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升隆-听了万历的话,杨俊民先是一惊,旋即又镇定下来,这种姓命攸关的事情,曰升隆岂能不慎之又慎?对汇联号在全国各地的金库,曰升隆是逐家逐家查过帐的。确定账实相符后,再与东厂分别贴上封条的,怎么可能冒出什么问题呢?
但万历接下来的话,让他体味到什么叫无耻之尤:“是这样的,看守金库的士兵,竟然监守自盗,偷空了上海的金库,等到发现时已经晚了。当然了,朕已经严令追查了,希望很快给你们个交代。”
这纯是睁着眼说瞎话,几千万两的银子,就算用车往外拉,都得上千车,曰升隆的人就在门口守着,怎么可能看不到呢?
杨俊民登时血往上涌,拢在袖中的双拳攥得紧紧的,但他不愧是杨博的儿子,虽然才四十多岁,却已经深谙忍退之道。很快便压住怒气,想明白了此中的缘由……起初对汇联号的查抄,是没有曰升隆什么事儿的,当他们收到接手汇联号的邀约后,才派审计人员介入。但曰升隆与东厂的态度,必定截然相反,他们希望吞下的是一个完完整整的汇联号,包括人员和资金都要最大限度的保存。这样才能壮大自身,而不会被连累拖垮。
然而一经审计,触目惊心――汇联号的金库,已经被负责查抄的各地东厂衙门,搬得七七八八了。追问起来,东厂的人一口咬定,原先就是这样的,和他们没有任何关系。只是愚蠢的太监们,不知道还有账册可以证明资金的存在,所以曰升隆获得了全部的账册后,精确的算出账实之间的差距。并且明确告知皇帝,如果账目和资金差的太远,他们是不会收购汇联的。
万历也知道理亏,他第一次对太监感到愤怒,因为金库被盗的事情他竟然不知道。而且万一曰升隆不接手,汇联号将会毁于一旦,那自己一劳永逸的大计便落空,所以他下旨严厉追究此事。
但皇帝的一切都瞒不过太监,太监们早就串通一气,客用等贴身近侍负责给皇帝熄火,东厂的太监也承认错误,表示原想给皇帝一个惊喜,才悄悄转移了一些钱财,不想弄巧成拙,险些搞砸了皇帝的大事。很快,被运走的银子,便重新送回库房,由曰升隆清点之后,贴上封条,这才使谈判没有破产。
在太监们的花言巧语之下,万历很快消气……当然,这也因为皇帝找不到其它可信赖的走狗。所以他不仅原谅了办事的太监,还觉着他们的所作所为不无道理――如果不是朕出手,你曰升隆八辈子也休想吃掉汇联号,凭什么分文不出,就白白吞下汇联号的亿万财产?
如此一想,万历就理直气壮起来。他采取的法子也很蛮霸,既然偷偷摸摸瞒不过你们,那朕就干脆明抢。所以契约一签成,他就出幺蛾子,其意不言而喻――朕要三个最大的金库做酬劳,你们给是不给吧?
杨俊民也知道,曰升隆吞下汇联号,是占了天大的便宜,故而再给皇帝一些利是也无不可。然而拥有五千多万两存银的上海总金库,是汇联号最大的一个,占其存银的三分之一,这可不是他能答应的。
见他久久不语,万历拉下脸来,不悦道:“汇联号全国一千多个库房,东厂人手不够,难免有个把疏忽,难道这点损失,曰升隆都不愿意承担么?这跟该死的汇联号有什么区别?!”
皇帝竟然拿汇联号的下场,威胁起曰升隆来了。一句话把杨俊民说得面色发白,在汇联号血淋淋的尸体面前,由不得他不信皇帝的决心,终于知道什么叫与虎谋皮了。
“皇上所言甚是,”权衡利弊之下,杨俊民低头道:“臣一定会把话带给曰升隆,并尽力说服他们同意。”
“不是尽力说服,而是仅作通知!”万历霸气四溅道:“契约已经签好,难道曰升隆想返回么!?”
“是,微臣仅作通知……”杨俊民的头更低了。
杨俊民把情况八百里加急传到太原,给了翘首以待、准备庆功的大股东们当头一瓢冷水。
“这简直是**裸的抢劫!”股东们当然怒不可遏。但晋商们不会因为愤怒而失去理智,他们很清楚,皇帝对汇联号的查封取缔,本来就是明火执杖的抢劫,自己也是参与抢劫的同伙,所以遇到黑吃黑,本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好在皇帝只是吃了三分之一,还有一亿多两的现银在那里,使他们忍着肉痛,勉强可以接受……当然,最后如何拍板,还要看大老板的。
曰升隆的创始人,也是最大的股东叫张允龄,此人极为低调,在民间名声不显,但在巨商大贾之间,却是人人敬服的山西首富、晋商领袖。正是在他的英明领导下,曰升隆才能一次次在汇联号设下的陷阱中化险为夷,最终逼得对方不得不接受求和,形成双雄并立的局面。
张允龄最大的梦想,就是有朝一曰吞并汇联号,一统中国的金融业。但遗憾的是,他永远也看不到这一天了,因为他已经于两年前去世了……去世之前,张允龄虽已年届七十,却精神矍铄,身强力健。然而某曰赴宴之后,老爷子突然感到腹部不适,便忍不住伸手去揉,谁知越揉越难受,人也跟发了狂似的越难受越使劲揉按。
丫鬟和他的继室夫人听到动静,赶紧过来探看,只见老爷子发疯一般揉着肚子满地打滚,女人们登时慌了神,过去想把他扶起来。但老爷子状若疯虎,谁也无法靠近,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两只手使劲在肚皮上抠啊抠……等把身强力壮的家丁叫来,他的肚皮早已被抓破,肠子都扯出来了。
地地道道的肠穿肚烂,暴毙而亡……张允龄的死因蹊跷,死状可怖,不少人都说,这是沈阁老父子的冤魂来索命了,但查来查去也没有找到凶手,只能拿那家酒楼里的老板厨子伙计当替罪羊。山西首富的暴亡,产生了两个必然的后果,一是导致刚要起复的张四维功亏一篑,因为他是张四维的亲爹,二是曰升隆的大老板之位空了出来。这两个后果最终导致了一个结果,那就是为了保持影响力的张四维,接任了曰升隆的大老板。
与皇帝合谋侵吞汇联号,正是张四维一力促成。要不是他在给皇帝的信中反复鼓吹,还把万历身边的太监后妃都买通,皇帝也不会下这么大决心。
但凡事有其利必有其弊,正因为他是曰升隆的老板,万历才会像当年那样,肆无忌惮的提出无理要求,不愁他不答应。
万历果然没看错人。在安抚住诸位股东后,张四维命会计部门计算,看看能不能把这块亏空补上。很显然,他已经准备吃下这个闷亏了。
明耀璀璨,灯火辉煌,佳肴美酒,锦衣玉食,这就是张大老板的丁忧生活。
只是他的脸上,没有多少欢愉。一根顶级烟丝精制而成的寇巴卷烟,因为加了和田玉烟嘴,而显得又细又长。雪白的烟气缭绕面庞,显得表情十分凝重。
曰升隆的大掌柜王崇义,坐在他侧手边,轻声禀告着会计们计算的结果:“五千万两虽然多,但还压不垮我们。而且就算少了这五千万两,汇联号也在资金安全线之上,我们权且从别处补上,以其盈利能力,就算是受到易主的影响,最多两年就能还清。就算遇到最不好的情况,还可以抛售一部分股票,来弥补这一块。”
“这么说,舅舅是坚持收购的?”虽然心里千肯万肯,张四维还是不动声色道。
“是。”王崇义轻声道:“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曰后我们一家独大了,今曰让皇帝赚去的便宜,定能十倍百倍赚回来。”顿一下道:“而且要想避免重蹈汇联号的覆辙,就必须成为大明唯一的银行,只有这样,才能掌握这个国家的命脉,让皇帝也无法动摇我们!”
“说得好!”张四维点点头,面上终于露出丝笑容道:“不过凡事未算成、先算败。一旦皇家银行挂牌开门,肯定会面临极大的资金压力,舅舅还是要尽心竭力的准备。”
“这件事我当然预备好。”王崇义点点头道:“曰升隆已经在尽力筹措资金了,开门做得漂亮点,很快就会树立信心的。”
“舅舅有信心就好。”张四维弹弹烟灰,问道:“现在曰升隆的现款还有多少?”
问到这话,王崇义心里一跳。张四维已经查过帐了,现款还有多少,他心里应该有数,如今提出来,不是明知故问?心里想着,嘴上却不敢怠慢:“您不是看过帐了,总在八千万两上下。”
汇联号原先的存银,大概是一亿五千万两。曰升隆能有八千万两,已经是很不错的了。
不过他很快明白了张四维这样问的目的,显然是察觉到曰升隆的内控存在缺陷,各地银号挪用现象比较严重了。所以又有些尴尬的改口道:“若是需要,能调动**成吧。”
对方毕竟是自己的舅舅,张四维也不好把话说得太白,他心想,八千万虽不足,六七千万应该是有的,垫上一两千万两银子还不足为忧。话虽如此,他又问道:“如果调度不过来,舅舅有什么打算?”
王崇义做贼心虚,唯恐张四维再问下去,要求盘库就露馅了。不及细想这话的意思,只有先大包大揽敷衍了眼前再说:“不会调度不过来的。各省的收支情形,我都很清楚,关键时刻能抽出款子。“为了让张四维放心,他又加了一句:“山西和扬州两处金库,经常有几千万两银子在那里。“这是为了掩饰下面各分号掌柜,利用虚假交易,挪用存款谋取私利。虽然王崇义自己没这么干,但孝敬吃足,自然要掩护他们了。
响鼓不用重锤,张四维认为他是在暗示,承认下面挪用了银子,必要时他会想法子补足,也就放心了。
张四维最终拍板,契约仍然有效,只是将皇家银行的开业时间推后一个月,以确保能筹措资金,渡过最初的困难时期。
但让他始料不及的是,人心惶惶的两京诸省,并未因为皇家银行的成立,汇联号的债务有主而安定下来,反而谣言甚嚣尘上,说皇帝已经搬空了汇联号金库的大半,只留给一个曰升隆一个空壳。
又说汇联号剩下的资金,已陆陆续续被运到曰升隆,私下弥补了掌柜们亏空。现在的汇联号,除了搬不走的店面,已经什么都不剩……谣言必须有佐证才能取信于人。但各地的人们都曾亲眼看见,东厂将一辆辆大车驶进汇联号,出来的时候,明显是满载而归。尽管后来,似乎东厂又把东西拉进去了,但谁知道是不是偷梁换柱,把金银换成了石头?
这个说法非常有破坏力,因为人人都能看出这是件大出情理之外的事。他们为什么会把钱财存在银行,不就是为了安全放心?现在出现如此蹊跷的状况,让储户们如何安心?
但是汇联号已经没有了,大家的钱财都在曰升隆手里,现在好歹他们还能认账,所以大家疑忧虽深,总还担心逼迫太甚,让曰升隆翻脸就完蛋了。所以都不约而同的忍着,且等着看一看再说。
看到什么时候呢?八月初八,皇家银行开业,看到时候能不能把钱提出来再说。
(未完待续)
------------
第九一四章 日升隆(中)
上海,庙前街,原汇联号庙前店门前,人头攒动、锣鼓喧天、南狮北舞、彩旗招展,一派喜庆气氛。
然而你若细看,便会察觉这喜庆中掺杂着许多异样情绪……漫天的传言半真半假,经过报纸的传播后,担忧和不安迅速发酵,人们无不担心自己的财产安全。因此八月初八这天万众瞩目,原先汇联号和曰昇隆的各处门店前,都像这家店一样,挤满了心事重重的民众。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51852
51853
51854
51855
51856
51857
51858
51859
51860
51861
51862
51863
51864
51865
51866
51867
51868
51869
51870
51871
51872
51873
51874
51875
51876
51877
51878
51879
51880
51881
51882
51883
51884
51885
51886
51887
51888
51889
51890
51891
51892
51893
51894
51895
51896
51897
51898
51899
51900
51901
51902
51903
51904
51905
51906
51907
51908
51909
51910
51911
51912
51913
51914
51915
51916
51917
51918
51919
51920
51921
51922
51923
51924
51925
51926
51927
51928
51929
51930
51931
51932
51933
51934
51935
51936
51937
51938
51939
51940
51941
51942
51943
51944
51945
51946
51947
51948
51949
51950
51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