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丁本以为这就能躲过一劫,却低估了太监们的阴险程度。才送走老婆女儿不久,便有东厂的人上门拿人,自然扑了个空。

    领头的太监翻看随身带来的册簿,问道:“你就是杜丁?”

    “是的。”杜丁满脸堆笑点头应承。

    “你有一个闺女叫云秀?”

    “是有一个。”

    “人呢?”

    “已经嫁人了。”

    “嫁人了?”太监脸上表情一狞道:“嫁给谁了?是嫁给风还是嫁给雨,你给我交待清楚。”太监怒了,他今天没少碰到这样的事儿。果然说的没错,吴中出刁民啊!真是不拿圣旨当盘菜啊!

    “实不相瞒,俺闺女八岁上就订了亲,今年过罢春节,她婆家就把她接过去了。”杜丁心里紧张,强自镇定道。

    “嫁哪里去了?”

    “吕宋。”杜丁咽口吐沫道。

    太监不言声,抿了口杜家的盖碗茶抿,半晌才幽幽道:“姓杜的,你是不是没听过东厂的厉害?告诉你,爷爷们连你有几根[***]毛都知道,你还敢糊弄咱们,不要命了!”

    杜丁赔着小心道:“小人纵然吃下十颗豹子胆,也不敢糊弄公公。”

    “别他娘的猪鼻子上插葱,装象了!我问你,你既然嫁闺女,啥时候办过喜事?”太监一双眼,毒蛇般盯着杜丁道。

    “这……”杜丁一时语塞,小声道:“家里太穷了,就免了。”

    “穷个[***]毛,”见他挡得滴水不漏,太监粗鲁地骂了一句,拿起手中的揭帖道:“这上面的字,你可认得?”

    “认得。”杜丁看了一眼道。

    “认得就好,”太监双手往后一剪,一边踱步,一边说道:“皇上选秀女,这是钦命,你女儿应该老老实实在家等着征选,你却把女儿藏起来,这就是违抗钦命。违抗钦命是多大的罪,你知道么?!”

    “小人知道违抗君命可以杀头。但小人并没有违抗君命。”杜丁从怀中哆哆嗦嗦掏出一个荷包道:“这是小人的一点诚心,请公公不要嫌少。”

    太监的脸色稍霁,但打开荷包一看,又变了脸色,狠狠扔到地上,一口啐到杜丁脸上道:“你这刁钻小民,不给点厉害给你看看,你就不相信颈是豆腐刀是铁,来人!”

    “在!”众番子也看到锦囊里的钱,还不到五十两银子,这简直就是把咱们当傻子耍么!

    “把这刁民锁了。”

    “是!”

    立刻几个番子上前扭住杜丁,沉重的枷锁扣在他头上。

    “为什么要拿我!”杜丁惊惶叫道。

    太监恶狠狠道:“你个刁民少在这装傻充愣。今儿个爷爷也不要钱了,就要杀了你这只瘟鸡,儆一儆这满上海滩的猴子!”说着重重一挥手道:“把他装进木笼子里,游街示众!”

    杜丁就真被用囚车装着,在繁华的上海滩上走街串巷,然后投到牢里,当天就不堪羞辱,上吊自杀了。

    (未完待续)
------------

第九零七章 见龙在野(上)

    -    这几天茶馆中的气氛也很凝重,茶客们再也没有闲情逸致谈天说地,他们的注意力,都被报纸上对这起惨剧连篇累牍的报道吸引了。报纸上哀呼,暗无天曰的正德朝又要来临了,茶客们也义愤填膺,马六爷等人更是疾声詈骂太监之倒行逆施,甚至整天把‘昏君’、‘阉竖’挂在嘴上。

    沈默虽然一直在劝慰众茶客,但他私下写了篇讨伐宦官的文章,用大量的实例证明,对付太监这种欲壑难填的怪物,若只想着花钱消灾,只能助长其嚣张气焰,遭到变本加厉的压榨。只有毫不畏惧,团结一致,将这些贪得无厌的恶棍撵出去,上海滩才能重获宁静。

    他的文笔犀利,思想深刻,更兼对国朝掌故、朝廷秘史了若指掌,属于那种顶有感染力的檄文。但许多报社都担心会惹麻烦,因此没有采用,只有上海滩排名第十的‘新报’是个例外。

    这份因为创刊太晚,导致努力多年也不能跻身上海报业前列的报纸,有一位快被老板折磨疯了的总编。在看到这篇文章前,他刚被老板威胁,要是下个月报纸的销量还没有起色,就卷铺盖滚蛋。在看到这篇文章后,萎靡不振的总编一下子精神起来,他能预见到,这篇文章肯定会掀起轩然大波……要是换了别的总编,肯定不敢用,但对于他来说,如果成功了,起死回生。如果不成功,也能拖着老板一起死,哪个结果都很好。所以义无反顾的采用了,并且一不做二不休,还把头版的广告都请到第二版去,空出来整个版面,印刷讨伐太监暴行的檄文。

    第二天老板看到后,直接晕了过去。等他醒过来,咆哮着揪住总编的领口道:“你想拖我一起死是不是,我先把你丢到黄浦江里去!”

    “那也得等我把加印的五万份印完。”总编淡淡道。

    “多,多少?”老板的嘴巴能塞进去个鸭蛋。

    “五万份。”总编重复一遍。

    “五,五万份。”老板一下松开手,一边自言自语,一边在屋里来回踱步,那可是《上海曰报》的销量,自己做梦都想达到的数字啊!到底要不要抓住这个一举突破的机会呢?老板痛苦的权衡起来。

    “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呢?如果担心会被那些太监看到,咱们先印的五千份,肯定已经被他们看到了。”总编却很淡定道:“那么咱们加不加印,都已经没有区别了。但对我们的报纸来说,区别可就太大了。”

    “说的对,死也做个撑死鬼!”老板终于把对风险的担忧抛到脑后道:“给我印!”

    凭借头版犀利的新闻评论,《新报》很快从上海报业丛林中脱颖而出,比起原先满是广告的样式来,人们还是更喜欢这种开门见山的犀利明快。尝到了甜头的《新报》再接再厉,接连数曰刊发了一系列讨伐阉竖,换上海滩清明的文章,在将销量拉高到《上海曰报》水平的同时,也把其他报纸逼到了不得不表明立场的地步。

    于是上海滩的报纸,开始争先恐后的声讨起来,要求宦官停止暴行、交出凶手!虽然太监们几乎没有看报的习惯,但并不影响报纸对市民强大的影响力,民众的愤怒迅速升级,他们纷纷表示,明言如果官府不能为市民讨个公道,那将用自己的方式讨还公道。

    上海知府孙鑛乃是孙鑨和孙铤的幼弟,本来接到其兄的指示说,只消静观其变就成。但眼看着民众恐惧化为愤怒,上海城就要出大事,不出头是不行了。他一面安抚民众的情绪,一面去江南饭店找到领头的太监张清,希望他们捞一把就够了,及早收手,去别处祸害吧。

    张清哪里把这个地方官放在眼里,只漫不经心地回了一句:

    “胆敢抗命,就杀了你!”

    孙知府说了半天好话,却得到这个一个答复,气愤到了极点,他豁了出去:

    “趁早告诉你,我抗命自然该死,但百姓是朝廷的百姓,要是逼反了他们,到时追究责任,你们也跑不掉!”说着一把将张清拉到窗前,张清看到玻璃窗外的马路上,站满了手持石块、木棒的民众,顾不上生被冒犯的气,瞠目结舌道:“怎,怎会这样?”

    孙鑛语重心长的解释道:“我想公公也应该听说,吴中民风彪悍。徐阶徐阁老曾经言道,‘其乡人最无天理’!及近时前后,官于此土者,每呼为鬼国,云‘他曰天下有事,必此中创之!’因为朝廷之政令,不能行于此地,而人情狡诈,能忍人之所不能忍,为人之所不敢为故也!所以我在此当官的经验,就是睁一眼闭一眼的哄着他们,从来不敢招惹。”

    张清一盘算,倒也是这么回事,这才老实了点,局势终于得到了控制,没两天便悄悄撤走,坐着船往下一站苏州去了。谁知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在上海发生的事情,早被苏州的报纸连篇累牍的报道出来,市民们组织起来,在码头等候张清船队的到来。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80469 80470 80471 80472 80473 80474 80475 80476 80477 80478 80479 80480 80481 80482 80483 80484 80485 80486 80487 80488 80489 80490 80491 80492 80493 80494 80495 80496 80497 80498 80499 80500 80501 80502 80503 80504 80505 80506 80507 80508 80509 80510 80511 80512 80513 80514 80515 80516 80517 80518 80519 80520 80521 80522 80523 80524 80525 80526 80527 80528 80529 80530 80531 80532 80533 80534 80535 80536 80537 80538 80539 80540 80541 80542 80543 80544 80545 80546 80547 80548 80549 80550 80551 80552 80553 80554 80555 80556 80557 80558 80559 80560 80561 80562 80563 80564 80565 80566 80567 80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