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来了。’沈默心中暗暗警醒,面上却一脸谦逊道:“不怕梅林兄笑话,小弟我现在还是生员身份呢,说什么‘出将入相、位极人臣’似乎还太早了吧?”
“告诉个对你至关重要的秘密。”胡宗宪的身子微微前倾,小声道:“陛下亲口说过,要将你树为天下读书人的楷模,你觉着这意味着什么?”
沈默还是第一次听到这种说法,难以置信的问道:“会有这种事?”
“当然是真的了,我会拿这种事开玩笑吗?”胡宗宪呵呵笑道,说着压低声音道:“但是你也不能大意……毕竟陛下艹心的事情多,如果没有人时常在耳边念叨,可能没几天就把你忘得一干二净了。”这话说得隐晦,但两人都是聪明人点到即止便可。
沈默缓缓点头道:“不错。”
“我再告诉你天大的消息。”胡宗宪轻声道:“但只是出于我口,入于你耳,不足为外人道。”
沈默点点头道:“放心就是了。”
“我相信你。”胡宗宪顿了好一会儿,才缓缓道:“捉拿张经的锦衣卫已经走到半路上了,说不得年前便到了。”
沈默这下坐不住了,一下直起身子道:“你到底什么意思?”
胡宗宪坦诚的望着他道:“请你把这个消息告诉他,并劝他千万不要轻举妄动。”说着压低声音,一字一句道:“不动可活,动则必死。”
沈默彻底被弄糊涂了,干脆直接问道:“我说老兄啊,你到底是哪一边的?”
(未完待续)
------------
第一八五章 一意孤行
雪仍然静静的飘落在湖面上,船舱内的气氛却已经截然不同。
沈默问得直截了当,胡宗宪却有些招架不住,他端起茶盏,借着饮茶的动作挡住脸上的尴尬。等将茶盏搁下时,表情已经恢复了正常。
“不管别人怎么看,我胡汝贞都问心无愧”胡宗宪淡淡道:“因为我知道自己是在做什么。”
沈默沉默半晌,又问道:“请问梅林兄,张部堂因何事要被锁拿问罪?”
“畏敌怯战,坐观倭乱。”胡宗宪沉声道。
沈默的面色不由有些难看,低声道:“既然如此,张部堂就更得将功折罪了,梅林兄为何还要我转告什么‘不动可活,动则必死’呢?”
仿佛没有感受到他的质疑,胡宗宪不动声色道:“如果不动的话,罪名也仅止于此,最多便是罢官解职,除籍还乡。但如果在这个节骨眼上轻举妄动,罪名可就大了,就算徐阁老也救不了他。”
“什么罪名?”沈默沉声问道。
“欺君之罪。”胡汝贞压低声音道:“陛下的怒火将无可遏止。”
沈默感觉有些难于理解,他使劲摇摇头,艰难问道:“我怎么无法理解呢?”
“有许多事情你不知道,没法理解是正常的。”胡宗宪轻声道:“你只要把这句话转告给张部堂,他自然什么都明白。”胡宗宪的嘴巴极紧,只要他不想说了,沈默便什么也问不出来。
这时船身轻微一顿,重新靠回了断桥边,分别的时刻到了。
沈安和胡宗宪的书童捧来衣帽,给二位大人换上。沈默刚要往舱外走,却听身后的胡宗宪低声道:“一直是你问我,是不是也该我问问你了?”
“来而不往非礼也。”沈默回头笑道:“我不想非礼梅林兄。”
胡宗宪看着他的眼睛,一字一句的问道:“你还准备站在张总督那一边吗?”
沈默用两指轻捋一下大氅的衣襟,动作不带一丝烟火气,只听他轻笑一声道:“下官奉的是皇命,办的是皇差,所以是站在陛下那一边。”说着朝他拱手道:“承蒙梅林兄厚待,小弟不胜感激,请梅林兄留步。”便在铁柱的接应下,飘然离去了。
神色复杂的望着很快消失在雪夜中的马车,胡宗宪并没有返回船舱,他扶着舱壁站在甲板上,任雪花将浑身裹成白色,却仍在一动不动的想着心事。
身后的书童轻声问道:“大人,我们回去吧?”
好半天胡宗宪才缓缓点头,身上的落雪便扑扑簌簌下来,露出原本的灰色。他脸上自嘲的色彩越发浓重起来,怆声低叹道:“永远都洗不白了……”
胡宗宪回到钦差衙署时,赵文华正在花厅里听曲,他在外面等候半晌,直到听见曲子终了,这才让人通禀一声,迈步走了进去。
便见赵侍郎舒服的斜倚在软榻之上,身周围还围拢着五个如花似玉的侍女,两女为他捶腿捶腿,两女为他捏臂,还有一女跪在他的背后,以双膝为枕,让赵文华躺在她的腿上,为他轻柔的按捏颈脖。所谓温柔乡、脂粉堆也不过如此吧。
胡宗宪对这一套已经习以为常了,他朝屋里涂脂抹粉,穿着花花绿绿戏服的一个男子点点头,便对赵文华拱手道:“梅村兄,小弟回来复命了。”赵文华字元质号梅村,比胡宗宪大九岁。两人因为一个号‘梅村’、一个号‘梅林’,写起来极为相近,便拜了把子,称兄道弟,关系更胜寻常。
赵文华摸一摸身边侍女柔滑的大腿,这才缓缓坐起身来,招呼胡宗宪坐下道:“老弟快坐下暖暖身子。”便迫不及待的问道:“怎么样,那小子答应了吗?”他恨不得将张经打入十八层地狱,不放过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就连沈默这种人微言轻的小角色都要利用……却又自持身份,不屑与他交往,所以才派胡宗宪代为说和。
殊不知胡汝贞阳奉阴违,非但没有拉拢沈默,还让他给张经示警,如果让赵文华知道真相,定然不会再跟他客气。但胡宗宪极为谨慎,将约会定在湖中游船上,就算赵文华派人盯梢也无可奈何,所以他不慌不忙道:“至少他的态度是好的,答应的也很痛快,但是人心隔肚皮,到底会不会跟我们弹劾张经,不到他上书的那一刻,谁也不敢打包票。”他说得好似言之凿凿,实际上什么也没保证,到时候无论怎样都好摆脱干系。
赵文华却没想他这么远,他有些郁闷道:“别看他屁大点官,毛权力都没有,可偏偏却又密折专奏权,奏章是由锦衣卫北镇抚司传递,而不经过我的通政司,要不哪还用老弟偏劳这趟。”
“为兄长分忧,是小弟应该做的。”胡宗宪谦逊笑道。
说话间,方才那个戏子已经褪下戏服、洗去脸上的粉底,换上寻常士子装束,却是一个相貌俊美的书生,只是鼻子有些鹰钩,嘴唇也太薄,看起来不那么忠厚。
他端着托盘上来,将茶水点心摆在桌上,便就势坐在榻沿,安静听两人说话。
赵胡二人也不避他,因为他不是府上奴仆,而是赵文华的幕僚,姓罗名龙文字含章,也是在赵侍郎最窘迫的时候投奔而来,所以颇受优待。
两人说了一会,话题便又回到张经到底会不会倒台上,赵文华忧虑道:“今儿个下午收到老爷子的报告,说是徐阶已经稳住了陛下,答应暂时不任命新的总督替代……这是不是说明,陛下还没有对张经死心呢?”
胡宗宪摇摇头道:“无论如何,张经这个总督都做到头了。”
“老弟何以见得?”赵文华眼前一亮道。
“因为他的灭倭方针,与朝廷是拧着的。”胡宗宪轻声道:“陛下和内阁希望‘速剿’,他却主张‘缓剿’,在策略上与朝廷大政不一致,这才是导致陛下不满的根本原因。”说着十分笃定道:“就算这一关让他闯过去了,不久的将来,也依然会因此触怒陛下的,所以陛下一定会换人的。”他这话还隐含着一层意思,那就是皇帝刚愎自用,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的姓格,是不会容忍张经的一意孤行的。
赵文华听懂了这层意思,拊掌笑道:“妙啊,汝贞,汝真乃大才也!”
罗龙文虽然没听懂那层意思,但他惯会察言观色,见赵文华如释重负,知道胡宗宪为他解决了一大心病,便跟着称赞道:“我看东南奇才属明公第一,胡公第二!朝廷要想平定东南,还得倚仗二位大人啊。”
赵文华得意的哈哈大笑道:“不错,到时候扳倒了张经,我来做这个总督,汝贞你取代李天宠,咱们兄弟齐心,齐力断金,非要把前人干不成的事情给干成了!”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81359
81360
81361
81362
81363
81364
81365
81366
81367
81368
81369
81370
81371
81372
81373
81374
81375
81376
81377
81378
81379
81380
81381
81382
81383
81384
81385
81386
81387
81388
81389
81390
81391
81392
81393
81394
81395
81396
81397
81398
81399
81400
81401
81402
81403
81404
81405
81406
81407
81408
81409
81410
81411
81412
81413
81414
81415
81416
81417
81418
81419
81420
81421
81422
81423
81424
81425
81426
81427
81428
81429
81430
81431
81432
81433
81434
81435
81436
81437
81438
81439
81440
81441
81442
81443
81444
81445
81446
81447
81448
81449
81450
81451
81452
81453
81454
81455
81456
81457
81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