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门关上,赵贞吉仿佛自言自语的嘲讽道:“这就是你谭子理口中的未来宰辅?弼国之才?”
里间的门帘便挑起来,一个三四十岁、仪容威严的中年官员,从中走出来,不以为意的笑道:“部堂大人难道不认为,他表现的很精彩吗?”
“瓜娃子地,精彩个批。”赵贞吉骂一声道:“才不到二十岁,油盐不进的老官僚一样。”
那谭子理正是台州知府谭纶,与赵贞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以赵老夫子一封信便把他招了过来。
谭纶在赵贞吉的下首坐下,微笑道:“如果他不这样说,我才真觉着失望哩。”
赵贞吉笑骂道:“你帮谁说话呢?”
谭纶笑笑,压低声音道:“大洲兄,我真觉这回,你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赵贞吉的笑容登时敛去,皱眉道:“子理,你是不是让他们给拉下水了?”
谭纶正色道:“大洲兄请放心,我谭子理的气节无需怀疑。”
“那你……怎能帮着严党说话呢?”赵贞吉敲着桌子问道。
“我没有帮严党说话,我是从大局出发。”谭纶一脸坦然道:“浙江经不起任何内乱了,所以不赞同你们借题发挥,打倒胡中丞……因为他是抗倭的最佳领导者。”
“荒唐!”赵贞吉怒发冲冠道:“你把我赵孟静看成什么人了?我难道不知道一切以大局为重,一切以安定为念吗?”重重一拍桌子,伤心的撇过头去道:“你可曾想过,我为何要蜗居在这个小客栈中?为何要一切都在私下进行?”
谭纶赶紧道歉:“小弟口不择言,大洲兄千万不要见怪。”
赵贞吉摆摆手,示意他不必如此,口中低声道:“如果胡宗宪做得好,我当然不会添乱,可他真得做的好吗?别的不说,就说这个这个额外提编之法,搜刮来的民财,真的都充做军饷了吗?”说着冷笑一声道:“别忘了,我是干过户部侍郎的,早给你们浙江算过总账了,按照你们现在的养兵费用。南直隶和浙江的正常税负,加上‘倭饷’再加上‘提编’,足可以供三十万军队持续作战的了。”
“请问谭大人,为什么你还跟我说,部下只能发半饷,军粮也时常难以为继呢?”赵贞吉目光炯炯的质问道。
(未完待续)
------------
第二七三章 各执己见
谭纶一时语塞。
“不知道该怎么说才好,是吧?”赵贞吉冷笑道:“那好,我替你说。是因为这些钱,被赵文华和你那位栋梁之材,还有他们的党羽,中、饱、私、囊了!正是因为有这个贪婪无度的毒瘤存在,所以才会出现,一面是浙江百姓生路断绝、敝衣枵腹,另一面你们抗倭前线又饿得两眼发绿,嗷嗷直叫的奇怪局面!”
“不能全盘否定啊。”谭纶分辩道:“我承认赵文华是很不像话,胡宗宪也不是没有问题,但要是没有这个法子,我们的军队连嗷嗷直叫的力气都没有。”顿一顿,又道:“而且你必须看到,今年至今,浙江还没有大的倭患,这离不开胡中丞的筹划调度之功。”
赵贞吉闷声道:“杨宜未必比他做得差……我在南京接触过他,思路清晰,知兵善策,是很有才具的,只不过现在被赵文华压制,被胡宗宪架空,完全不得施展罢了。”说着使劲瞪着谭纶道:“你敢说如果给他发挥的空间,他就一定比胡宗宪做得差?”
谭纶不急不躁的反问道:“那您就敢说,他一定会比胡宗宪干得好?”说着躬身拱手道:“我承认他杨宜在河南打土匪可以,但这里是东南,面对的形势比那里复杂无数倍,敌人也强大无数倍,需要的是擎天柱国的大才……这样的人才,即使在官员中也是凤毛麟角……如果他是周珫那种,只会纸上论兵之辈怎么办?东南禁不起这个折腾了!”
但赵贞吉依旧坚持认为,没有严党的浙江,才能上下一心,全力抗倭,只要有赵文华和胡宗宪在,胜利便遥遥无期。
见无法说服这个倔老头,谭纶只好强忍着怒气问道:“那大洲公准备怎么办?”
“查!查他个水落石出!”赵贞吉毫不动摇道:“其实很明显,这都是因为严党对浙江的盘剥过重,激起的事件,那些幕后的肇事者要负直接责任。但导致这起事件的罪魁祸首,更要受到应有的惩罚!”
听他说完,谭纶冷笑道:“我可以提前告诉你,这样做行不通,除了把自己搭进去,伤害到徐阁老之外,你得不到任何的结果!”
赵贞吉也冷笑道:“那咱么就骑驴看账本!”
“走着瞧!”有道是话不投机半句多,谭纶起身拂袖而去。
见谭纶负气离去,赵贞吉又有些后悔了,他素知谭子理多谋善断,胸有沟壑,且在浙江人脉甚广,乃是他此行最该倚重之人,便想起身去追,却又拉不下脸来,正在坐卧不安的犹豫着,只见谭纶重新出现在门口。
看到他去而复返,赵贞吉一下子喜出望外,赶紧起身作揖,陪笑道:“子理,我就是这个臭脾气,给你道歉了,别跟我一般见识啊。”
谭纶本来绷着脸,听他这样说,只好摇头道:“我也有不对的地方,大洲兄别往心里去。”
赵贞吉便起身挽住他的胳膊,亲热笑道:“揭过去了,揭过去了。”
谭纶无奈的摇头笑道;“哎,怨不得人家说,你老夫子认定的事情,就是九头牛也拉不回来呢。”
赵贞吉嘿嘿笑道:“要不当初也不能被廷杖。”在这个年代,被皇帝打棍子是一件很骄傲的事情,不管有理没理,只要挨打就很光荣,成为一项值得显摆的资本,也不知有什么好炫耀的。炫耀完了,赵贞吉又一次请求道:“我知道你谭子理从不打诳语,你这样说肯定是有道理的,还请子理帮我指点迷津吧。”
谭纶笑笑道:“大洲兄,你乃是宦海浮沉、两京转遍的顶尖人物,自然知道地方上斗得再激烈,要想取得战果,还得看燕京,看西苑,看陛下身边那几个人。”
见赵贞吉点点头,谭纶伸出三根手指道:“准确说是三个人,严阁老、李太宰和徐阁老。”
赵贞吉又点头,谭纶便继续道:“而且毋庸讳言,现在徐阁老暂时偃旗息鼓,严李二人占据了极大地优势……与此相对应的,便是严党在东南有赵文华、胡宗宪,李党则有杨宜和曹邦辅。提督对总督,巡抚对巡抚,谁也没法压倒谁,但严党稍占优势,这不正是严嵩和李默两人的实力写照吗?”
赵贞吉摇摇头道:“那为何又将我派来干这个差事呢?”
“我的老部堂。”谭纶叹口气道:“陛下是想弄清楚真相的,势必要派一个非严非李的大员担当了。但不幸的是,严阁老和李太宰在这件事情上,态度却肯定是一致的,因为无论东南出了什么问题,杨宜这个总督都要负总责的,李太宰也同样会受到牵连,所以他也不可能容许这件事闹大的。”
赵贞吉有些颓丧道:“原来是这样……”这倒不是说他的水平不如谭纶,而是因为他坎坷的经历,让他无法冷静面对严党,所以才当局者迷,误以为这是打倒严党的绝好机会了。
见他终于软下去,谭纶暗暗松口气,微笑道:“一切以抗倭大局为重,等把外敌消灭了,咱们便集中力量对付严党,终究会取得胜利的!”
赵贞吉怏怏道:“你不用再安慰我了,我已经有分晓了。”见他失去谈姓,谭纶识趣的起身告退,赵贞吉这次也不挽留了,将他送到门口,便转身回来。
对于谭纶的盖棺定论,赵贞吉虽然服气,但并不甘心,他不相信世上有无懈可击的联盟,觉着一定存在攻破无敌堡垒的方法,只是自己没找到罢了。
呆呆的站在院子里,对着一刻火红的柿子树发呆半晌,赵贞吉突然想起了什么,揉着脑袋寻思了半晌,突然双手猛地一拍道:“对呀,不是每个人都怕东窗事发!那个人肯定不会看到,这件事情不了了之的!”
说着便兴奋的对老仆人道:“我写封信,你给王用汲送去,让他用最快的速度,亲手交给曹邦辅。”
回到驿馆已经中午了,沈默简单吃个午饭,便躺下睡个午觉,经过乡试的磨练之后,他感觉自己的精神强悍多了,至少无论什么时候,都能够吃好睡好了。
但今天是没法睡好的,刚刚迷糊了不久,谭纶来了。
郁闷的揉着眼睛,沈默嘟囔道:“子理兄,您老不睡午觉啊。”
谭纶哑然失笑道:“这都什么时候了,亏你还睡得着。”两人在台州保卫战[***]处许久,相处十分得宜,又加上有了过命的交情,相互间自然非比常人。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7332
27333
27334
27335
27336
27337
27338
27339
27340
27341
27342
27343
27344
27345
27346
27347
27348
27349
27350
27351
27352
27353
27354
27355
27356
27357
27358
27359
27360
27361
27362
27363
27364
27365
27366
27367
27368
27369
27370
27371
27372
27373
27374
27375
27376
27377
27378
27379
27380
27381
27382
27383
27384
27385
27386
27387
27388
27389
27390
27391
27392
27393
27394
27395
27396
27397
27398
27399
27400
27401
27402
27403
27404
27405
27406
27407
27408
27409
27410
27411
27412
27413
27414
27415
27416
27417
27418
27419
27420
27421
27422
27423
27424
27425
27426
27427
27428
27429
27430
27431