挥……一共六十一人。
从此以后,鞑靼骑士都成为大明的贵族和将军。他们的铁蹄,不再践踏大明的田野;他们的刀枪,不再濡染中国的膏血。当然,朝廷谈不到使用鞑靼作战,但是朝廷能不用再对他们作战……回想几年之前,俺答屡次南下,燕京屡次戒严的时代,如今的国家正在复苏,整个西三边、宣大,解除了敌人的威胁,不仅节省了数百万计的军费,还能使朝廷在人力物力,不再感受压迫的情况下,可以从容布置,经略蓟辽,其意义如何渲染都不为过。
但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却已经悄然南下,在那场热烈的大辩论中,几乎没有发出任何声音……时间回到俺答被俘的那一刻,许是冥冥自有注定一般,沈默也接到了调他南下的圣旨……因为朝廷集中力量在北边,导致西南韦银豹叛乱愈演愈烈,他攻占了桂林为都城,杀害了广西巡抚,并与安南王勾结,在占领广西全境后,向广东侵略,其声势浩大,震惊中外。
当然,西南蛮夷闹得再大,也用不着他这个次辅亲自提督,但沈默因为在对蒙作战后期的一系列举措,比如拜祭成陵时装神弄鬼,还跟蒙古贵族少女不清不楚……当然最要命的,还是他跪拜成吉思汗一事,触动了大汉族主义者们的神经,甚至被他们上升到了有辱国格的地步,认为他不再适合担任督师一职,应予以惩戒。
面对着汹涌而来的四面弹劾,沈默始终不反驳,只是在例行辩疏中,承认自己确实考虑欠妥,请皇帝恕罪云云……态度极为诚恳。这时候又发生了韦银豹攻占桂林的惊天大事,他便主动请缨南下,并推荐王崇古接替自己的差事。
隆庆皇帝自然不愿看到老师受这等委屈,但是那些弹劾八成都是沈默自己安排的,要南下也是他自己的想法,甚至在给高拱的信中直言不讳道:‘这是为了避祸消灾。’高拱自然明白他的顾虑,而且北方的战事已定,沈默此时抽身,光明磊落,他也只能佩服,说不出别的。
所以一番辗转之后,沈默还是顺利得到了任命,没有跟众文武话别,只是对王崇古和戚继光交代了几句,他便命人打点行装,准备南下。就在出发当天,他接到了俺答被俘的消息,震惊之余,沈默站在天井中久久不语,小六子问他是否出发,他摇摇头,低声道:“不知道结果,我怎么走得安心?”于是对前来禀报的王崇古道:“鉴川兄,算我欠你一次人情,你立刻叫李成梁整军前去营救,那厮最是凶顽狡诈,就算救不诚仁,也不会倒赔进去的。”
“大人哪里话,”王崇古道:“俺答被俘,乃最高军情,我也正有此意。”
“多谢。”沈默点点头道:“这时候你该有很多事忙,快去吧,不要陪我这个闲人了。”
“我是来请大人过去主持的,”王崇古恭声道:“兹事体大,下官怕有差池。”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沈默却摇摇头道:“我要是对你没信心,就不会把担子交给你。勇挑重担吧,鉴川兄,你应该青史留名的……”
“是……”王崇古带着感激之情行礼退下。
之后的时间,沈默几乎茶饭不思,夜不能寐,焦急的等待消息,直到戚继美接到钟金,知道她安然无恙后,沈默才重重松了口气,对左右道:“启程吧。”
“大人,不要休息先一下?”
“不用了,我在马上睡。”沈默摇摇头。于是卫队出发,一路南行,夜里宿在兵站,第二天清早起来,继续赶路。
清晨的草原上十分安静,沈默回望一眼北方,只见青茫茫的一片草原,被那玉带似的官道一分为二,他的心,似乎也被一分为二。
远处的官道突然出现一个小点,然后越来越近,越来越大,终于,卫士们看清了,是个骑着红马,穿着红衣的女子。那女子杀气腾腾的冲过来,卫士们却破天荒的没有阻挡,反而远远散开。
来的少女是钟金,她还穿着新娘的服装,胯下的西域汗血马已经因为出汗,由白变成了胭脂红。眼看冲到沈默面前,她依然不减速,沈默也一动不动,只是定定的望着她。
两匹马错身而过,钟金从马背上飞跃起来,一把抱住了沈默,然后两人跌落马下,在厚厚的长草中翻滚,那沾着露水的草,打湿了他们的衣袍,两人却不管不顾,疯狂地纠缠在一起……“你要杀了我吗?”沈默好容易从少女的粉臂中挣脱出来。
“是你不要我了。”钟金怒目而视道:“所以把我往火坑里推,对不对?”
“胡说八道!”
“那你怎么会给我枪,难道不是预料到,我会被俺答非礼?”
“我不是诸葛孔明,”沈默叹口气道:“相信我,如果知道你会有这样的遭遇,我是不会让你嫁过去的。”
“……”钟金紧紧盯着他,想要看穿他的内心,但那是不可能的。良久,她轻叹一声道:“这一生,我注定要被你玩于鼓掌。”
“但似乎总是你主动非礼我。”沈默苦笑道。
“呸,得了便宜还卖乖……”
两人都陷入沉默,许久,沈默才低声道:“俺答……没怎么你吧?”
“你关心这个作甚,我又不是你什么人?”钟金道。
“你是我的女徒弟……”
“有这样抱在一起的师徒吗?”
“我不能做对不起你师娘的事情。”沈默无奈道:“我已经发过誓,这辈子都不会再对不起她。”
“那我有没有被非礼,该你甚事?”钟金气苦道。
“但不管做不做,我都已经对不起她了。”沈默叹口气道:“关于你我的桃色传说,已经传到燕京,不管有没有这事,我又一次对她造成了伤害。”
“那你就去……”钟金突然发怒,一手支着他的胸膛,另一手一拳拳的捶打道:“你这个懦夫,算我瞎了狗眼!”
“你怎么会是狗眼呢?你是水汪汪的桃花眼……”沈默忍住痛,呲牙咧嘴道:“如果你愿意,可以抽时间去一趟燕京,给你师娘端碗茶吧。”
“……”钟金一下愣住,瞪大眼睛看着沈默道:“你说什么?我没听错吧。”
“跟我纠缠在一起,又一枪打倒了俺答汗,今后谁还敢打你的主意?”沈默望着她,柔声道:“我做下的事情,就必须承担后果。”
“我不需要你可怜,”钟金冷下脸道:“天下的男人有的是,何必要死乞白赖贴着你。”
“难道你非要我这把年纪,”沈默苦笑道:“说一声,我稀罕你?”
“谁稀罕……”钟金笑骂一声,紧紧搂住了他的脖子。
沈默还是一个人上路,钟金告诉他,她不会离开草原,更不会去燕京见他的母老虎,因为她是钟金,一个敢泡自己师傅,敢开枪打俺答汗的女子。她这一生,不会再向任何人屈膝,她怕一旦到了汉地,就不能自己做主了。
她要回到河套,利用自己的封号,去建立她的部落,做这个时代女人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情。她还对沈默说,一旦出现史书说的那种‘功高震主’,或者‘兔死狗烹’的悲剧,欢迎他来草原避难,当她的压寨男人……不久之后,沈默得知,她不再用钟金的封号,也没有自称郡主,而是自号三娘子……这让沈默眼角一酸,这个女子的心,并不像她的嘴巴那么硬。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8222
8223
8224
8225
8226
8227
8228
8229
8230
8231
8232
8233
8234
8235
8236
8237
8238
8239
8240
8241
8242
8243
8244
8245
8246
8247
8248
8249
8250
8251
8252
8253
8254
8255
8256
8257
8258
8259
8260
8261
8262
8263
8264
8265
8266
8267
8268
8269
8270
8271
8272
8273
8274
8275
8276
8277
8278
8279
8280
8281
8282
8283
8284
8285
8286
8287
8288
8289
8290
8291
8292
8293
8294
8295
8296
8297
8298
8299
8300
8301
8302
8303
8304
8305
8306
8307
8308
8309
8310
8311
8312
8313
8314
8315
8316
8317
8318
8319
8320
8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