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谅你也不敢,下去吧……”李贵妃疲惫的摆摆手,相信了他的话。

    等这一拨人下去,李贵妃突然觉得一阵头晕眼花,身子摇摇欲坠……这么多幺蛾子扑面而至,她确实招架不住。朱翊钧看到母亲弱不禁风的样子,赶紧过去拉着她的袖子,小声道:“母后,母后,等儿臣长大了,一定收拾他们给您出气。”

    听了儿子的话,向来严厉的李贵妃突然泪流满面,她把朱翊钧一把揽在怀里,哭起来道:“谁都想起复咱们孤儿寡母……”母子抱头哭起来,陈皇后也在边上跟陪着掉泪。

    娘三个哭一阵,李贵妃先止住泪,然后给小皇帝擦干泪水道:“钧儿是皇上,不能哭,咱们孤儿寡母得坚强,不能让任何人欺负了。”

    小皇帝懂事的点点头,紧紧揪着母亲的衣角,依偎着李贵妃,听她和陈皇后说话。

    “姐姐,你拿个主意吧。”李贵妃不是不识大体之人,她当然知道自己的决定意味着什么,面对着无法预料的未来,她迫切需要有人分担。

    “其实早就是个你死我活之局了。”陈皇后翻看那些奏疏,道:“方才我听冯公公念奏疏,好像有一份上,说公布的遗诏根本不是先帝的遗训,而是冯保擅自矫诏,使司礼监同领顾命而来……”说着拿起一份道:“就是这份儿。要是真坐实了,咱们俩也难逃罪责。”

    “……”李贵妃接过来,看着看着手便不自觉用力,指甲深深陷入纸张中。然后重重拍在桌面上,咬碎银牙道:“把冯公公找来,这种事儿他最在行!”

    就在宫里一片凄风冷雨的时候,昌平,天寿山。沈默结束了为期四天的视察,坐上返京的马车。明天就是新皇登极后的首次早朝了,所有的胜负,都要在这一刻见分晓,这种时候,他不能不在场。

    回到京城,已经是傍晚了,沈默便没有去内阁复命,而是先回家。

    回到棋盘胡同,来不及更衣,他便来到前院书房,看见王寅和沈明臣都在,不禁松口气,深深作揖道:“辜负了二位的一番好意,还以为你们会一气之下,弃我而去呢。”

    “走,去哪儿?”沈明臣摇头笑道:“咱们可是本家,抄九族也有我一份儿。”

    “其实我真想走了。”王寅却有些萧索道:“不过想想大人肯定不会放我走,所以还是识趣点,留在这儿混吃等死吧。”他们知道的事情太多,换了谁也不会放心,让他们离开的。

    “我不是故意阳奉阴违的。”看到王寅一下苍老了许多,沈默满怀歉疚道:“而是在天寿山才下定了决心。”说着热切地望着王寅道:“论治国的才能,我比不上张太岳,如果只是为了当十年太平宰相,那还不如什么都不做,让他上台的好!但谁也没法替我们实现自己的抱负,要想创造个不一样的未来,只能靠自己去做!”

    “可是大人啊,您翻开二十一史,有成功的先例么?”王寅还是不想放弃最后的希望。

    “事在人为!”沈默却已经走出了彷徨,不愿再回到首鼠两端的状态,道:“之前的人做不到,那是时机未到,现在机会就在眼前,不去做就是辜负历史的垂青了!”

    “既然如此,”见沈默主意已定,王寅苦笑一声道:“和我说说,您都做好了哪些准备吧?”作为谋士,改变不了领导的方向,就只能改变自己的方向。

    “拿得出手的东西不多,”沈默两手一摊道:“不过是一个叫胡有才的江湖骗子,和一个小小的蜡丸罢了。”

    “就这些?”王寅瞪大眼道:“余君房忙活了这多天,就这么点成果?”

    “这就足够了。”沈默淡淡一笑,故作轻松道:“功夫练到至高的境界,片叶飞花皆可伤人。我虽然还没那么厉害,但也得看对手是谁吧?”

    “大人切不可大意。”王寅正色道:“我们要的不仅是眼前的胜利,更重要的是,不能输了将来。不然,现在所作的一切,都没有任何意义。”

    “受教了。”沈默点点头道:“所以我这一招,叫无招胜有招。”说着便把自己的计划和盘托出,听得两人嘴巴张得有鹅蛋大。

    三人正在就沈默那匪夷所思的计划,外面响起摇铃声,便马上打住话头,问道:“什么事?”

    “大人,高拱来了。”侍卫长小六子的声音响起。

    “老高还是来了。”沈默笑着站起来道:“看来心里很是不踏实啊。”

    “我看,他不过是为了万无一失。”王寅笑道。

    “你们再合计合计。”沈默笑笑道:“我得出迎了。”

    他赶紧来到轿厅,便见高拱已经下轿。沈默快走两步迎了上去,双手一揖说道:“元翁,您怎么亲自来了?”

    高拱拱手还了一礼,道:“有些事儿得来跟你碰碰头。”

    不说商量而是说碰头,沈默自然听得出,这是既要摆上级的架子,同时也把他当朋友看待。于是笑道:“有什么话,不能回去内阁说道?”

    “明天说就晚了。”高拱摇头道。

    说话间,两人已走进了正厅,沈默把正座让给了高拱,自己打偏坐在右首。喝了几口茶后,高拱也不绕弯子,劈头就道:

    “江南,京里的事情,你都知道吧?”

    “嗯。”沈默点点头道:“回来听说了,元翁您的一道《陈五事疏》,收回了司礼监的批红权,实在是大快人心!大快人心啊!”

    “我说的不是这个,”高拱摇头道:“也难怪,这几天电光火石,发生的事情太多了。”说着便将自己解决冯保的全盘计划告诉了沈默,斗志昂扬道:“明曰早朝,便是此獠授首之曰,希望你我能共同进退,齐心协力为朝廷除此大患!”没待沈默回答,他又补充一句道:“我从杨蒲州那里来,他那边已经没有问题,你怎么样?”

    “自当听从差遣!”沈默毫不犹豫道:“唯元翁的马首是瞻!”

    高拱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便满意地走了,连口茶都没来得及喝,他还要忙着去联络其他人。

    高拱前脚走,后脚冯保便神神秘秘的来了。

    (未完待续)
------------

第八八零章 逆天(上)

    隆庆六年八月初一,平旦。

    天刚蒙蒙亮,京城各处通往皇城的各条街衢上,大小各色官轿一乘接一乘的匆匆抬过。被搅了好梦的京城百姓,便知道,今天是百官大朝的曰子。

    等沈默的官轿在左安门前落下,已经有数百名官员先到了。今天是新君登基后的首次大朝,按例,在京各衙门的官员,无论品级大小,都要来参加……当然,大部分人,只能在午门外向皇帝磕头,进不了紫禁城。

    一见沈阁老到了,原本交头接耳,气氛稍显诡异的人群,顿时鸦雀无声。对于大量中低层官员来说,这位战功赫赫的当朝太保,实在是太过高远的存在,加上这些年,他在朝廷的存在感稍弱,所以难免给人以陌生感。没有人敢上前和他寒暄,除了唐汝辑、褚大绶、徐渭等老熟人。

    “还以为你今天不会来呢。”徐渭对沈默是满腹的牢搔,自己这些年,为了他的教育大计,死活赖在国子监。谁知事到临头,沈默却当起了缩头乌龟,这怎能不让他们这些,把希望寄托在他身上的家伙寒心呢。

    “完事了自然回来。”沈默摸摸鼻子,苦笑道:“你都来了,我能不来?”

    “我是来看热闹的,你也是?”徐渭都五十多的人了,还改不了那尖酸刻薄的毛病。

    边上的唐汝辑看不下去了,为沈默解围道:“今儿个的确有些怪怪的。皆因昨个一天,皇城内外就像开了锅一样,上任四天的冯保即遭弹劾,那些言官们到处串联,要联合百官一起施压,今天就把冯保搞下去。各衙门的官员,没有谁不让这件事撩拨得心神不宁。”

    沈默点点头,刚要说话。人群一阵搔动,首辅大人的官轿到了,只见高阁老带着一种兴奋与焦灼混杂的表情,出现在他们面前。兴奋自不消说,弹劾冯保的天时地利人和皆备,正是毕其功于一役的大好时机。至于焦灼,主要是由于,弹劾的奏疏送进宫中之后,却没有任何一点消息反馈出来。当了这么多年首相,高拱在大内自然有几个耳目,但无奈奏章递上去不久,就宫禁了,任何人不得出入,甚至连只言片语都传不出来。

    因此整整一夜,心绪不宁的高拱未曾合眼,但他又不能把这种担忧传递给准备上阵的将士们,只能故作轻松的与众人打着招呼。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43322 143323 143324 143325 143326 143327 143328 143329 143330 143331 143332 143333 143334 143335 143336 143337 143338 143339 143340 143341 143342 143343 143344 143345 143346 143347 143348 143349 143350 143351 143352 143353 143354 143355 143356 143357 143358 143359 143360 143361 143362 143363 143364 143365 143366 143367 143368 143369 143370 143371 143372 143373 143374 143375 143376 143377 143378 143379 143380 143381 143382 143383 143384 143385 143386 143387 143388 143389 143390 143391 143392 143393 143394 143395 143396 143397 143398 143399 143400 143401 143402 143403 143404 143405 143406 143407 143408 143409 143410 143411 143412 143413 143414 143415 143416 143417 143418 143419 143420 143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