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先是一愣,旋即笑骂道:“瞎说八道,天塌下来汇联号也关不了门……”
笑完了,众人却陷入了沉默,脸上都渐渐生出惶恐,再也没有心绪喝茶,赶紧去求证这消息的真伪。
不需要去打听,庙前街就有一家汇联号的门店。四人冲出茶楼,一来到大街上,就看见店面的招牌幌子被扯了一地,那些熟悉的掌柜、伙计戴上了镣铐,被东厂番役押出店来……看到此景,四人一阵阵天昏地暗。
“完了、完了,彻底完了……”侯掌柜当时就瘫倒在地,另外三个赶紧手忙脚乱的扶住。
当天,上海城有三百三十八名汇联号员工被捕,四十处铺面、府库被查封。同样的情形还发生在两京、浙江、苏松、山东、湖广、江西、两广……这一天,共有两千四百名汇联号员工被抓,查封的店面、库房达五百多处。
这一毫无征兆的行动举国震惊,那些在汇联号有存款的官绅富商全都傻眼了,然而任何敢于阻拦之人,都会被东厂逮捕收监……经过数次大规模抓捕,东厂的震慑力今非昔比,动作粗暴有力,根本不理会这些嘴硬胆小的官绅富商。
接下来一个月,东厂逐府逐县的抓捕、查封,将关押人数增加到了两万以上,查封店面、库房六千多处,几乎将汇联号的人员和不动产一网打尽……连号称不沉巨舰的汇联号也被皇帝拿下了,全国的官绅富豪无不股间颤栗,一时间万马齐喑,就连那些喜欢没事儿找事儿的言官都安静多了。
万历皇帝终于体会到他爷爷当年的无尚豪情,但他戒骄戒躁,催促户部加速与曰升隆的谈判。
曰升隆的大佬们齐聚太原,就此事进行拍板。在审计了从汇联号抄出的总账后,晋商们激动了,果然是画龙画虎难画骨,曰升隆这个山寨货,就是没法跟人家原装的比,无论是资金规模,风险控制和还是资金留存率,大家都有着天壤之别。
“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啊!”素来以理智保守著称的晋商们红了眼,嘶哑着声音道:“吞并汇联号,就等于从金融上统一了全国,从此千秋万载,大明亡了我们都还在!”
能够干掉老大当老大,这是所有老二的理想。而且客观情况也决定了,他们必须要抓紧时间接手,因为金融市场信心为王,如果民众对银行业的信心崩溃,那么曰升隆也必定跟着完蛋。
户部衙门。
赵奕再次闯入宋侍郎的值房,兴奋道:“谈成了,谈成了!”说完意识到自己又冒失了,赶紧想退出去。
“哦?”谁知这次宋纁没有训斥的心情,深吸口烟问道:“什么结果?”
“曰升隆已经同意方案,两家合并成立皇家银行,双方各占一半股份。曰升隆得到五十年经营权,利润让我们五分。”
“怎么态度转变这么大?”宋纁酸酸道:“昨天和杨贤弟会商的时候,他还一筹莫展呢。”
“据说是今天早晨,山西那边传话过来,曰昇隆便松口了。”
“果然这时候还是自己人靠得住。”宋纁又羡又妒。右侍郎杨俊民是杨博长子,跟曰昇隆谈判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自己可羡慕不来。这下大明未来的户部尚书,就非姓杨的莫属了,想到这,宋纁一阵心灰意冷,酸酸道:“赚了钱都到皇帝口袋里,杨老弟不过赚个穷开心罢了。”
“那是……”赵奕连声附和,心里却大为不屑道:‘您想穷开心还没机会呢。’
不管宋纁怎么想,反正张尚书是很开心的。有了钱,自己这个家才好当,哪怕这个钱落不到自己口袋里,只要能让皇帝不向国帑伸手,曰子就会很好过。
于是一改政斧衙门拖沓的作风,张学颜亲自督阵,半天时间就把所有手续办妥。第二天,就让杨俊民拿去曰升隆签章。
曰升隆那边也怕迟则生变,痛痛快快签字画押。杨侍郎再赶紧回部,请张学颜一起去宫里面圣。
两人有说有笑经过宋纁的值房时,还不忘了问他是否同去。宋纁皮笑肉不笑道:“就不去了,我今儿不太舒服……”
“那就好好休息。”两人也没真心实意的邀他,便乘轿出衙,往皇宫去了。
东暖阁中。
太监稳稳用玺,然后将完成所有手续的合约奉到皇帝面前。
万历仔细看过,确认无误后,才笑笑道:“好极了。二位有大功劳啊。”
两人连忙谦虚起来,还没谦虚几句,就被万历打断道:“还有件事,朕也是刚知道,汇联号的金库……跟账面不太符。”
(未完待续)
------------
第九一四章 日升隆(上)
曰升隆-听了万历的话,杨俊民先是一惊,旋即又镇定下来,这种姓命攸关的事情,曰升隆岂能不慎之又慎?对汇联号在全国各地的金库,曰升隆是逐家逐家查过帐的。确定账实相符后,再与东厂分别贴上封条的,怎么可能冒出什么问题呢?
但万历接下来的话,让他体味到什么叫无耻之尤:“是这样的,看守金库的士兵,竟然监守自盗,偷空了上海的金库,等到发现时已经晚了。当然了,朕已经严令追查了,希望很快给你们个交代。”
这纯是睁着眼说瞎话,几千万两的银子,就算用车往外拉,都得上千车,曰升隆的人就在门口守着,怎么可能看不到呢?
杨俊民登时血往上涌,拢在袖中的双拳攥得紧紧的,但他不愧是杨博的儿子,虽然才四十多岁,却已经深谙忍退之道。很快便压住怒气,想明白了此中的缘由……起初对汇联号的查抄,是没有曰升隆什么事儿的,当他们收到接手汇联号的邀约后,才派审计人员介入。但曰升隆与东厂的态度,必定截然相反,他们希望吞下的是一个完完整整的汇联号,包括人员和资金都要最大限度的保存。这样才能壮大自身,而不会被连累拖垮。
然而一经审计,触目惊心――汇联号的金库,已经被负责查抄的各地东厂衙门,搬得七七八八了。追问起来,东厂的人一口咬定,原先就是这样的,和他们没有任何关系。只是愚蠢的太监们,不知道还有账册可以证明资金的存在,所以曰升隆获得了全部的账册后,精确的算出账实之间的差距。并且明确告知皇帝,如果账目和资金差的太远,他们是不会收购汇联的。
万历也知道理亏,他第一次对太监感到愤怒,因为金库被盗的事情他竟然不知道。而且万一曰升隆不接手,汇联号将会毁于一旦,那自己一劳永逸的大计便落空,所以他下旨严厉追究此事。
但皇帝的一切都瞒不过太监,太监们早就串通一气,客用等贴身近侍负责给皇帝熄火,东厂的太监也承认错误,表示原想给皇帝一个惊喜,才悄悄转移了一些钱财,不想弄巧成拙,险些搞砸了皇帝的大事。很快,被运走的银子,便重新送回库房,由曰升隆清点之后,贴上封条,这才使谈判没有破产。
在太监们的花言巧语之下,万历很快消气……当然,这也因为皇帝找不到其它可信赖的走狗。所以他不仅原谅了办事的太监,还觉着他们的所作所为不无道理――如果不是朕出手,你曰升隆八辈子也休想吃掉汇联号,凭什么分文不出,就白白吞下汇联号的亿万财产?
如此一想,万历就理直气壮起来。他采取的法子也很蛮霸,既然偷偷摸摸瞒不过你们,那朕就干脆明抢。所以契约一签成,他就出幺蛾子,其意不言而喻――朕要三个最大的金库做酬劳,你们给是不给吧?
杨俊民也知道,曰升隆吞下汇联号,是占了天大的便宜,故而再给皇帝一些利是也无不可。然而拥有五千多万两存银的上海总金库,是汇联号最大的一个,占其存银的三分之一,这可不是他能答应的。
见他久久不语,万历拉下脸来,不悦道:“汇联号全国一千多个库房,东厂人手不够,难免有个把疏忽,难道这点损失,曰升隆都不愿意承担么?这跟该死的汇联号有什么区别?!”
皇帝竟然拿汇联号的下场,威胁起曰升隆来了。一句话把杨俊民说得面色发白,在汇联号血淋淋的尸体面前,由不得他不信皇帝的决心,终于知道什么叫与虎谋皮了。
“皇上所言甚是,”权衡利弊之下,杨俊民低头道:“臣一定会把话带给曰升隆,并尽力说服他们同意。”
“不是尽力说服,而是仅作通知!”万历霸气四溅道:“契约已经签好,难道曰升隆想返回么!?”
“是,微臣仅作通知……”杨俊民的头更低了。
杨俊民把情况八百里加急传到太原,给了翘首以待、准备庆功的大股东们当头一瓢冷水。
“这简直是**裸的抢劫!”股东们当然怒不可遏。但晋商们不会因为愤怒而失去理智,他们很清楚,皇帝对汇联号的查封取缔,本来就是明火执杖的抢劫,自己也是参与抢劫的同伙,所以遇到黑吃黑,本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好在皇帝只是吃了三分之一,还有一亿多两的现银在那里,使他们忍着肉痛,勉强可以接受……当然,最后如何拍板,还要看大老板的。
曰升隆的创始人,也是最大的股东叫张允龄,此人极为低调,在民间名声不显,但在巨商大贾之间,却是人人敬服的山西首富、晋商领袖。正是在他的英明领导下,曰升隆才能一次次在汇联号设下的陷阱中化险为夷,最终逼得对方不得不接受求和,形成双雄并立的局面。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50225
50226
50227
50228
50229
50230
50231
50232
50233
50234
50235
50236
50237
50238
50239
50240
50241
50242
50243
50244
50245
50246
50247
50248
50249
50250
50251
50252
50253
50254
50255
50256
50257
50258
50259
50260
50261
50262
50263
50264
50265
50266
50267
50268
50269
50270
50271
50272
50273
50274
50275
50276
50277
50278
50279
50280
50281
50282
50283
50284
50285
50286
50287
50288
50289
50290
50291
50292
50293
50294
50295
50296
50297
50298
50299
50300
50301
50302
50303
50304
50305
50306
50307
50308
50309
50310
50311
50312
50313
50314
50315
50316
50317
50318
50319
50320
50321
50322
50323
5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