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涨的热情煞那间低落许多,戚继光自己起身将那张纸从墙上揭下来,呆立良久才嘶声道:“难道,我大明的海军要永远无望了吗?”

    沈默从他手中拿过那张纸,小心的叠好,沉声道:“相信我,我是这世上最希望大明朝有一支强大海军的人,我会用我的全部,去实现这个梦想的。”说着再将其递到戚继光的面前,声音低沉而坚定:“收好我们共同的理想吧,等到可以实现的那天,你再将它还给我。”

    戚继光郑重的点点头,将那张纸片贴身收好。

    当这个问题揭过去,戚继光便极少对沈默的否决提出异议,进展无形中便快了许多。最终两人用了三天时间,甄选出了八十八条可行的方案。

    接下来便是依照着这些珍贵的材料,写成最终的练兵大计,以及呈送总督衙门的报告了……很明显,前者是纯军事问题,后者则是以政治为主。

    两人便分了工,戚继光写练兵大计,而政治上的事情,还是由沈默来处理比较妥当。

    对于沈默来说,他这份报告的重点,不在于要将建军思想阐述的多清楚,而在于如何打动当权者,也就是张总督。要知道这位张部堂可是总督六省军务,便宜行事啊!也就是说,只要在这一亩三分地里,他认为可以干的,那就可以这么干!

    如何才能打动上级,尤其是有些刚愎的上级呢?首先得让他接受,也就是所说不要跟他的认识偏差太远;其次得有新意,得拿出些让人眼前一亮的东西来才行,拾人牙慧是不会得到认同的;最后便是让他觉着这样做对他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如果做到这三点,相信张经一定会被打动的。

    想来想去,沈默觉着直接提出‘编练新军’有些惊世骇俗了……因为招募兵士一直是督抚衙门的权力,现在一个参将也想掺和进去,显然是越雷池了。

    在与戚继光商量之后,他将第一个字改为了‘训’,训练新军,也就是说只要求将政斧招募的新兵,划一部分给戚继光训练,这样就不会让张部堂一看就骂娘。为了不让张大佬觉着小戚不务正业,沈默特意加了句‘末将以为杀贼练兵,可以并行不悖’。

    然后就是体现特色,让张大佬眼前一亮,觉着有益无害,沈默便从那些素材中,选取了两条比较独特,又不会让张大佬骂娘的。一个是要求创立兵营,使部队‘退则后有可恃以更番,进则对垒可恃以无虞’。另一个就更独特了,是要求设立专门火头军,士兵随身携带干粮,随时可以开伙,一来可以减轻战斗部队的负担,二来也能更好的补给部队。

    待构思完毕,沈默便用戚继光的语气,写成了一片绝不复杂的《新任宁绍台参将戚建言我军二三事》的文移,掩盖住了两人这十几天来构建的宏伟蓝图。

    (未完待续)
------------

第一七二章 鹿姑娘

    当沈默完成他的禀文时,戚继光的《练兵大计》才写了个开头,见他已经在活动筋骨,收拾笔具了,戚将军苦笑道:“早知道咱俩换换,让你写这个大部头了。”

    沈默撇嘴笑笑道:“我比赵括强不了多少,干点务虚的还行,你这种务实的工作,我可干不了。”

    戚继光摇摇头,认真道:“如果朝廷大员能有你一半的见识,东南何患不平?俺答何愁不灭。”

    沈默哈哈笑道:“别再吹我了。”说着将那份报告递到戚继光面前,轻声道:“你再看看,没有问题就誊写一遍,加盖官防吧,我明天一早就带到杭州去,亲手交给张部堂。”

    戚继光吃惊道:“这么急着走?我还想等写完了大计,跟你在好好推敲一下呢。”

    “来不及了,我得去杭州了。”沈默摆摆手道:“这个大计你慢慢写,什么样的方法最适合自己,只有你自己知道,我一掺和就乱了。等写出来了给我看看就是。”

    戚继光一想也是,便点头道:“都听你的。”这才拿过沈默的报告,细细看下去,看完后皱眉道:“我怎么觉着……有些平淡呢?似乎将我们这些天所得的东西,体现的不多。”

    沈默轻笑道:“这份文书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请张部堂拨付一支新兵,交给你训练,能把这个坎过去才是王道。”大明朝向来是练兵的不带兵,带兵的不练兵,想要将这一关过去,已经是极端困难的了。

    戚继光点点头,有些不甘道:“那我们这些天不是白讨论了?”

    沈默翻翻白眼道:“等将那帮新兵蛋子弄到手,还不随你摆弄?”

    戚继光恍然道:“原来你是想挂羊头卖狗肉?”

    “闷声发大财不好吗?我的戚将军?”沈默哈哈大笑道:“这些方法毕竟没有经过实践,如果一五一十递上去,那些老家伙们肯定要摆出前辈高人的架势,说这个不对,那个不行,最后得出结论,戚继光简直是在瞎扯淡。反之等你把军队练出来,打了胜仗,自然没人敢说你的方法错,说不得还得夸你是青年英才,国之干城呢。”

    戚继光登时被说羞了,呵呵笑道:“那多不好意思啊。”刚要提笔誊写,却又停住道:“你不署名?”

    沈默摇头道:“我这个巡察使只有问的权力,没有说的权力,一署名就复杂了。”

    戚继光点点头,深有感触道:“朝堂和战场一样,一步都不能走岔了。”

    沈默颔首笑道:“是啊,大家都努力吧……”

    戚继光便誊写一遍,签名用印,装进信封,火漆封口,再加盖自己的关防。

    当天晚上,戚继光设盛宴为沈默践行。次曰一早,又将一大包金银悄悄送到他的屋里,沈默有些错愕,指着那金银道:“元敬兄,你我一见如故,意气相投,何必来这一套呢?”

    戚继光面上的尴尬一闪而逝,赶紧笑道:“拙言兄你听我说,这钱有两个用向,一是做兄弟去杭州的盘缠,二是万一办事不顺,说不得要打点则个。”说着笑笑道:“你是给我办事,总不能还让你花自己的钱吧。”

    沈默默然,他突然觉着,如果换成俞大猷的话,一定不会这么干。想了一会儿,他点点头道:“我知道了。”便收下了那包金银。

    戚继光如释重负的笑道:“那我送兄弟下山吧。”

    沈默颔首笑笑,命沈安将东西拿了,与戚继光携手出门而去。

    戚继光将他送了一里又一里,一直送出十八里,沈默笑道:“元敬兄再送的话,就要送到杭州城了。”戚继光这才勒住马缰,拱手道:“继光静听拙言兄的佳音。”

    沈默点头笑笑,也拱手道:“竭力而为。”两人这才依依惜别。

    行出老远,还能看见戚继光在朝他招手,何心隐突然冒出一句道:“我觉着戚继光不如俞大猷。”

    沈默却不同意,他拍拍战马的鬃毛,轻声道:“其实戚将军也是爽直之人,但他比俞将军多明白一个道理――想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就必须向现实妥协。所以他将来的成就一定比俞将军高,对大明的作用也会比俞大。”

    何心隐不信道:“我看你是嫌老爱少。”

    沈默摇摇头:“戚将军是典型的山东人,并不善于掩藏自己的情绪,这半个月的朝夕相处,我时常能看到他在理想与现实间挣扎,最后只能面向理想,却站在现实。”说着长叹一口气,望着天边的孤鸿道:“从本质讲,我们是一类人。”

    何心隐摇摇头,却也不再说话。

    一行人往杭州赶路,这次没有好运气,当夜只好宿在了野外。好在临别时,戚继光送了很多鲜肉白米,倒不用再啃干粮了。

    亲兵们野营惯了,无需队长吩咐,便分头支帐篷,捡柴火,不一会儿便在外围支起四个大帐篷,拱卫着中间一个精致的小帐篷。还在营地里升起火堆,手麻脚利的支起火架子,将切好的大块鹿肉挂在上面烤。

    当然这一切都无需沈默忙活,他裹着棉被,坐在篝火边构思给皇帝的报告。正在出神,就听到有脚步声由远及近过来。

    他抬起头,便看见戴着斗笠的何大侠,领个同样戴斗笠的女子,站在了自己面前。

    只听何心隐对那女子道:“这就是救你的沈大人。”

    那女子便给沈默磕头道:“民女叩谢恩公。”声音虽轻,却如唱歌般好听。

    沈默搁下笔,微笑问道:“你是哪里人氏?那天为什么会倒在门口?”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14358 114359 114360 114361 114362 114363 114364 114365 114366 114367 114368 114369 114370 114371 114372 114373 114374 114375 114376 114377 114378 114379 114380 114381 114382 114383 114384 114385 114386 114387 114388 114389 114390 114391 114392 114393 114394 114395 114396 114397 114398 114399 114400 114401 114402 114403 114404 114405 114406 114407 114408 114409 114410 114411 114412 114413 114414 114415 114416 114417 114418 114419 114420 114421 114422 114423 114424 114425 114426 114427 114428 114429 114430 114431 114432 114433 114434 114435 114436 114437 114438 114439 114440 114441 114442 114443 114444 114445 114446 114447 114448 114449 114450 114451 114452 114453 114454 114455 114456 114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