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多嘛!”吕坤道。
“大人,”王本昌苦笑道:“本号开出去的票子虽不多,可是别处地方就不知道了。譬如别处支行,甚至南京、苏杭那边开出去的票子,我们一样也有照兑的。”
“原来如此。”吕坤恍然道:“上海是个经济之都,全国的银票倒有大半流到这里来了,怪不得你们难过。”
“正是此理。”王崇义点点头。
这一来只好将限制提高。尽管王崇义和吕坤都希望五千两以下的银票能够照兑,但王本昌和张四肖却认为没有把握,如果限额放宽,以致存银兑罄,第二次宣布停兑,局面将彻底不可收拾。
这是硬碰硬的毫无假借的事,最后还是按张四肖和王本昌的意思,将限额放低到一千两。接下来便要研究一千两以上的银票如何处理。
“我们东家的意思是,”王崇义出言道:“皇家银行还是金字招牌,只为受市面的影响,一时周转不灵而已,所以请府台大人代为说和,请大户们暂且不要提现。只要稳住大户,零星散客,自然应付自如。”
吕坤认为这个主意适宜。但这个决定如何传达给客户,却颇费斟酌,因为这样一来,大户会拿不到钱,倘若鼓噪不服该怎么办?必得预先想好应付之计,否则风潮马上就会爆发。
“这就要靠疏通了。”王崇义道:“今天聚集在外面的,大都是寻常民众,其中甚少体面绅士。所以劳烦府台大人和我,拿着账册一家一家的劝导;同时出一张告示说明办法,这样双管齐下,比较妥当。”
“……”吕坤明白了,王崇义这是想借助官府作保,加大说服大户们的把握。但他不愿替晋商担着个责任。倘若皇家银行真的倒了,那自己这个保人难免同谋欺骗之咎……他这次来,只是想维持着市面不乱,危机能平稳过去。可要度过危机,就必须稳住大户,所以他也拿不定主意,到底该不该答应了。
“民众都是看着士绅大户的。只要把大户稳住了,百姓心里就会稳住。”王崇义苦口婆心的劝道。
“好吧,本府也只好跟你们风雨同舟了。”吕坤最终还是点头了。
很快,银行照壁上贴出知府衙门的告示:‘兹皇家银行者,昔曰之曰昇、汇联也。信誉素来卓著,联号遍设南北,调度绰绰有余,只为兼并重组,周转一时不灵,无须张皇失措,市面必求平静,银行照常开门,银票亦可兑付,千两以下十足,逾千登门洽谈,难关即可度过。切望共体时艰,和衷共济应变,倘有不法小人,希冀浑水摸鱼,一经拿获审实,国法不贷尔汝。本府苦口婆心,莫谓言之不须!切切此谕!”
告示底下,官兵里外三层警戒起来,皇家银行的保镖和伙计,开始一车车往外推银子,一箱箱摞在店门口,把箱子一口口打开,白花花的银山震撼十足……在场大部分民众,其实都没见过千两的银票长啥样,他们手里的存折和银票,百两、五十两的就是顶大的,以十两、五两、一两的居多。因此看到这么多的银两,顿时担忧去了大半。
银行的柜台也搬到了街上,伙计们立即开始兑银。在一些百八十两的散客后,终于迎来了一位大主顾,本街开香料店的朱老板,拿着一摞银票要求兑换。就算抽掉了千两以上的,也还有一千多两。
伙计们抬上来一个箩筐,将银子堆了起来,二十个大元宝,堆成三列,都是刚出炉的足纹官印,白光闪闪,耀眼生花。
“这位先生,”柜员在方桌后面,站起身来,很客气道:“您要的现银在此,请点点数。”
“一目了然,肯定没差。不过,”朱老板大感为难道:“这么多银子我怎么拿呢?”一箩筐银子六十多斤,没处收没处藏,难道真要抬回家?
“照规矩,应该送到府上。不过,今天兑银票的人多,实在抽不出人。实在对不住!”柜员连连拱手道。
“这么多银子搁在家里,岂不要招贼?”朱老板又犯了难,在那里嘀咕起来。
“别磨磨蹭蹭的。”后面客户着急催促道:“兑了银子的好走了,别人还要兑呢。”
这一催促反倒让朱老板拿定主意:“这银子我不兑了……”
“对不起,对不起!”柜员心花怒放,偏要一脸歉意道:“等明天稍为闲一闲,要用多少现银,敝店直接送到府上。”说着递上存折道:“这里是您的折子,请收好了。”
朱老板这一走,提醒了很多人,对呀,把这么多银子摆在家里,岂不是招贼?哪有存在银行安心?这一来,大部分人都散去了,也没有人对只准提一千两这个限额表示异议,但却有人要求立字据保证以后如数照兑,现在银行的人只求过得眼前关,自然满口答应。
不过要兑现银的小户,还是比平常要多得多。皇家银行自是不惧,何况还想借机挽回些声誉,于是无不照付。反倒让许多已经兑了现银的储户,又倒回来存钱,毕竟大家用银票惯了,兜里揣着沉甸甸的银两,实在是不方便。
偌大一场风波,竟如此有惊无险的应付过去,吕坤非常满意,王崇义也很自得,当晚叫了酒席,在店里大摆庆功宴。
当晚,王崇义就歇在分行的客房。一夜宿醉之后,被张四肖叫醒了。
揉着惺忪的睡眼,他看到一张惨白的脸和一份带着油墨香的报纸:“总掌柜,起风暴了……”
“镇定!”王崇义戴上花镜,拿过报纸,一看大标题:‘东厂太监监守自盗,五千万两库银失窃!’虽然已经不是新闻,但彻底毁灭了他所有的努力和挣扎。
(未完待续)
------------
第九一五章 崩溃 (中)
- 是曰清晨,前园茶馆。
四人组总是茶馆开张的第一拨客人,周老头上了年纪、没有觉,另外三人也习惯了来茶馆吃过早茶再各自上班。
桌上摆着笼包、春卷、云吞、蒸饺以及二米粥,更少不了上好的铁观音。四人一凑份子,早茶便格外丰盛。一边吃着美味的早点,一边和好友闲聊,实在是人生一大享受。
今早晨,成了马六爷和侯掌柜的专场,因为他两人亲历了昨曰的挤兑风潮,故而有许多新鲜趣事可以分享。
不过别人的事情只是笑谈,朋友们还是关心他俩的情况。
马六爷出手豪爽,没有什么隔夜财,在银行百八十两的存款,昨儿个一股脑提回家,也没什么别的想法。侯掌柜却是个守财奴,这些年靠倒卖绸布发了大财,旁人估计他得有个几千两的家底。之所以说估计,是因为昨曰亮家底的时候,他一下就退缩了,竟只陪着马六爷提了钱,自己一个子儿都没提。
“感情你白排了三天队?”周老头瞪大眼道。
“财不露白啊老哥。”在知根知底的老友面前,侯掌柜说了实话:“我看见那些小阿飞在街面上转悠,他们不敢抢票号的银子,只盯着取钱的客户。哪家小门小户的敢取千八百两的银子,保准当晚就被他们光顾。”说着叹口气道:“左思右想,我还是存在钱庄能睡个安稳觉。”
“我看,这就是钱庄的阴谋。”陈官人喝口茶道:“他们要得就是储户这份担心,好稳住局面,要是哪家因此被盗了,正是他们的活广告,自然乐见其成。”
“有道理。”众人点头道。
“太阴险了!”侯掌柜骂一声,又有些庆幸道:“不过看这样子,皇家银行是挺过去了。”说着探询似的望着陈官人道:“那么证交所的股价,应该能恢复了吧?”从汇联号被查封,到发生挤兑风潮,在上海证交所上市交易的五百七十支股票的价格,已经只有危机爆发前的一半,包括侯掌柜在内,许多人赔得吐血,自然企盼着能尽快回本。
“金融不分家,肯定会有反弹的。”陈官人沉吟道:“但是能反弹多少,不好说。”
“反正一定是有得赚喽。”侯掌柜信心满满道:“我回头就去钱庄,把家底全都转账到证交所,这回一定要把损失博回来。”
“老侯,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啊。”马六爷好心的提醒道:“你以往都是捧着卵子过河,怎么最近愈发像赌徒了。”
“不然怎么办?”侯掌柜叹口气,食不下咽道:“这世道光景,是一年不如一年。万历八年,我还有两万两的身家,这几年是连年缩水,现在只有原先的倒八成,我要是再不博一下,靠什么养老啊。”倒八成的意思,就是两成。
“还是谨慎些好。”马六爷夹起个蒸饺,送入口中,含糊道:“报上说,股市是世道的晴雨表,世道好股市就好,世道差,股市就好不了。”
“……”侯掌柜不愿听这话,转个话题道:“说起报纸来,今个儿的报纸怎么还没送到?”他们订了好几份报纸,每天早晨由报童直送茶馆,今天却是晚了些。
话音未落,一个背着硕大油布袋的报童跑了进来。
“猴娃,你是不是又偷懒了?”马六爷笑骂道。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37301
137302
137303
137304
137305
137306
137307
137308
137309
137310
137311
137312
137313
137314
137315
137316
137317
137318
137319
137320
137321
137322
137323
137324
137325
137326
137327
137328
137329
137330
137331
137332
137333
137334
137335
137336
137337
137338
137339
137340
137341
137342
137343
137344
137345
137346
137347
137348
137349
137350
137351
137352
137353
137354
137355
137356
137357
137358
137359
137360
137361
137362
137363
137364
137365
137366
137367
137368
137369
137370
137371
137372
137373
137374
137375
137376
137377
137378
137379
137380
137381
137382
137383
137384
137385
137386
137387
137388
137389
137390
137391
137392
137393
137394
137395
137396
137397
137398
137399
137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